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個北影的學生抱著拉來的幾萬塊,找了幾個不知名的演員,用破舊的器材拍了一個北漂民工的故事。這部青澀的處女作只有58分鐘,卻摘得了香港獨立短片故事片金獎,隨後被送展香港國際電影節,大獲成功。

後來,這個學生在電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蜚聲國際,成為了中國最受戛納、威尼斯電影節青睞的大導演之一。

這部講農民工的作品叫《小山回家》,當初那個端著鏡頭的學生,就是賈樟柯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賈樟柯照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談到中國電影,賈樟柯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喜歡他的人們稱他為“賈科長”。

這個大導演就連拍個廣告都能入圍戛納,但拍了20年電影,至今的最高票房也只有3225.4萬 —— 在中國如今動輒破十億的電影市場裡,這實在太慘淡了。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山河故人》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中國拍大片、賺大錢的導演很多,還在拍老百姓的故事,為老百姓拍電影的人卻屈指可數了——好在,我們還有賈樟柯。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賈樟柯照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1970年,賈樟柯出生在山西汾陽的一個普通家庭。在他的幼年時期,“熱熱鬧鬧”的文革讓身為語文教師的父親吃夠了苦頭,他的家庭也掉入了社會底層。

文革結束後不久,那些“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回鄉了,汾陽小城裡處處是苦苦度日的老百姓,大街上站著的盡是失去理想的年輕人——他們不就是中國的“迷茫一代”嗎?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賈樟柯照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年賈樟柯就泡在這樣的社會底層中成長,懵懂地經歷著文革到改革開放的社會鉅變,觀察著身邊的眾生。

他對底層人群的熟悉、共情由此而來,這種感受力,是那些在大院裡長大的作家所沒有的。

也許是受了父親的影響,賈樟柯的文學天賦極佳,他在中學時就出版小說、辦詩社,哪怕是個高考落榜的“二混子”,山西省作家協會卻願意破格納他入會——如果不拍電影,他大概會成為一個不錯的現實主義作家。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賈樟柯照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為了讓家裡能出一個大學生,父親把老大不小的賈樟柯送到山西大學去學美術,希望他能走“藝體生”的路,但他卻時常溜去學校附近的“公路局電影院”看電影。

1991年,為了實現自己童年的電影夢,賈樟柯開始考北京電影學院,考了三年,終於考上了北影的文學系。

在大學時期,賈樟柯組織“青年電影實踐小組”,見識著北京的輝煌、磅礴,和來自天南地北的年輕人進行著思想的交鋒。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年輕時拍片的賈樟柯,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當他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再回到汾陽時,卻發現家鄉突然變成了另一種模樣:在社會的劇變中,生活方式的轉變讓底層的民眾活得很彆扭,汾陽的人們彷彿被遺忘在了舊時代裡。

他對此感慨頗深,想要將這樣的變化拍下來,於是回到北京,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拍出了獨立處女作《小山回家》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小山回家》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山是一個從安陽到北京打工的年輕人,在被餐館老闆開除後,他輾轉於北京城的各個角落尋找安陽的同鄉,希望有人能與他一起鄉。

在拜訪過建築民工、票販子、大學生、服務員,甚至妓女後,他一無所獲。最後,落魄又迷茫的他來到街邊的理髮攤,把自己一頭亂糟糟的長髮和理想都留在了北京……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小山回家》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路遙曾說:“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瞭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但是在青年賈樟柯的鏡頭裡,一個普通人內心的波濤洶湧是如此真實、深刻。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小山回家》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賈樟柯的電影從來是自己創作劇本並執導,從民工小山開始,他陸陸續續構建起一個“賈樟柯宇宙”:

《小武》中失敗的小偷小武、《任逍遙》中的舞女巧巧、《三峽好人》中尋親的女人沈紅、曠工韓三明,再到剛上映的《江湖兒女》中的社會大哥和野模……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電影《小武》海報,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鏡頭下的人,穿著大多邋遢、土氣、豔俗;他鏡頭下的城鄉,頹敗和光鮮並存,猶如一出魔幻現實主義戲劇。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當田野變成了商品房,當山川被掏空,當故鄉沉入三峽水庫……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故鄉的面貌,還有人們無處安放的理想和鄉愁。

賈樟柯的電影串聯起了中國中下層社會的各個階層,跟著他的鏡頭走街串巷,越過山川河流,被大城市的高樓大廈所擋住的中國面貌終於得以呈現。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電影《站臺》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些活在底層,被主流社會所遺忘,處境尷尬的芸芸眾生,每一個都有血有肉,都有著波濤洶湧的內心。

賈樟柯說:“不能因為整個國家在跑步前進,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到的人。”

這是他拍電影的初心。

與賈樟柯類似,我非常喜歡一個叫徐童的紀錄片導演。他拿著少得可憐的經費,花費好幾年光陰,走到中國的農村、城鄉結合部,去拍妓女、乞丐、地痞、算命的神棍、被賣掉的傻女人、落寞的東北一家人。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導演徐童和他紀錄片《算命》中的石珍珠,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他的“遊民三部曲”《算命》、《老唐頭》、《麥收》中,底層的老百姓以一種 生猛、蠻荒、頑強 的方式生存著。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遊民三部曲”電影海報,圖片來源於網絡。

什麼是“遊民”?用徐童的話說,就是遊離在秩序之外的人。

遊離在秩序之外,不是因為他們無法無天,而是他們無法在主流的秩序之內生存。他們或因為出身,或因為學歷,或因為早年的經歷,註定處在社會邊緣,必須遊離在灰色地帶。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三峽好人》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些人,和賈樟柯電影裡的小武、小山、巧巧一樣,就是“被撞倒的人”,也是活在社會的灰色地帶,沒有話語權的一群人。

有的人可能會問,這些有啥可拍的?好看嗎?值得拍嗎?

賈樟柯的回答是值得。

中國最真實的鄉村是什麼樣?

大城市邊緣的那些城鄉結合部長什麼樣?

大多數的中國人是怎麼活的?

中國的樣貌,是北京三里屯裡那些先鋒、張揚的搖滾青年,是廣州深圳街頭打扮豔麗的靚女、板仔,還是上海原法租界的弄堂的咖啡館裡,拿出Mac辦公的小資名媛?

這些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多數。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還有數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還有幾千萬失去了土地,有著城鎮戶口,卻尷尬地生存在荒蕪的城鄉結合部的“新城裡人”;還有同在北上廣尋夢,卻疲於奔命的民工、外賣小哥、服務員,甚至性工作者。

和那些出生在北上廣,不用努力就有幾套房,出身顯赫的人不同,他們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電影《天註定》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這些,有的人從未見過,有的人選擇性忽視,但總需要有人去正視它,記錄它,訴說它。

中國的第五代導演是成果最輝煌的,但當初拍《活著》、《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的張藝謀後來拍起了《滿城盡帶黃金甲》、《長城》;拍出過《黃土地》的陳凱歌近來再無佳作。

而馮褲子(馮小剛)確實有兩把刷子,但太過世俗、功利、見風使舵;而鬼才姜文又太過自嗨、自我。

而賈樟柯認為,如何評判影像並不在於它的燈光打得多麼漂亮,運動多麼複雜,最主要的是看它有沒有表達出現實生活的質感,是否具有一種對現實表象的穿透力。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賈樟柯,圖片來源於網絡。

處在中國第六代導演的行列中,他從不以知識分子、大導演的姿態,高高在上地俯視眾生。

哪怕曾被禁拍,哪怕遭遇票房的冷遇,哪怕同時代的人幾乎都去追逐主流和商業、歌功頌德,他依舊不疾不徐,拍出一部又一部真實刻骨的眾生相,在記錄的同時,表達著自己的態度。

他鏡頭裡的那些破敗、魔幻的城鄉景象,那些處境尷尬的底層民眾、年輕人、盲流,成為了中國社會最真實、最珍貴的影像集。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三峽好人》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以一種從不曲意逢迎的姿態,不斷讓世界電影的最高殿堂為中國電影折服。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賈樟柯照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自己的電影手記《賈想》一書中,賈樟柯曾寫下這麼一句話:用電影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

他說:“不要嘲笑別人的故鄉,不要嘲笑別人的口音,也不要嘲笑別人的頭皮屑。因為這些,你都擁有。”

“從底層群眾中來,到底層群眾中去。”這是賈樟柯選擇的泥濘道路,哪怕追求真實變成了逆風而行,他卻從來不改初心。

中國並不缺乏喟嘆時代變化的人,但卻只有賈樟柯敢於說出:“我覺得中國需要一些非常彪悍的個性的人,彪悍到可以獨立的與這個時代共舞,參與到裡面,改變它,影響它。而不是穿上盔甲,說我是獨立的,眼睜睜看著所有的事情覆水難收。”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賈樟柯年輕時的照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賈想》中,記錄著這麼一段話:

我們關注身邊的世界,體會別人的痛苦,我們用我們對他們的關注表達關懷。

我們不再像他們那樣,迴避生命的感傷,而直接尋找理性的光輝;

我們也不再像他們那樣,在搖滾樂的喧囂聲中低頭凝望自己的影子,並且自我撫摸。

我們將真誠地體諒別人,從而在這個人心漸冷,信念失落的年代努力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思想。

願我們都能將對於個體生命的尊重作為前提,並且加以張揚。

END

延伸閱讀

《賈想1996—2008》

賈樟柯為什麼不一樣

作者:賈樟柯

副標題:賈樟柯電影手記

該書是賈樟柯本人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著作,是對其十餘年來導演生涯的梳理與總結,全景紀錄了這些年來其思考和活動的蹤跡,該書彙集了賈樟柯從影十二年裡所寫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講,對談實錄。

全書文字風格堅定或迷惘,憤怒或幽默,更體現出賈樟柯以電影抒寫“良知的鄉愁”的深切情懷。

互動話題:

你最喜歡的導演是誰?

你被他的哪部電影打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