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交通圈發力了!輕鬆暢遊灣區不再是夢?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可有效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信息等重要生產要素的流動,並加速推動灣區經濟共融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將開展“大灣區交通發展規劃”研究,完善大灣區對外綜合運輸通道和內部快速交通網絡,2019年計劃完成交通投資人民幣1200億元,將建成10條高速公路。高速路網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城市間產業鏈銜接及各類要素的高效流動上有著非凡意義。全球領先的房地產服務和諮詢顧問公司戴德樑行,近日就大灣區高速路網的佈局及其為產業發展、物流、倉儲地產帶來的黃金機遇進行了分析與展望。

廣州高速路網通車裡程領跑灣區

4月初,灣區“超級工程”南沙大橋正式通車,它不僅是連通珠江東西兩岸的過江通道,更是促進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城互聯互通的黃金戰略要道。自此,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圈全面發力,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並加大投入力度,構建現代交通體系新格局。戴德樑行研究部根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大灣區9個城市的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4335公里,路網密度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灣區交通樞紐廣州的通車裡程數遙遙領先。而預計到2025年,深圳將成為路網密度最高的城市。從城市群來看,廣佛肇通車裡程數最高;深莞惠得益於較小的城市面積,高速路網密度最高;珠中江城市群未來提升空間大。

在建高速里程上,廣佛肇與深莞惠旗鼓相當,略高於珠中江,但珠中江的通車裡程基數最小,故增速最快,其中中山的在建高速里程甚至超過了已開通的里程。預計到2025年,各城市群的高速路網差異性格局或將得到緩解,區域分佈更加均衡。屆時,大灣區9城的高速公路通車裡程有望高達6053公里。

大灣區交通圈發力了!輕鬆暢遊灣區不再是夢?

圖1:預計2025年大灣區9個城市高速路網情況,數據來源:各市統計局、發改委/發改局、交通局,戴德樑行研究部

高速路網越織越密加速港澳與內地融合發展

隨著廣佛肇、廣中江、莞番、深圳外環等高速公路的陸續通車,以及深中通道、南沙大橋等過江通道的建成,大灣區各城市的互通時間將大為縮短。據估算,到2025年,從廣州駕車出發,約2.2小時內即可到達灣區距離最遠的城市,交通優勢顯著。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到達其他8個城市的時間總和僅為13.4小時,在灣區多個城市中名列前茅。

大灣區交通圈發力了!輕鬆暢遊灣區不再是夢?

圖2:預計2025年大灣區9個城市高速互通時間(單位:小時),數據來源:各市統計局、發改委/發改局、交通局,戴德樑行研究部

【註釋】

1.城市間的通達時間,是以城市的行政中心為起點/終點估算而來。

2.每個城市圓弧上的數字表示該城市通過高速公路達到其他8個城市所花費的總時間長度。例如廣州圓弧上的值為13.4,表示從廣州到其他8城的時間總和為13.4小時。連接帶越粗,代表通達時間越長。

戴德樑行華中區研究部助理董事及主管袁雪玲表示,高速路網的完善,將促進港澳和內地在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融合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指出,將研究制定港澳單牌車輛進入內地的政策措施,擴大其在內地的行駛範圍。屆時,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將為港澳地區車輛進出內地、港澳居民在內地的生產、生活,以及各類物資的流通提供便利。

助推灣區產業發展“加速度”

大灣區一體化的號角已吹響,高速路網作為區域的“血管”,可有力促進城市間各類要素的流通協作,加快灣區產業的一體化進程。

袁雪玲分享,便捷的高速路網將助力城市間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其中,高速公路將助力第一產業提效發展,有效促進農副產品流通。惠州、肇慶作為大灣區的重要農產品供應基地,農產品豐富多樣。通過高速路網,農副產品可以更快捷的抵達廣州、深圳市場,大大節省運輸時間、降低損耗率,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高速公路將促進第二產業融合發展,灣區各城市在土地、人力、稅收上實現優勢互補,有效促進區域間製造業的協作、升級與轉移,城市間產業鏈的銜接將更加順暢。以廣州為例,隨著廣佛肇、廣中江、莞番等高速的建成通車,來自佛山、肇慶、中山、東莞的原料或零部件可更快運抵廣州,達到降本提效,並使廣州與周邊城市的產業鏈進一步融合。與此同時,周邊城市有效承接了廣州的產業梯度轉移,在創造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廣州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

第三產業如貿易、物流、旅遊在密集的高速路網布局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廣州定位為“一帶一路”重要的樞紐城市及國際商貿中心,佛山、東莞則是重要的生產製造基地,密集的高速路網使商品貿易更方便快捷,產品能更迅速地走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在此帶動下,物流業(尤其是冷鏈物流)亦將得以騰飛發展。便捷的高速路網還將給惠州、清遠等旅遊資源豐富的城市導入大量遊客,周邊遊、自駕遊等商業機會日益增多,旅遊業將擁抱新機遇。

產業地產迎來黃金髮展機遇

提到高速路網建設給地產板塊帶來的機遇時,袁雪玲分析,高速公路與其他運輸方式的結合,將帶來疊加優勢,倉儲、物流等產業地產迎來黃金機會。不僅是灣區高速路網越織越密,軌道交通、港口的發展同樣日新月異,在此情況下,多種運輸方式的配合,將產生乘數效應,帶來非比尋常的運力和運輸效率,使得商品流通更加頻繁,為倉儲、物流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以廣州南沙為例,南沙定位為廣州的城市副中心、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汽車製造、機械裝備企業及總部型企業眾多,在大力發展IAB、NEM等新興戰略型產業下,南沙對人才、資金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各類基建工程的建設開通與南沙的快速發展相輔相成,日益增多的人流、物流衍生出對倉儲、物流等產業地產的新需求。

大灣區交通圈發力了!輕鬆暢遊灣區不再是夢?

圖3:南沙重點交通項目一覽,製圖:戴德樑行研究部

路橋方面,南沙大橋連接了廣州繞城高速和廣深沿江高速,使廣州到深圳的路程縮短約10公里,車程或縮短半個小時,有力促進了番禺、南沙與東莞、深圳的交流互通。隨著南沙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導入,各項生產、生活資料的需求持續走高,倉儲、物流產業的擴張呼之欲出。

水運方面,南沙擁有大型深水碼頭,也佈局了鋼鐵、石油化工等大型原材料基礎工業。隨著大灣區經濟的穩步增長,區域對各類大宗原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另一方面,進出口貿易、跨境電商貿易同樣方興未艾,集裝箱的吞吐量持續看漲。進出口貨物的增加,將有力促進水陸聯運的發展,催生對貨物倉儲轉運場所、物流園的強烈需求。

鐵路方面,南沙正在加緊建設疏港鐵路,建成後將貫穿廣州、佛山、江門、中山等地。屆時,上述城市與南沙港之間的貨物運輸效率將大幅提高。與港口類似,水鐵聯運、路鐵聯運的發展同樣帶來對倉儲轉運、物流園的需求激增。

袁雪玲總結,大灣區高速路網的快速鋪開,與其他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機結合,將極大地提高區域內的運輸效率,為灣區一體化與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倉儲轉運場所、物流園區等產業地產領域將在灣區建設帷幕下搭上快速列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