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淺評《教父》'

教父 黑洞 黑幫電影 暗殺 宇宙 聖經 zhu嘟嘟 2019-08-15
"

在《教父》原著上,湯姆·漢克斯曾說此書是男人的聖經,裡面包含了全部的智慧。弗蘭西斯·科波拉有幸將它拍成了電影,把這部鉅作通過影像展現在所有人面前。它不同於其他的黑幫電影,執著於血腥與殺戮,用暴力來奪得眼球。相反地,本片卻顯得沉鬱冷靜,它沒有絢麗的燈光、沒有用快節奏來加強刺激,而是放慢了節奏,大量使用暗色調,把每一細節都刻畫了出來。雖然影片的開頭並不吸引人,甚至還會讓人感到枯燥,但隨著劇情的深入,隨著黑暗越來越濃,一種魔力被賦予在影片上,它似宇宙的黑洞,一旦碰上,便只能任由它拽至深淵,無法自拔。表面上波瀾不驚的《教父》,暗地裡卻是暗潮湧動,它給人的刺激與震撼在心不在眼,意味深長。俗話說:“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正因為弗蘭西斯庖丁解牛般的細緻,才有了《教父》這部鉅作。

"

在《教父》原著上,湯姆·漢克斯曾說此書是男人的聖經,裡面包含了全部的智慧。弗蘭西斯·科波拉有幸將它拍成了電影,把這部鉅作通過影像展現在所有人面前。它不同於其他的黑幫電影,執著於血腥與殺戮,用暴力來奪得眼球。相反地,本片卻顯得沉鬱冷靜,它沒有絢麗的燈光、沒有用快節奏來加強刺激,而是放慢了節奏,大量使用暗色調,把每一細節都刻畫了出來。雖然影片的開頭並不吸引人,甚至還會讓人感到枯燥,但隨著劇情的深入,隨著黑暗越來越濃,一種魔力被賦予在影片上,它似宇宙的黑洞,一旦碰上,便只能任由它拽至深淵,無法自拔。表面上波瀾不驚的《教父》,暗地裡卻是暗潮湧動,它給人的刺激與震撼在心不在眼,意味深長。俗話說:“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正因為弗蘭西斯庖丁解牛般的細緻,才有了《教父》這部鉅作。

黑洞——淺評《教父》

巴爾扎克曾說:“在巨大的財富背後,都隱藏著罪惡。”同樣地,在《教父》這部影片冷靜的表面之下,也湧動著黑暗與邪惡,它帶給人的驚心動魄總是深入人心的。這種與眾不同的風格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色彩。作為一部黑幫電影,本片卻沒有太多大肆渲染的殺戮鏡頭,僅有的幾個所佔用的時間也是極短的。它是在用一種極慢的節奏做著各種鋪墊,描繪各種細節:前人從未嘗試過的暗色調,以及服裝上一律的黑西裝和白襯衫,教父和手下們低沉的聲調。這從視覺和聽覺上最先塑造了本片的風格,冷靜而沉重,不疾不徐的節奏使得影片表面似一灘死水。但實際上,本片僅有的幾個殺戮鏡頭卻使得本片精彩且驚心動魄。在老教父遇刺的那一段,只用了12個鏡頭,其中竟還包括固定鏡頭,每個鏡頭之間的銜接也並不是很快,導演並不想用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來製造緊張感,但那冷靜到冰冷的鏡頭卻有著很大的張力,給觀眾以突如其來的衝擊。除了桑尼被暗殺的片段外,其他的殺戮情形基本都是安靜緩慢的。這是影片的精妙之處,導演捨棄了畫面和節奏上的快感,用冷酷的鏡頭展現了真正的黑暗與邪惡,看似死水般的表面,內裡卻是暗潮湧動,蘊含著黑洞般無窮的能量。

《教父》的翻譯者周漢林先生曾說:“儘管描寫的全是壞蛋,但作者曲盡妙筆,竟能讓讀者不痛恨個別的壞蛋。”電影也是一樣,弗蘭西斯的鏡頭下對人物的塑造和細節的描述,使得觀眾並不痛恨角色,而是痛恨齷齪的社會結構。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邁克·柯里昂,他一生中的成長和變化與柯里昂家族的興衰以及美國社會的黑暗有著緊密聯繫。最開始的邁克是一個為保衛國家而戰鬥的軍人、是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不屑於家族事務,但是父親被暗殺一事讓他看清楚了社會的黑暗,從此開始轉變,向黑暗邁進。他在《教父1》中或經歷或謀劃的暗殺行動,也一步步將他推上了教父的位置。邁克的轉變一是由於黑暗社會的推動,二是由於他自己本身的睿智與冷靜決定了他未來的方向。但他對父親的尊敬、對妻子的欺騙、對家族的盡心,使得邁克這個殘忍角色之下也有著愛與溫柔。導演對這個角色的塑造,以及角色的變化,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而且也串聯了整個電影的情節發展。邁克的變化、做法雖然殘忍,但卻讓所有人產生了憐惜。這個角色的塑造可謂是十分成功的。

影片的最後一次暗殺行動是邁克轉折的結束點,同時也是本片極為精彩的一個段落。在這裡導演採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洗禮的過程和暗殺橋段交替穿插,極其鮮明的對比給人以衝擊。嬰兒的哭喊聲、神父的詢問聲、以及邁克對是否接受教會、排斥罪惡的肯定回答作為背景音,畫面卻是對暗殺的準備和血腥的場面。同時,洗禮中神聖緩慢的場景與暗殺時的緊張相對比,在視覺、聽覺上讓觀眾崩潰。教會的神聖只是表面,黑暗和邪惡正在暗中悄悄進行,邁克的純潔在這一刻消失殆盡,新一代教父已然形成。這是導演給純潔邁克的輓歌,也是對新教父的歡迎辭。

"

在《教父》原著上,湯姆·漢克斯曾說此書是男人的聖經,裡面包含了全部的智慧。弗蘭西斯·科波拉有幸將它拍成了電影,把這部鉅作通過影像展現在所有人面前。它不同於其他的黑幫電影,執著於血腥與殺戮,用暴力來奪得眼球。相反地,本片卻顯得沉鬱冷靜,它沒有絢麗的燈光、沒有用快節奏來加強刺激,而是放慢了節奏,大量使用暗色調,把每一細節都刻畫了出來。雖然影片的開頭並不吸引人,甚至還會讓人感到枯燥,但隨著劇情的深入,隨著黑暗越來越濃,一種魔力被賦予在影片上,它似宇宙的黑洞,一旦碰上,便只能任由它拽至深淵,無法自拔。表面上波瀾不驚的《教父》,暗地裡卻是暗潮湧動,它給人的刺激與震撼在心不在眼,意味深長。俗話說:“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正因為弗蘭西斯庖丁解牛般的細緻,才有了《教父》這部鉅作。

黑洞——淺評《教父》

巴爾扎克曾說:“在巨大的財富背後,都隱藏著罪惡。”同樣地,在《教父》這部影片冷靜的表面之下,也湧動著黑暗與邪惡,它帶給人的驚心動魄總是深入人心的。這種與眾不同的風格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色彩。作為一部黑幫電影,本片卻沒有太多大肆渲染的殺戮鏡頭,僅有的幾個所佔用的時間也是極短的。它是在用一種極慢的節奏做著各種鋪墊,描繪各種細節:前人從未嘗試過的暗色調,以及服裝上一律的黑西裝和白襯衫,教父和手下們低沉的聲調。這從視覺和聽覺上最先塑造了本片的風格,冷靜而沉重,不疾不徐的節奏使得影片表面似一灘死水。但實際上,本片僅有的幾個殺戮鏡頭卻使得本片精彩且驚心動魄。在老教父遇刺的那一段,只用了12個鏡頭,其中竟還包括固定鏡頭,每個鏡頭之間的銜接也並不是很快,導演並不想用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來製造緊張感,但那冷靜到冰冷的鏡頭卻有著很大的張力,給觀眾以突如其來的衝擊。除了桑尼被暗殺的片段外,其他的殺戮情形基本都是安靜緩慢的。這是影片的精妙之處,導演捨棄了畫面和節奏上的快感,用冷酷的鏡頭展現了真正的黑暗與邪惡,看似死水般的表面,內裡卻是暗潮湧動,蘊含著黑洞般無窮的能量。

《教父》的翻譯者周漢林先生曾說:“儘管描寫的全是壞蛋,但作者曲盡妙筆,竟能讓讀者不痛恨個別的壞蛋。”電影也是一樣,弗蘭西斯的鏡頭下對人物的塑造和細節的描述,使得觀眾並不痛恨角色,而是痛恨齷齪的社會結構。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邁克·柯里昂,他一生中的成長和變化與柯里昂家族的興衰以及美國社會的黑暗有著緊密聯繫。最開始的邁克是一個為保衛國家而戰鬥的軍人、是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不屑於家族事務,但是父親被暗殺一事讓他看清楚了社會的黑暗,從此開始轉變,向黑暗邁進。他在《教父1》中或經歷或謀劃的暗殺行動,也一步步將他推上了教父的位置。邁克的轉變一是由於黑暗社會的推動,二是由於他自己本身的睿智與冷靜決定了他未來的方向。但他對父親的尊敬、對妻子的欺騙、對家族的盡心,使得邁克這個殘忍角色之下也有著愛與溫柔。導演對這個角色的塑造,以及角色的變化,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而且也串聯了整個電影的情節發展。邁克的變化、做法雖然殘忍,但卻讓所有人產生了憐惜。這個角色的塑造可謂是十分成功的。

影片的最後一次暗殺行動是邁克轉折的結束點,同時也是本片極為精彩的一個段落。在這裡導演採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洗禮的過程和暗殺橋段交替穿插,極其鮮明的對比給人以衝擊。嬰兒的哭喊聲、神父的詢問聲、以及邁克對是否接受教會、排斥罪惡的肯定回答作為背景音,畫面卻是對暗殺的準備和血腥的場面。同時,洗禮中神聖緩慢的場景與暗殺時的緊張相對比,在視覺、聽覺上讓觀眾崩潰。教會的神聖只是表面,黑暗和邪惡正在暗中悄悄進行,邁克的純潔在這一刻消失殆盡,新一代教父已然形成。這是導演給純潔邁克的輓歌,也是對新教父的歡迎辭。

黑洞——淺評《教父》

這部經典的黑幫電影帶領觀眾領略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故事,它很少討論善惡,也很少用主觀鏡頭表現宗教的道德觀,其思想意義和內涵也遠遠超越了暴力的範疇,弗蘭西斯用獨屬於自己的方式展現了權力與罪惡的關係,他的電影便如同宇宙的黑洞,一旦接觸便再也逃脫不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