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個“老鐵”

交通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4-12

“我可是一個‘老鐵’!”這輩子,父親最喜歡這麼說。

1964年4月,南京鐵道兵部隊來縣上徵兵,父親二話沒說就報名了。在那顆年輕的心中,沒什麼比當兵更光榮神聖的事了。

穿著綠軍裝走入部隊營門,最讓父親感覺幸福的事,就是能快意地吃上飽飯。然而,在這所“大學校”裡,開山鑿路、填方架橋、手抬肩扛,很快便讓他明白了當個“鐵道兵”是怎麼回事。

修來福鐵路時,許多作業都缺機械裝備,全憑人力。為了搶工期,父親曾在隧道里揮著鐵鍬,三天三夜沒出洞。可他說那時候根本不覺得苦,心中只有一個念想:讓祖國的交通大動脈四通八達,延伸再延伸……

看著他那副好漢愛提當年勇的豪邁樣子,我啞然失笑,父親卻很生氣:“你知道啥!當過鐵道兵的人就是這麼‘鐵心’,這麼硬氣!”

一個軍用水壺,一件軍大衣,從綠到黃,伴隨了父親4年的軍旅生涯。可鐵道兵的“鐵”和“硬”,卻伴隨了他這輩子。

1968年,父親脫下那身軍綠,轉業到地方電力部門工作。30多個年頭裡,他操著打鐵的勁頭,從運行工、抄表工、配電工,一步一步幹到中層領導幹部。從來不善表達自我的父親給自己的評價是:公家的事,從沒掉過鏈子。

上世紀90年代後,在經濟大潮的沖刷下,許多人改變了初心,迷失了方向。但父親在鐵道兵這個大熔爐裡錘鍊出的“鐵性子”,卻讓他始終堅守自己的立場。

那時,父親當著在旁人看來是個“肥差”的城區配電班長,每次參加電力工程驗收時,他都鐵面無私把著“紅線”。曾有施工隊的包工頭提著現金,懇求父親對他質量不過關的工程放一馬。父親卻一臉鐵青,連錢帶人一起“請”出了門。於是,有人以各種誘惑來“開導”:“腦子得活絡些,趁著手中有點權,能撈點就撈點。”對此,父親總是一句話:“我是一名鐵道兵,就是一副鐵打的死腦筋!”

從小到大,其實我心裡挺怕父親的,特別是那雙“鐵”的眼睛。凡涉及作業不認真、做事不守時、說話不算數等不良行為,被他抓住,都會被一通狠批。我也曾在心裡頂過嘴,甚至咬牙切齒地埋怨過,可不知什麼時候,自己的三觀卻越來越與父親合拍。

如今,子承父業的我當了一個部門的“芝麻官”,父親“鐵”的教誨也越聽越順耳。“記住了,做公家的事,無論如何不能掉鏈子呀!”“是!老鐵同志!”

當然,正在老去的父親也有不“鐵”的時候。那是前年的一個夏日,他戴著老花鏡端詳我獲得的“黨風廉政建設優秀個人”榮譽證書,目光竟變得那麼柔和。陽光下,他面露慈愛的微笑,口中唸叨著:“老鐵喲老鐵,你兒子終於長大成人了,竟然也鐵得有模有樣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