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文人與基督教'

"

我所關注的那些中國文人,在20世紀初陸續走進基督教教會學校,或者以各種途徑開始陸續接觸基督教,他們的精神、性格、知識、修養等等,就只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完成。這個世紀的實際狀況,決定著他們不會與他們的前輩相同,也不會與他們的後代相同,在與基督教的關係上,他們是特殊的一代。

同時,他們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生活狀況,不同的性格,又使他們彼此之間各有差異,歷史與文化的豐富與複雜,就在這樣一些差異中表現出來。一切因宗教而發生,卻又遠遠超出了宗教本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得以碰撞,一代文人(從年齡上說也許分屬兩代人)也得以形成,他們的存在,有時讓歷史現象顯得撲朔迷離,有時卻又讓歷史變得更有意味。——李輝

"

我所關注的那些中國文人,在20世紀初陸續走進基督教教會學校,或者以各種途徑開始陸續接觸基督教,他們的精神、性格、知識、修養等等,就只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完成。這個世紀的實際狀況,決定著他們不會與他們的前輩相同,也不會與他們的後代相同,在與基督教的關係上,他們是特殊的一代。

同時,他們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生活狀況,不同的性格,又使他們彼此之間各有差異,歷史與文化的豐富與複雜,就在這樣一些差異中表現出來。一切因宗教而發生,卻又遠遠超出了宗教本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得以碰撞,一代文人(從年齡上說也許分屬兩代人)也得以形成,他們的存在,有時讓歷史現象顯得撲朔迷離,有時卻又讓歷史變得更有意味。——李輝

近代中國文人與基督教

(許地山)

在諸多文人之中,基督徒許地山的身影最為突出。他的行止,他的宗教造詣,使他既不容易為人忘記,又使他讓人感到他顯得多少有些寂寞和孤獨,彷彿只有他一個人真正在擁抱耶穌基督。

1941年許地山在香港逝世,一位與他相熟的牧師撰文紀念他。這位牧師當然是將他視為一個基督教徒而予以頌揚,這證明了許地山與基督教的特殊關係。

牧師說:“他斌性和藹,對物、對事、對人,不輕易下批評,惟對於基督教,則多所創例,他似乎不滿於現代教會固執的教義,和傳統的儀文。他要自由,他是純粹民主性。他以為基督教育由希臘哲學借來的‘原質觀念’的神學思想,是走不通的。……固許先生眼中的歷史基督,不必由‘童生’奇事‘復活’‘預言應驗’等說,而發生信仰,乃在其高超的品格和一切道德的能力所表現的神格,更使人興起無限的景仰崇拜,信服皈依。譬如耶穌說‘你罪赦了’,馬上便使受者良心快慰,如釋重負,這種奇事和能力,固較‘水變為酒’‘履海不沉’‘化少為多’的能力更大,更奇蹟了。”

對於這位牧師的概括是否準確,我無從瞭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許地山在生命的最後一些日子裡,常常去這位牧師的教堂聽佈道,和牧師探討基督教。牧師的話,可以看作對一個基督教徒的由衷敬仰。

在我看來,和別的曾經受過基督教的影響的文人相比,大概只有這個人最有資格稱得上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這不在於他早在十來歲時,就在家鄉福建受到洗禮成了教徒,也不在於他在燕京大學神學院系統地接受和研究過基督教,而在於他和別人不同,他常常感到一種責任(或者可以說是一種使命感),這就是修正、豐富和傳播他所信奉的宗教。

現代文人中,還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一次次在文學作品中反映對基督教的理解,並借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索生命的形式。

一篇短短的《落花生》,似乎是在用簡潔的文字,描述童年生活片段,借父親之口頌揚一種踏實質樸的生活態度,然而,我更願意將它看作一種牧師佈道式的寓言。

讀它,語氣平緩、言簡意賅的風格,讓人想到《聖經》。

“你們偶然看見一棵花生瑟縮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知道。”他難道僅僅是在說明一個生活道理?顯然不是。

正是在皈依基督教、迷戀宗教比較研究的時候,他寫出了這些文字。是否在告訴人們他所經歷的故事?是否期待著人們如他一樣,去接近那棵“落花生”?雖然他也寫過一些貫穿著佛教思想的作品,但那是他對宗教研究的一個補充方式,而基督教對於他無疑是最為主要最為持久的。

這便是與眾不同的許地山,他選擇了“落華生”這樣一個筆名。成為作家,寫小說等等,肯定不是他的目的,和文學相比,他顯然更偏愛宗教。

他願意自己就是一棵“落花生”,他希望人們通過他的筆,瞭解生活之外、生活之上的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也許存在於現實之中,也許完全出自精神的描述。

因此,讀他的作品,我常常感到的並非是現實的刺激,而是顯而易見的說教意味,並隨時可以觸摸到一種浪漫情調。他的人物,徘徊於現實背景和理念之間,有時你彷彿感受到他們的體溫、氣息,但忽然又虛無縹緲,閃動在一個似乎永遠也不可能存在的世界裡面。

這裡,我想到了老舍。1921年,老舍和許地山一同在北京參加一位牧師組織的“率真會”和“青年服務部”,第二年在缸瓦市基督教堂,老舍正式接受洗禮。

"

我所關注的那些中國文人,在20世紀初陸續走進基督教教會學校,或者以各種途徑開始陸續接觸基督教,他們的精神、性格、知識、修養等等,就只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完成。這個世紀的實際狀況,決定著他們不會與他們的前輩相同,也不會與他們的後代相同,在與基督教的關係上,他們是特殊的一代。

同時,他們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生活狀況,不同的性格,又使他們彼此之間各有差異,歷史與文化的豐富與複雜,就在這樣一些差異中表現出來。一切因宗教而發生,卻又遠遠超出了宗教本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得以碰撞,一代文人(從年齡上說也許分屬兩代人)也得以形成,他們的存在,有時讓歷史現象顯得撲朔迷離,有時卻又讓歷史變得更有意味。——李輝

近代中國文人與基督教

(許地山)

在諸多文人之中,基督徒許地山的身影最為突出。他的行止,他的宗教造詣,使他既不容易為人忘記,又使他讓人感到他顯得多少有些寂寞和孤獨,彷彿只有他一個人真正在擁抱耶穌基督。

1941年許地山在香港逝世,一位與他相熟的牧師撰文紀念他。這位牧師當然是將他視為一個基督教徒而予以頌揚,這證明了許地山與基督教的特殊關係。

牧師說:“他斌性和藹,對物、對事、對人,不輕易下批評,惟對於基督教,則多所創例,他似乎不滿於現代教會固執的教義,和傳統的儀文。他要自由,他是純粹民主性。他以為基督教育由希臘哲學借來的‘原質觀念’的神學思想,是走不通的。……固許先生眼中的歷史基督,不必由‘童生’奇事‘復活’‘預言應驗’等說,而發生信仰,乃在其高超的品格和一切道德的能力所表現的神格,更使人興起無限的景仰崇拜,信服皈依。譬如耶穌說‘你罪赦了’,馬上便使受者良心快慰,如釋重負,這種奇事和能力,固較‘水變為酒’‘履海不沉’‘化少為多’的能力更大,更奇蹟了。”

對於這位牧師的概括是否準確,我無從瞭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許地山在生命的最後一些日子裡,常常去這位牧師的教堂聽佈道,和牧師探討基督教。牧師的話,可以看作對一個基督教徒的由衷敬仰。

在我看來,和別的曾經受過基督教的影響的文人相比,大概只有這個人最有資格稱得上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這不在於他早在十來歲時,就在家鄉福建受到洗禮成了教徒,也不在於他在燕京大學神學院系統地接受和研究過基督教,而在於他和別人不同,他常常感到一種責任(或者可以說是一種使命感),這就是修正、豐富和傳播他所信奉的宗教。

現代文人中,還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一次次在文學作品中反映對基督教的理解,並借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索生命的形式。

一篇短短的《落花生》,似乎是在用簡潔的文字,描述童年生活片段,借父親之口頌揚一種踏實質樸的生活態度,然而,我更願意將它看作一種牧師佈道式的寓言。

讀它,語氣平緩、言簡意賅的風格,讓人想到《聖經》。

“你們偶然看見一棵花生瑟縮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知道。”他難道僅僅是在說明一個生活道理?顯然不是。

正是在皈依基督教、迷戀宗教比較研究的時候,他寫出了這些文字。是否在告訴人們他所經歷的故事?是否期待著人們如他一樣,去接近那棵“落花生”?雖然他也寫過一些貫穿著佛教思想的作品,但那是他對宗教研究的一個補充方式,而基督教對於他無疑是最為主要最為持久的。

這便是與眾不同的許地山,他選擇了“落華生”這樣一個筆名。成為作家,寫小說等等,肯定不是他的目的,和文學相比,他顯然更偏愛宗教。

他願意自己就是一棵“落花生”,他希望人們通過他的筆,瞭解生活之外、生活之上的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也許存在於現實之中,也許完全出自精神的描述。

因此,讀他的作品,我常常感到的並非是現實的刺激,而是顯而易見的說教意味,並隨時可以觸摸到一種浪漫情調。他的人物,徘徊於現實背景和理念之間,有時你彷彿感受到他們的體溫、氣息,但忽然又虛無縹緲,閃動在一個似乎永遠也不可能存在的世界裡面。

這裡,我想到了老舍。1921年,老舍和許地山一同在北京參加一位牧師組織的“率真會”和“青年服務部”,第二年在缸瓦市基督教堂,老舍正式接受洗禮。

近代中國文人與基督教

(青年時期的老舍)

不能忽略許地山對老舍的影響,因為早在這之前,許地山就受過了洗禮,並在燕京大學任教,可以說是一個頗有造詣的教徒。

而他們相識時,老舍還沒有密切接觸過基督教,二十三歲的老舍,在基督教堂夜校裡學習英語之後,才開始成為一名基督教徒。一個成熟的青年選擇自己的信仰,顯然是受到不同方面的綜合影響才能如此。

這裡,教義、牧師、教友等的作用,都不可忽視,而許地山就在其中。這時,他們有機會一同吟誦《聖經》,一同以青年的熱情聆聽那教堂的歌聲。

這段經歷對於老舍來說並不算短,其間他也做過許多與教會有關的重要事情,譬如擔任缸瓦市基督教會主日學主任,起草該教會的《現行規約》,翻譯牧師的作品,宣講《聖經》。

但是,老舍從來沒有離開他所生活的空間,從來沒有像許地山那樣敢於教義的思索,更沒有那種濃烈的宗教情懷。他最感興趣的,依然還是衚衕裡每日變化著的人與事,他的腳,並不是踏著聖歌前行,更多的時候,也許是徘徊於市井的叫賣聲,或者廟會上的喧鬧、衚衕裡的瑣碎之間。

這可能是決定性的區別。於是,同是教徒的老舍和許地山,在某一時期有著相似之處,但當生活一日日過去,小說家的老舍和小說家的許地山,自然而然顯出了不同。

老舍開始文學創作仍然與許地山有關。1924年他們差不多同時抵達英國,還一起住過一段時間。正是受到已經成為作家的許地山的鼓勵,老舍開始了小說創作,並經許地山介紹向國內投稿,還參加“文學研究會”。

但老舍從一開始,就走著和許地山完全不一樣的路。他的小說,沒有教義的說教,沒有理念的影子,他熱衷的是生活的故事,是食人間煙火的人,即使《貓城記》這類作品,仍然是想象力生活觀察力的另外一種形式的結合,而非其他。讀他的作品,看他的舉止,我們看不到多少與許地山相似的影子。

於是,友誼繼續著,但教堂的歌聲在各自心中的迴響已然不同。

"

我所關注的那些中國文人,在20世紀初陸續走進基督教教會學校,或者以各種途徑開始陸續接觸基督教,他們的精神、性格、知識、修養等等,就只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完成。這個世紀的實際狀況,決定著他們不會與他們的前輩相同,也不會與他們的後代相同,在與基督教的關係上,他們是特殊的一代。

同時,他們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生活狀況,不同的性格,又使他們彼此之間各有差異,歷史與文化的豐富與複雜,就在這樣一些差異中表現出來。一切因宗教而發生,卻又遠遠超出了宗教本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得以碰撞,一代文人(從年齡上說也許分屬兩代人)也得以形成,他們的存在,有時讓歷史現象顯得撲朔迷離,有時卻又讓歷史變得更有意味。——李輝

近代中國文人與基督教

(許地山)

在諸多文人之中,基督徒許地山的身影最為突出。他的行止,他的宗教造詣,使他既不容易為人忘記,又使他讓人感到他顯得多少有些寂寞和孤獨,彷彿只有他一個人真正在擁抱耶穌基督。

1941年許地山在香港逝世,一位與他相熟的牧師撰文紀念他。這位牧師當然是將他視為一個基督教徒而予以頌揚,這證明了許地山與基督教的特殊關係。

牧師說:“他斌性和藹,對物、對事、對人,不輕易下批評,惟對於基督教,則多所創例,他似乎不滿於現代教會固執的教義,和傳統的儀文。他要自由,他是純粹民主性。他以為基督教育由希臘哲學借來的‘原質觀念’的神學思想,是走不通的。……固許先生眼中的歷史基督,不必由‘童生’奇事‘復活’‘預言應驗’等說,而發生信仰,乃在其高超的品格和一切道德的能力所表現的神格,更使人興起無限的景仰崇拜,信服皈依。譬如耶穌說‘你罪赦了’,馬上便使受者良心快慰,如釋重負,這種奇事和能力,固較‘水變為酒’‘履海不沉’‘化少為多’的能力更大,更奇蹟了。”

對於這位牧師的概括是否準確,我無從瞭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許地山在生命的最後一些日子裡,常常去這位牧師的教堂聽佈道,和牧師探討基督教。牧師的話,可以看作對一個基督教徒的由衷敬仰。

在我看來,和別的曾經受過基督教的影響的文人相比,大概只有這個人最有資格稱得上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這不在於他早在十來歲時,就在家鄉福建受到洗禮成了教徒,也不在於他在燕京大學神學院系統地接受和研究過基督教,而在於他和別人不同,他常常感到一種責任(或者可以說是一種使命感),這就是修正、豐富和傳播他所信奉的宗教。

現代文人中,還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一次次在文學作品中反映對基督教的理解,並借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索生命的形式。

一篇短短的《落花生》,似乎是在用簡潔的文字,描述童年生活片段,借父親之口頌揚一種踏實質樸的生活態度,然而,我更願意將它看作一種牧師佈道式的寓言。

讀它,語氣平緩、言簡意賅的風格,讓人想到《聖經》。

“你們偶然看見一棵花生瑟縮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知道。”他難道僅僅是在說明一個生活道理?顯然不是。

正是在皈依基督教、迷戀宗教比較研究的時候,他寫出了這些文字。是否在告訴人們他所經歷的故事?是否期待著人們如他一樣,去接近那棵“落花生”?雖然他也寫過一些貫穿著佛教思想的作品,但那是他對宗教研究的一個補充方式,而基督教對於他無疑是最為主要最為持久的。

這便是與眾不同的許地山,他選擇了“落華生”這樣一個筆名。成為作家,寫小說等等,肯定不是他的目的,和文學相比,他顯然更偏愛宗教。

他願意自己就是一棵“落花生”,他希望人們通過他的筆,瞭解生活之外、生活之上的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也許存在於現實之中,也許完全出自精神的描述。

因此,讀他的作品,我常常感到的並非是現實的刺激,而是顯而易見的說教意味,並隨時可以觸摸到一種浪漫情調。他的人物,徘徊於現實背景和理念之間,有時你彷彿感受到他們的體溫、氣息,但忽然又虛無縹緲,閃動在一個似乎永遠也不可能存在的世界裡面。

這裡,我想到了老舍。1921年,老舍和許地山一同在北京參加一位牧師組織的“率真會”和“青年服務部”,第二年在缸瓦市基督教堂,老舍正式接受洗禮。

近代中國文人與基督教

(青年時期的老舍)

不能忽略許地山對老舍的影響,因為早在這之前,許地山就受過了洗禮,並在燕京大學任教,可以說是一個頗有造詣的教徒。

而他們相識時,老舍還沒有密切接觸過基督教,二十三歲的老舍,在基督教堂夜校裡學習英語之後,才開始成為一名基督教徒。一個成熟的青年選擇自己的信仰,顯然是受到不同方面的綜合影響才能如此。

這裡,教義、牧師、教友等的作用,都不可忽視,而許地山就在其中。這時,他們有機會一同吟誦《聖經》,一同以青年的熱情聆聽那教堂的歌聲。

這段經歷對於老舍來說並不算短,其間他也做過許多與教會有關的重要事情,譬如擔任缸瓦市基督教會主日學主任,起草該教會的《現行規約》,翻譯牧師的作品,宣講《聖經》。

但是,老舍從來沒有離開他所生活的空間,從來沒有像許地山那樣敢於教義的思索,更沒有那種濃烈的宗教情懷。他最感興趣的,依然還是衚衕裡每日變化著的人與事,他的腳,並不是踏著聖歌前行,更多的時候,也許是徘徊於市井的叫賣聲,或者廟會上的喧鬧、衚衕裡的瑣碎之間。

這可能是決定性的區別。於是,同是教徒的老舍和許地山,在某一時期有著相似之處,但當生活一日日過去,小說家的老舍和小說家的許地山,自然而然顯出了不同。

老舍開始文學創作仍然與許地山有關。1924年他們差不多同時抵達英國,還一起住過一段時間。正是受到已經成為作家的許地山的鼓勵,老舍開始了小說創作,並經許地山介紹向國內投稿,還參加“文學研究會”。

但老舍從一開始,就走著和許地山完全不一樣的路。他的小說,沒有教義的說教,沒有理念的影子,他熱衷的是生活的故事,是食人間煙火的人,即使《貓城記》這類作品,仍然是想象力生活觀察力的另外一種形式的結合,而非其他。讀他的作品,看他的舉止,我們看不到多少與許地山相似的影子。

於是,友誼繼續著,但教堂的歌聲在各自心中的迴響已然不同。

近代中國文人與基督教

長老會牧師的兒子林語堂也聆聽著教堂的歌聲。

他比誰都有資格、都有可能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一降生,就生活在宗教的搖籃裡,他的啼哭,伴隨著教堂唱詩班的歌聲。

他回憶,他的家就安在教堂裡,來自西方的傳教士住在樓上。父親是一個熱心、善良的基督徒,從小就留給他深刻的、美好的印象,而傳教士們在他的眼裡,也與一些人的看法不同,並非凶煞魔鬼,卻是可親可敬的“洋人”。

在這樣一個環境裡,童年時他便入了教,隨後,他進了教會學校,在當時中國最為著名的上海聖約翰大學神學院完成學業。這是一個標準的教徒成長過程。

他也的確一時間熱衷於父親獻身的事業,並願意將自己獻身基督。他覺得自己有很深的宗教體驗。他不能設想有一個無神的世界,甚至覺得如果上帝不存在,整個人類、整個宇宙就將毀滅。

然而,林語堂最終也沒有成為另外一個許地山。可以說,即使有著如此便利的環境與條件,他也從來沒有沉溺於所謂的教義、神學之中。

相反,正是那些神奇傳說、繁瑣條文,乃至禮儀,讓他感到困惑,感到厭倦。在神學院裡,愈是研究神學,他的神學信念愈是減少。

林語堂記述過這樣一件往事。在清華大學任教時,他自動負責一個星期日聖經班,但種種聖誕故事、神學條文愈來愈讓他感到荒誕而不可信,多年來形成的宗教信念令他苦惱。這時,他和一個同事有了這樣一次交談:

“如果我們不信上帝是天父,便不能普愛同行,行見世界大亂了,對不對呀?”

“為什麼呢?我們還可以做好人,做善人呀,只因我們是人的緣故。做好人正是人所當做的咧。”

林語堂說,當年就是這樣一句答語,“驟然便把我同基督教之最後的一線關係剪斷了”。

這顯然是一種誇張表述,因為許多年後,晚年的他在50年代又宣佈最終皈依基督教,認為經過一生的追尋,他才發現基督教符合自己的理想。他說這樣做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不過,我寧願將這看作一個老人疲乏的心靈找到一處歇息地,而非真正的宗教意識與追求。

摘自《舊夢重溫時》李輝 著,九州出版社

所謂舊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們不能忘卻的噩夢。

書中所寫的這些人物,從胡風、馮雪峰、巴金、蕭乾、趙樹理,到丁聰、吳冠中、王世襄、黃苗子、鬱風等,個別人在大時代中被吞噬,大部分則樂觀、堅韌甚至委曲求全地挺了過來,從而他們才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文化創造的可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