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市場涼涼背後的殘酷真相,私家車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轎車 交通 油價 iPhone 智能手機 西聞點點看 2018-12-19

截止到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已經連續7個月下跌,而且下跌百分比都在兩位數以上。環顧四周,不單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市場也都在下跌。中國市場陷入冰凍的原因,之前大多歸結於房地產市場凍結了大量資金,倒逼大宗消費走低。但這並不能解釋全球其它成熟市場的現象,畢竟人家的房地產市場不象我們這麼火熱。

乘用車銷售是一個週期性的市場,不斷有高峰低谷,循環往復,經歷了前幾年的火爆,現在開始步入低谷,也屬正常。但與之前的週期不同,這次的全球市場不振,並非與經濟危機,或油價高漲同時出現(事實上油價現在正處於歷史低位),這背後的原因就耐人尋味了。

乘用車市場涼涼背後的殘酷真相,私家車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看幾個數字。假設一名顧客買了一輛總價15萬的車,每個月的油錢,保險,車船稅,維護保養,停車費,過路費,交通罰款等等,加起來大概兩千左右。6年10萬公里後,這名顧客想要把這輛車賣了,換輛新車,舊車賣了5萬。那麼這6年裡,一共花費 150000 – 50000 + 2000x12x6 = 24萬4千,6年車輛的各種開銷就要14萬4千,差不多等於原車價。還沒算上處理與車輛有關的各種事物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

用了這麼多錢,對普通民眾來說,車也就是一個工具,平時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學,再加週末可能的購物和娛樂,平均每天真正在路上跑的時間大概也就2小時,一天中其它的22個小時都在空置。

這樣一算,私家車更象是一種奢侈品,而不是日用品。

乘用車市場涼涼背後的殘酷真相,私家車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同樣是這些數字,如果一個顧客每個月同樣用2千花在共享出行上,6年14萬4千。但是原來買車的15萬卻省了下來,即便投資銀行收益率最低的理財產品,年利4%,算上覆利,6年後有15x1.04^6,差不多19萬,賺了4萬。所以這6年用在出行上的費用一共是10萬4千,只有買車成本的一半還不到。而且每天不用開車在路上與人鬥智鬥勇,也沒有任何與車有關的麻煩事。如果你是顧客,你會怎麼選。

這就是為什麼此次乘用車市場的下跌顯得如此不同,因為隨著共享出行的日益普及,私家車將日益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出行將更依賴於智能化的共享汽車。

今後的智能化車輛將會變得象現在的智能手機一樣,更象是一個向乘客提供娛樂,辦公,和休息的平臺,而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

乘用車市場涼涼背後的殘酷真相,私家車正在退出日常生活

今天的私家車還有一個面子功能,但當所有的豪車都加入共享出行的陣營,只要多花一小筆錢,人人都可以選一輛共享豪車出行,就象蘋果手機一樣,那麼它的面子功能也將隨即消失。

雖然共享出行的普及很可能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可能10年,也可能20, 30年,但總的趨勢已經無可改變。所以現在純粹的乘用車市場已經是日薄西山,今後也不會有太大的上漲。接下來就看哪個OEM能夠最快做出轉變,拔得新興市場的頭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