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話劇《金鎖記》天津首演 焦媛表演令人讚歎

焦媛 金鎖記 許鞍華 王安憶 中國新聞網 2017-03-31

中新社天津3月19日電 (記者 張道正)作為第四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參演劇目,粵語話劇《金鎖記》18日晚間登陸天津大劇院首演。這部在港口碑極佳的舞臺劇在津卻“遇冷”,演出雖安排在週末,上座率僅在六七成左右,但香港舞臺劇女王焦媛的表演令人讚歎。

《金鎖記》是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的代表作,翻譯家傅雷曾稱其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金鎖記》曾被各種藝術形式以各種版本演繹,2009年,由海派作家王安憶編劇、金馬金像獎導演許鞍華執導,香港舞臺劇女王焦媛主演的粵語版話劇《金鎖記》一經問世,迅速收穫極佳口碑,一度創下香港舞臺劇演出場次紀錄。

此次粵語版《金鎖記》登陸天津的首演,在舞臺處理上,許鞍華選擇了簡約“留白式”的舞美呈現,整個舞臺幾乎沒有用寫實方法呈現舊上海的場景。異常簡單的舞臺,白色的藩籬留給觀眾無盡的想象。許鞍華說,沒有了佈景、環境的限制,舞臺上的自由度可以更大——從實到虛再到實,“有著更自由的空間”。

由於該劇是許鞍華導演首次觸電舞臺劇,因此較其他版本,該劇最大的特點是運用了不少電影手法,燈光的運用十分考究,鏡頭感十足。但正因如此,粵語《金鎖記》在劇作處理上戲劇性不是很強,更多衝突集中在女主角的內心變化上。當晚演出中,上半場結束,不少觀眾較為茫然,入戲很慢。

到了下半場,焦媛飾演老年時期的曹七巧惡狠又野蠻的形象,一個眼神都讓人不寒而慄,戲劇從人物的內心外化出來,令觀者心驚。

直率、潑辣、多疑、刻薄、專橫、冷酷,粵語版《金鎖記》把曹七巧刻畫得近乎瘋狂,充滿了對情慾的掙扎和人性的扭曲。焦媛以極強的舞臺表現力為觀眾塑造了曹七巧的舞臺形象,在男權社會的壓力下,她從一個原本平凡的年輕女性一步步蛻變為內心扭曲、追逐情慾和金錢、蠻橫毒辣的婦人,繼而幾乎成為一具被抽空的軀殼。

焦媛的表演大開大合、灑脫奔放又深入人心,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有輿論稱粵語《金鎖記》是“張愛玲+王安憶+許鞍華+焦媛”四個女人一臺戲,不若說是焦媛的表演成就了該劇。她以充沛投入的情緒與收放自如的表演張力,極大地填充了舞臺劇因使用粵語給許多觀眾帶來的接受障礙,可謂一人霸住舞臺。

據悉,3月19日晚,該劇再演一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