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介休書法四十年

郭大順信札

1978年始,介休的書法愛好者逐步形成小團體,文化館有位姓宋的館員曾從事普及工作,宋的字為顏體而偏拘謹的,接近美術化寫法,市民最易接受,當時全國開始搞徵搞展賽,第一次全國賽事仍是由上海《書法》雜誌辦的,影響甚巨。那些參賽人後來成為名家和中堅的不少,但也有銷聲匿跡的,恰是寫顏體的,顏楷,尤其是經錢灃改造過的那個樣子,曾盤踞書壇很多年,介休概莫能外,而這個時候,“李剛已經在寫歐陽詢了”(韓中明介紹),固然由於他的穎悟,也由於他的行動。李剛是八十年代走出去的第一人,經常去太原請教徐文達、吳連城等名家,與田樹萇、王志剛等相討論,並且追求多樣,還背了練習刻章用的石頭,信息不發達的前提下,這種耳提面命、互相切磋的方式,使他在介休的場景中得風氣之先。徐文達(山西書協原副主席)常直言其非,而導之以實,殷切之意,有留下來的信札在那兒見證著。李剛從這個階段開始全面昇華,書法進入魏碑體系的改造,印章登入漢人堂奧,1987年《書法》“書法擷英”展,山西入選四人,李剛為其一,再下來入全國第三屆書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介休本地第一位國字號的會員(包括其他藝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為李剛的鼎盛期,在山西乃至全國都享有聲譽,書界人士以一見為榮,一交為幸,如現在仍活躍在書壇的山東卞葆彤、北京胡立民,已離世的蘭亭獎獲得者大同殷憲都曾請他去吃飯雲遊。當其時,李剛的書法在介休影響是跨界的,有點文化英雄的意思,包括地攤小販,訂鞋刻章的都知道他。1987年李剛因這樣的影響,從太原直接受邀加入了民主建國會。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介休書法四十年

郭大順信札

1978年始,介休的書法愛好者逐步形成小團體,文化館有位姓宋的館員曾從事普及工作,宋的字為顏體而偏拘謹的,接近美術化寫法,市民最易接受,當時全國開始搞徵搞展賽,第一次全國賽事仍是由上海《書法》雜誌辦的,影響甚巨。那些參賽人後來成為名家和中堅的不少,但也有銷聲匿跡的,恰是寫顏體的,顏楷,尤其是經錢灃改造過的那個樣子,曾盤踞書壇很多年,介休概莫能外,而這個時候,“李剛已經在寫歐陽詢了”(韓中明介紹),固然由於他的穎悟,也由於他的行動。李剛是八十年代走出去的第一人,經常去太原請教徐文達、吳連城等名家,與田樹萇、王志剛等相討論,並且追求多樣,還背了練習刻章用的石頭,信息不發達的前提下,這種耳提面命、互相切磋的方式,使他在介休的場景中得風氣之先。徐文達(山西書協原副主席)常直言其非,而導之以實,殷切之意,有留下來的信札在那兒見證著。李剛從這個階段開始全面昇華,書法進入魏碑體系的改造,印章登入漢人堂奧,1987年《書法》“書法擷英”展,山西入選四人,李剛為其一,再下來入全國第三屆書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介休本地第一位國字號的會員(包括其他藝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為李剛的鼎盛期,在山西乃至全國都享有聲譽,書界人士以一見為榮,一交為幸,如現在仍活躍在書壇的山東卞葆彤、北京胡立民,已離世的蘭亭獎獲得者大同殷憲都曾請他去吃飯雲遊。當其時,李剛的書法在介休影響是跨界的,有點文化英雄的意思,包括地攤小販,訂鞋刻章的都知道他。1987年李剛因這樣的影響,從太原直接受邀加入了民主建國會。

介休書法四十年

李剛書法作品“真水無香”

李剛以自己“榮登龍門”,開始呼朋引侶,第四屆全國展是邀請制,省裡的函件發到介休,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李剛接函後,因瞭解一些展覽的運行機制,乃告知並邀請李焰、韓中明各創作一幅由他推薦上去,李焰比較“聽話”,遵囑而行;韓中明則覺得邀請範圍原來未曾有自己,覺得有僭越之嫌,沒好意思交稿;結果,李焰入展,成為第二名中書協會員,韓中明痛失機緣,後來書展徵稿成了大賽制,參與人員日益增多,被衝散了。而其時,韓、李二人已託汾礦集團的福,遠赴北京,問道於歐陽中石、張榮慶這些大家,不但書寫取經上全盤新化,而且也形成理論後盾,在當時的山西絕對是超前的。田樹萇先生曾和我談過這個看法。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介休書法四十年

郭大順信札

1978年始,介休的書法愛好者逐步形成小團體,文化館有位姓宋的館員曾從事普及工作,宋的字為顏體而偏拘謹的,接近美術化寫法,市民最易接受,當時全國開始搞徵搞展賽,第一次全國賽事仍是由上海《書法》雜誌辦的,影響甚巨。那些參賽人後來成為名家和中堅的不少,但也有銷聲匿跡的,恰是寫顏體的,顏楷,尤其是經錢灃改造過的那個樣子,曾盤踞書壇很多年,介休概莫能外,而這個時候,“李剛已經在寫歐陽詢了”(韓中明介紹),固然由於他的穎悟,也由於他的行動。李剛是八十年代走出去的第一人,經常去太原請教徐文達、吳連城等名家,與田樹萇、王志剛等相討論,並且追求多樣,還背了練習刻章用的石頭,信息不發達的前提下,這種耳提面命、互相切磋的方式,使他在介休的場景中得風氣之先。徐文達(山西書協原副主席)常直言其非,而導之以實,殷切之意,有留下來的信札在那兒見證著。李剛從這個階段開始全面昇華,書法進入魏碑體系的改造,印章登入漢人堂奧,1987年《書法》“書法擷英”展,山西入選四人,李剛為其一,再下來入全國第三屆書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介休本地第一位國字號的會員(包括其他藝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為李剛的鼎盛期,在山西乃至全國都享有聲譽,書界人士以一見為榮,一交為幸,如現在仍活躍在書壇的山東卞葆彤、北京胡立民,已離世的蘭亭獎獲得者大同殷憲都曾請他去吃飯雲遊。當其時,李剛的書法在介休影響是跨界的,有點文化英雄的意思,包括地攤小販,訂鞋刻章的都知道他。1987年李剛因這樣的影響,從太原直接受邀加入了民主建國會。

介休書法四十年

李剛書法作品“真水無香”

李剛以自己“榮登龍門”,開始呼朋引侶,第四屆全國展是邀請制,省裡的函件發到介休,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李剛接函後,因瞭解一些展覽的運行機制,乃告知並邀請李焰、韓中明各創作一幅由他推薦上去,李焰比較“聽話”,遵囑而行;韓中明則覺得邀請範圍原來未曾有自己,覺得有僭越之嫌,沒好意思交稿;結果,李焰入展,成為第二名中書協會員,韓中明痛失機緣,後來書展徵稿成了大賽制,參與人員日益增多,被衝散了。而其時,韓、李二人已託汾礦集團的福,遠赴北京,問道於歐陽中石、張榮慶這些大家,不但書寫取經上全盤新化,而且也形成理論後盾,在當時的山西絕對是超前的。田樹萇先生曾和我談過這個看法。

介休書法四十年

1990年的群眾書法大賽是介休書壇的一次盛事,是由市文化館組織的。介休市文化館當時是正對著市政府大院的平房小院,裡面有個小展廳,外面有玻璃櫥窗,那時候櫥窗裡的圖片也是誘人的,汾礦中學的美術老師王敏的個展就在櫥窗裡進行的,是那時候的“高大上”。大賽在展廳進行,有現場書寫測試,全城的愛好者雲集,最亮的參賽者是實驗小學的看門人叫樊澤儒的,數他年齡大,八十餘歲,走路蹣跚,推了一助力車以防傾跌,車子像飛機場推行李的那種,還背了個書包,寫字的用具在包裡。這種裝束把人都吸引過來了,以其年齡大,組委會專門給了個特別獎,而其他參與者,等級獎以上的形成介休書法後來二十年的方陣,三等獎的張瀅後來重點去辦班,培訓少兒,挽救了介休紙廠倒閉時的下崗生活,也為介休書法人才儲備做了貢獻。2003年,介休書協“水文化書展”時,有13家書法培訓機構在運行,在訓少兒達千人。

2003年,介休書協成立。以前有兩次籌備,分別由師延齡、呂增祿牽頭,但都沒有下文;2003年,市委宣傳部擬設置文聯,文聯主席需經文委選舉產生,於是先成立各協會。李剛沒幹過組織工作,經濟方面也比較拮据,當時開會要吃飯,都找不到下家,也不知怎麼找管飯的途徑,答應組建書協時,壓力較大,因為和個人突進完全不同,曾坐在原賓館的臺階上抽悶煙,後來是程忠明副部長幫忙開了選舉會。“水文化書法展”是書協第一個活動,水利局主辦,請來了省城名家韓少輝、趙社英以及運城的仇官有,還有畫畫的吳德文(已去世)。

書協成立後,書法人有了個合力,隨後一段時間內,省裡的展覽入選者比較多。晉中地片上,只有榆次、平遙、介休三家相彷彿,晉中宣傳部的文藝精品獎曾經把書法一項全部給過介休,李焰、韓中明、郝繼文、範有根、趙文傑都獲得過。到了2007年,長大的呂林健在省城穩住陣腳,一舉拿下了第七屆全國書展的二等大獎,介休書界都很振奮,覺得有點自己得了的感覺,林健寫的是大草,拜林鵬為老師。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介休書法四十年

郭大順信札

1978年始,介休的書法愛好者逐步形成小團體,文化館有位姓宋的館員曾從事普及工作,宋的字為顏體而偏拘謹的,接近美術化寫法,市民最易接受,當時全國開始搞徵搞展賽,第一次全國賽事仍是由上海《書法》雜誌辦的,影響甚巨。那些參賽人後來成為名家和中堅的不少,但也有銷聲匿跡的,恰是寫顏體的,顏楷,尤其是經錢灃改造過的那個樣子,曾盤踞書壇很多年,介休概莫能外,而這個時候,“李剛已經在寫歐陽詢了”(韓中明介紹),固然由於他的穎悟,也由於他的行動。李剛是八十年代走出去的第一人,經常去太原請教徐文達、吳連城等名家,與田樹萇、王志剛等相討論,並且追求多樣,還背了練習刻章用的石頭,信息不發達的前提下,這種耳提面命、互相切磋的方式,使他在介休的場景中得風氣之先。徐文達(山西書協原副主席)常直言其非,而導之以實,殷切之意,有留下來的信札在那兒見證著。李剛從這個階段開始全面昇華,書法進入魏碑體系的改造,印章登入漢人堂奧,1987年《書法》“書法擷英”展,山西入選四人,李剛為其一,再下來入全國第三屆書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介休本地第一位國字號的會員(包括其他藝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為李剛的鼎盛期,在山西乃至全國都享有聲譽,書界人士以一見為榮,一交為幸,如現在仍活躍在書壇的山東卞葆彤、北京胡立民,已離世的蘭亭獎獲得者大同殷憲都曾請他去吃飯雲遊。當其時,李剛的書法在介休影響是跨界的,有點文化英雄的意思,包括地攤小販,訂鞋刻章的都知道他。1987年李剛因這樣的影響,從太原直接受邀加入了民主建國會。

介休書法四十年

李剛書法作品“真水無香”

李剛以自己“榮登龍門”,開始呼朋引侶,第四屆全國展是邀請制,省裡的函件發到介休,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李剛接函後,因瞭解一些展覽的運行機制,乃告知並邀請李焰、韓中明各創作一幅由他推薦上去,李焰比較“聽話”,遵囑而行;韓中明則覺得邀請範圍原來未曾有自己,覺得有僭越之嫌,沒好意思交稿;結果,李焰入展,成為第二名中書協會員,韓中明痛失機緣,後來書展徵稿成了大賽制,參與人員日益增多,被衝散了。而其時,韓、李二人已託汾礦集團的福,遠赴北京,問道於歐陽中石、張榮慶這些大家,不但書寫取經上全盤新化,而且也形成理論後盾,在當時的山西絕對是超前的。田樹萇先生曾和我談過這個看法。

介休書法四十年

1990年的群眾書法大賽是介休書壇的一次盛事,是由市文化館組織的。介休市文化館當時是正對著市政府大院的平房小院,裡面有個小展廳,外面有玻璃櫥窗,那時候櫥窗裡的圖片也是誘人的,汾礦中學的美術老師王敏的個展就在櫥窗裡進行的,是那時候的“高大上”。大賽在展廳進行,有現場書寫測試,全城的愛好者雲集,最亮的參賽者是實驗小學的看門人叫樊澤儒的,數他年齡大,八十餘歲,走路蹣跚,推了一助力車以防傾跌,車子像飛機場推行李的那種,還背了個書包,寫字的用具在包裡。這種裝束把人都吸引過來了,以其年齡大,組委會專門給了個特別獎,而其他參與者,等級獎以上的形成介休書法後來二十年的方陣,三等獎的張瀅後來重點去辦班,培訓少兒,挽救了介休紙廠倒閉時的下崗生活,也為介休書法人才儲備做了貢獻。2003年,介休書協“水文化書展”時,有13家書法培訓機構在運行,在訓少兒達千人。

2003年,介休書協成立。以前有兩次籌備,分別由師延齡、呂增祿牽頭,但都沒有下文;2003年,市委宣傳部擬設置文聯,文聯主席需經文委選舉產生,於是先成立各協會。李剛沒幹過組織工作,經濟方面也比較拮据,當時開會要吃飯,都找不到下家,也不知怎麼找管飯的途徑,答應組建書協時,壓力較大,因為和個人突進完全不同,曾坐在原賓館的臺階上抽悶煙,後來是程忠明副部長幫忙開了選舉會。“水文化書法展”是書協第一個活動,水利局主辦,請來了省城名家韓少輝、趙社英以及運城的仇官有,還有畫畫的吳德文(已去世)。

書協成立後,書法人有了個合力,隨後一段時間內,省裡的展覽入選者比較多。晉中地片上,只有榆次、平遙、介休三家相彷彿,晉中宣傳部的文藝精品獎曾經把書法一項全部給過介休,李焰、韓中明、郝繼文、範有根、趙文傑都獲得過。到了2007年,長大的呂林健在省城穩住陣腳,一舉拿下了第七屆全國書展的二等大獎,介休書界都很振奮,覺得有點自己得了的感覺,林健寫的是大草,拜林鵬為老師。

介休書法四十年

呂林健書法作品

2007年、2008年是介休書畫屆的低潮年,解京石、呂增祿、李剛相繼離世,前兩年的國有企業退出,所屬的人員經受過震盪,解京石外出他鄉,也去晉中紡校講過課,賣過木地板,搞過玻璃雕刻,俞韞傑、張弛去了深圳,韓中明曾養過大車,開過洗煤廠,併到延安打過石油,有時候覺得陣容有散亡的樣子,大概有5、6年的時間,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改變,所幸生活質量都還有提高,依賴的東西失去了,自己的能力有了市場,個體雖有幸與不幸,點趕得好與背,總的來講,還是調整到一個市場平衡的。這裡面解京石先生好像壓力最大,兩個兒子上學、就業、成家在那兒逼的,他做事有點趕得偏早,租文化館的地方那個租金是最高的點,一個月500元,賣木地板時介休人瓷磚還鋪的不普及,勞碌而無效。後來視力退化,仍為買畫者畫了一張大大的工筆虎,他本來在藝術追求上就有點貪念,各種品類都在模索,寫字軟硬筆全來,畫畫呢中西畫全乾,曾在他家裡欣賞他一摞摞的水粉畫,都特別有水準。他的家裡有點小資情調,沙發角上陶罐插著野雞翎,那個時候看上去有點太文藝。解先生人又好,與人相善,兩次外出謀生,都有不準備回來的意思,給文友書朋一一贈畫,2007年得肝癌在太原去世。解京石祖籍是河北的,與河北省書協副主席陶福錫有過從,和太原畫院的裴文奎是同學,繪畫是理工大、紡校風格,帶點印染圖案思維;寫字學啟功,多斷筆,而偏潤澤一些。他也是民建會員,由李剛介紹加入的。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對介休的書法圈子來說是一個發育期,文化的焦點感受還在,文化的疏理和再沉澱顯然仍不足,至少尚缺少些自信和突破的手段,對外界亦步亦趨,後勁未足,播了些火種,未成大氣候。

2008年李剛去世,當時的書法藝術狀況和水準表達在他們當年的合集《三人行——文房有約》中,李剛12月去世,展覽和書好像在9、10月份間,書印出來堆放在他家二樓,對我說“以後,誰買了作品,送他一本冊子!”本來已簽約了北京的一家畫廊,籌措志滿,要去北京開拓一下的。

李剛去世前的一兩年,對新起的書風有不少的不適應和不理解,書協體系的“官僚”行政化結構正在形成,“人事”感受上也不適應,“滿眼師宜欺老輩”,內心的自信是比較挫折的,這個情緒漫延開來形成整個介休書壇的氛圍,只有少數人繞過了這個圈,年輕人中,範有根和武文峰成績比較突出。範有根從介紡小學轉介紡工會再毅然辭職,往臨汾、太原跑了幾年,加上下功甚實,顯示了非凡的意志,不恥下問,終於趕上了時風,先在省展獲獎,後入展全國扇面展和手卷展敲開了中書協的門,他還在江蘇和北京應聘,在書法研究院進修,本錢下得不少,特別珍惜自己的作品,不輕與人。文峰在草書研學上頗有研究,接受學院派的一些模式,又在晉陽印社學了篆刻,發展比較全面,近年致力於組織建設,成為行餘書社的社長,引領介休書屆群體向前邁進。

2011年書協換屆,韓中明當選主席,介休書法走入文化建構期,讀書研史和辦展交錯進行,展事頻繁,與榆次區共同舉辦“花信風回”二十四人書展,分別在晉中和介休展出,在省書協《筆陣圖》全面介紹,在省內佔了一席,介休書協發展的情況也做為範式經驗在該報編髮。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介休書法四十年

郭大順信札

1978年始,介休的書法愛好者逐步形成小團體,文化館有位姓宋的館員曾從事普及工作,宋的字為顏體而偏拘謹的,接近美術化寫法,市民最易接受,當時全國開始搞徵搞展賽,第一次全國賽事仍是由上海《書法》雜誌辦的,影響甚巨。那些參賽人後來成為名家和中堅的不少,但也有銷聲匿跡的,恰是寫顏體的,顏楷,尤其是經錢灃改造過的那個樣子,曾盤踞書壇很多年,介休概莫能外,而這個時候,“李剛已經在寫歐陽詢了”(韓中明介紹),固然由於他的穎悟,也由於他的行動。李剛是八十年代走出去的第一人,經常去太原請教徐文達、吳連城等名家,與田樹萇、王志剛等相討論,並且追求多樣,還背了練習刻章用的石頭,信息不發達的前提下,這種耳提面命、互相切磋的方式,使他在介休的場景中得風氣之先。徐文達(山西書協原副主席)常直言其非,而導之以實,殷切之意,有留下來的信札在那兒見證著。李剛從這個階段開始全面昇華,書法進入魏碑體系的改造,印章登入漢人堂奧,1987年《書法》“書法擷英”展,山西入選四人,李剛為其一,再下來入全國第三屆書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介休本地第一位國字號的會員(包括其他藝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為李剛的鼎盛期,在山西乃至全國都享有聲譽,書界人士以一見為榮,一交為幸,如現在仍活躍在書壇的山東卞葆彤、北京胡立民,已離世的蘭亭獎獲得者大同殷憲都曾請他去吃飯雲遊。當其時,李剛的書法在介休影響是跨界的,有點文化英雄的意思,包括地攤小販,訂鞋刻章的都知道他。1987年李剛因這樣的影響,從太原直接受邀加入了民主建國會。

介休書法四十年

李剛書法作品“真水無香”

李剛以自己“榮登龍門”,開始呼朋引侶,第四屆全國展是邀請制,省裡的函件發到介休,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李剛接函後,因瞭解一些展覽的運行機制,乃告知並邀請李焰、韓中明各創作一幅由他推薦上去,李焰比較“聽話”,遵囑而行;韓中明則覺得邀請範圍原來未曾有自己,覺得有僭越之嫌,沒好意思交稿;結果,李焰入展,成為第二名中書協會員,韓中明痛失機緣,後來書展徵稿成了大賽制,參與人員日益增多,被衝散了。而其時,韓、李二人已託汾礦集團的福,遠赴北京,問道於歐陽中石、張榮慶這些大家,不但書寫取經上全盤新化,而且也形成理論後盾,在當時的山西絕對是超前的。田樹萇先生曾和我談過這個看法。

介休書法四十年

1990年的群眾書法大賽是介休書壇的一次盛事,是由市文化館組織的。介休市文化館當時是正對著市政府大院的平房小院,裡面有個小展廳,外面有玻璃櫥窗,那時候櫥窗裡的圖片也是誘人的,汾礦中學的美術老師王敏的個展就在櫥窗裡進行的,是那時候的“高大上”。大賽在展廳進行,有現場書寫測試,全城的愛好者雲集,最亮的參賽者是實驗小學的看門人叫樊澤儒的,數他年齡大,八十餘歲,走路蹣跚,推了一助力車以防傾跌,車子像飛機場推行李的那種,還背了個書包,寫字的用具在包裡。這種裝束把人都吸引過來了,以其年齡大,組委會專門給了個特別獎,而其他參與者,等級獎以上的形成介休書法後來二十年的方陣,三等獎的張瀅後來重點去辦班,培訓少兒,挽救了介休紙廠倒閉時的下崗生活,也為介休書法人才儲備做了貢獻。2003年,介休書協“水文化書展”時,有13家書法培訓機構在運行,在訓少兒達千人。

2003年,介休書協成立。以前有兩次籌備,分別由師延齡、呂增祿牽頭,但都沒有下文;2003年,市委宣傳部擬設置文聯,文聯主席需經文委選舉產生,於是先成立各協會。李剛沒幹過組織工作,經濟方面也比較拮据,當時開會要吃飯,都找不到下家,也不知怎麼找管飯的途徑,答應組建書協時,壓力較大,因為和個人突進完全不同,曾坐在原賓館的臺階上抽悶煙,後來是程忠明副部長幫忙開了選舉會。“水文化書法展”是書協第一個活動,水利局主辦,請來了省城名家韓少輝、趙社英以及運城的仇官有,還有畫畫的吳德文(已去世)。

書協成立後,書法人有了個合力,隨後一段時間內,省裡的展覽入選者比較多。晉中地片上,只有榆次、平遙、介休三家相彷彿,晉中宣傳部的文藝精品獎曾經把書法一項全部給過介休,李焰、韓中明、郝繼文、範有根、趙文傑都獲得過。到了2007年,長大的呂林健在省城穩住陣腳,一舉拿下了第七屆全國書展的二等大獎,介休書界都很振奮,覺得有點自己得了的感覺,林健寫的是大草,拜林鵬為老師。

介休書法四十年

呂林健書法作品

2007年、2008年是介休書畫屆的低潮年,解京石、呂增祿、李剛相繼離世,前兩年的國有企業退出,所屬的人員經受過震盪,解京石外出他鄉,也去晉中紡校講過課,賣過木地板,搞過玻璃雕刻,俞韞傑、張弛去了深圳,韓中明曾養過大車,開過洗煤廠,併到延安打過石油,有時候覺得陣容有散亡的樣子,大概有5、6年的時間,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改變,所幸生活質量都還有提高,依賴的東西失去了,自己的能力有了市場,個體雖有幸與不幸,點趕得好與背,總的來講,還是調整到一個市場平衡的。這裡面解京石先生好像壓力最大,兩個兒子上學、就業、成家在那兒逼的,他做事有點趕得偏早,租文化館的地方那個租金是最高的點,一個月500元,賣木地板時介休人瓷磚還鋪的不普及,勞碌而無效。後來視力退化,仍為買畫者畫了一張大大的工筆虎,他本來在藝術追求上就有點貪念,各種品類都在模索,寫字軟硬筆全來,畫畫呢中西畫全乾,曾在他家裡欣賞他一摞摞的水粉畫,都特別有水準。他的家裡有點小資情調,沙發角上陶罐插著野雞翎,那個時候看上去有點太文藝。解先生人又好,與人相善,兩次外出謀生,都有不準備回來的意思,給文友書朋一一贈畫,2007年得肝癌在太原去世。解京石祖籍是河北的,與河北省書協副主席陶福錫有過從,和太原畫院的裴文奎是同學,繪畫是理工大、紡校風格,帶點印染圖案思維;寫字學啟功,多斷筆,而偏潤澤一些。他也是民建會員,由李剛介紹加入的。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對介休的書法圈子來說是一個發育期,文化的焦點感受還在,文化的疏理和再沉澱顯然仍不足,至少尚缺少些自信和突破的手段,對外界亦步亦趨,後勁未足,播了些火種,未成大氣候。

2008年李剛去世,當時的書法藝術狀況和水準表達在他們當年的合集《三人行——文房有約》中,李剛12月去世,展覽和書好像在9、10月份間,書印出來堆放在他家二樓,對我說“以後,誰買了作品,送他一本冊子!”本來已簽約了北京的一家畫廊,籌措志滿,要去北京開拓一下的。

李剛去世前的一兩年,對新起的書風有不少的不適應和不理解,書協體系的“官僚”行政化結構正在形成,“人事”感受上也不適應,“滿眼師宜欺老輩”,內心的自信是比較挫折的,這個情緒漫延開來形成整個介休書壇的氛圍,只有少數人繞過了這個圈,年輕人中,範有根和武文峰成績比較突出。範有根從介紡小學轉介紡工會再毅然辭職,往臨汾、太原跑了幾年,加上下功甚實,顯示了非凡的意志,不恥下問,終於趕上了時風,先在省展獲獎,後入展全國扇面展和手卷展敲開了中書協的門,他還在江蘇和北京應聘,在書法研究院進修,本錢下得不少,特別珍惜自己的作品,不輕與人。文峰在草書研學上頗有研究,接受學院派的一些模式,又在晉陽印社學了篆刻,發展比較全面,近年致力於組織建設,成為行餘書社的社長,引領介休書屆群體向前邁進。

2011年書協換屆,韓中明當選主席,介休書法走入文化建構期,讀書研史和辦展交錯進行,展事頻繁,與榆次區共同舉辦“花信風回”二十四人書展,分別在晉中和介休展出,在省書協《筆陣圖》全面介紹,在省內佔了一席,介休書協發展的情況也做為範式經驗在該報編髮。

介休書法四十年

韓中明題簽

這個展覽的陣容就是老中青三代都有,傳統和現代都有,結構合理,實力隱現。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介休書法四十年

郭大順信札

1978年始,介休的書法愛好者逐步形成小團體,文化館有位姓宋的館員曾從事普及工作,宋的字為顏體而偏拘謹的,接近美術化寫法,市民最易接受,當時全國開始搞徵搞展賽,第一次全國賽事仍是由上海《書法》雜誌辦的,影響甚巨。那些參賽人後來成為名家和中堅的不少,但也有銷聲匿跡的,恰是寫顏體的,顏楷,尤其是經錢灃改造過的那個樣子,曾盤踞書壇很多年,介休概莫能外,而這個時候,“李剛已經在寫歐陽詢了”(韓中明介紹),固然由於他的穎悟,也由於他的行動。李剛是八十年代走出去的第一人,經常去太原請教徐文達、吳連城等名家,與田樹萇、王志剛等相討論,並且追求多樣,還背了練習刻章用的石頭,信息不發達的前提下,這種耳提面命、互相切磋的方式,使他在介休的場景中得風氣之先。徐文達(山西書協原副主席)常直言其非,而導之以實,殷切之意,有留下來的信札在那兒見證著。李剛從這個階段開始全面昇華,書法進入魏碑體系的改造,印章登入漢人堂奧,1987年《書法》“書法擷英”展,山西入選四人,李剛為其一,再下來入全國第三屆書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介休本地第一位國字號的會員(包括其他藝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為李剛的鼎盛期,在山西乃至全國都享有聲譽,書界人士以一見為榮,一交為幸,如現在仍活躍在書壇的山東卞葆彤、北京胡立民,已離世的蘭亭獎獲得者大同殷憲都曾請他去吃飯雲遊。當其時,李剛的書法在介休影響是跨界的,有點文化英雄的意思,包括地攤小販,訂鞋刻章的都知道他。1987年李剛因這樣的影響,從太原直接受邀加入了民主建國會。

介休書法四十年

李剛書法作品“真水無香”

李剛以自己“榮登龍門”,開始呼朋引侶,第四屆全國展是邀請制,省裡的函件發到介休,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李剛接函後,因瞭解一些展覽的運行機制,乃告知並邀請李焰、韓中明各創作一幅由他推薦上去,李焰比較“聽話”,遵囑而行;韓中明則覺得邀請範圍原來未曾有自己,覺得有僭越之嫌,沒好意思交稿;結果,李焰入展,成為第二名中書協會員,韓中明痛失機緣,後來書展徵稿成了大賽制,參與人員日益增多,被衝散了。而其時,韓、李二人已託汾礦集團的福,遠赴北京,問道於歐陽中石、張榮慶這些大家,不但書寫取經上全盤新化,而且也形成理論後盾,在當時的山西絕對是超前的。田樹萇先生曾和我談過這個看法。

介休書法四十年

1990年的群眾書法大賽是介休書壇的一次盛事,是由市文化館組織的。介休市文化館當時是正對著市政府大院的平房小院,裡面有個小展廳,外面有玻璃櫥窗,那時候櫥窗裡的圖片也是誘人的,汾礦中學的美術老師王敏的個展就在櫥窗裡進行的,是那時候的“高大上”。大賽在展廳進行,有現場書寫測試,全城的愛好者雲集,最亮的參賽者是實驗小學的看門人叫樊澤儒的,數他年齡大,八十餘歲,走路蹣跚,推了一助力車以防傾跌,車子像飛機場推行李的那種,還背了個書包,寫字的用具在包裡。這種裝束把人都吸引過來了,以其年齡大,組委會專門給了個特別獎,而其他參與者,等級獎以上的形成介休書法後來二十年的方陣,三等獎的張瀅後來重點去辦班,培訓少兒,挽救了介休紙廠倒閉時的下崗生活,也為介休書法人才儲備做了貢獻。2003年,介休書協“水文化書展”時,有13家書法培訓機構在運行,在訓少兒達千人。

2003年,介休書協成立。以前有兩次籌備,分別由師延齡、呂增祿牽頭,但都沒有下文;2003年,市委宣傳部擬設置文聯,文聯主席需經文委選舉產生,於是先成立各協會。李剛沒幹過組織工作,經濟方面也比較拮据,當時開會要吃飯,都找不到下家,也不知怎麼找管飯的途徑,答應組建書協時,壓力較大,因為和個人突進完全不同,曾坐在原賓館的臺階上抽悶煙,後來是程忠明副部長幫忙開了選舉會。“水文化書法展”是書協第一個活動,水利局主辦,請來了省城名家韓少輝、趙社英以及運城的仇官有,還有畫畫的吳德文(已去世)。

書協成立後,書法人有了個合力,隨後一段時間內,省裡的展覽入選者比較多。晉中地片上,只有榆次、平遙、介休三家相彷彿,晉中宣傳部的文藝精品獎曾經把書法一項全部給過介休,李焰、韓中明、郝繼文、範有根、趙文傑都獲得過。到了2007年,長大的呂林健在省城穩住陣腳,一舉拿下了第七屆全國書展的二等大獎,介休書界都很振奮,覺得有點自己得了的感覺,林健寫的是大草,拜林鵬為老師。

介休書法四十年

呂林健書法作品

2007年、2008年是介休書畫屆的低潮年,解京石、呂增祿、李剛相繼離世,前兩年的國有企業退出,所屬的人員經受過震盪,解京石外出他鄉,也去晉中紡校講過課,賣過木地板,搞過玻璃雕刻,俞韞傑、張弛去了深圳,韓中明曾養過大車,開過洗煤廠,併到延安打過石油,有時候覺得陣容有散亡的樣子,大概有5、6年的時間,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改變,所幸生活質量都還有提高,依賴的東西失去了,自己的能力有了市場,個體雖有幸與不幸,點趕得好與背,總的來講,還是調整到一個市場平衡的。這裡面解京石先生好像壓力最大,兩個兒子上學、就業、成家在那兒逼的,他做事有點趕得偏早,租文化館的地方那個租金是最高的點,一個月500元,賣木地板時介休人瓷磚還鋪的不普及,勞碌而無效。後來視力退化,仍為買畫者畫了一張大大的工筆虎,他本來在藝術追求上就有點貪念,各種品類都在模索,寫字軟硬筆全來,畫畫呢中西畫全乾,曾在他家裡欣賞他一摞摞的水粉畫,都特別有水準。他的家裡有點小資情調,沙發角上陶罐插著野雞翎,那個時候看上去有點太文藝。解先生人又好,與人相善,兩次外出謀生,都有不準備回來的意思,給文友書朋一一贈畫,2007年得肝癌在太原去世。解京石祖籍是河北的,與河北省書協副主席陶福錫有過從,和太原畫院的裴文奎是同學,繪畫是理工大、紡校風格,帶點印染圖案思維;寫字學啟功,多斷筆,而偏潤澤一些。他也是民建會員,由李剛介紹加入的。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對介休的書法圈子來說是一個發育期,文化的焦點感受還在,文化的疏理和再沉澱顯然仍不足,至少尚缺少些自信和突破的手段,對外界亦步亦趨,後勁未足,播了些火種,未成大氣候。

2008年李剛去世,當時的書法藝術狀況和水準表達在他們當年的合集《三人行——文房有約》中,李剛12月去世,展覽和書好像在9、10月份間,書印出來堆放在他家二樓,對我說“以後,誰買了作品,送他一本冊子!”本來已簽約了北京的一家畫廊,籌措志滿,要去北京開拓一下的。

李剛去世前的一兩年,對新起的書風有不少的不適應和不理解,書協體系的“官僚”行政化結構正在形成,“人事”感受上也不適應,“滿眼師宜欺老輩”,內心的自信是比較挫折的,這個情緒漫延開來形成整個介休書壇的氛圍,只有少數人繞過了這個圈,年輕人中,範有根和武文峰成績比較突出。範有根從介紡小學轉介紡工會再毅然辭職,往臨汾、太原跑了幾年,加上下功甚實,顯示了非凡的意志,不恥下問,終於趕上了時風,先在省展獲獎,後入展全國扇面展和手卷展敲開了中書協的門,他還在江蘇和北京應聘,在書法研究院進修,本錢下得不少,特別珍惜自己的作品,不輕與人。文峰在草書研學上頗有研究,接受學院派的一些模式,又在晉陽印社學了篆刻,發展比較全面,近年致力於組織建設,成為行餘書社的社長,引領介休書屆群體向前邁進。

2011年書協換屆,韓中明當選主席,介休書法走入文化建構期,讀書研史和辦展交錯進行,展事頻繁,與榆次區共同舉辦“花信風回”二十四人書展,分別在晉中和介休展出,在省書協《筆陣圖》全面介紹,在省內佔了一席,介休書協發展的情況也做為範式經驗在該報編髮。

介休書法四十年

韓中明題簽

這個展覽的陣容就是老中青三代都有,傳統和現代都有,結構合理,實力隱現。

介休書法四十年

祈廬信札

2014年,郝繼文對介休民國史料的發現和研究,集中到行餘學社的研究,完成了《行餘簡史》的寫作,恢復了行餘學社,經市政府招聘的書法專業教師(這項工作在山西是首創,當時任分管的副市長郭維新的認識和拍板是決定性質的。馮鑫磊曾代表山西晉中去南京作過相關交流)被組織起來,迅速崛起,從介休土壤上長出一支定位獨特的書法隊伍,進入到文史學術領域。韓中明提出打造“三賢二哲一社”的宏大願景,書協並書社開啟三個版塊齊頭並進,行餘書館致力於社會普及教育,五期培養百餘學員;行餘印坊邀請省城名家劉剛駐介講學,培育印人三十餘名,將篆刻一藝無中生有,起數十年之衰落,行餘詩會並及詩文研學創作。書社乘介休市文化促進會成立之風,更借力外來學術資源,請各類專家學者赴介講學。韓石山、介子平、安介生、呂林健、程志宏都來傳經論藝。於傳統文化傳承,則樹立張頷雕像,探索洪山陶瓷燒造,介入到各種文化活動中,與張壁旅遊區、順城關明清街合作營造了非常好的環境和外部形象。馮鑫磊發起建構了微信平臺,原創文章和點擊關注已深度影響到全省乃至全國。《書法報》2016年整版推出行餘書社介紹行餘社員各負身手,各有建樹,氣氛活躍,成果豐碩,文化的軟實力、影響力越來越大,這是近十年的成就。2018年暑假期間,清點各院校畢業的介休籍書法學生,發展了一批社員,有進入國美的研究生董士瑜,有工作於太原美術館的劉琦源等等。小荷才露,風華正茂,他們的成長應該更不負時代的給予!

"

郝繼文

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五十歲了,四十年是我現在生命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是無知的,所以大略是這個時段的人。以性之偏好,現在算書法人,恰在這一截沒人寫,怕缺了這方面的內容,贅述如下,主要講介休的書法藝術方面近四十年的發展情況,當然,要將它置於總的背景中:

書法做為中國藝術中的一個特別富於民族特徵的品種,在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文革”前後,它的際遇更有意思,郭沫若關於《蘭亭序》的文章1965年發表於《文物》,引發的“蘭亭論辨”是書法史上的大事,起於“文革”初。1978年上海《書法》創刊,介休書法群體是伴著這本雜誌聚散。老派的書家後來是以《書法》創刊號的有無來炫示和羨慕的,抄寫大字報,缺帖少紙的年月過來,一下子被收攏了。1981年,中書協成立,1982年創刊《中國書法》,進入“書法熱”,那個餘波所及一直“燒到”(影響到)90年代後期,因其潮流,李剛是關鍵人物,雖然終其一生未嘗進入到專門的藝術事業部門,頭銜只是介休書協主席這樣一個民間團體的稱謂,但其於介休書法的發展是樞紐性質的,承上啟下,風氣引導,思維和技法,人和事都是這樣。他的時代,汾局這面有李焰、韓中明,介休城這邊有張薪生、宋力青,印染廠這邊是解京石、俞韞傑和閻德華,代表官方的則是現下任省書協副主席呂林健的父親,介休市博物館的副館長呂增祿先生,這是當時大致格局。

介休書法四十年

張頷為家鄉題字所用的信封

當然對介休書壇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影響,還應包括老城生長孕育的耆宿名家,明珠是張頷先生,古文字專家,書法以篆、楷兩體為擅,篆書面貌豐富,楷書則近於歐,二者兼有古意、質樸,精華內斂。改革開放後,張老聲名鵲起,介休中學、綿山、洪山、介休博物館、圖書館,其題名匾額分佈很廣。另外,兩位元老級的人為郭大順和師延齡,郭大順的書風承繼是有“行餘學社”遺韻的,重點師法顏真卿和何紹基,溫柔敦厚,功力深湛,至今九旬以外,仍臨池不倦,尤以博覽群書,學識滋養,所書平易而有致,人爭寶之;師延齡是原介休博物館館長,介休博物館的館藏、館的發展及介休文物古蹟的修繕都有其功德在,曾將文企先介紹到省博物館搞裝裱,其個人收藏也非常豐富,見多識廣,且善於表述,其於書法則天分高於人力,近於古人風格,清雅有書卷氣。前些時,文氏裝裱後人作店鋪申遺慶典,師先生尚親臨並題字,說“裝裱者,文章之司命也”並憶當時與文企先等事,聲宏詞晰,是介休的典故性存在。書法藝術的生長週期很長,像這幾位長者,孕育期要推到民國,成就期則在近之四十年,介休書法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實在是幸事,尤其張頷先生,使介休人在心胸和站位上都能有個膽量,在為藝的品格上才能有個“野心”。

介休書法四十年

郭大順信札

1978年始,介休的書法愛好者逐步形成小團體,文化館有位姓宋的館員曾從事普及工作,宋的字為顏體而偏拘謹的,接近美術化寫法,市民最易接受,當時全國開始搞徵搞展賽,第一次全國賽事仍是由上海《書法》雜誌辦的,影響甚巨。那些參賽人後來成為名家和中堅的不少,但也有銷聲匿跡的,恰是寫顏體的,顏楷,尤其是經錢灃改造過的那個樣子,曾盤踞書壇很多年,介休概莫能外,而這個時候,“李剛已經在寫歐陽詢了”(韓中明介紹),固然由於他的穎悟,也由於他的行動。李剛是八十年代走出去的第一人,經常去太原請教徐文達、吳連城等名家,與田樹萇、王志剛等相討論,並且追求多樣,還背了練習刻章用的石頭,信息不發達的前提下,這種耳提面命、互相切磋的方式,使他在介休的場景中得風氣之先。徐文達(山西書協原副主席)常直言其非,而導之以實,殷切之意,有留下來的信札在那兒見證著。李剛從這個階段開始全面昇華,書法進入魏碑體系的改造,印章登入漢人堂奧,1987年《書法》“書法擷英”展,山西入選四人,李剛為其一,再下來入全國第三屆書展,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是介休本地第一位國字號的會員(包括其他藝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為李剛的鼎盛期,在山西乃至全國都享有聲譽,書界人士以一見為榮,一交為幸,如現在仍活躍在書壇的山東卞葆彤、北京胡立民,已離世的蘭亭獎獲得者大同殷憲都曾請他去吃飯雲遊。當其時,李剛的書法在介休影響是跨界的,有點文化英雄的意思,包括地攤小販,訂鞋刻章的都知道他。1987年李剛因這樣的影響,從太原直接受邀加入了民主建國會。

介休書法四十年

李剛書法作品“真水無香”

李剛以自己“榮登龍門”,開始呼朋引侶,第四屆全國展是邀請制,省裡的函件發到介休,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李剛接函後,因瞭解一些展覽的運行機制,乃告知並邀請李焰、韓中明各創作一幅由他推薦上去,李焰比較“聽話”,遵囑而行;韓中明則覺得邀請範圍原來未曾有自己,覺得有僭越之嫌,沒好意思交稿;結果,李焰入展,成為第二名中書協會員,韓中明痛失機緣,後來書展徵稿成了大賽制,參與人員日益增多,被衝散了。而其時,韓、李二人已託汾礦集團的福,遠赴北京,問道於歐陽中石、張榮慶這些大家,不但書寫取經上全盤新化,而且也形成理論後盾,在當時的山西絕對是超前的。田樹萇先生曾和我談過這個看法。

介休書法四十年

1990年的群眾書法大賽是介休書壇的一次盛事,是由市文化館組織的。介休市文化館當時是正對著市政府大院的平房小院,裡面有個小展廳,外面有玻璃櫥窗,那時候櫥窗裡的圖片也是誘人的,汾礦中學的美術老師王敏的個展就在櫥窗裡進行的,是那時候的“高大上”。大賽在展廳進行,有現場書寫測試,全城的愛好者雲集,最亮的參賽者是實驗小學的看門人叫樊澤儒的,數他年齡大,八十餘歲,走路蹣跚,推了一助力車以防傾跌,車子像飛機場推行李的那種,還背了個書包,寫字的用具在包裡。這種裝束把人都吸引過來了,以其年齡大,組委會專門給了個特別獎,而其他參與者,等級獎以上的形成介休書法後來二十年的方陣,三等獎的張瀅後來重點去辦班,培訓少兒,挽救了介休紙廠倒閉時的下崗生活,也為介休書法人才儲備做了貢獻。2003年,介休書協“水文化書展”時,有13家書法培訓機構在運行,在訓少兒達千人。

2003年,介休書協成立。以前有兩次籌備,分別由師延齡、呂增祿牽頭,但都沒有下文;2003年,市委宣傳部擬設置文聯,文聯主席需經文委選舉產生,於是先成立各協會。李剛沒幹過組織工作,經濟方面也比較拮据,當時開會要吃飯,都找不到下家,也不知怎麼找管飯的途徑,答應組建書協時,壓力較大,因為和個人突進完全不同,曾坐在原賓館的臺階上抽悶煙,後來是程忠明副部長幫忙開了選舉會。“水文化書法展”是書協第一個活動,水利局主辦,請來了省城名家韓少輝、趙社英以及運城的仇官有,還有畫畫的吳德文(已去世)。

書協成立後,書法人有了個合力,隨後一段時間內,省裡的展覽入選者比較多。晉中地片上,只有榆次、平遙、介休三家相彷彿,晉中宣傳部的文藝精品獎曾經把書法一項全部給過介休,李焰、韓中明、郝繼文、範有根、趙文傑都獲得過。到了2007年,長大的呂林健在省城穩住陣腳,一舉拿下了第七屆全國書展的二等大獎,介休書界都很振奮,覺得有點自己得了的感覺,林健寫的是大草,拜林鵬為老師。

介休書法四十年

呂林健書法作品

2007年、2008年是介休書畫屆的低潮年,解京石、呂增祿、李剛相繼離世,前兩年的國有企業退出,所屬的人員經受過震盪,解京石外出他鄉,也去晉中紡校講過課,賣過木地板,搞過玻璃雕刻,俞韞傑、張弛去了深圳,韓中明曾養過大車,開過洗煤廠,併到延安打過石油,有時候覺得陣容有散亡的樣子,大概有5、6年的時間,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改變,所幸生活質量都還有提高,依賴的東西失去了,自己的能力有了市場,個體雖有幸與不幸,點趕得好與背,總的來講,還是調整到一個市場平衡的。這裡面解京石先生好像壓力最大,兩個兒子上學、就業、成家在那兒逼的,他做事有點趕得偏早,租文化館的地方那個租金是最高的點,一個月500元,賣木地板時介休人瓷磚還鋪的不普及,勞碌而無效。後來視力退化,仍為買畫者畫了一張大大的工筆虎,他本來在藝術追求上就有點貪念,各種品類都在模索,寫字軟硬筆全來,畫畫呢中西畫全乾,曾在他家裡欣賞他一摞摞的水粉畫,都特別有水準。他的家裡有點小資情調,沙發角上陶罐插著野雞翎,那個時候看上去有點太文藝。解先生人又好,與人相善,兩次外出謀生,都有不準備回來的意思,給文友書朋一一贈畫,2007年得肝癌在太原去世。解京石祖籍是河北的,與河北省書協副主席陶福錫有過從,和太原畫院的裴文奎是同學,繪畫是理工大、紡校風格,帶點印染圖案思維;寫字學啟功,多斷筆,而偏潤澤一些。他也是民建會員,由李剛介紹加入的。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對介休的書法圈子來說是一個發育期,文化的焦點感受還在,文化的疏理和再沉澱顯然仍不足,至少尚缺少些自信和突破的手段,對外界亦步亦趨,後勁未足,播了些火種,未成大氣候。

2008年李剛去世,當時的書法藝術狀況和水準表達在他們當年的合集《三人行——文房有約》中,李剛12月去世,展覽和書好像在9、10月份間,書印出來堆放在他家二樓,對我說“以後,誰買了作品,送他一本冊子!”本來已簽約了北京的一家畫廊,籌措志滿,要去北京開拓一下的。

李剛去世前的一兩年,對新起的書風有不少的不適應和不理解,書協體系的“官僚”行政化結構正在形成,“人事”感受上也不適應,“滿眼師宜欺老輩”,內心的自信是比較挫折的,這個情緒漫延開來形成整個介休書壇的氛圍,只有少數人繞過了這個圈,年輕人中,範有根和武文峰成績比較突出。範有根從介紡小學轉介紡工會再毅然辭職,往臨汾、太原跑了幾年,加上下功甚實,顯示了非凡的意志,不恥下問,終於趕上了時風,先在省展獲獎,後入展全國扇面展和手卷展敲開了中書協的門,他還在江蘇和北京應聘,在書法研究院進修,本錢下得不少,特別珍惜自己的作品,不輕與人。文峰在草書研學上頗有研究,接受學院派的一些模式,又在晉陽印社學了篆刻,發展比較全面,近年致力於組織建設,成為行餘書社的社長,引領介休書屆群體向前邁進。

2011年書協換屆,韓中明當選主席,介休書法走入文化建構期,讀書研史和辦展交錯進行,展事頻繁,與榆次區共同舉辦“花信風回”二十四人書展,分別在晉中和介休展出,在省書協《筆陣圖》全面介紹,在省內佔了一席,介休書協發展的情況也做為範式經驗在該報編髮。

介休書法四十年

韓中明題簽

這個展覽的陣容就是老中青三代都有,傳統和現代都有,結構合理,實力隱現。

介休書法四十年

祈廬信札

2014年,郝繼文對介休民國史料的發現和研究,集中到行餘學社的研究,完成了《行餘簡史》的寫作,恢復了行餘學社,經市政府招聘的書法專業教師(這項工作在山西是首創,當時任分管的副市長郭維新的認識和拍板是決定性質的。馮鑫磊曾代表山西晉中去南京作過相關交流)被組織起來,迅速崛起,從介休土壤上長出一支定位獨特的書法隊伍,進入到文史學術領域。韓中明提出打造“三賢二哲一社”的宏大願景,書協並書社開啟三個版塊齊頭並進,行餘書館致力於社會普及教育,五期培養百餘學員;行餘印坊邀請省城名家劉剛駐介講學,培育印人三十餘名,將篆刻一藝無中生有,起數十年之衰落,行餘詩會並及詩文研學創作。書社乘介休市文化促進會成立之風,更借力外來學術資源,請各類專家學者赴介講學。韓石山、介子平、安介生、呂林健、程志宏都來傳經論藝。於傳統文化傳承,則樹立張頷雕像,探索洪山陶瓷燒造,介入到各種文化活動中,與張壁旅遊區、順城關明清街合作營造了非常好的環境和外部形象。馮鑫磊發起建構了微信平臺,原創文章和點擊關注已深度影響到全省乃至全國。《書法報》2016年整版推出行餘書社介紹行餘社員各負身手,各有建樹,氣氛活躍,成果豐碩,文化的軟實力、影響力越來越大,這是近十年的成就。2018年暑假期間,清點各院校畢業的介休籍書法學生,發展了一批社員,有進入國美的研究生董士瑜,有工作於太原美術館的劉琦源等等。小荷才露,風華正茂,他們的成長應該更不負時代的給予!

介休書法四十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