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豐鎮市隆盛莊

走進古鎮隆盛莊


隆盛莊一處約有100餘年歷史,保存較為完整的四合院。(張曉鵬 攝)


由豐鎮市向東北驅車40公里,古老的明烽火臺赫然眼前,便知道,是到達隆盛莊了。走進隆盛莊鎮,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清朝古建築藝術風格氣息,飛簷反宇至今風貌依舊。年意正濃,各類商販雲集,叫賣聲不絕於耳,讓人再一次感受到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樸而熱鬧的特色風情。

乾隆三十二年清政府定名隆盛莊

歷史上,隆盛莊地區曾是明長城三道邊上的重要關口——威寧口,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墾荒建莊,概取乾隆盛世之意,定名隆盛莊。隆盛莊鎮於2012年底被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傳統村落,2014年3月被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入鎮時所見的明長城就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鎮內的清真寺和南廟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縣市級歷史建築11處,鎮內歷史建築共44處。

“這樣的傳統村落是地域文明的精髓和根基,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一座鄉村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當地民眾的精神家園。”隆盛莊鎮鎮長趙金夫對這片土地有著由衷的自豪感。

隆盛莊鎮地處要塞,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乾隆年間,就已南接內地,北依草原,憑藉晉冀兩大商道交匯處得天獨厚的交通樞紐優勢,成為旅蒙商貿的集散地和旱碼頭,是清末民初聞名遐邇的商業重鎮。

三大宗教聚集地

隆盛莊是三大宗教的聚集地,至今每到各教派的大型慶典節日,從各地紛湧而來的信徒仍絡繹不絕。走進南廟,從香爐遍佈的灰漬中看得到香火鼎盛時期的熱鬧。殿內佛祖神態安詳,四大金剛威武嚴肅。這原是一座聞名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的廟宇,古香古色,構造十分精巧。但由於歷史久遠,且屢遭劫難,使得這座極其精緻的寺院日漸凋零,在“文革”期間更是經受了滅頂之災。寺院的鐘鼓樓等大部分建築被破壞,房屋多年無人修繕,雜草叢生,破爛不堪,多處倒塌。

“直至1998年,為了維護廣大信教群眾的信仰自由,同時保護文物,經豐鎮市委市政府、統戰民族宗教部門和當地政府決定,批准南寺開始佛教活動,並換牆換瓦,對寺廟內的油畫壁畫、雕塑佛像等進行維修。特別是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寺院多方集資120多萬元,建造南寺山門和食宿樓,至今仍在逐步完善寺廟的建築和維修。”隆盛莊鎮副鎮長徐智俊介紹道。

走出南廟,來到清真寺,與佛門的金碧輝煌相比,這裡更多的是質樸嫻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保存完好的“門當”和“戶對”,精緻雕花的戶對彰顯出這裡有著與南廟不相上下的人氣。推開朱門走進寺中,發現別有洞天。清真寺建築形式為傳統的中國宮殿式風格,佈局對稱合理、玲瓏精巧,全寺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整體觀莊嚴肅穆,巍然壯觀,被列為自治區重點保護的清真寺之一。教長室、滿拉宿舍、沐浴室、庫房等建築一應俱全,形成裡外三進院落,大門、二門、圍牆、照壁、南北配房齊全的完美建築群落。門楣上成吉思汗紀元734年,清德王所提牌匾“守真存誠”昭示了清真寺古時的知名度與重要性。

徐智俊對建築始末了如指掌,“清真寺最初於乾隆十六年始建禮拜寺,初有大殿3間。後因居民繁衍發展,來往商客川流不息,大殿顯得狹窄,沐浴室尤其擁擠不足用,便於道光十一年由穆民群眾捐資加蓋大殿13間,1926年又擴建大殿5間、抱廈5間,成現在的規模。”

不只宗教繁盛,民居也別有一番風味。來到清末一蘆姓老財所建的一處四合院,人稱蘆家大院,這裡約有100餘年的歷史。建築大量使用磚雕、木雕,保存較為完整。看得出從前住戶的膏粱錦繡,人丁興旺。

在隆盛莊鎮文化站,兩頭“牛”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一頭位於文化站廣場中央,金光閃閃,一頭臥在“籠”中,篤定安寧。說起來這兩頭牛還有著很深的淵源,“當年我們在廣場上築牛的時候,圍觀的老人們說起他們小時候見過比正在築的這頭還要大的鎮河石牛。於是就根據老人們說的位置,在河水裡打撈,還真撈上一頭牛!”文化站的看門人艾明海講起這段故事總是忍俊不禁,“不過沒有那頭大,許是老人們小時候參照物不同,就覺得這鎮河石牛很大了。”

隆盛莊古蹟遍佈鎮內,丁四車馬大店,15塊記錄功德的石牌,8處拴馬樁,20餘處古井,8塊石磨盤、碾子等有形文化遺產遍及境內各處,成為隆莊鎮乃至豐鎮市和烏蘭察布市珍貴的文化和旅遊資源,憑藉它們似乎能還原出一個車水馬龍的商賈集散地來。

六月廿四傳統廟會延續240年

如果說各類建築遺蹟是一種文明的體魄,那非物質文化遺產便是這種文明的靈魂。目前“六月廿四傳統廟會”、“上三元”乾貨製作技藝以及“四腳龍舞”已列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佔烏蘭察布市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目的一半。

說起隆盛莊,不得不說的便是每年六月廿四傳統廟會。據史料記載,農曆六月廿四是關帝誕辰,自乾隆三十三年至五十二年,隆盛莊每年六月廿四古廟會由民眾自發組織,源於民間祈雨又兼商賈祭拜關帝,一直流傳至今,已有240多年曆史,是烏蘭察布市民間民俗活動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商貿交易鼎盛時期,民間文化交流相應增多,廟會中各路民間藝術表演也紛紛加入。特別是山西藝人帶入的抬閣、撓閣,以及當地的民間社火、秧歌和古裝大戲等節目對廟會內容的豐富,使廟會成為當地十里八鄉廣大老百姓所喜愛的綜合性物質文化盛宴,為廟會增添了濃濃的民俗色彩。抬閣、撓閣是內地商賈將江浙一帶的絲綢織品賣到塞外,經當地藝人根據絲織品圖案加以改造而產生的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後經民間藝人逐步充實,到目前廟會的主體組成部分,抬閣、撓閣表演內容也涵蓋了很多在民間廣泛流傳的美好動人故事,為傳統廟會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辦廟會時,選拔撓閣的孩子很嚴格,個子高的不要,體型胖的不要……孩子們爭著搶著想上啊,人們說上撓閣的孩子會長命百歲,都為討個好彩頭。”趙金夫向記者介紹廟會中的花絮,“組織者會給選上的孩子發一張票,到時候憑票表演。有孩子的票丟了,可要哭個大半天呢。”

相比外地遊客對傳統廟會的好奇,隆盛莊人對廟會則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每年一度的廟會是當地老百姓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除春節之外最熱鬧的日子。每逢廟會,即使再忙,也要攜老扶幼前來參加。即使已在外地定居多年的人們,也會專程趕回來參加家鄉的傳統節日。廟會至今仍保留了以祈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歲歲平安為特點的樸素信仰,成為承載隆盛莊民族情感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另一樣“上三元”最早是清朝年間隆盛莊八大行社之一,專門加工乾貨系列食品,融合了回、蒙、漢三種民族的食品加工技術,其中月餅製作技藝已在全豐鎮市傳承發展。 (史澤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