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祕密

家庭教育 大學 早期教育 教育 雷鋒車隊聯合會王磊 2017-06-22

家庭教育的祕密----成長的斷裂

劉中元

每逢家長會,家長們都提出很多很多的問題,令我不得不反思,家庭教育的祕密到底在哪裡?

我也經常聽到專家說:“問題孩子背後一定有問題家長。”我在想,我的孩子是問題孩子嗎?還可以吧,只不過她還不是我所期望的尖子生而已。我有問題嗎?我碩士畢業,教過大學和中小學,教過13門科目,我的知識水平對於教一個小毛孩子有問題嗎?我人際關係較為和諧;我不怕苦難,勤勞、堅強、誠實守信----怎麼就不能使孩子受到影響呢?很顯然,我覺得我沒有多大的問題。但為什麼孩子不能成為尖子生?我很少時候去深刻地思索問題的祕密所在。也像很多老師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一樣,我也曾苦惱過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名列前茅呢?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地懶惰呢?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動力呢?----這些問題使我不斷地探索:總結優秀孩子的家長行為;讀家庭教育專著;聽家庭教育講座;傾聽他人的見解等等。我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正確的“廢話”,那些方法根本不適合我的孩子。我反覆探尋,上下求索,終於有一天我的孩子使頓悟了:你都做不到,怎麼要求我?也許這是一句在家庭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話了,但它使我幡然醒悟,孩子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首先、把自己當成了家長,而不是父母。

我們知道,家長的含義是家裡的頭,掌管家庭的立法、司法和任免權,家庭的方向掌握在家長手裡,孩子只是家長管理的一項內容而已。換句話說,孩子在家庭處於附屬地位。更可悲的是,孩子在家裡任憑父母接著愛的名義擺佈:成績不好你就要補課;不聽我的就要遭殃;玩不玩我說了算等。孩子小的時候,還沒有多大的反抗性,孫悟空永遠跳不開如來佛的手心,孩子是家長的成績優秀乖孩子。可是,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的胳膊腿漸漸的硬朗,頭腦漸漸地發達,自我意識覺醒,他們要成為與家長對話的個體。我得話不再是“聖旨”,是政協裡的一條建議,很可能被否決。每每遇到被否決時,我心裡很難受。批評過、指責過、打罵過,問題愈加嚴重。我該反思自己了:我是家庭的獨裁者,專制地實施著所謂的愛的教育,愚蠢地用上一代過時的教育管理著現代的孩子。

於是,我開始學著做父母。這個稱呼的改變確使孩子產生了很大改變。父母意味著一種血肉親情,意味著孩子是我生命的同行者、陪伴者和互助者,她只不過是未成熟的大人,我只不過是年齡較大的大孩子,我們一起做飯,一起作決定,一起協商如何解決問題,一起探討“爸爸金題”,漸漸地孩子董事了,自主,慢慢優秀起來。

作為父母,也作為老師,我也要陪伴我的學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周圍,我感到遺憾的同時,我告訴孩子,你是爸爸的同行者,也是爸爸的助手,更是我們家庭的未來,你的一舉一動決定著你的前途,家庭的走向,我多麼的希望你能自覺地完成任務,讓爸爸放心,這是對自己最大的福利,也是對爸爸最大的尊敬和最好的報答。孩子是能理解父母的,當一種責任與感恩常記心間的時候,孩子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的。

其次、把我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我不完美,就希望孩子能完美;我沒有實現的願望就希望孩子去實現;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就希望孩子有一個更滿意的生活----我得生活和孩子融為了一體,一榮俱榮,以毀俱毀。我心中的我的孩子是應該是成績優秀,為人大方,勤勞勇敢的理想的孩子。可是,我得孩子也是平凡的,沒有三頭六臂,也不智力超人,需要慢慢地成長。她不到上學年齡就開始上學,到目前為止一直是班級裡的最小的學生,經常跟我講她在班級了被人笑話,人家都是她“你小屁孩聽不懂大人的話”。她不能考前10名,就幫她定目標,激勵她努力達到,不斷地失敗,使她信心受到巨大的打擊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強加給她的。我沒有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辦事,自以為懂得教育,懂得孩子,其實,我真的沒有研究過孩子,沒有真正地讀懂孩子。經過讀書,觀察,研究,我漸漸地明白,我年齡的增長智慧沒有跟著成長,我雖已成年,但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因為在於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我成長的斷裂,我成長過程中的傷疤都慢慢地浮現。我想,我必須自我成長,我必須尊重孩子,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處理好與老師的關係,處理好與自我的關係,只有這樣我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陰影。

我們開始有了家庭會議,有了家規,有了協議本。我不再逼迫孩子,以正面而堅定的原則性很強的教育方式與孩子相處。家庭少了無畏的爭吵,惡意的指責和氣憤地責罵。

再次、不自我成長

本身是教師,自我覺得懂得一些教育,也受很多的專家沐浴過,好像自己很懂教育,自以為是地採用這“自然”的教育法,教育著自己的孩子,但發現,孩子出現了一些不可解決的問題。這時,我才知道我成長的斷裂,才明白人生需要不斷地成長,不是讀了碩士博士就有文化。有知識與有文化是有距離的,有文化和有智慧有著更大的距離。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擁有駕馭自如的教育智慧,這需要不斷地成長。很顯然,我缺乏很多很多。

面對家庭教育的問題,我沒有退卻,而是勇敢的面對,我知道,每一個困難都是上天賜予我成長的機會。它們就像一座座高山,等待著我去超越,去冒險,去感受痛苦,體悟人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彷徨過、焦慮過、痛苦過,但我一直堅持思考著,利用零碎地實踐打開一本本書籍,體味先哲的智慧,我漸漸地覺得那些教育專家的教育技巧和方法之所以失靈,不是方法和技巧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駕馭這些方法和技巧的文化底蘊和人生智慧。說到底,教育需要的是“功力”,沒有基本的“功力”是搞不好教育的。這裡的“功力”包括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感悟。對於我而言,人生態度是一個永不停歇的進修話題,生活的感悟還需更深的“道行”。

在教育中滾打了10年,越發覺得教育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儘管誰都可以對它說上兩句,但真正符合自己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適合自己的教育是需要自己修行的。但我們往往走出校園,就不再去讀書成長,走上工作崗位,創造一番業績,沒有時間讀書成長,生下孩子還不去成長,這就造成了我們成長的斷裂,也是造成家庭教育困境的最大祕密。

也許,很多朋友說:“那些沒上過幾天學的人,孩子成才也有不少呀?”是的,一是凡事都有概率;二是沒文化不等於沒智慧,他們對生活正確的態度和充滿真善美的人生感悟時刻影響著孩子。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後者還是很重要的。要達到這個境界需要的是成長。

請把我們斷裂的成長接起謹以此文與家長們溝通,望有經驗的您們批評指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