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售不振,自動駕駛才能讓吉利二次起飛?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在猝不及防到來的車市拐點,自主品牌一哥吉利的處境也非常不妙。燃油汽車銷售下滑,新能源汽車反響平平,眼看比亞迪、長城都在擁抱新能源技術方面超越自己,能不焦慮麼。

不過好在,在自動駕駛的風口,吉利(00175-HK)最終還是把穩了方向,成為自主品牌裡“執牛耳”者。在困頓時刻轉型自動駕駛,究竟是吉利的焦慮還是規劃中的詩和遠方?

吉利為何選擇一家外國公司作為自動駕駛軟件供應商?

據路透社報道,吉利集團已選定瑞典公司Zenuity作為其輔助和自動駕駛軟件的首選供應商。

報道一出輿論譁然,吉利為何選擇了一家外國企業做自動駕駛的合作伙伴?這將置國內那些在自動駕駛領域頗有建樹的互聯網企業於何地?

早就在自動駕駛領域躬耕的百度在2018年底發佈車路協同方案。2019年5月,騰訊發佈5G車路協同開源平臺,阿里則以入資方式與一家從事智能交通領域的公司展開合作。

吉利放棄與國內這些頂尖高手合作,為何單單找了一家國外公司?

這要先翻翻Zenuity的家底了。Zenuity是沃爾沃汽車和瑞典科技集團Veoneer聯合組建於2017年,總部位於哥德堡,在德國慕尼黑和美國底特律也有業務。

浙江吉利控股2010年收購了沃爾沃汽車,所以Zenuity原來是吉利自己家的公司。公司創立之初也是為吉利提供自動駕駛系統服務的。

當時雙方將各自在無人駕駛軟件開發和知識產權遷移到一起,同時抽調各自的研發人才,組建了一個數百人的工程師團隊,進行自動駕駛方案的研發。

雙方的計劃是在2019年推出L3的駕駛輔助技術,2021年推出L4自動駕駛系統。如今看,這個計劃有點滯後。

吉利對外公佈的L3級自動駕駛是在2020年實現,推後了一年。

自動駕駛是吉利的焦慮還是情懷?

2019年以來,吉利在自動駕駛領域動作頻頻。今年5月,吉利汽車發佈“爬行者”V2X技術自主泊車系統。6月,吉利推出“智慧公交”。

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發佈會背後,是吉利最艱難的時刻。

燃油汽車雖年銷百萬,但已是日暮西山。新能源汽車表現配不上吉利自主汽車“一哥”位置。2018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售54341輛,年度銷量排名第6,不及比亞迪,甚至奇瑞。

吉利汽車擁有極其龐大的經銷商網絡,其新能源汽車顯然不缺乏銷售渠道。這裡除了有一部分歸結於新能源市場未能真正啟動外,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公司產品設計沒有找到市場需求。

眼下是吉利的至暗時刻。曾有業內人士預言,行業寒冬,行業洗牌加劇,暗夜過後,鐵王座或許有了新的人選,而大多數則是無奈死去。

作為草莽英雄,吉利成為今天自主品牌第一名,是經歷過最初的困頓、掙扎和突圍的。這個進階經驗就是緊跟技術創新。

但是吉利的技術創新與眾不同,主要是靠收購得來。2010年,公司靠收購沃爾沃名聲大噪,不僅實現資產大幅增值,而且植入沃爾沃的技術也,帶動了吉利汽車銷量和質量的提升。

這是精明強幹的李書記最佳算計之處。收購一招見效,單靠研發,吉利等不了。講到研發,外界一直看不懂吉利的研發迷霧。

僅從年報看,2017年吉利汽車的研發投入為14.78億元,僅佔當年總營業額的1.59%。2018年研發投入為19.26億元,僅佔總營業額的1.81%。


新能源汽車銷售不振,自動駕駛才能讓吉利二次起飛?


公司管理層稱,吉利汽車的研發費用主要被吉利控股集團所承擔。由於非上市公司,集團層面究竟投多少做研發,自然是似是而非不得而知了。

如今看來,吉利的自動駕駛夢依然要靠沃爾沃來實現。

傳統車企+科技公司搶灘自動駕駛

第一次擁抱沃爾沃是李書福做的最划算的交易。那在這個傳統車企命運的轉折點,吉利能否再次憑藉沃爾沃成功一躍?

這其中,Zenuity成敗最關鍵。Zenuity擁有600多名員工,客戶包括沃爾沃和吉利汽車等,今年1月,Zenuity獲准在瑞典高速公路上對其自動駕駛軟件進行測試,司機無需將手放在方向盤上。

但是Zenuity得競爭對手都很強大,谷歌旗下的Waymo、通用的Cruise、特斯拉,以及中資公司中,Pony.ai和百度等。

跟上述競爭對手相比,Zenuity從成立時間上已然略遜一籌,在技術上能否後發先至,仍待時間驗證。Zenuity CEO Dennis Nobelius也自稱,與吉利的交易是一場重大勝利。

因為只有3-5款第一代自動駕駛軟件平臺能夠存活到下一個十年末。而當前大約有40個這樣的平臺。諾伯利斯說:“我們的計劃很明確,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個。”

排除上述技術面的分析,這筆交易對雙方還是非常有益的。吉利旗下有一系列汽車品牌,包括吉利汽車、Polestar、領克和路特斯,對Zenuity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試驗田和推動力。

對吉利而言,有來自海外技術加持,優勢顯然要高於國內。

根據KPMG研究數據顯示,國內自動駕駛整體水平與大規模應用集中在L1-L2之間,以美國、德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則處於L2-L3水平。

除特斯拉和Waymo等佼佼者外,傳統豪車奧迪也不示弱。奧迪A8已經達到量產車型中L3級別。另據中信證券研報顯示,寶馬、通用、豐田等13家國際車廠在2018年就已有L2及以上級別量產車型。


新能源汽車銷售不振,自動駕駛才能讓吉利二次起飛?


同國際水平相比,國內自主品牌自動駕駛量產車型稍顯滯後,2018年僅有蔚來、長安、吉利在內的6家自主品牌推出8款L2級別自動駕駛量產車型。

顯然在自動駕駛的風口,吉利最終還是把穩了方向,成為自主品牌裡“執牛耳”者。

作者:李瑩

編輯:李雨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