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面臨人工智能的競爭,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哪些思維方式?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當孩子面臨人工智能的競爭,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哪些思維方式?

圖片來源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顧曉虹

01

分享個故事,孩子扭傷了腳踝,她的媽媽心疼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於是就抱起腳,一頓揉搓,一邊安慰孩子說:忍一忍,這樣好的快。這個孩子就是我本人,結果腳踝並沒有如我媽願,好轉起來,相反腫的更加厲害了。

我媽非常的愛我,看到我的腳扭了,非常希望為我做點什麼,並且她選擇了她以為正確的方式,但是結果卻加重了我的傷情。

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場景,許多父母希望孩子的人生幸福,不會遭受厄運和打擊。於是他們要為孩子做點什麼,比如買學區房、比如上補習班等

和上面的故事一樣,許多我們以為正確的,對孩子成長有益的事,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或者是弊大於利。

02

我們這一代真的可以預知未來是怎樣的嗎?

我們想象一下,未來會是怎樣的?

在後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是做熱的創業項目。機器人阿爾法狗完勝世界象棋大師,谷歌小冰創作的詩歌比肩當代傑出詩人,甚至IBM的Project Debater已經可以在大數據幫助下,以假亂真的模仿藝術家的創作成果,齊白石的畫作、創作交響曲等等。我們以前以為絕不可能被取代的藝術領域也岌岌可危。更不用說那些重複的、膚淺的工作形式。

可以斷言人工智能會像互聯網一樣,在未來深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但現狀是,大部分的家長還在為陪寫作業而崩潰。孩子幼升小、小升初、高考的競爭。深思遠慮點的家長,會針對孩子可能從事的職業,或按照學校給予加分傾斜的政策,給孩子報名各種特長興趣班。

就像我們父母那一代,最大的願望是進工廠,有一份公職的鐵飯碗。於是,他們覺得孩子最好的安排,就是和自己一樣,選擇一份終生的職業,比如銀行櫃員、學校老師、公務員都是他們想為孩子安排的最理想的歸宿。

03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侷限性,我們沒有料到互聯網會連接起世界每一個角落。我們也沒法真正看清未來世界的全貌。我們現在對孩子競爭力的培養,是否能讓他們適應未來有人工智能參與的世界呢?

有人說,既然看不清,難道我們就這樣無能為力,什麼也不做嗎?

趨勢專家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中提到了,未來人才需要具備的6大能力:歸納為三感三力。分別是: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故事力、交響力、同理心。

1、設計感

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做設計師,設計其實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要求你有很高的審美標準,去不斷的追求新穎和美感。一個商品能提升的價值空間就是設計感。每增加1%的設計投入,公司的銷量和利潤就會平均增加4%。

審美,就是靠直覺提取優化信息的能力,人的這種能力是機器取代不了的。

2、娛樂感

如果不懂幽默,那你的人際關係可能就不是特別好,如果你的服務裡沒有娛樂感,那你的用戶可能就不會買賬。

《奇葩說》、《吐槽大會》的巨大成功,證明了具備娛樂感對用戶的吸引力。

3、意義感

意義感其實就是對應的馬斯洛需求定理的最高層,自我實現。在未來,意義感會變的更為重要,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會追求自我實現,要追求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意義感在我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意義,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會缺少動力,

4、故事力

故事是把信息置於一個場景當中,讓信息具有一種情感衝擊力。這一點在商業上也越來越受重視。

會講故事的人,在未來就會更具有影響力。因為人們都不喜歡被教育,但是大家都是熱愛聽故事的。

5、交響感

交響感指的系統性的思維,能把看似無法匹配的因素組合起來的能力,真正的創新全都是跨領域出現。

家庭教育可以孤立分割的理解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但這些問題只是表面的現象而已,實際上家長真正需要做的是覺察孩子成長每個階段的底層的根本需求。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出現打人、罵人等攻擊性行為,我們要做的不是用各種手段來懲罰他,讓他停止這種行為。而是要找到引起他這個行為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缺乏安全感,是不是想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6、同理心

同理心也叫共鳴,我們人的情感是機器永遠沒有辦法替代的。只有去體會別人的情緒,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去感知別人,和對方達到一個情緒和思想頻率。這個是未來人才所必備的一個能力,他可能比理智思考還要重要。

最後,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們自己認知升級的過程。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就先一步提升自己的認知,真正成為孩子的榜樣。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