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發展史》歐洲中世紀文學之二:德國教會文學'

"
"
《世界文學發展史》歐洲中世紀文學之二:德國教會文學

歐洲中世紀文學之二:德國教會文學

教會文學在中世紀長期佔統治地位。公元5 世紀至10世紀,它是歐洲唯一的書面文學,此後,教會文學的勢力一直不衰。它是基督教的教士、修士所寫的文學,一般用拉丁文(天主教勢力區)、希臘文或教會斯拉夫文(東正教勢力區)寫成。教會文學的主要體裁包括聖經故事、聖徒傳、祈禱文、讚美詩、宗教敘事詩和宗教戲劇。形式上採用寓意性和象徵性的手法寫夢幻故事。教會文學的宗旨是宣傳基督教教義,它取材於《聖經》,歌頌上帝的全能、聖母的奇蹟、聖徒的佈道和苦修等等。教會文學把人們世俗的生活說成是人類罪惡的根源,要求人們節制感情、禁絕慾望,以贖免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偷吃禁果的" 原罪" ,求得來世進入天堂。用根本不存在的天堂幸福來誘惑人們,又用同樣不存在的地獄災難來恐嚇人們,即用超世俗的內容起著統治世俗社會的作用,這就是教會文學企圖達到的目的。教會文學的主觀意圖是為了維護封建主和教會的實際利益,愚弄與統治芸芸眾生,但有些出自下層僧侶之手的作品,在宣傳教義的同時,也揭示了教會的黑暗勢力以及神職人員的罪惡,表達了下層人民的思想情緒。

古代日耳曼人並不信基督教,他們認為世界上有許多神,如雷神、戰神、愛神、火神……他們有著自己的神話系統和祈禱咒語。基督教化是公元五六世紀開始的,到了公元8 世紀;由於統治者的倡導,基督教化程度大大加強。

基督教一方面強制推行宗教文學,另一方面把日耳曼人的口頭傳說、咒符、神話系統視為異端而加以壓制和排擠,因而流傳於後世的更多的是教會文學。卡洛林時代是加速基督教化的時期。日耳曼人出身的神職人員不僅傳教,同時又傳播古希臘羅馬文化和提倡宗教文學,教會文化在此階段幾乎代替了世俗文學。當時王國的文化中心集中在幾個著名的修道院,修道院還創辦圖書館和學校。著名的教會文學的作者就產生於這些修道院的神職人員之中,由於僧侶們閱讀的經典大多為拉丁文,他們也開始用拉丁文創作,拉丁語文學也曾統治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德國文壇。

約公元750 年,《聖經》從拉丁文翻譯成德語用來從事佈道,主要作品有《威索布倫禱文》、《穆斯皮利》;宗教史詩《救世主》,還有奧特弗裡德寫的《四福音書集成》,這些作品都用文學的形式來表達聖經的內容。

《威索布倫禱文》因發現於威索布倫修道院,故得此名。它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僅存9 行詩,描寫上帝開創世界前的洪荒景象;第二部分是從拉丁文翻譯過來的散文體祈禱套語,內容是感謝上帝的恩惠並祝願和祈禱上帝給自己以力量去懲惡揚善。

《穆斯皮利》描寫世界的毀滅、人死後靈魂的命運和末日審判,此現僅存103 行,缺頭少尾。

《救世主》有6000多行,描寫耶穌生平,是公元9 世紀一位修士受國王路德維希之託而創作的,旨在規勸有異教信仰的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其實是把《新約》以日耳曼的形式出現。

奧特弗裡德是德國文學史上以姓名傳至後世的詩人,但他的《四福音書集成》文學價值不高,闡述耶穌生平、行為的意義,說教成份頗多。

公元10到11世紀用拉丁語創作的教會文學較為流行。僧侶艾克哈德創作了《瓦爾塔裡烏斯》,其實並非典型的教會文學,而帶有英雄傳說的性質。

修女羅斯維塔是德國第一位女詩人,她創作了六個短劇,敘述基督教信徒的堅定信仰,讚美婦女的童貞,描寫信徒們的內心懺悔。她在宣揚基督教精神的同時,也鞭撻了道德淪喪與墮落的行徑。她的劇本是用押韻的散文體寫成,實際上是些簡短的對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劇本,不能用來上演。

古代日耳曼的世俗文學由於基督教的侵入,或被扭曲或被沿用,已失去其民間口頭流傳的性質,比如咒語原是基督教化前用以在戰爭或災難面前保佑自己,防止疾痛與被傷害,驅除妖魔鬼怪,其實就是一種祈禱。到了公元10世紀,出現的《梅塞堡咒語》,已不是祈求" 異教" 的諸神,而是祈求基督和聖母瑪利亞來使戰俘鬆綁逃脫,保佑受傷的馬腿復原,帶上了基督教的強烈色彩。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