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原創: 追風英凡 葉子講歷史)

回紇最早出現於史書中是在公元4世紀末。在幾種不同的史書中先後被稱為袁紇、韋紇和回紇。其實,這些名稱都是他們突厥語的自稱——的不同漢譯。是“聯合”的意思。

公元3世紀40年代,鮮卑軍事大聯盟瓦解以後,南西伯利亞的東部敕勒人南下,其中進入貝加爾湖東南方的幾條大河流域的部落,被稱為東部高車。東部高車諸部落中,有兩個鄰近的,分別自稱為九姓與十回紇的集團。這兩個集團逐漸組成一個聯合體,它們就是8世紀中葉以後統治著整個蒙古草原的回紇汗國的核心部落。

公元6世紀以後,在準噶爾盆地東部出現了一個姓阿史那的鐵勒部,與高車國諸部比鄰而居。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它兼併了原高車國餘部五萬帳,力量膨脹,遂東向攻入漠北,滅亡了柔然,於元欽元年(552)建立起突厥汗國。在突厥汗國內,始終存在著兩個反叛的部落集團。東有回紇—九姓諸部,西有契苾—薛延陀。這兩個部落集團都是出自東部高車,他們曾經建立過自己的政權——高車國,在歷史上與出自西部丁零的阿史那部缺少聯繫,雙方在婚、喪等風俗習慣上也有一些差別。因此,他們不願認可阿史那氏的統治,特別是當這種統治很殘暴時,就要遭到他們的激烈反抗。鐵勒諸部間的不夠統一,註定了突厥汗國內部結構的鬆散,這個汗國僅僅是貌似強大。隋開皇三年(583),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史稱東突厥、西突厥。

一.初露鋒芒

武德九年(626),東突厥頡利可汗率兵十餘萬南下入塞,很快打到渭河北岸,唐太宗率軍列陣於渭水南岸與之對峙。東突厥傾國南下,漠北空虛,當年8月,回紇—九姓集團的十餘個部落乘機反叛。頡利可汗原以欲谷設和拓設管轄漠北,是年拓設隨頡利南下,回紇諸部乘機驅逐欲谷設,並擊破拓設留守之兵。從此,回紇—九姓集團控制了漠北,東突厥遂將其一半疆域——漠北草原連同北牙一起失掉了。

回紇汗國建國史


回紇汗國建國史

貞觀三年(629),唐軍十餘萬北伐東突厥,至次年春,大破東突厥於陰山,俘頡利可汗,東突厥至此滅亡。東突厥的滅r亡也使回紇—九姓諸部獲得了與中原王朝直接交往的機會。

二.爭霸漠北

唐初,薛延陀十萬餘人東遷至回紇部傳統放牧地土拉河以南,這裡水草豐美,是優良的冬牧場。回紇諸部遠不如薛延陀強大,無法與之爭強。更重要的是當時共同的敵人突厥頡利可汗尚在漠南虎視眈眈,時刻有北上的可能。回紇諸部為了自身的生存,只能依附於薛延陀汗國以防備突厥。東突厥滅亡後,回紇與薛延陀聯合的基礎也隨之消失。

薛延陀建國後,完全沿襲了突厥的官制和奴隸制度,對屬部橫徵暴斂,又大肆掠奪其人口以為奴隸。很多鐵勒部落不堪壓榨四散逃亡,回紇諸部也同樣受害,他們的處境比在突厥汗國時並無多少改善。於是,回紇諸部與薛延陀的矛盾日益尖銳。

回紇汗國建國史


回紇汗國建國史

貞觀十四(640)年以後,唐太宗又命阿史那思摩率居於塞內的10萬突厥人北遷與薛延陀爭奪漠南。薛延陀發兵20萬南下擊突厥,雙方在漠南攻戰不息。

貞觀二十年(646),回紇酋長吐迷度乘虛率僕固、同羅部攻擊薛延陀多彌可汗牙帳。唐軍亦從長城沿線的涼州、代州、營州分道並出,夾擊薛延陀。薛延陀大敗,餘部返回於都斤山。唐太宗派李世勣合兵回紇,擊其餘部,薛延陀汗國遂徹底滅亡。至此,回紇成為漠北最強的部落。

三.建國準備

從貞觀二十年(646)至開耀二年(682),漠北處於唐朝的羈縻府州時期,也是回紇建國的準備時期。在這近40年間,鐵勒諸部以回紇為核心加快了融合團聚,在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的道路上迅速發展,直到682年才被後突厥的復興所打斷。

回紇汗國建國史


回紇汗國建國史

回紇雖已成為漠北盟主,但它並不能馬上代替薛延陀的地位。唐朝不願看到漠北再出現統一強大的汗國,它將勢力直接伸入漠北,設立了燕然都護府。為牽制回紇的壯大,唐朝不僅對回紇本部進行削弱,同時將其周邊的宿敵黠戛斯、車鼻部一一招撫。回紇成為名副其實的唐朝的府州,天可汗的屬部,唐朝對漠北的控制進一步加強了。

七世紀中葉,唐朝疆土的空前開拓,特別是擊滅東西突厥,統一整個蒙古草原和西域的壯舉,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唐朝開拓的每一塊新領土,都有回紇騎兵征戰的功勞,很多次戰役都是以回紇為主力。隨著回紇力量的增長,政治野心也隨之擴大,因此就要和唐朝統治者爭奪對漠北的統治權

武周時,武則天貪圖邊功,連年徵發回紇等鐵勒部東征西討,於是唐與回紇之間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

開耀二年(682)東突厥餘部阿史那骨咄祿建立後突厥政權,685年,攻陷漠北,此後連年侵犯武周邊境,勢力趨於壯大。天授二年(691)骨咄祿死,默啜繼立為可汗,後突厥進入全盛時期。

四.建國

萬歲通天二年(697)以後,後突厥南下擊敗唐軍,佔據了全部黃河以北、陰山以南地區。景龍二年(708)以後,後突厥分兵兩路,北征黠戛斯,殺其可許;西征突騎施,殺其葉護。準噶爾盆地的其他鐵勒部,如葛邏祿、訶咥等也被征服。接著,後突厥又西渡真珠河(今錫爾河上游),降服康國,東西拓地萬餘里,控弦之士40萬。唐朝在西北的疆域遂被侵吞殆盡。同時,突厥又支持奚、契丹部進攻河北,與吐蕃聯合進攻河西和安西四鎮。數十萬唐軍疲於應付,一籌莫展。

鐵勒諸部一方面要繳納貢賦,又要為後突厥出征作戰,對後突厥統治者默啜痛恨入骨。默啜可汗死後,突厥貴族陷入內訌。後突厥汗國內外交困,處境十分不利。

開元二十二年(734),後突厥毗伽可汗被大臣毒死,貴族發生內訌。唐朝遂再次開始對突厥用兵,不斷北伐。回紇乘機脫離突厥的控制而獨立,並以色楞格河為據點,向東、南兩個方向擴張。

自毗伽可汗死後,後突厥在幾年內更替了四個可汗,四人都在內亂中死掉。開元二十九年(741),骨咄葉護自立為可汗,仍不能平息內亂。唐朝遂謀劃聯合回紇諸部南北夾擊,消滅了後突厥汗國。

天寶四年(745),唐玄宗冊拜回紇酋長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在得到唐朝認可後,回紇遂成為漠北霸主。“居突厥故地,立牙帳於烏德犍山”〔103〕。除了十回紇與九姓諸部外,從準噶爾盆地遷來的兩個強大部落,葛邏祿和拔悉密也都歸附了回紇可汗。

回紇汗國建國史


回紇汗國建國史

可以說回紇汗國是在後突厥汗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回紇汗國範圍大體上是:貝加爾湖、薩彥嶺、唐努山一線以南,陰山、賀蘭山、河西走廊及北山(馬鬃山)一線以北,阿爾泰山以東,興安嶺以西的蒙古草原地區。

回紇汗國建國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