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因此,吉利如今在數字上打法漸趨保守,正是正本清源的正確選擇。當淘汰掉一批落後平臺的產能之後,新的正向平臺架構將從成本、換新自由度層面帶來顯著收益。故而,吉利越謹慎低調,就越是證明其懂得了如何持續保持對行業規律的敬畏之心。

日系會乘勝追擊嗎?

在本次統計到的所有86家車企中,有44家同比下滑,也就是同比增長者、持平者,未實現同期銷量的總比重接近50:50,比起最暗黑的月份高達7:3的漲跌比例,這個7月份還算表現尚可。

增長最迅速的車企中,一部分屬於非正常暴漲,譬如福建新龍馬基數過小、江鈴汽車和福田存在乘用車業務調整的情況。但類似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等則是憑藉品牌整體發力、銷量支柱車型上市取得了驚人增勢,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61.3%和190.6%。專注於新能源的車企也有不少增幅居高,如廣汽新能源增長152.7%,北汽新能源提升77.9%。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因此,吉利如今在數字上打法漸趨保守,正是正本清源的正確選擇。當淘汰掉一批落後平臺的產能之後,新的正向平臺架構將從成本、換新自由度層面帶來顯著收益。故而,吉利越謹慎低調,就越是證明其懂得了如何持續保持對行業規律的敬畏之心。

日系會乘勝追擊嗎?

在本次統計到的所有86家車企中,有44家同比下滑,也就是同比增長者、持平者,未實現同期銷量的總比重接近50:50,比起最暗黑的月份高達7:3的漲跌比例,這個7月份還算表現尚可。

增長最迅速的車企中,一部分屬於非正常暴漲,譬如福建新龍馬基數過小、江鈴汽車和福田存在乘用車業務調整的情況。但類似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等則是憑藉品牌整體發力、銷量支柱車型上市取得了驚人增勢,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61.3%和190.6%。專注於新能源的車企也有不少增幅居高,如廣汽新能源增長152.7%,北汽新能源提升77.9%。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而跌幅最大的車企,又似乎有一半跟電氣化相關。譬如知豆電動跌73.9%、江鈴新能源滑坡86.5%,而曾被打算改造為電動車品牌的一汽夏利,則乾脆在7月來銷量徹底歸零。因此,新能源誠然是個風口,但其中的風險又絕不可忽略。正如蔚來資本預測造車新勢力,將來99%都要沉淪於黑暗中,500家僅能留下最多5家。

至於系別問題,同比增長8.9%的日系當然表現最好。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因此,吉利如今在數字上打法漸趨保守,正是正本清源的正確選擇。當淘汰掉一批落後平臺的產能之後,新的正向平臺架構將從成本、換新自由度層面帶來顯著收益。故而,吉利越謹慎低調,就越是證明其懂得了如何持續保持對行業規律的敬畏之心。

日系會乘勝追擊嗎?

在本次統計到的所有86家車企中,有44家同比下滑,也就是同比增長者、持平者,未實現同期銷量的總比重接近50:50,比起最暗黑的月份高達7:3的漲跌比例,這個7月份還算表現尚可。

增長最迅速的車企中,一部分屬於非正常暴漲,譬如福建新龍馬基數過小、江鈴汽車和福田存在乘用車業務調整的情況。但類似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等則是憑藉品牌整體發力、銷量支柱車型上市取得了驚人增勢,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61.3%和190.6%。專注於新能源的車企也有不少增幅居高,如廣汽新能源增長152.7%,北汽新能源提升77.9%。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而跌幅最大的車企,又似乎有一半跟電氣化相關。譬如知豆電動跌73.9%、江鈴新能源滑坡86.5%,而曾被打算改造為電動車品牌的一汽夏利,則乾脆在7月來銷量徹底歸零。因此,新能源誠然是個風口,但其中的風險又絕不可忽略。正如蔚來資本預測造車新勢力,將來99%都要沉淪於黑暗中,500家僅能留下最多5家。

至於系別問題,同比增長8.9%的日系當然表現最好。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十強中,尤其後面五位被佔去其四。十強中,後面五位排名和成員較往月變化不大。東風日產實現了12.6%的增長,終於將累計銷量帶入“正軌”。上通五菱還在自我救贖的路上掙扎,避免墮入年銷100萬輛的大坑。從第7位到第9位,分別是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仍然提醒著行業:日系車的守望與耕耘終於換來今朝的業績強勢。至於勉強擠入十強的上汽乘用車,除了給自主增加一個席位之外,便是對去年部分月份闖入十強的榮耀之回味。

但是原先我們預測的日系逼近德系份額,在7月份似乎開了“倒車”。上個月,,日系銷量同比上漲8.9%,廣義乘用車佔比從20.58%增長到23.06%。德系增幅有所不及,同比提升3.9%,但市場份額還是合資品牌中最高,從20.58%提高到25.41%。在此前部分月份,雙方份額差距已經不足1%。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因此,吉利如今在數字上打法漸趨保守,正是正本清源的正確選擇。當淘汰掉一批落後平臺的產能之後,新的正向平臺架構將從成本、換新自由度層面帶來顯著收益。故而,吉利越謹慎低調,就越是證明其懂得了如何持續保持對行業規律的敬畏之心。

日系會乘勝追擊嗎?

在本次統計到的所有86家車企中,有44家同比下滑,也就是同比增長者、持平者,未實現同期銷量的總比重接近50:50,比起最暗黑的月份高達7:3的漲跌比例,這個7月份還算表現尚可。

增長最迅速的車企中,一部分屬於非正常暴漲,譬如福建新龍馬基數過小、江鈴汽車和福田存在乘用車業務調整的情況。但類似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等則是憑藉品牌整體發力、銷量支柱車型上市取得了驚人增勢,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61.3%和190.6%。專注於新能源的車企也有不少增幅居高,如廣汽新能源增長152.7%,北汽新能源提升77.9%。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而跌幅最大的車企,又似乎有一半跟電氣化相關。譬如知豆電動跌73.9%、江鈴新能源滑坡86.5%,而曾被打算改造為電動車品牌的一汽夏利,則乾脆在7月來銷量徹底歸零。因此,新能源誠然是個風口,但其中的風險又絕不可忽略。正如蔚來資本預測造車新勢力,將來99%都要沉淪於黑暗中,500家僅能留下最多5家。

至於系別問題,同比增長8.9%的日系當然表現最好。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十強中,尤其後面五位被佔去其四。十強中,後面五位排名和成員較往月變化不大。東風日產實現了12.6%的增長,終於將累計銷量帶入“正軌”。上通五菱還在自我救贖的路上掙扎,避免墮入年銷100萬輛的大坑。從第7位到第9位,分別是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仍然提醒著行業:日系車的守望與耕耘終於換來今朝的業績強勢。至於勉強擠入十強的上汽乘用車,除了給自主增加一個席位之外,便是對去年部分月份闖入十強的榮耀之回味。

但是原先我們預測的日系逼近德系份額,在7月份似乎開了“倒車”。上個月,,日系銷量同比上漲8.9%,廣義乘用車佔比從20.58%增長到23.06%。德系增幅有所不及,同比提升3.9%,但市場份額還是合資品牌中最高,從20.58%提高到25.41%。在此前部分月份,雙方份額差距已經不足1%。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其實,放慢腳步對日系車在乎並非壞事,追求銷量的同時追求質量,發展規模的時候先發展規格。東方文化要求萬事留有餘地,對市場潛力亦是如此。

面對行業,你該昂首還是低頭?

生而為人,兩難何頻?

在各種或雋永、或深長的格言、諺語、名句中,我們時常難覓方向。“不畏浮雲遮望眼”告誡了清楚,“水至清則無魚”教會了糊塗;富蘭克林用“明日事自今日始”催人們加快向前,德國民諺卻讓大家“穩定慢行也能走遠”。

連我們目光投向這個世界的姿態,都承受著前賢們不同聲音的訓導——如何抉擇謙與傲?

你可能不知道《尚書》有《大禹謨》這一章,但勢必聽過其中一句“滿招損,謙受益”。因而在葛洪看來,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可是偏偏海倫·凱勒呼籲永遠不要垂下頭。要高昂著頭,直面這世界。自然也不難看出,“虛心竹有低頭葉”只是鄭板橋給“傲骨梅無仰面花”的陪襯罷了。甚至“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只是一種假謙虛式的反諷,我們更記得“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猖放倨傲。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因此,吉利如今在數字上打法漸趨保守,正是正本清源的正確選擇。當淘汰掉一批落後平臺的產能之後,新的正向平臺架構將從成本、換新自由度層面帶來顯著收益。故而,吉利越謹慎低調,就越是證明其懂得了如何持續保持對行業規律的敬畏之心。

日系會乘勝追擊嗎?

在本次統計到的所有86家車企中,有44家同比下滑,也就是同比增長者、持平者,未實現同期銷量的總比重接近50:50,比起最暗黑的月份高達7:3的漲跌比例,這個7月份還算表現尚可。

增長最迅速的車企中,一部分屬於非正常暴漲,譬如福建新龍馬基數過小、江鈴汽車和福田存在乘用車業務調整的情況。但類似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等則是憑藉品牌整體發力、銷量支柱車型上市取得了驚人增勢,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61.3%和190.6%。專注於新能源的車企也有不少增幅居高,如廣汽新能源增長152.7%,北汽新能源提升77.9%。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而跌幅最大的車企,又似乎有一半跟電氣化相關。譬如知豆電動跌73.9%、江鈴新能源滑坡86.5%,而曾被打算改造為電動車品牌的一汽夏利,則乾脆在7月來銷量徹底歸零。因此,新能源誠然是個風口,但其中的風險又絕不可忽略。正如蔚來資本預測造車新勢力,將來99%都要沉淪於黑暗中,500家僅能留下最多5家。

至於系別問題,同比增長8.9%的日系當然表現最好。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十強中,尤其後面五位被佔去其四。十強中,後面五位排名和成員較往月變化不大。東風日產實現了12.6%的增長,終於將累計銷量帶入“正軌”。上通五菱還在自我救贖的路上掙扎,避免墮入年銷100萬輛的大坑。從第7位到第9位,分別是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仍然提醒著行業:日系車的守望與耕耘終於換來今朝的業績強勢。至於勉強擠入十強的上汽乘用車,除了給自主增加一個席位之外,便是對去年部分月份闖入十強的榮耀之回味。

但是原先我們預測的日系逼近德系份額,在7月份似乎開了“倒車”。上個月,,日系銷量同比上漲8.9%,廣義乘用車佔比從20.58%增長到23.06%。德系增幅有所不及,同比提升3.9%,但市場份額還是合資品牌中最高,從20.58%提高到25.41%。在此前部分月份,雙方份額差距已經不足1%。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其實,放慢腳步對日系車在乎並非壞事,追求銷量的同時追求質量,發展規模的時候先發展規格。東方文化要求萬事留有餘地,對市場潛力亦是如此。

面對行業,你該昂首還是低頭?

生而為人,兩難何頻?

在各種或雋永、或深長的格言、諺語、名句中,我們時常難覓方向。“不畏浮雲遮望眼”告誡了清楚,“水至清則無魚”教會了糊塗;富蘭克林用“明日事自今日始”催人們加快向前,德國民諺卻讓大家“穩定慢行也能走遠”。

連我們目光投向這個世界的姿態,都承受著前賢們不同聲音的訓導——如何抉擇謙與傲?

你可能不知道《尚書》有《大禹謨》這一章,但勢必聽過其中一句“滿招損,謙受益”。因而在葛洪看來,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可是偏偏海倫·凱勒呼籲永遠不要垂下頭。要高昂著頭,直面這世界。自然也不難看出,“虛心竹有低頭葉”只是鄭板橋給“傲骨梅無仰面花”的陪襯罷了。甚至“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只是一種假謙虛式的反諷,我們更記得“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猖放倨傲。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還在不斷突破票房奇蹟的《哪吒:魔童降世》,塑造出了有傳承更有突破的全新哪吒形象,他的叛逆、不屈、勇敢,最後凝結為一句傲徹宇宙的豪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在滿場的感懷、飆淚、鼓舞的跌宕氣氛中,那七個字幾乎可以視為今年這部現象級動畫電影的“題眼”。

立足天地間,究竟該仰望還是俯瞰?其實答案在於,謙與傲的兩極竟然能夠統一:傲應在骨不在氣,謙當於心不於力。

傲骨非驕氣,該是由剛骨而生,面對壓力的不屈,裹挾著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強不息;謙心不意餒,則為自和態而萌,朝向規律的敬意,伴隨了已到凌雲仍虛心的身段放低。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因此,吉利如今在數字上打法漸趨保守,正是正本清源的正確選擇。當淘汰掉一批落後平臺的產能之後,新的正向平臺架構將從成本、換新自由度層面帶來顯著收益。故而,吉利越謹慎低調,就越是證明其懂得了如何持續保持對行業規律的敬畏之心。

日系會乘勝追擊嗎?

在本次統計到的所有86家車企中,有44家同比下滑,也就是同比增長者、持平者,未實現同期銷量的總比重接近50:50,比起最暗黑的月份高達7:3的漲跌比例,這個7月份還算表現尚可。

增長最迅速的車企中,一部分屬於非正常暴漲,譬如福建新龍馬基數過小、江鈴汽車和福田存在乘用車業務調整的情況。但類似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等則是憑藉品牌整體發力、銷量支柱車型上市取得了驚人增勢,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61.3%和190.6%。專注於新能源的車企也有不少增幅居高,如廣汽新能源增長152.7%,北汽新能源提升77.9%。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而跌幅最大的車企,又似乎有一半跟電氣化相關。譬如知豆電動跌73.9%、江鈴新能源滑坡86.5%,而曾被打算改造為電動車品牌的一汽夏利,則乾脆在7月來銷量徹底歸零。因此,新能源誠然是個風口,但其中的風險又絕不可忽略。正如蔚來資本預測造車新勢力,將來99%都要沉淪於黑暗中,500家僅能留下最多5家。

至於系別問題,同比增長8.9%的日系當然表現最好。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十強中,尤其後面五位被佔去其四。十強中,後面五位排名和成員較往月變化不大。東風日產實現了12.6%的增長,終於將累計銷量帶入“正軌”。上通五菱還在自我救贖的路上掙扎,避免墮入年銷100萬輛的大坑。從第7位到第9位,分別是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仍然提醒著行業:日系車的守望與耕耘終於換來今朝的業績強勢。至於勉強擠入十強的上汽乘用車,除了給自主增加一個席位之外,便是對去年部分月份闖入十強的榮耀之回味。

但是原先我們預測的日系逼近德系份額,在7月份似乎開了“倒車”。上個月,,日系銷量同比上漲8.9%,廣義乘用車佔比從20.58%增長到23.06%。德系增幅有所不及,同比提升3.9%,但市場份額還是合資品牌中最高,從20.58%提高到25.41%。在此前部分月份,雙方份額差距已經不足1%。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其實,放慢腳步對日系車在乎並非壞事,追求銷量的同時追求質量,發展規模的時候先發展規格。東方文化要求萬事留有餘地,對市場潛力亦是如此。

面對行業,你該昂首還是低頭?

生而為人,兩難何頻?

在各種或雋永、或深長的格言、諺語、名句中,我們時常難覓方向。“不畏浮雲遮望眼”告誡了清楚,“水至清則無魚”教會了糊塗;富蘭克林用“明日事自今日始”催人們加快向前,德國民諺卻讓大家“穩定慢行也能走遠”。

連我們目光投向這個世界的姿態,都承受著前賢們不同聲音的訓導——如何抉擇謙與傲?

你可能不知道《尚書》有《大禹謨》這一章,但勢必聽過其中一句“滿招損,謙受益”。因而在葛洪看來,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可是偏偏海倫·凱勒呼籲永遠不要垂下頭。要高昂著頭,直面這世界。自然也不難看出,“虛心竹有低頭葉”只是鄭板橋給“傲骨梅無仰面花”的陪襯罷了。甚至“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只是一種假謙虛式的反諷,我們更記得“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猖放倨傲。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還在不斷突破票房奇蹟的《哪吒:魔童降世》,塑造出了有傳承更有突破的全新哪吒形象,他的叛逆、不屈、勇敢,最後凝結為一句傲徹宇宙的豪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在滿場的感懷、飆淚、鼓舞的跌宕氣氛中,那七個字幾乎可以視為今年這部現象級動畫電影的“題眼”。

立足天地間,究竟該仰望還是俯瞰?其實答案在於,謙與傲的兩極竟然能夠統一:傲應在骨不在氣,謙當於心不於力。

傲骨非驕氣,該是由剛骨而生,面對壓力的不屈,裹挾著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強不息;謙心不意餒,則為自和態而萌,朝向規律的敬意,伴隨了已到凌雲仍虛心的身段放低。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越是市場的隆冬時節,就越是需要將內心深處的謙與傲調和平衡,以傲之自強頂住壓力,以謙之虛心敬畏規律。惟有內心堅定強大,才能經霜傲雪,任由闌干百丈冰的酷寒亦無畏肆虐;也惟有胸中若谷虛懷,方可如引弓後拉,只為向前疾射騰出距離、做好鋪墊。

然而,正如我們的汽車行業,不少企業和品牌把控有失,要麼應有傲骨的時候卻慫了,積壓庫存禍害渠道健康,降價折扣有損品牌價值;要麼該當虛心的地方偏狂了,發展模式繞開行業規律,營銷手段惡意落入俗套。

2018年,中國車市迎來29年來首次整年銷量滑坡,並且2019年在1月之後遭遇連跌,有諸多曾經的榮耀選手負傷墜馬,其中包括車企集團的龍頭老大上汽。和無數破滅的神話一樣,圍繞上汽的衰落,各種疑竇叢生,各種理解不能。但究其本質,則是有悖行業和市場規律,需要謙遜或者傲骨的當口,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自然便最終在規則的懲戒撻伐下痛徹骨髓。


"

終究,部分業內人士擔憂的“黑色七月”沒有到來。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乘聯會公佈的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5.0%至148.5萬輛,在6月反彈的對比下還說不上好,那麼同比小幅滑落2.6%至152.7萬輛的批發銷量,則幾乎是排除季節因素之後,近一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永遠是所有的“部分”們大家共同的“整體”。整個市場跌勢的收窄,顯然意味著車企銷量排行榜會顯著比前月好看。於是,我們能看到,榜首的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增長,下降的車企差不多佔比收縮至一半,部分品牌高速飆升……

在對比之下,仍然把持自主車企頭名的吉利,卻似乎成績並不出類拔萃,超過兩成的跌幅在十強裡最高。然而如果仔細揣摩銷量結構,以及目前這位自主龍頭體現出來的姿態,則不難明白,恰恰如此距離成功更近。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拾起對產業規律的敬畏之心,並梳理價值取向。惟有當懂得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在傲骨和虛心中實現平衡,才能從這個冬天邁向下一個陽春。

最耐人尋味的五強

不考慮季節因素、6月透支式擠購,那麼7月車市的表現,至少在批發層面是中國市場陷入低迷以來的最佳表現。狹義乘用車和廣義乘用車在上個月報出了2.6%至2.8%的同比跌幅,比起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動輒17%左右的滑坡水平,已經明顯收窄好轉。

頭部車企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譬如在6月份,儘管終端零售銷量回漲4.7%,上險數更是暴增超過40%,但那時車企紛紛以保守態度對待庫存,批發銷量仍然不夠理想,在銷量前十強車企中,跌漲比例為7比3。7月份部分車企開始重新補充庫存,十強車企的批發銷量漲跌分佈迴歸到5比5,平分秋色的局面。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不是下跌的冠軍,”有分析人士這樣打趣地說。在探嶽探歌填補了大眾品牌SUV空缺之後,一汽-大眾的勢頭一直不錯,上個月以同比增長5.5%至157,614輛的水平折桂。對一汽-大眾品牌來說,後續探嶽Coupe、SMV等車型還會拉昇新車效應,因此今年在三巨頭中間處於態勢不錯的位置,有望最終奪魁。

至於上汽系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跌速都仍然高於大盤,分別下降4.6%和17.6%。這也是為何業界越來越多將目光轉向中國汽車集團龍頭老大——上汽集團的緣故。兩家車企,其一施壓渠道,其二未能梳理好旗下品牌的區隔,是以在一汽-大眾面前愈加無力爭霸,只能再爭第二、三名。

不過有趣的一點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7月的批發與零售銷量趨同,至少可以說明庫存進入正常穩定階段,整個體系健康度有所提升。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值得深究的是位於第四的吉利汽車。名次僅亞於三巨頭,已經是吉利不錯的排名表現,雖然不如巔峰時期的“染指三強”。不過若是從絕對數值看,則吉利突然成為當月前十強裡同比跌幅最大者,高達24.0%,甚至超過了今年連月暴跌的上汽通用五菱,後者同比跌幅為18.6%。難怪乘聯會發布7月數據前,有吉利高管和我們溝通,表示擔憂大盤會不會下滑20%甚至30%。

如果把這種滑坡片面地理解為吉利後半程開始乏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吉利目前並不會為名次犯愁,排在其後的東風日產累計銷量還差近12萬輛。銷量目標也同樣不是問題,而全年目標下調至136萬輛之後,上半年賣出62萬輛新車的吉利原本更有理由輕鬆。那麼吉利的滑坡和高估大盤跌幅意味著什麼?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看銷量結構,不難發現吉利內部下滑最嚴重的車型,主要還是產品力偏老化的遠景系列,吉利在逐步淘汰一批老平臺車型的過程中:遠景轎車下降57.3%,X3和遠景SUV表現稍好,而遠景S1重跌六成,X1乾脆徹底失蹤。部分抵消跌勢的功臣,則主要是基於BMA等新架構開發的“生力軍”如繽瑞、繽越等,甚至原本被視為小眾和昂貴的星越也取得了月銷三千輛的成績。

哪怕銷量滑坡,計算單車價格和利潤,吉利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商業邏輯和價值取向的維度,車企應該越來越深刻地理解:數量不如質量、規格驅動規模。草莽初期,需要搶著圈資源,因此份額至關重要。當行業趨於成熟,違反規律的行為將遭到撻伐,這時候毋寧將重心轉移到體系健康度的把控。這正如吉利在內的許多自主車企都模仿的對象——豐田汽車,在其他車企競相持續爭奪份額的同時,豐田對榨乾市場份額潛力有所保留,更注意維持品牌溢價、調控庫存比例,默默推進TNGA在效率層面取得增益。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因此,吉利如今在數字上打法漸趨保守,正是正本清源的正確選擇。當淘汰掉一批落後平臺的產能之後,新的正向平臺架構將從成本、換新自由度層面帶來顯著收益。故而,吉利越謹慎低調,就越是證明其懂得了如何持續保持對行業規律的敬畏之心。

日系會乘勝追擊嗎?

在本次統計到的所有86家車企中,有44家同比下滑,也就是同比增長者、持平者,未實現同期銷量的總比重接近50:50,比起最暗黑的月份高達7:3的漲跌比例,這個7月份還算表現尚可。

增長最迅速的車企中,一部分屬於非正常暴漲,譬如福建新龍馬基數過小、江鈴汽車和福田存在乘用車業務調整的情況。但類似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等則是憑藉品牌整體發力、銷量支柱車型上市取得了驚人增勢,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61.3%和190.6%。專注於新能源的車企也有不少增幅居高,如廣汽新能源增長152.7%,北汽新能源提升77.9%。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而跌幅最大的車企,又似乎有一半跟電氣化相關。譬如知豆電動跌73.9%、江鈴新能源滑坡86.5%,而曾被打算改造為電動車品牌的一汽夏利,則乾脆在7月來銷量徹底歸零。因此,新能源誠然是個風口,但其中的風險又絕不可忽略。正如蔚來資本預測造車新勢力,將來99%都要沉淪於黑暗中,500家僅能留下最多5家。

至於系別問題,同比增長8.9%的日系當然表現最好。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十強中,尤其後面五位被佔去其四。十強中,後面五位排名和成員較往月變化不大。東風日產實現了12.6%的增長,終於將累計銷量帶入“正軌”。上通五菱還在自我救贖的路上掙扎,避免墮入年銷100萬輛的大坑。從第7位到第9位,分別是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仍然提醒著行業:日系車的守望與耕耘終於換來今朝的業績強勢。至於勉強擠入十強的上汽乘用車,除了給自主增加一個席位之外,便是對去年部分月份闖入十強的榮耀之回味。

但是原先我們預測的日系逼近德系份額,在7月份似乎開了“倒車”。上個月,,日系銷量同比上漲8.9%,廣義乘用車佔比從20.58%增長到23.06%。德系增幅有所不及,同比提升3.9%,但市場份額還是合資品牌中最高,從20.58%提高到25.41%。在此前部分月份,雙方份額差距已經不足1%。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其實,放慢腳步對日系車在乎並非壞事,追求銷量的同時追求質量,發展規模的時候先發展規格。東方文化要求萬事留有餘地,對市場潛力亦是如此。

面對行業,你該昂首還是低頭?

生而為人,兩難何頻?

在各種或雋永、或深長的格言、諺語、名句中,我們時常難覓方向。“不畏浮雲遮望眼”告誡了清楚,“水至清則無魚”教會了糊塗;富蘭克林用“明日事自今日始”催人們加快向前,德國民諺卻讓大家“穩定慢行也能走遠”。

連我們目光投向這個世界的姿態,都承受著前賢們不同聲音的訓導——如何抉擇謙與傲?

你可能不知道《尚書》有《大禹謨》這一章,但勢必聽過其中一句“滿招損,謙受益”。因而在葛洪看來,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可是偏偏海倫·凱勒呼籲永遠不要垂下頭。要高昂著頭,直面這世界。自然也不難看出,“虛心竹有低頭葉”只是鄭板橋給“傲骨梅無仰面花”的陪襯罷了。甚至“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只是一種假謙虛式的反諷,我們更記得“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猖放倨傲。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還在不斷突破票房奇蹟的《哪吒:魔童降世》,塑造出了有傳承更有突破的全新哪吒形象,他的叛逆、不屈、勇敢,最後凝結為一句傲徹宇宙的豪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在滿場的感懷、飆淚、鼓舞的跌宕氣氛中,那七個字幾乎可以視為今年這部現象級動畫電影的“題眼”。

立足天地間,究竟該仰望還是俯瞰?其實答案在於,謙與傲的兩極竟然能夠統一:傲應在骨不在氣,謙當於心不於力。

傲骨非驕氣,該是由剛骨而生,面對壓力的不屈,裹挾著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強不息;謙心不意餒,則為自和態而萌,朝向規律的敬意,伴隨了已到凌雲仍虛心的身段放低。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越是市場的隆冬時節,就越是需要將內心深處的謙與傲調和平衡,以傲之自強頂住壓力,以謙之虛心敬畏規律。惟有內心堅定強大,才能經霜傲雪,任由闌干百丈冰的酷寒亦無畏肆虐;也惟有胸中若谷虛懷,方可如引弓後拉,只為向前疾射騰出距離、做好鋪墊。

然而,正如我們的汽車行業,不少企業和品牌把控有失,要麼應有傲骨的時候卻慫了,積壓庫存禍害渠道健康,降價折扣有損品牌價值;要麼該當虛心的地方偏狂了,發展模式繞開行業規律,營銷手段惡意落入俗套。

2018年,中國車市迎來29年來首次整年銷量滑坡,並且2019年在1月之後遭遇連跌,有諸多曾經的榮耀選手負傷墜馬,其中包括車企集團的龍頭老大上汽。和無數破滅的神話一樣,圍繞上汽的衰落,各種疑竇叢生,各種理解不能。但究其本質,則是有悖行業和市場規律,需要謙遜或者傲骨的當口,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自然便最終在規則的懲戒撻伐下痛徹骨髓。


7月車企銷量榜:十強裡吉利跌最狠,但為什麼更有希望了?

踏踏實實從正向平臺架構和動力總成開始做研發?太累太燒錢,不如逆向仿製短平快,只要假借了設計紅利,回頭還可以自封一個“正向”名頭。點點滴滴將業績從小積累到大?太慢太落後,毋寧壓庫逼迫經銷商消化如山堆積的車輛,反正公司業績扶搖直上。本本分分做品牌傳播和口碑營銷?太晚太普通,莫若蹭熱度潑髒水引發議論潮水——畢竟,有些媒體同行這樣提議“有惡名總比無名好”。

在野蠻生長的草莽時期,這些違背規律、有失敬意的舉措,還能被時代的縫隙所掩蓋。一旦蕭條洗滌了浮華,收緊逼仄的生存空間,將是對誠意和摯心最高效的篩選與對強弱最有力的洗牌。

程頤提醒我們,有物必有則。而在恰當的時機平衡謙與傲,便是面向規則切中肯綮的適應。俯仰有道知對錯,方可對天地而無愧怍。

文/卡曼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瞭解更多行業資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