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

交通 農村 北京現代 經濟 河北新聞網 2017-06-12

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全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河北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

2016年10月18日,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竣工投產,這是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在京外地區建設的首個汽車製造企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河北省引進的最高質量、最大體量的產業協同項目。圖為該企業生產線。(資料圖片) 記者趙威攝

□記者 王成果 原付川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推動中國發展的一項歷史性工程;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河北最大最現實的發展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京津冀協同發展,總書記更是親自“執筆”,將河北寫入國家戰略,為河北繪就新發展路線圖。

2013年8月,總書記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說,“河北要實現更好發展需要連同北京發展一起來考慮。”一個大格局呼之欲出。

2014年2月26日,總書記主持召開座談會,確定把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一幅宏偉藍圖開始起筆謀篇。

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納入國家戰略,第一次把解決河北與京津發展落差上升到國家層面來部署,第一次明確界定了河北的功能定位,第一次系統制定了支持河北發展的政策舉措。

如今,牢記總書記囑託,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穩紮穩打,交通、生態、產業三大領域率先突破,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正在加速……河北正在京津冀這方熱土上,以日新月異的變化書寫協同發展的優異答卷。

千年大計 國家大事

——建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把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為北京自己分內的事,樹立‘雄安新區需要支持什麼,北京就堅決支持什麼’的意識。”6月9日,北京市政府舉行的疏解非首都功能新聞發佈會傳遞出這樣的聲音。而此前兩個多月時間內,“雄安新區”一直是新聞媒體上出現的高頻熱詞,同時也是中央部委、省外城市、大型央企、知名院校、金融機構等密集考察調研的目的地。

之所以出現這種景象,皆因2017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從此,與首都北京相距100多公里的河北雄安新區,迅速成為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而以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為重要突破口,旨在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謀求區域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

在雄安新區前期謀劃、研究論證、批准設立的每一個階段,總書記都主持召開重要會議研究部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親自交代每一項任務。

“京津冀三地和有關部門都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用大歷史觀看待這件大事。”“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2017年2月23日,站在安新縣大王鎮小王營村的開闊地裡、規劃圖前,習近平總書記叮囑:設立雄安新區,一定要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殫精竭慮,總書記以強烈的使命擔當、深遠的戰略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親自謀劃、指導推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傾注大量心血。

全力以赴,河北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肩負起黨中央賦予的主體責任,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方能不負信任與重託。

在新區籌備階段,省委書記趙克志主持召開10次書記專題會,組織研究新區選址論證、規劃編制等工作。

“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新區規劃建設,全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4月1日,設立雄安新區消息正式發佈當天,省委迅速召開全省領導幹部會議。

“新區剛剛設立,大量艱鉅繁重的任務還在後面,近期要儘快做好八項重點工作。”4月3日至4日,趙克志與時任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的許勤深入新區調研。

“雄安新區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新區,最本質的特徵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4月7日上午,省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

“承擔起落實中央決策的主體責任”“這是一項事關民族復興夢想的千年大計,這是一副必須擔起的千斤重擔”“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牢牢抓住,必須付出超常努力,肩負起黨中央賦予的責任”……4月8日的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氣氛比往常更熱烈、發言更踴躍,與會者圍繞推進新區規劃建設,暢談認識和體會。

4月20日,省委九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河北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做好當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的決議》。

5月10日,趙克志在本報發表署名文章,明確提出要“穩紮穩打繫好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第一顆釦子”。

6月5日上午,省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要把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精神,繼續實施最嚴格的管控,精心細心用心做好群眾工作,加快完善提升規劃編制,堅決把‘要防患於未然、不要掉以輕心、更不能走彎路’的要求落到實處。”

省政府多次召開省長辦公會、專題會,統一思想行動,部署新區規劃建設工作。

雄安新區先後召開臨時黨委會議、駐村工作學習培訓會議、四級幹部大會等會議,抓好學習、安排落實。

……

只有學習好、領會好,才能貫徹好、落實好。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省幹部群眾在深入學習領會中加深了思想認識,在加深思想認識中明確了工作方向,始終牢記“主體責任”的千鈞分量,積極主動作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使命擔當,努力在推進歷史性工程“大考”中書寫優異答卷。

——以人民為中心,給百姓獲得感。河北省堅持掌握群眾訴求,積極抓好建檔立卡工作,瞭解群眾的所思所盼,確保各項政策建立在廣泛的民意基礎之上。完善工作網絡,自設立之日起,全省投身新區規劃建設的黨員幹部,就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向群眾宣講政策、解疑釋惑,向企業瞭解經營狀況和實際困難,向投資創業者瞭解最迫切需求。

——實施嚴管嚴控,創造良好環境。堅決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求,加強房地產管控,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售房、購房行為。同時,新區周邊11個縣(市、區)也同步採取了管控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有序。

——深化規劃編制,留下千年傳承。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對標北京城市副中心,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組織規劃編制,確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以工匠精神打造城市特色風貌,留下千年傳承。

——區域統籌協調,融合錯位發展。注重加強新區與周邊區域的統籌發展、與張北地區的協調發展、與京津的協同發展、與全省的聯動發展。努力把新區打造成為帶動河北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源,把張北地區打造成冀北發展新高地,為全省發展打造新的“兩翼”。

放眼未來,雄安新區美好前景可期——

3年後的2020年,一個新城的雛形將初步顯現;

5年後的2022年,起步區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成,新區核心區基本建成;

13年後的2030年,一座綠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必將在京津冀區域綻放光芒。

融入大局 補齊短板

——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三大領域率先突破

6月9日,在北京新發地外埠投資項目中規模最大、綜合服務最完善的農副產品物流園——新發地高碑店農副產品物流園,“香蕉大王”郝佔旺正忙著發貨。作為首批入駐的北京商戶之一,郝佔旺說,以前在北京一天賣五六百箱,現在一天發貨2500多箱。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北京落戶河北最大體量的產業協同項目——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內,總務科管理員肖紅印也在忙碌著。隨著2015年北京現代“疾駛”而來,肖紅印也和近90名同事一起過上了“雙城生活”。

儘管是不同行業、不同地點的兩個陌生人,但郝佔旺和肖紅印從北京到河北的移動軌跡卻是一樣的,都從北京而來,都把家安在了河北。

從北京的新發地、大紅門到河北高碑店“新發地”、白溝“大紅門”,從北京的首鋼、凌雲化工到曹妃甸的“首鋼”、邯鄲的“凌雲化工”……雙城之間,每一個工廠和企業的落地,每一個人和家的遷移,都源於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大戰略的牽引。

“河北要實現更好發展需要連同北京發展一起來考慮。”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總書記對河北的牽掛和指導從未間斷。

一針見血,總書記為河北打開解放思想的閘門——

“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總書記意味深長的一句話告訴我們,要“抱成團”“朝著目標一起做”。

指點迷津,總書記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籌謀頂層設計——

“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編制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產業分工、城市佈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

用心良苦,總書記為河北指明發展路徑——

“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2016年7月在唐山,總書記的話深刻指出了河北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短板所在,也讓河北找到了融入協同發展大局的主要發力點。“加快發展自己”,短短六個字,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河北的有力鞭策和殷切期望,更流露出對河北最長遠、最厚重的關懷。

在總書記的謀劃推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河北建設“三區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講話,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認真落實總書記的指示要求,主動融入大局、服務大局,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努力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目標任務。”這是省委、省政府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重點突破,河北下好先手棋。

——打通12條“斷頭路”“瓶頸路”,共計1400餘公里,津保城際、張唐鐵路等建成通車,京張、石濟、京沈高鐵等建設加快推進,機場、港口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交通領域,從各修各的路到“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三地間的交通障礙逐漸被打破。

——加強與京津汙染聯防聯控聯治和生態共建共管共享,加快實施地下水超採治理、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建設、白洋澱和衡水湖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2016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了35.2%。生態領域,衛星雲圖“灰鍋蓋”、華北地下“大漏斗”正在加快治理。

——積極承接京津先進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物流等產業轉移,三年共引進京津項目12716個。產業領域,河北與京津間資金“流”得更活,人才“動”得更頻。

積跬步以致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思想引領和行動指南,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升級轉移三大領域率先實現突破。

打破壁壘 協同創新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京津冀協同發展根本要靠創新驅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些資料介紹,北京科技成果80%都擴散到南方去了,到河北轉化、孵化的不到5%。

如何扭轉這樣的局面?

總書記強調,要形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立健全區域創新體系,整合創新資源,以彌合發展差距、貫通產業鏈條、重組區域資源。

這一重要論述,指出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選擇和根本動力,明確了京津冀協同創新的努力方向和基本任務。

河北省把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作為推進協同發展的根本之舉。

——在打牢基礎、主動協同上下功夫,著力加強平臺建設。三年多來,河北省深入研究京津創新資源與本地需求的契合點,與京津合作共建各類科技產業園區55個,建立產業技術聯盟65家,各類眾創空間200餘家,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業落戶河北。

——強化科技創新應用和示範推廣能力,建設示範區。河北省建成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已入選科技部全國首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已成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

——加快形成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創新協作新模式。河北省著力實施科技園區、創新基地、轉化基金、技術市場、創新聯盟“五個共建”行動,探索出一批創新模式和樣板,如保定·中關村科技創新中心的整體託管模式、亦莊·永清高新區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等。

“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步伐實現加速。

2016年,河北吸納京津技術成交額93.2億元,是2013年的2.4倍,年均增長33.9%。

協同創新,根本在創新,關鍵在協同。

與長三角、珠三角不同,京津冀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主要在於協同發展還存在諸多體制機制障礙,需要一一破除。

“要下決心破除限制資本、技術、產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總書記的深度思考,切中影響京津冀協同發展更深層次問題的要害。

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協同路上,河北更加大膽探索,改革創新。

異地監管機制打破阻礙京企外遷的壁壘,北京藥,首次實現河北產。2016年10月17日,北京郎依滄州分公司生產的300公斤匹多莫德原料藥在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出廠,運往北京。北京藥企拿到了北京市食藥監局通過異地監管方式發放的試生產許可證,既解決了新藥品異地轉化和規模化生產難題,又留住了“北京身份”,能繼續享有北京的資源優勢。

利益共享機制屢屢創新,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實行4∶4∶2利益共享模式,京冀就北京新機場建設期稅收按1∶1分享達成一致意見,這些大膽創新,讓河北與京津在許多共建、共管、轉化領域取得實質進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紮實推進進行再部署。他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歷史性工程,必須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幹,發揮“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一言一行託厚望,一步一履總關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既給河北帶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又賦予河北前所未有的歷史責任,河北由此進入了優勢彰顯、應勢勃發、轉型升級、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河北每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每一段重要的奮進旅程,每一次艱難的爬坡過坎,都有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和深謀遠略引領著、鼓舞著。

看未來,河北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協同發展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三區一基地”的功能定位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