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毅:如何繼續創造“人口紅利”

計劃生育 經濟 三農 農業 投資 光明網 2018-12-06

作者:王曉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人口紅利原本是經濟學使用的一個概念,現在成為普及程度很高的詞彙了。各方面人士提出政策建議,希望提高出生率,有效增加人口,於是“人口紅利”與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以及呼籲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的輿論聯繫在一起,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人口紅利首先是指人口多有利於刺激市場消費,如果沒有眾多的人口,消費市場也就很難發展起來。中國經濟增長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現在決策層越來越希望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因為出口和投資都面臨不少困難,但如果年輕人口迅速減少,消費增長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其次,人口也是勞動力的保障,中國在20世紀中葉開始出現人口高速增長,勞動力供應充分,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很大。如果勞動力越來越少,經濟持續增長也就很難實現。再次,由於出生率下降,中國出現了未富先老的現象,人口老齡化增加養老的困難。

長期以來,決策層將人口的快速增長看成是一個大問題,所以中國採取了最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是計劃生育帶來的直接後果之一。現在我們認識到,人口形勢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必須儘快調整人口政策,“人口紅利”的概念為人口政策調整提供了理論基礎。

但是要看到,並非所有勞動力年齡的人口都是紅利,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勞動力和增加消費。1949年以後,隨著常年戰爭的結束,中國人口迅速增長,但是年輕人口並沒有成為人口紅利,大多數勞動力滯留在農業內部,與老年農民搶奪有限的土地資源。在就業異常困難時期,大量城市青年也被下放到農村,與農民爭奪有限的資源。在那種背景下,人口與資源的關係非常緊張,限制人口增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改革開放以後,大量的年輕人口才帶來了人口紅利,這種轉變至少基於兩個原因:第一,改革開放以後形成了廣闊的非農就業市場。隨著農村工業的發展和大量外來資本的進入,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勞動力需求,大量農村人口進入非農產業,創造了十分可觀的價值。第二,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大部分農村地區普及了小學教育,通過最基本的小學教育,年輕的勞動力至少可以識字,從而具備了裝配線上就業的最基本技能。如果沒有這兩個因素,人口紅利也就無從實現。

現在人們談論人口紅利的時候,更多地從人口數量上說,較少關注人口質量。如果有大量進入勞動力年齡的人口,但是沒有相應的就業崗位,或者就業崗位與就業人口的結構存在巨大差距,那麼過剩的勞動力就可能造成一些問題,這種情況下,人口就不是紅利,而成了“負利”。

比如,一些遠離雙親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適當的社會化,不僅沒有掌握必要的技能,也沒有掌握社會生活的規範,因而成為問題兒童,這些問題兒童經常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利”。又比如,有些人花費大量資金將孩子送出國,但是回來以後不能適應就業市場需求,與其受教育的支出相比,就是收不抵支,這種年輕人對社會來說也許不是“負利”,但是對家庭來說的確算是“負利”。

中國經濟進入了新的時期,對勞動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保持和增加人口紅利,不是簡單地放開生育政策,或者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更重要的是增加教育和培訓,使人口能夠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從人口紅利的角度看,出臺鼓勵生育的政策當然可以研究,但同時也應當研究如何把現有年輕人的教育和培訓問題解決好。國家如果要用真金白銀去鼓勵和獎勵生育,那也應當有針對性地抓好現在的教育。放開二孩政策以後,並沒有出現大量的生育,這裡面原因很多,包括生活方式的轉變、價值觀念的轉變等,但在許多家庭看來,生育二孩可能不是帶來“紅利”,而可能是帶來“負利”,培養孩子的支出要高於獲得,生育意願自然會下降。

如果完善和強化教育和培訓,使新增人口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讓生育為家庭帶來紅利,那麼生育意願可能會有所提高。如果降低了生育和養育的成本,同時提高了孩子未來收入的預期,也就增加了家庭的“人口紅利”預期,相應地也就增加了整個社會的人口紅利預期。

所以,單純的人口增加並非必然帶來人口紅利的增加,鼓勵乃至直接獎勵生育也意味著生育水平的提高。眼下尤其需要解決好年輕人的教育和培訓問題,才能提高多數家庭的生育意願,並使穩定增加的人口繼續創造出人口紅利。(王曉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