【導語:最近,兩家自主品牌車企受到媒體的關注。江淮汽車收到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對其排放造假聽證的傳票,其在北京銷售的汽車有被監測出未達到排放指標要求;之前順風順水的吉利汽車也陷入了內部強制購車的傳聞中。自主品牌汽車究竟怎麼了?被不少地方提前實施的史上最嚴的國六排放法規,是否是江淮和吉利一連串新聞背後的推手呢?】

撰文|張 弛/編輯|錢 蕾

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國六,已進入倒計時,距離7月1日的“大限”只有不到50天的時間。 “國六”來襲,清庫存,成了很多4S店的頭等大事。人們不禁聯想,江淮“造假門”和吉利的“內賣門”,都是國六惹的禍嗎?

江淮“造假門”真與國六無關

早在2014年,在部分地區率先實施國四排放標準之時,江淮重卡就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其通過修改車輛合格證上發動機的型號和編碼,以國三冒充國四汽車來銷售。而這次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告,擬對江淮汽車涉嫌機動車生產企業對汙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行為進行重大處罰舉行聽證,相關涉及車輛是京五狀態載貨汽車產品,因此這次與國六排放無關。不知道在北京或者其他提前實施國六的區域,江淮會否再度成為當地生態環保部門執法的重點?一旦再度爆出排放造假的新聞,那江淮面臨的就不僅僅是聽證會和高額罰款了。無論這次造假是否是江淮有意為之,即使能夠將責任最終全盤推卸到經銷商身上,仍然不能讓如今陷入困境的江淮免於監督不力,渠道失控的責任。

江淮“造假門”和吉利的“內賣門”,都是國六惹的禍嗎?

從銷量上來看,江淮如今正面生死存亡之際。4月份,江淮汽車乘用車的銷量僅有12,891輛,同比下降超過30%,這個數字即使放在一款車型上,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的表現,更何況是一個品牌的銷量。其中,SUV車型銷量為5327輛,同比降低21.28%;MPV車型銷量為3278輛,同比下降57.69%;依靠新能源車型的表現,轎車銷量為4286輛,同比增長2.66%,成為這次銷售數字中唯一的亮點。今年1-4月份,江淮乘用車銷量累計為61188輛,相比去年同期的74593輛,同比下滑18%。

江淮“造假門”和吉利的“內賣門”,都是國六惹的禍嗎?

吉利“內賣門”與國六有關

19個省市提前實施國六排放,讓不少車企措手不及。原本2023年7月1日的大限,被整整提前了4年。這要是放在前幾年汽車銷售的黃金期,通過一定的折扣,基本可以被市場消化。但如今的車市遇冷,使得經銷商去化週期較長,庫存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這讓車企內賣的傳言不斷。

江淮“造假門”和吉利的“內賣門”,都是國六惹的禍嗎?

員工內買,即使給出較大幅度的折扣,也不會對市場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導致終端價格體系的混亂。因此讓員工消化成為了當下車企最好的一個選擇。不過相比於網上流傳的大眾與通用的大幅內賣折扣,吉利這次類似於強賣的傳聞一旦坐實,還是讓人不免大跌眼鏡。除去車企內買,也許這次真的是地方政府過於激進了。

江淮“造假門”和吉利的“內賣門”,都是國六惹的禍嗎?

江淮汽車轉型戰略走偏

從企業戰略上來看,江淮早在2001年開始商轉乘,在2015、2016年就有一系列的新能源車型上市。在遭遇品牌向上壓力之際,江淮並沒有苦練內功,相反卻尋求大眾成立合資公司,並幫助蔚來汽車進行代工,來力圖實現品牌的高端化。不過天上不會掉餡餅。

江淮“造假門”和吉利的“內賣門”,都是國六惹的禍嗎?

江淮與蔚來的項目,一直被外界詬病,質疑江淮的代工能力不足以支撐蔚來40多萬的ES8。而蔚來在不斷出來滅火的同時,也尋找了包括長安、廣汽這樣的合資夥伴。要不是特斯拉在上海橫插一腳的話,蔚來在上海的工廠應該也已經開始動工。而蔚來除了最早的ES8與ES6兩款SUV外,後續車型的生產計劃也沒有公佈,不排除將其放到長安的合資公司上來。而江淮汽車也沒有通過與蔚來的代工,起到提升自己品牌高度的作用,相反卻極有可能遭到蔚來的拋棄。

曾經寄託全部希望的與大眾合資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如今看來也並非一帆風順。且不論豐田、通用這些國際巨頭也都已經將重心調整到電動車項目上,光是大眾內部,一汽大眾與上汽大眾MEB工廠也已經紛紛開工建設。未來江淮除非受讓更多合資公司的股權給到大眾,否則大眾必然優先將定位與利潤更高的車型放到另外兩家無論是技術還是營銷更為高明的合資公司中去。在與大眾的合資公司上,江淮更多的只是承擔了大眾牽制一汽和上汽的棋子而已,來幫助大眾取得更多的在華利益而已。

自主品牌陷滯漲困境

被吉利寄予厚望的領克,在2019年也開始面臨不小的銷售壓力,而這背後是吉利整體出現的隱憂。一方面新車型層出不窮,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領域,吉利動作不斷;但另外一方面,吉利的群狼戰術並沒有取得擴張市場份額的目的,不少傳統車型銷售出現大幅下滑。此次內賣的主角領克01,在去年尚能有近萬臺的月銷量,而如今單月卻難過5000。去年風風光光的如上汽乘用車、廣汽傳祺、即使長城,都面臨近乎類似的問題,更不用說江淮、力帆、海馬、眾泰這些弱勢的自主品牌了。而自主品牌的集體低迷,結果必然是整體市場份額的下滑到4月不足40%,未來在合資品牌價格整體再度大幅下探的基礎上,自主品牌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

禾顏閱車點評:

其實,國六標準的切換隻是讓矛盾集中顯現的一個導火索而已,風雨飄搖中的自主品牌如今正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即使在大環境不佳的時候,還有豐田的凱美瑞銷量較高,亞洲龍一車難求的案例存在。這證明,國內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我們自主品牌的產品和品牌還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同。相比於江淮依靠大眾和蔚來這樣“溫水煮青蛙”的做法,吉利推領克的戰略沒有問題,現在需要的就是保持戰略定力,熬過這個寒冬,才能迎來春天。

THE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