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拍牌”不是城市治堵良方

交通 汽車產業 汽車 周明華 2019-02-01

“搖號拍牌”不是治堵良方

文|張西流


“搖號拍牌”不是城市治堵良方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系統網站發佈的2018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數量,總數將由2017年的15萬減少至10萬輛。測算下來,2018年北京市普通小客車搖號中籤概率僅有0.05%,相當於1907人搶一個京牌指標。再來看上海。據公開消息顯示,2019年1月,上海市滬牌的投放數量為12832張,投標人數為168614人,投標人數比投放數量高出12倍還多。而當月滬牌的平均成交價格達到89565元(1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

近年來,上海、深圳等城市拍賣個人車牌,北京“小鐵皮”搖號,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特別是,北京1900人搶一塊“小鐵皮”,有人排隊8年無果;2019年1月,上海車牌的平均成交價格達到89565元。無論是搖號還是投標拍賣,背後都反映出車牌指標嚴重的供不應求。

“搖號拍牌”不是城市治堵良方

不可否認,通過搖號和拍賣牌照等方式,提高購車門檻,增加私人用車成本,被一些城市認為是交通治堵和環境治汙的一大法寶。然而,上海等地推行拍賣牌照政策,雖然拍出了中國“最貴鐵皮”,卻未能拍出交通擁堵的改觀。可見,現代城市在交通治堵上依然辦法不多、效果不佳,一味地給私人用車“設限”,卻在發展公共交通方面遭遇瓶頸,沒有突破性進展,這實際上是城市公共管理的一個短板。

進入汽車時代的城市,機動車與路面交通的矛盾十分突出,堵車成為令城裡人頭疼的大問題。城市擁堵成疾,一方面,與城市機動車數量高速膨脹有關;另一方面,城市對公共交通的長期“欠賬”,使人們不得不“高效率”地使用私家車,從而使擁堵矛盾更加惡化。

“搖號拍牌”不是城市治堵良方

因此,城市在交通治堵上,不能總是在給私人用車設限時“腿長”,而在公車改革和發展公共交通上“腿短”,應遵循“公交優先”的原則。事實上,“公交優先”就是“民生優先”。

從表面上看,“公交優先”實現的是包括時間、費率等在內的綜合出行成本,在公共交通與私人交通之間的轉移,追求的是讓“公交車快起來”;但從深層次分析,“公交優先”實現的是社會資源從有車的強勢群體向無車的普通大眾的傾斜,追求的是“讓更多的人快起來”。

“搖號拍牌”不是城市治堵良方

特別是,公共交通可以極大地節省道路資源。例如,一輛公交車與一輛小汽車相比,所佔用道路資源雖增加了1倍,但實現的載客量卻為後者的40倍。可見,發展集約型的公共交通體系,是解決交通發展與道路、用地矛盾的有效途徑。

因此,城市治堵,不能過度依賴“搖號拍牌”。換言之,與其拍出“最貴鐵皮”,不如打造“最快公交”。一旦到了乘坐公共交通,比自駕車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時候,人們就會主動選乘公共交通,無需加以限制和引導。

“搖號拍牌”不是城市治堵良方


只有遵循“民生先行”理念,在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機動車、特別是公車保有量,城市交通才能得以明顯改善,市民才會主動放棄購買私家車;只有市民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環境汙染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