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紅·鮮花與枯朵'

"

曹公悼紅,悼的是那些鮮嫩花紅,而不是殘枝枯朵。並不是歧視老年而追捧青年,只是因為年輕姑娘們往往還沒有深入地浸透在殘酷的社會中,身上還存有天真爛漫、生動嬌憨之氣,對世間萬物有靈動的看法,是美好的“寶珠”;而老年女性在男權社會摸爬滾打浸淫已久,已經長期受到了封建勢力的壓迫,並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其中的規則,正可謂是不自覺的受害者和不自覺的維護者,缺乏了對美的感悟和探索,變成了“死珠”“魚眼睛”。

寶玉恨道:“奇怪,奇怪,怎麼這些人只一嫁了漢子,染了男人的氣味,就這樣混賬起來,比男人更可殺了!”婆子笑道:“這樣說,凡女兒個個是好的了,婦人個個是壞的了?”寶玉回答:“不錯,不錯!”(第七十七回)這當然是氣話不可當真,但同時體現了寶玉的思想,那就是:可親可愛的女兒一旦接受了男權社會的價值觀,那麼也就不再清爽動人,反和臭男人們成了一路貨色。

難道是她們想變成這樣的嗎?當然不是。誰不想一輩子年輕貌美,無憂無慮,有朋友和自己嬉笑打鬧,有丈夫對自己愛若珍寶,有孩子給自己爭光添彩?但是世事哪會如此,更不必提是在當時那個年代。

鮮明的社會階級一層層下來的剝削,男權社會對女性殘酷的壓迫,逐漸形成了她們扭曲的三觀。她們變得愈加斤斤計較尖牙利嘴,她們成了刻薄尖銳的刺蝟,因為軟弱往往會讓生活更難過,你不去壓迫別人,勢必會有別人來壓迫你。

《紅樓夢》中那麼多可愛的女孩兒,倘若都長了年歲成了這般樣子,那未免太過可惜,所以曹公幹脆讓她們的人生在年華正好的時候謝幕,讓人們記憶中的她們一直是鮮活明媚的模樣。遠嫁的遠嫁,慘死的慘死,鶯歌燕舞的大觀園霎時間只餘了滿地殘紅。他親自為她們寫下的慘淡結局,不是沒事幹虐一虐案前的讀者,而是借這些虛構的人物反映社會,將她們推向深淵的不是作者,而是現實。他要寫的、要懺悔的就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的美的全方位的摧殘,由身到心的摧殘。

凹晶館聯詩時,湘雲出:“寒塘渡鶴影。”黛玉接:“冷月葬詩魂。”亦有版本作:“冷月葬花魂。”(第七十六回)其實哪個都說得通,“葬詩魂”是因為文中多有黛玉吟詩的情節,“葬花魂”是因為文中多有黛玉葬花的情節,而相通的是,前者表達了對詩意消亡的哀悼,後者表達了女性精神在一個時代的毀滅,最終的矛頭都指向了社會現實,這便是對美的精神的腐蝕了,到頭來卻無可奈何,只能嘆一句,卿何薄命!

光有嘴皮子功夫是沒有用的,正如只說話不幹事一樣,所以曹公給了女子們一個施展身手的機會,她們不只是有不輸男子的才情,亦有不輸男子的智慧。

王熙鳳雖然算不上良善之輩,但勝在潑辣豪氣,圓滑機敏,管起家來很有一套法子,非常懂得掌控大局,可謂是。第十三回,她協理寧國府,她針對寧府五大弊端,提出相應的整頓措施。制定新規,劃分責任,賞罰分明,恩威並施,將寧國府料理得井井有條。而探春,則是更勝一籌。王熙鳳治標不治本,而深居閨閣的探春卻能一眼看出“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第七十六回)這是很多賈府男人們都沒有明白的道理。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時寶釵小惠全大體”,探春通過“開源”“節流”兩方面整頓了大觀園,寶釵則作了補充,更籠絡了人心,可見女子雖居深閨,卻未必無能,倘若能像男人一樣在外闖蕩,那必然也能成就一番事業。

探春說:“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定早走了,另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個女孩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說的。” (第五十五回)她的判詞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豈止是生於末世,末世尚可出英雄,生錯了性別才是悲劇的根源。所有人只在意男人,不願把機會分給女人,即使她們可能比他們聰明得多。探春那般大氣驕傲的性格,卻只落了個“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的結局,這樣孤苦伶仃飄搖不定的遠嫁,似乎還是十二釵中不那麼慘的一個。

女兒們實在是太可憐了,所以曹公創造出了一個賈寶玉去憐惜她們。若放在今天,賈寶玉到處拈花惹草疼這個愛哪個的“中央空調”式對誰都暖的性格恐怕要被當代女性們批得體無完膚,不過放在書裡,大可不必這麼較真,他不是一個現實意義上的人,他是個離經叛道的“混世魔王”。神瑛侍者既可有心為花花草草澆水,那麼寶玉當然也是有心給姐妹們送溫暖的,在他旁邊,姐妹們才能肆無忌憚地玩笑開心戲弄他,因為寶玉總是以她們為重的,只差捧手心裡了,連小廝茗煙都笑言:“保佑二爺來生變女孩兒,不可又託生這鬚眉濁物了。”

金釧兒死了,揹著家人偷偷祭祀;晴雯生氣了,竟然拿出一堆名貴扇子給她撕著玩兒;玉釧兒打翻了湯,先問她有沒有燙著;唱戲的小姑娘違規燒紙,主動替她瞞下來……至於對他心尖兒上的顰顰,那更是不知道好言好語低聲下氣地哄了多少回。作為書裡最多情的男人,他常常為女兒們悲泣。

他是第一個懂女孩兒們並且真心實意為之悲鳴的人。

是他低下了頭,做出了第一次男性對女性的懺悔,並試圖去彌補。儘管杯水車薪,悲劇無可挽回,但既然有了第一聲懺悔,還會怕沒有第二聲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