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建築 文物 唐玄宗 元朝 高平電視臺 2017-07-18

山西省現在保存著全國約70%的明以前大木構建築,各類形式的古建築保有量更是高居全國之冠,晉南地區唐、五代、宋、金、元等早期古建築不勝枚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更是數量極為龐大,被譽為“古建築愛好者的天堂”。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尋訪山西古廟》這本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按地域劃分,以繪畫和遊記的形式將晉東南、晉南的中國傳統建築之美展現給讀者,同時也記錄了眾多古民居的現狀,希望喚起更多讀者對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的關注、熱愛和保護。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位於高平寺莊鎮伯方村的仙翁廟。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高平市寺莊鎮伯方村位於市區西北方約七公里處,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古村落。高平古稱長平,是戰國末期秦趙長平之戰的主戰場,眾所周知,此役40萬趙軍戰敗投降,然後被秦軍坑殺。現在高平地區保存著多處長平之戰的遺址,而伯方村附近正是這場血戰和屠殺的發生地。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這一帶還有遺留了古地名的長平村,記載著石矢如雨的箭頭村,徒呼王師(當地趙國百姓對趙軍的稱呼)奈何的王何村,王師最後投降的地方王降村,並且已經發現了多處趙軍屍骨坑遺址。伯方村一帶那時已經有百姓結村居住。村西有一處山谷叫作車輞谷,其地三面環山,易守難攻,據說這裡是長平之戰初期趙軍統帥廉頗屯集糧草和戰車之所。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秦軍襲破車輞谷,將內存輜重付之一炬,徹底斷了趙軍的補給,最終迫使其投降。相傳這一把大火燒得天昏地暗,連附近的村莊田地也被燒成一片漆黑的焦土,後來這地方就被稱作黑方村了,這便是伯方村最早的名字。在西晉和明朝都曾有朝廷敕封的長平伯封地於此,黑方村逐漸被叫成了伯方村。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伯方村中至今仍保存著眾多的古民居,其中就有清初廉吏畢振姬的故宅。畢振姬(1612—1681)字亮四,號王孫,又號頡雲,在清順治三年(1646)考中進士,之後一路升遷,為官十餘載,最高做過二品大員,始終心繫百姓,清廉如一。康熙帝曾稱讚他“爵祿不能動其心,富貴不能改其志,此正情操,絕世楷模”。

他的故宅相當簡樸,不重奢華,也落落大方,值得尋訪憑弔。村中另有觀音閣、東頂觀和三官廟等眾多廟宇古蹟,規模最為宏大的當屬村北高地上的仙翁廟了。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仙翁廟也稱總聖仙翁廟、純陽宮,始建年代不詳,但根據廟內現存的明代成化七年(1471)碑刻記載“自唐宋至我朝,其廟感應之靈驗,不計年矣”。可以把仙翁廟的大體創建時間推斷至唐代,現存的仙翁廟則是明清屢次修繕之後的樣子。全廟主體建築位於伯方村北黃土山坡頂部,走上高高的臺階,便來到了山門前的平臺上。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山門為兩層樓閣,中央開門洞,上面出抱廈,內側為倒座戲臺,兩側分別有歇山頂鍾、鼓樓各一座,再外側連建有廊房和角樓,是一列壯觀的建築群。

走進山門,庭院內豁然開朗,正中央一組建築格外與眾不同,緊鄰戲臺是一座建在石臺基上的亭閣,其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叫作玉皇樓,其後是一條進深八間的長廊與深廣各三間的捲棚頂獻殿。獻殿連建在正殿簷下,山面向前,體量龐大。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懸山頂,為元代遺構,是廟中的核心,被前面這一大串的建築遮擋起來,反倒不怎麼突出了。正殿左右兩旁還連建有垛殿,東西兩路有配殿和廊房。這一組建築群都修建在石臺基上,在獻殿前建有花牆圍護,形成了相對於整座廟宇的小院落格局。這種廟宇中軸線上出長廊的建築形式十分罕見,在晉東南別的地方似乎未曾出現過,應是早期建築形式的一種遺存。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仙翁廟內據說曾經供奉過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道號純陽子,所以叫作純陽宮。但後來改供八仙中年長的張果老,是位老翁形象的神仙,於是就叫作仙翁廟了。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現在廟中的正殿即懸匾“張果老祠”,歷經浩劫之後,神座上的張果老像已獲重生,其背後牆上保存著大面積壁畫,描述了張果老成仙得道,倒騎紙驢遊歷四方的故事。但在東西兩山牆上的封禪圖可大有來頭,內容描繪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到東嶽泰山封禪的故事。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這種以封禪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傳世的已經罕見,以李隆基為主人公的就更加珍貴無比,這也是仙翁廟裡的一處國寶,其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不可估量。這些壁畫的創作時間由於沒有明確記載,只能根據繪畫風格進行判斷,依稀有宋代壁畫之風,很有可能是元代修繕大殿時保留了前朝壁畫,或者對舊有壁畫重新進行了著色,也不排除是按照以前的粉本重新繪製的。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雖然題材是唐代故事,但壁畫卻並非唐代作品。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二十三年(735)曾經召見張果老,向他尋求長生之術,並封張果老為“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但張果老只願遊歷天下,教化世人,最終在屢次展示法術之後,歸隱而去。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後唐玄宗得知張果老羽化飛昇,便傳旨建廟供奉,於是在供奉張果老的廟宇裡有唐玄宗的印跡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唐玄宗曾自封為“聖皇”“總聖”,我想這也是總聖仙翁廟之名的來歷吧。

夥伴們,相約來伯方仙翁廟吧,聽這裡的每一處建築給你講故事

至於說廟中原本供奉呂洞賓為主神,則不太說得通了。如果按照碑刻上記載,廟創於唐代,便很可能是自唐玄宗時始建以供奉張果老;而呂洞賓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農曆四月十四,時間上就晚多了,及至得道成仙,又要過去很多年。

在仙翁廟東側有一座修建在高臺上現已荒廢的廟宇,臺下闢有門洞可通車馬,應是舊日伯方村的北門。此廟裡有一碑,上書“省冤谷”,相傳是唐玄宗李隆基所題。李隆基為潞州別駕之時就曾尋訪過長平之戰故地,稱帝后前往泰山封禪時又途經這裡,但見雖經千年風雨洗禮,古戰場上仍然白骨累累,陰風陣陣,於是築廟以鎮壓殺氣,並做法事超度,依此推斷,在其封禪的路線上修建供奉神仙張果老的廟宇並繪製自己封禪時的場景是合乎情理的。

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