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7期,原文標題《誰見聖母院?》

雖然20世紀的某些建築也以“哥特復興”自況,但真正的“哥特建築”並不具備尋常建築的功能,它不是裝飾,無關使用,純然是種想象的、精神性的空間。

文/唐克揚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7期,原文標題《誰見聖母院?》

雖然20世紀的某些建築也以“哥特復興”自況,但真正的“哥特建築”並不具備尋常建築的功能,它不是裝飾,無關使用,純然是種想象的、精神性的空間。

文/唐克揚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西爾維斯特赫的《西岱島巴黎聖母院》,17世紀銅版畫

看了又看,巴黎聖母院

今年的2月,我剛剛打巴黎聖母院的門前廣場經過,路上有點時間,門前排隊的隊伍也不算長,心血來潮就進去瞟了一眼——其實,過去不止一次地“路過”這裡,但是並沒有特別的興趣走近它,更不用說細細參觀。那裡好像總是有著售賣千篇一律明信片的小販,那裡的畫面也總是千篇一律地相似,以至於它更好作為一個約會的地點,而本身卻被忽略。每座城市中,彷彿都有這樣一座總被看到,但從未遭瞭解的建築。

很快,這次偶然的“路過”也就過了腦,不料不久之後大火突起,賦予了這次“路過”特殊的含義,也把對這座建築的興趣重新提到了眼前——現在想想,險些就再也看不到它了,至少,再看到也不是“從前”的巴黎聖母院了。

的確,對我而言,巴黎聖母院絕不是一座特別惹眼的建築。它何以成了旅遊的大熱門和巴黎的象徵呢?就在幾步之遙的南面,就有另一座聖米歇爾教堂,也在中世紀巴黎城的範圍內,直到14世紀這裡都是法國國王的皇居所在,卻乏人關注。與之形成比照的是,儘管如此有名,巴黎聖母院的個體特徵卻並不那麼鮮明。我努力聯想著此前潛意識中的這座建築,從它的正面也就是西立面看過去,並沒有十分吸引眼球的形象——事實上,對它今日形象富有主要責任的法國建築師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在19世紀的那次“大修”中有意放棄了在西邊雙塔上加建的塔尖,儘管它們會令得這座古老建築更加搶眼。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7期,原文標題《誰見聖母院?》

雖然20世紀的某些建築也以“哥特復興”自況,但真正的“哥特建築”並不具備尋常建築的功能,它不是裝飾,無關使用,純然是種想象的、精神性的空間。

文/唐克揚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西爾維斯特赫的《西岱島巴黎聖母院》,17世紀銅版畫

看了又看,巴黎聖母院

今年的2月,我剛剛打巴黎聖母院的門前廣場經過,路上有點時間,門前排隊的隊伍也不算長,心血來潮就進去瞟了一眼——其實,過去不止一次地“路過”這裡,但是並沒有特別的興趣走近它,更不用說細細參觀。那裡好像總是有著售賣千篇一律明信片的小販,那裡的畫面也總是千篇一律地相似,以至於它更好作為一個約會的地點,而本身卻被忽略。每座城市中,彷彿都有這樣一座總被看到,但從未遭瞭解的建築。

很快,這次偶然的“路過”也就過了腦,不料不久之後大火突起,賦予了這次“路過”特殊的含義,也把對這座建築的興趣重新提到了眼前——現在想想,險些就再也看不到它了,至少,再看到也不是“從前”的巴黎聖母院了。

的確,對我而言,巴黎聖母院絕不是一座特別惹眼的建築。它何以成了旅遊的大熱門和巴黎的象徵呢?就在幾步之遙的南面,就有另一座聖米歇爾教堂,也在中世紀巴黎城的範圍內,直到14世紀這裡都是法國國王的皇居所在,卻乏人關注。與之形成比照的是,儘管如此有名,巴黎聖母院的個體特徵卻並不那麼鮮明。我努力聯想著此前潛意識中的這座建築,從它的正面也就是西立面看過去,並沒有十分吸引眼球的形象——事實上,對它今日形象富有主要責任的法國建築師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在19世紀的那次“大修”中有意放棄了在西邊雙塔上加建的塔尖,儘管它們會令得這座古老建築更加搶眼。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讓·富蓋的《上帝的右手為虔信者護御邪靈》,羊皮紙金箔蛋彩畫,約1452~1460年,羅伯特·雷曼收藏

勒·杜克的修繕強調歷史的本原性,但事實上,巴黎聖母院的容顏自此煥然一“新”了。19世紀以來,就在不遠的產地,源源不斷供應的石灰岩或砂岩,成批次地包裹了法國首都的外表,聖母院這種國家級的項目自然也不例外,它融入了奶黃、灰黃光澤的巴黎之中,它的鉛皮屋頂和孟廈式樣(mansard roof)官邸的覆面相去不遠。我的知識告訴我,巴黎是一座歷史城市,但這種新舊的快速融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巴黎更是一座在“現代”進程中領跑的城市。雖然很早就有良好的古物保育意識,加上一貫嚴格的高度控制,但是作為至今不衰的世界大都市,巴黎的天際線已經是17世紀以來日趨發達的近代工程技術的產物。在短時間內,人們就可以輕易地造起更多驚人聽聞的建築物,可以比肩古代大教堂,和這種現代效率帶來的規模和強度相比,巴黎聖母院是有些“泯然眾人”了。

我們再去看看更早的巴黎就有個對比——比如15世紀畫家福蓋(Jean Fouquet)筆下塞納河邊的聖母院。那時的巴黎還遠遠沒有達到現代城市的高度。超拔於低矮的建築之上,這座哥特教堂和中世紀城堡中紅色屋頂白色牆身的建築判然有別。即使忽略了圖上方雲層中上帝伸出的右手,你也能從這幅畫本身的形制上猜出個大概——建築本身提供了一種那個時代人與世界關係的參照物:人群雖然佔據了前景的大部,但卻是臣服於不可知的秩序的,背景中的逐次退去的建築和風景,像景片一樣構成了神諭的舞臺,它們和上界的聯繫,才是視覺的聚焦所在,幻化出一幕盛大的演出。除了上帝之手,還有不折不扣的“上帝之眼”。

這幅畫,名稱叫作“上帝的右手為虔信者護御邪靈”(The Right Hand Protecting the Faithful against the Demons),實際上尺寸不大,是當時常見的插圖經卷的一部分。一個觀眾,如果不只看沒有維度的手機圖像,而是真正注目於這巴掌大(5英寸×7英寸)的書頁時,就會更質感地“觸”到圖像中的聖母院,教堂與右側同色的中世紀城堞,乃至天空中飛戰的神魔,是融為一體的意義世界。那尚且顯得朴茂的石頭表面,光看上去就與眾不同,它有別於匍匐在它腳下的俗世,也和前景裡的信眾隔河拉開距離。只有明瞭了這種森嚴的秩序,你才會覺得,你並非只是大飽眼福,而是無意中窺見了中古城市讓人敬畏的景觀。

這,便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曾經看見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座巴黎聖母院?顯然,這要取決於“誰”在看,又是何時在“看”,透過什麼樣的媒介“看”。如果你看過電影《巴黎聖母院》,就會直觀地感受到,在雨果筆下,那座教堂比今天要神氣得多,因為那時沒有整飭宏大的奧斯曼城市,更不用說今天光鮮的禮品店花都,教堂周邊,同福蓋的畫面裡一樣,有著一群困頓在地上的眾生,他們不是錯覺中的“前景”,而是構成了鮮亂混雜的圖底。身份不明的怪客,流浪的吉普賽人,效忠於國王的,在慾望中淪喪的……他們中僅僅是少數人偶然能夠突破這種邊界,上升到神的疆域中去——那些故事發生在鐘樓和天台上不可見的黑暗中,本身已經打開了一個夠神祕、夠刺激的空間。下面的法外之地,也是“上面的”神聖之光的語境之一。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7期,原文標題《誰見聖母院?》

雖然20世紀的某些建築也以“哥特復興”自況,但真正的“哥特建築”並不具備尋常建築的功能,它不是裝飾,無關使用,純然是種想象的、精神性的空間。

文/唐克揚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西爾維斯特赫的《西岱島巴黎聖母院》,17世紀銅版畫

看了又看,巴黎聖母院

今年的2月,我剛剛打巴黎聖母院的門前廣場經過,路上有點時間,門前排隊的隊伍也不算長,心血來潮就進去瞟了一眼——其實,過去不止一次地“路過”這裡,但是並沒有特別的興趣走近它,更不用說細細參觀。那裡好像總是有著售賣千篇一律明信片的小販,那裡的畫面也總是千篇一律地相似,以至於它更好作為一個約會的地點,而本身卻被忽略。每座城市中,彷彿都有這樣一座總被看到,但從未遭瞭解的建築。

很快,這次偶然的“路過”也就過了腦,不料不久之後大火突起,賦予了這次“路過”特殊的含義,也把對這座建築的興趣重新提到了眼前——現在想想,險些就再也看不到它了,至少,再看到也不是“從前”的巴黎聖母院了。

的確,對我而言,巴黎聖母院絕不是一座特別惹眼的建築。它何以成了旅遊的大熱門和巴黎的象徵呢?就在幾步之遙的南面,就有另一座聖米歇爾教堂,也在中世紀巴黎城的範圍內,直到14世紀這裡都是法國國王的皇居所在,卻乏人關注。與之形成比照的是,儘管如此有名,巴黎聖母院的個體特徵卻並不那麼鮮明。我努力聯想著此前潛意識中的這座建築,從它的正面也就是西立面看過去,並沒有十分吸引眼球的形象——事實上,對它今日形象富有主要責任的法國建築師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在19世紀的那次“大修”中有意放棄了在西邊雙塔上加建的塔尖,儘管它們會令得這座古老建築更加搶眼。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讓·富蓋的《上帝的右手為虔信者護御邪靈》,羊皮紙金箔蛋彩畫,約1452~1460年,羅伯特·雷曼收藏

勒·杜克的修繕強調歷史的本原性,但事實上,巴黎聖母院的容顏自此煥然一“新”了。19世紀以來,就在不遠的產地,源源不斷供應的石灰岩或砂岩,成批次地包裹了法國首都的外表,聖母院這種國家級的項目自然也不例外,它融入了奶黃、灰黃光澤的巴黎之中,它的鉛皮屋頂和孟廈式樣(mansard roof)官邸的覆面相去不遠。我的知識告訴我,巴黎是一座歷史城市,但這種新舊的快速融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巴黎更是一座在“現代”進程中領跑的城市。雖然很早就有良好的古物保育意識,加上一貫嚴格的高度控制,但是作為至今不衰的世界大都市,巴黎的天際線已經是17世紀以來日趨發達的近代工程技術的產物。在短時間內,人們就可以輕易地造起更多驚人聽聞的建築物,可以比肩古代大教堂,和這種現代效率帶來的規模和強度相比,巴黎聖母院是有些“泯然眾人”了。

我們再去看看更早的巴黎就有個對比——比如15世紀畫家福蓋(Jean Fouquet)筆下塞納河邊的聖母院。那時的巴黎還遠遠沒有達到現代城市的高度。超拔於低矮的建築之上,這座哥特教堂和中世紀城堡中紅色屋頂白色牆身的建築判然有別。即使忽略了圖上方雲層中上帝伸出的右手,你也能從這幅畫本身的形制上猜出個大概——建築本身提供了一種那個時代人與世界關係的參照物:人群雖然佔據了前景的大部,但卻是臣服於不可知的秩序的,背景中的逐次退去的建築和風景,像景片一樣構成了神諭的舞臺,它們和上界的聯繫,才是視覺的聚焦所在,幻化出一幕盛大的演出。除了上帝之手,還有不折不扣的“上帝之眼”。

這幅畫,名稱叫作“上帝的右手為虔信者護御邪靈”(The Right Hand Protecting the Faithful against the Demons),實際上尺寸不大,是當時常見的插圖經卷的一部分。一個觀眾,如果不只看沒有維度的手機圖像,而是真正注目於這巴掌大(5英寸×7英寸)的書頁時,就會更質感地“觸”到圖像中的聖母院,教堂與右側同色的中世紀城堞,乃至天空中飛戰的神魔,是融為一體的意義世界。那尚且顯得朴茂的石頭表面,光看上去就與眾不同,它有別於匍匐在它腳下的俗世,也和前景裡的信眾隔河拉開距離。只有明瞭了這種森嚴的秩序,你才會覺得,你並非只是大飽眼福,而是無意中窺見了中古城市讓人敬畏的景觀。

這,便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曾經看見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座巴黎聖母院?顯然,這要取決於“誰”在看,又是何時在“看”,透過什麼樣的媒介“看”。如果你看過電影《巴黎聖母院》,就會直觀地感受到,在雨果筆下,那座教堂比今天要神氣得多,因為那時沒有整飭宏大的奧斯曼城市,更不用說今天光鮮的禮品店花都,教堂周邊,同福蓋的畫面裡一樣,有著一群困頓在地上的眾生,他們不是錯覺中的“前景”,而是構成了鮮亂混雜的圖底。身份不明的怪客,流浪的吉普賽人,效忠於國王的,在慾望中淪喪的……他們中僅僅是少數人偶然能夠突破這種邊界,上升到神的疆域中去——那些故事發生在鐘樓和天台上不可見的黑暗中,本身已經打開了一個夠神祕、夠刺激的空間。下面的法外之地,也是“上面的”神聖之光的語境之一。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美國印象派畫家哈薩姆眼中的 “巴黎聖母教堂”, 1888年

歷史建築的“進化”

哥特教堂的成就並不是無中生有。在這以前,羅馬人其實已經建起了壯觀程度可以媲美的巨型建築,比如他們的競技場和浴場,再後來,阿拉伯人的大清真寺在規模上也不妨和哥特大教堂比肩。只是把它們肩並肩放在一起比較,那些前例未免還都未臻極致——競技場和浴場蔚為大觀,但滿足的畢竟是世俗社會的好奇心,平面無限展開的清真寺,在單元的尺度上看又沒那麼驚人了。在這兩個例子裡,“技術”和“體驗”、“手段”和“目的”尚未肩並肩手攜手,這裡的建築學還算不上是充分有意識的追求,而是散落一地的經驗的珠玉,等著更強有力的意志的征服……終於,就在十字軍東征的時代,路經意大利去往東方的西歐建築工匠,好好見識了這些前輩工程的成就,他們分別吸收了其中的邏輯,比如羅馬人的公共空間,東方建造新式穹頂的技術,阿拉伯人歎為觀止的裝飾能力,然後把它們鋪展為前所未見的空間。

從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開始,直到阿爾卑斯山南麓的米蘭(順便說一下,意大利人並不感冒哥特式建築),人們像是著了魔一樣擁抱這種新形式,巴黎的那一座只能說是“將將好”,在這個歷史時期,它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大的。我覺得,它的盛譽很大程度上還是沾了法國首都的光。畢竟,不是所有教堂的“圖”都有那麼宏大的城市作為“底”。

儘管汲取了西方文明早期工程學的知識,和羅馬建築不一樣,這裡幾乎沒有使用什麼磚結構和混凝土,鉛皮屋頂代替了以前沉重的頂蓋,哥特式建築達到了現代之前的建築可以達到的“輕盈”。

這種“輕盈”表現在兩個方面。經常被人們提在嘴邊的是看得見的部分:垂直於建築表面的飛扶壁甩在外圍,支持的結構和圍護的結構分開,使得建築“真正的”表皮可以開更大的窗,哥特教堂有著30%~40%的窗-牆比,有時候這個數字甚至可以是80%,意味著建築幾乎可以像現代摩天樓那樣通體透明,造就了聖母院南北側巨大的玫瑰花窗,或是他處可見的細長垂直的“柳葉窗”,讓人們津津樂道;尖拱而不是圓拱,顯著地改變了教堂向高空拔起的身姿,讓它顯得比例更加削長,彷彿不受重力的羈索……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7期,原文標題《誰見聖母院?》

雖然20世紀的某些建築也以“哥特復興”自況,但真正的“哥特建築”並不具備尋常建築的功能,它不是裝飾,無關使用,純然是種想象的、精神性的空間。

文/唐克揚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西爾維斯特赫的《西岱島巴黎聖母院》,17世紀銅版畫

看了又看,巴黎聖母院

今年的2月,我剛剛打巴黎聖母院的門前廣場經過,路上有點時間,門前排隊的隊伍也不算長,心血來潮就進去瞟了一眼——其實,過去不止一次地“路過”這裡,但是並沒有特別的興趣走近它,更不用說細細參觀。那裡好像總是有著售賣千篇一律明信片的小販,那裡的畫面也總是千篇一律地相似,以至於它更好作為一個約會的地點,而本身卻被忽略。每座城市中,彷彿都有這樣一座總被看到,但從未遭瞭解的建築。

很快,這次偶然的“路過”也就過了腦,不料不久之後大火突起,賦予了這次“路過”特殊的含義,也把對這座建築的興趣重新提到了眼前——現在想想,險些就再也看不到它了,至少,再看到也不是“從前”的巴黎聖母院了。

的確,對我而言,巴黎聖母院絕不是一座特別惹眼的建築。它何以成了旅遊的大熱門和巴黎的象徵呢?就在幾步之遙的南面,就有另一座聖米歇爾教堂,也在中世紀巴黎城的範圍內,直到14世紀這裡都是法國國王的皇居所在,卻乏人關注。與之形成比照的是,儘管如此有名,巴黎聖母院的個體特徵卻並不那麼鮮明。我努力聯想著此前潛意識中的這座建築,從它的正面也就是西立面看過去,並沒有十分吸引眼球的形象——事實上,對它今日形象富有主要責任的法國建築師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在19世紀的那次“大修”中有意放棄了在西邊雙塔上加建的塔尖,儘管它們會令得這座古老建築更加搶眼。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讓·富蓋的《上帝的右手為虔信者護御邪靈》,羊皮紙金箔蛋彩畫,約1452~1460年,羅伯特·雷曼收藏

勒·杜克的修繕強調歷史的本原性,但事實上,巴黎聖母院的容顏自此煥然一“新”了。19世紀以來,就在不遠的產地,源源不斷供應的石灰岩或砂岩,成批次地包裹了法國首都的外表,聖母院這種國家級的項目自然也不例外,它融入了奶黃、灰黃光澤的巴黎之中,它的鉛皮屋頂和孟廈式樣(mansard roof)官邸的覆面相去不遠。我的知識告訴我,巴黎是一座歷史城市,但這種新舊的快速融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巴黎更是一座在“現代”進程中領跑的城市。雖然很早就有良好的古物保育意識,加上一貫嚴格的高度控制,但是作為至今不衰的世界大都市,巴黎的天際線已經是17世紀以來日趨發達的近代工程技術的產物。在短時間內,人們就可以輕易地造起更多驚人聽聞的建築物,可以比肩古代大教堂,和這種現代效率帶來的規模和強度相比,巴黎聖母院是有些“泯然眾人”了。

我們再去看看更早的巴黎就有個對比——比如15世紀畫家福蓋(Jean Fouquet)筆下塞納河邊的聖母院。那時的巴黎還遠遠沒有達到現代城市的高度。超拔於低矮的建築之上,這座哥特教堂和中世紀城堡中紅色屋頂白色牆身的建築判然有別。即使忽略了圖上方雲層中上帝伸出的右手,你也能從這幅畫本身的形制上猜出個大概——建築本身提供了一種那個時代人與世界關係的參照物:人群雖然佔據了前景的大部,但卻是臣服於不可知的秩序的,背景中的逐次退去的建築和風景,像景片一樣構成了神諭的舞臺,它們和上界的聯繫,才是視覺的聚焦所在,幻化出一幕盛大的演出。除了上帝之手,還有不折不扣的“上帝之眼”。

這幅畫,名稱叫作“上帝的右手為虔信者護御邪靈”(The Right Hand Protecting the Faithful against the Demons),實際上尺寸不大,是當時常見的插圖經卷的一部分。一個觀眾,如果不只看沒有維度的手機圖像,而是真正注目於這巴掌大(5英寸×7英寸)的書頁時,就會更質感地“觸”到圖像中的聖母院,教堂與右側同色的中世紀城堞,乃至天空中飛戰的神魔,是融為一體的意義世界。那尚且顯得朴茂的石頭表面,光看上去就與眾不同,它有別於匍匐在它腳下的俗世,也和前景裡的信眾隔河拉開距離。只有明瞭了這種森嚴的秩序,你才會覺得,你並非只是大飽眼福,而是無意中窺見了中古城市讓人敬畏的景觀。

這,便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曾經看見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座巴黎聖母院?顯然,這要取決於“誰”在看,又是何時在“看”,透過什麼樣的媒介“看”。如果你看過電影《巴黎聖母院》,就會直觀地感受到,在雨果筆下,那座教堂比今天要神氣得多,因為那時沒有整飭宏大的奧斯曼城市,更不用說今天光鮮的禮品店花都,教堂周邊,同福蓋的畫面裡一樣,有著一群困頓在地上的眾生,他們不是錯覺中的“前景”,而是構成了鮮亂混雜的圖底。身份不明的怪客,流浪的吉普賽人,效忠於國王的,在慾望中淪喪的……他們中僅僅是少數人偶然能夠突破這種邊界,上升到神的疆域中去——那些故事發生在鐘樓和天台上不可見的黑暗中,本身已經打開了一個夠神祕、夠刺激的空間。下面的法外之地,也是“上面的”神聖之光的語境之一。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美國印象派畫家哈薩姆眼中的 “巴黎聖母教堂”, 1888年

歷史建築的“進化”

哥特教堂的成就並不是無中生有。在這以前,羅馬人其實已經建起了壯觀程度可以媲美的巨型建築,比如他們的競技場和浴場,再後來,阿拉伯人的大清真寺在規模上也不妨和哥特大教堂比肩。只是把它們肩並肩放在一起比較,那些前例未免還都未臻極致——競技場和浴場蔚為大觀,但滿足的畢竟是世俗社會的好奇心,平面無限展開的清真寺,在單元的尺度上看又沒那麼驚人了。在這兩個例子裡,“技術”和“體驗”、“手段”和“目的”尚未肩並肩手攜手,這裡的建築學還算不上是充分有意識的追求,而是散落一地的經驗的珠玉,等著更強有力的意志的征服……終於,就在十字軍東征的時代,路經意大利去往東方的西歐建築工匠,好好見識了這些前輩工程的成就,他們分別吸收了其中的邏輯,比如羅馬人的公共空間,東方建造新式穹頂的技術,阿拉伯人歎為觀止的裝飾能力,然後把它們鋪展為前所未見的空間。

從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開始,直到阿爾卑斯山南麓的米蘭(順便說一下,意大利人並不感冒哥特式建築),人們像是著了魔一樣擁抱這種新形式,巴黎的那一座只能說是“將將好”,在這個歷史時期,它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大的。我覺得,它的盛譽很大程度上還是沾了法國首都的光。畢竟,不是所有教堂的“圖”都有那麼宏大的城市作為“底”。

儘管汲取了西方文明早期工程學的知識,和羅馬建築不一樣,這裡幾乎沒有使用什麼磚結構和混凝土,鉛皮屋頂代替了以前沉重的頂蓋,哥特式建築達到了現代之前的建築可以達到的“輕盈”。

這種“輕盈”表現在兩個方面。經常被人們提在嘴邊的是看得見的部分:垂直於建築表面的飛扶壁甩在外圍,支持的結構和圍護的結構分開,使得建築“真正的”表皮可以開更大的窗,哥特教堂有著30%~40%的窗-牆比,有時候這個數字甚至可以是80%,意味著建築幾乎可以像現代摩天樓那樣通體透明,造就了聖母院南北側巨大的玫瑰花窗,或是他處可見的細長垂直的“柳葉窗”,讓人們津津樂道;尖拱而不是圓拱,顯著地改變了教堂向高空拔起的身姿,讓它顯得比例更加削長,彷彿不受重力的羈索……

建築史家很少提及,除了大窗、尖拱,巴黎聖母院等哥特建築的“輕盈”,更重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

1954年,畢加索63歲時所作的《巴黎聖母院》

更重要的“輕盈”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少為建築史家所提及。不像厚重的羅馬神廟,使人無從揣度它內部的構造——比如大理石飾面並非反映混凝土砌體的品質——哥特教堂的結構邏輯從裡到外幾乎也是透明的,它好像一道簡明的力學公式,可視化了,驕傲地宣諭給那些幾欲傾倒的人們看。與此同時,這種物質化的建築觀念能支持的平衡狀態,又相對脆弱,用金屬勒條和接件緊固在一起的,畢竟是比人的肉身沉重得多的,一重石頭的 “簾幕”——比起有著多重“保險”的現代結構而言,熊熊燃燒中的巴黎聖母院難免使人心生狐疑,畢竟上界有別於凡間,鐘樓總聯繫著怪人。

不管蓄意破壞教堂的傳言是否真實,歷史上哥特建築的營造並非沒有風險,這是事實。冒著這樣的風險建起的建築必然有它存在的不尋常的理由,突破同時是工程技術和觀念上的。建築學家們認為,正是這種追求導向了真正“現代”的建築學,與那些純粹抄襲外表的山寨兄弟比起來,早期的哥特教堂反而有著更純正的“現代”血統——我們指的是“哥特”和(僅僅是視覺上的)“哥特式樣”的區別。雖然20世紀的某些建築也以“哥特復興”自況,但真正的“哥特建築”並不具備尋常建築的功能,它不是裝飾,無關使用,純然是種想象的、精神性的空間——你可以看到,巴黎聖母院中並沒有什麼現代的“房間”,也缺乏能夠細分層級的“功能程序”(program),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哥特建築也許只適合做教堂——它是一種沒有實際功用的建築類型,一座真正的“屬於自己的紀念碑”(automatic monument)。異乎尋常的高度,完全開放的內部空間,只是為哥特建築的“無用之用”做些註腳,把這種抽象的冷峻或是瘋狂推向新的高潮。

但是這畢竟是巴黎。我們已經提到,勒·杜克在19世紀重修的巴黎聖母院已經更好稱為一座新的教堂,那時的巴黎也不是哥特城市了。除了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勒·杜克自己更多是在“往前看”的近代結構工程中獲得了盛譽,但他同時也把自己看成一個藝術家,時不時地給古物塞進一點他認為得體的裝飾。他愛烘焙能吃飽肚子的奶油蛋糕,也喜愛上面的泡沫。

奇怪,同樣是通往“現代”的橋樑,於是出現了上下兩層的區分:下面走的是動力澎湃的火車,甚至在黎明之前早已裝車,但是行跡卻看不太見,招搖的大路上走著的,分明是另一輛神氣活現的花車。在畢加索筆下,巴黎聖母院已經是彩色的了。像我這樣看過了這幅畫再去過現場的人,不知道會不會略感到一絲失望,因為即使清洗過的灰黃的建築立面,無論如何也沒法和夏加爾的畫面聯繫在一起。他所描繪的可能只是一種對於浮華城市的印象,他甚至還寓意了它將來可能的命運:從教堂的屋頂上,你看到藍色的“火焰”已經在熊熊地燃燒,顯然,那並不是物理災難,它象徵著舊日的教堂散發出的新的溫度,但“大火”過後的,也許就是這座建築今日要面對的。

古老的哥特工匠和畢加索都很“現代”,也許,這是河邊兜售各種美麗明信片的法國小販所不能理解的。

在現代建築中也短暫地出現了這樣一種奇特的矛盾和迴歸。20世紀初走進賓夕法尼亞火車站的人們都目瞪口呆:羅馬人發明的、卡拉卡拉大浴場那樣虛驕無用的空間,竟然是用來盛放近代最新的工業文明的速度的。同理,哥特式建築在“商業的大教堂”中找到了它的新生,早期的摩天大樓絕不是“無用之用”,它其實是渾身充溢著(商業)價值的。然而,它們卻神使鬼差地接近了哥特建築的氣質:無休無止地向上飛昇,執拗不悔地走向極端——哪怕這種極端是把極端無用變成了極端有用。另外,還有很多散發哥特氣息的,真的神妖,裝點在建築的表面。但是飛扶壁在密實的城市中消失了,因為它形成大部分的多餘空間,佔用了可觀的土地,這是“現代”所不喜的。

還是那位造就了今日巴黎聖母院的勒·杜克。他曾經引用三個青銅水瓶形狀“進化”的案例,來說明建築形象和技術演進的一般邏輯,第一個水瓶上沿的把手反映了它被倒置晾乾的狀態,所以把手的形狀配合水瓶的形狀,絕不至於讓它在倒置時輕易地彎折。當水瓶成為一種工業化產品之後,形式主義的沿用脫離了最初的語境,第二種水瓶自身的形狀變化了以便吸引買家——然而,關鍵是最後一個水瓶帶來的“然而”,水瓶的形式變得更加圓潤,把手的樣式現在還是追隨水瓶的形狀,但是卻和水瓶最初的功能無關了,甚至無法再行倒置。它再也沒有回到最初的水瓶中去,形式有了自己與時俱進的意志和生命。

勒·杜克的巴黎聖母院,或許還有我們今天看到的“歷史建築”,有時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