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詡:字文和

身份:李傕謀士、張繡謀士、曹操謀士,執金吾

父:不詳母:不詳

配偶:不詳

子:不詳

賈詡是三國裡的頂尖謀士,可惜他的人品太差了點。

他一生,只為了他自己的性命時而跟著這個,時而跟著那個,每次看到別人大禍臨頭,他不是勸降就是開溜,典型的無節操謀士。

他本是李傕謀士,跟著李傕和董卓霸京師。董卓墮入王允的連環美人計中,我就不相信他看不出來,但是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後來董卓死了,王允不肯赦免李傕等的罪過,於是賈詡向李傕獻上一條毒計:進攻長安。

賈詡為什麼要這麼做?

賈詡是李傕的謀士,想必他也沒少出那些壞主意,應該跟李儒是一路貨色。但是他因為地位沒李儒高,所以作惡也沒有李儒多。直到董卓死後,他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王允不赦免他的老闆李傕,那是因為李傕本就該死。賈詡知道他該死,而自己是李傕的人,他恐怕自己也不能倖免。於是他向李傕出了一條毒計,從此上到天下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遭了秧。始作俑者,就是賈詡。

難道李傕是什麼貨色他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難道他以為他可以操控得了李傕、勸得了李傕嗎?他當然不行。

他讓李傕攻打長安,只是為了活下去。

後來,他勸李傕安撫百姓,起用賢豪,以及用計勸退羌兵,這些都是善舉。可是跟他造的孽比起來,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雖然不恥其所為,但也不會淹沒其功。

李傕勢力漸衰,跟曹操對陣時,賈詡勸李傕投降,李傕欲殺賈詡,賈詡乃去。

賈詡看到曹操勢大,所以主降,他自己也想換一個老闆。他知道自己得罪天下,如今曹操非楊奉等人可比,打肯定是打不過的,所以他主降。李傕不許,他這才離開他回老家去了。

當初李傕春風得意的時候,他不走;這會兒死到臨頭了,他卻先開溜了。雖然李傕沒聽他的,但是這個時候離開李傕,難免會授人以柄。這種貪生怕死的人,當真是全無信義。

賈詡後來跟了張濟。張濟自關中引兵攻南陽,為流矢所中。張濟之侄張繡統其眾,用賈詡為謀士。張濟屯兵宛城,結連劉表,欲攻打許都。曹操引大兵十五萬來敵,賈詡還沒開戰,就建議張繡投降曹操,張繡聽從了他的意見。

賈詡的再次投降,證明他的聰明和識時務,但是也充分說明了此人的無節操。

曹操跟賈詡聊天,賈詡對答如流。曹操十分喜愛,想挖他過去,這次賈詡沒有答應。他覺得張繡對他言聽計從,不忍離開。還說當初跟著李傕,得罪天下。

看來他還有自知之明,可惜他把所有責任都推到李傕身上了。如果李傕沒有他出謀劃策,李傕哪裡有機會得罪天下,最多他也是董卓一案的從犯而已。他賈詡讓李傕從從犯變成了主犯,作案比董卓更大,為禍比董卓更甚,所以一切罪責他都逃不了干係。

出了事就往死人身上推,好盤算!

無恥!

饒是他不忍離開張繡,也無法讓人改變對他的看法。

曹操趁著酒醉,讓張濟之妻鄒氏侍寢。張繡臉上掛不住,於是起兵攻曹操,賈詡出謀劃策,殺曹操愛將典韋和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差點殺死曹操本人。

後來曹操攻破壽春,正準備進攻淮南的時候,張繡跟劉表又勾搭上了。張繡進攻南陽甚急,曹洪擋不住,曹操不得已放下袁術回軍救援。張繡不敵許褚,大敗,因此深溝高壘,閉門不出。曹操繞城三日,然後從西北進攻,本意是想趁夜進攻東南角。賈詡看透了曹操的詭計,於是設下埋伏大敗曹操,曹操折兵五萬人。

可以說從曹操出兵以來,沒有過如此大敗。

賈詡見曹操敗走,勸張繡遺書劉表,教起兵攔截。劉表果然出兵截曹操後路。張繡也引兵來襲擊曹操,中曹操奸計。會袁紹欲發兵犯許都,曹操急回並設下伏兵。張繡欲追,賈詡勸不住,張繡中了埋伏,果然兵敗。張繡敗軍回來後,賈詡卻勸張繡再追,張繡從之,果然大勝。

賈詡不愧是兵家,他深通兵法,不在曹操之下。他知道曹操必定設下伏兵,所以前翻勸張繡不要追擊。而張繡敗去,曹操必定不再防備,這時候出其不意殺個回馬槍,的確很高明。

袁紹起兵攻許都,雙方對峙日久,未有一戰。曹操回到許都,聽孔融之言招降張繡,於是才派劉曄往說張繡。劉曄先去見賈詡。曹操知道張繡對賈詡言聽計從,而且賈詡此人沒什麼節操,一向是主降派,對曹操也有好感,所以讓他先見賈詡。所有後來曹操雖然得了賈詡,對他也沒像荀彧般重用。

果然賈詡次日就向張繡說明此事。剛好這時候袁紹的使者也來了,也是招安之意。賈詡以袁紹兄弟都不能相容為由,扯碎書信,叱退來使。然後,張繡投降曹操,賈詡也歸了曹操。

賈詡確實非常聰明。張繡和曹操、袁紹實力懸殊,投降可以理解。但是投降誰,卻是個大問題。

賈詡主張投降曹操的確有大智慧。他所給出了三個理由:

第一、曹操手上有天子,跟著他名正言順。

第二、曹操兵力遠遠比不上袁紹,投降他,曹操會善待張繡。

第三、曹操有王霸之志,必然不會計較私怨。

這三個理由也確實很有見地。

但是,他的投降老讓人覺得是老毛病又犯了。如果他從來沒有主張投降過,我們的確可以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他屢降,實在讓人無所適從。

最後張繡能夠善終,賈詡是有功勞的。

曹操與馬超戰潼關,曹操用計離間馬超和韓遂,事在馬超語中。賈詡用抹過的書信,使得馬超和韓遂互相殘殺,終於平定了馬超之亂。

賈詡歸曹操後,曹操封賈詡為執金吾。

再後來,賈詡出現的次數就少了。官渡之戰他沒去,赤壁之戰他也沒去,只是曹操諸子王儲之爭的時候,賈詡幫了曹丕大忙。

曹操稱王后,立卞氏為後。嫡長子曹丕擔心自己不得立,於是向身為中大夫的賈詡問計。賈詡教他孝道。所以以後曹操每次出征,曹植就稱述其功德,下筆千言。而曹丕則只是流涕而拜,連他左右的人都感傷。於是以為曹植乖巧不如曹丕誠心。

賈詡又教曹丕買通曹操左右的人。那些人得了曹丕的好處,於是每每在曹操面前稱讚曹丕仁孝。

曹操在立嗣的問題上猶豫不定,於是來問賈詡。

賈詡不說話。

曹操問他為什麼不答。

賈詡說他正在思考問題。

曹操是什麼人。你膽子還不小,我在問你話,你居然還在想別的事。

於是曹操追問他向想什麼。

賈詡說,正在想袁紹和劉表父子。曹操大笑,於是立曹丕為嗣。

賈詡太聰明瞭。他深知曹操多疑的性格,如果他明言說要立曹丕,那麼曹操肯定會懷疑他和曹丕串通一氣,那麼曹丕肯定不得立。而他故意不回答曹操的問題,就是勾引他問起。

最後他還是沒有明言要立誰,可是他一提起袁紹和劉表他們,曹操自然就明白了。

跟同樣聰明的人講話,話不能說的太明白了,否則會弄巧成拙的。

高,實在是高!

跟劉備殺呂布的手段一樣一樣的。

想想看,袁紹和劉表因為廢長立幼,導致兄弟互相殘殺,最後國破家亡人死,曹操回走他們的老路嗎?會重蹈他們的覆轍嗎?

以後的賈詡,多次威逼漢獻帝,助曹丕為虐,為虎作倀,確實是個亂臣賊子。沒什麼好說的。

我們來給他下個一家之言的定論。

他的智謀勝過曹操,勝過很多人,可惜此人太沒有節操。使李傕、郭汜亂京師,皆其罪也。助李傕的時候,見勢不妙,就要投降;輔張繡的時候,兩次投降曹操,都是他的主張。我們認為此人只在乎自己的生死,每次大難臨頭的時候,就只有一招:投降。

他沒有骨氣,沒有節操,是三國第一個毒士。

就算他沒有能力保全性命,最多也是一死。自己死了也就算了,他偏偏要那麼多人替他去死。李傕、郭汜如果沒有他,能造那麼大的孽嗎?這筆賬應該算在他頭上。

李傕那麼殘暴不仁,賈詡不能勸諫,可是他沒有離去,知道眼看著李傕要覆滅了,要殺他的時候,他這才回鄉去了。

他比陳宮和徐庶要聰明得多,可是他的品行和他二人相比,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才勝德者,小人也!

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一個有才華的小人;一個不出刀卻殺人無數的小人。這種人就是讀書人的恥辱。

如果他那麼好的才華,他不會造那麼多孽。他有才華,卻沒有節操,還不如有節操卻沒有才華的人,也不如沒有才華和沒有節操的人。

他於社會、於生民無尺寸之功,對國家、對百姓卻有萬千之害。

小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