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聖保羅教堂的陳年往事

建築 基督教 管樂器 樂器 臺東鎮網 2017-04-05

青島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聖保羅教堂的陳年往事

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聖保羅教堂

青島曾有基督教堂90多座,最著名的三座是:天主教堂(又名聖彌厄爾教堂)、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聖保羅教堂。其中,江蘇路基督教堂最為特殊,它借山而立縱向延伸,與周圍的自然景物渾然一體,相映成趣。100多年來,除了它讓人難以忘懷的造型,更讓人魂牽夢繞的是那架又高又大的管風琴……

青島三大教堂已成為城市的一種珍存,一種魅力。今天就來說說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聖保羅教堂。

江蘇路基督教堂可容千人

在江蘇路上,每走幾步就會看到一個畫架,拿著油畫筆的美術生抬頭看看那陡斜的紅色屋頂、綠色尖頂鐘樓,將其留在了畫面中。有多少人被它留住腳步,就連著名作家沈從文也曾“一個人走到青島那個高地的教堂門前,坐在石階上看雲、看海,看教堂石牆上的薜蘿 。耳聽到附近一個什麼人家一陣鋼琴的聲音……”

它就是基督教堂,又稱青島福音堂、總基督教堂、德國教堂、國際禮拜堂等。教堂鐘樓外部的三面牆上鑲有機械時鐘,因而俗稱“鐘錶樓”。

基督教堂位於江蘇路15號,建築主體由禮拜堂和鐘樓兩部分組成。禮拜堂面積400多平方米,可容1000多人,18米高的大廳分上下兩層,廳前方正中設祭臺,祭臺上方為彩色玻璃拼成的大幅耶穌畫像。鐘樓呈方形,總高39米,上部裝兩面時鐘,內部有一大兩小三口德制洪鐘。教堂的鐘樓,是老青島五大鐘樓之一。

說到外觀,厚重的花崗岩教堂牆基,有著凝重粗獷氣質,外觀輪廓清晰而簡練,顯示出德國古堡式建築特有的美感。

那油畫般的設計方案

當然,更讓大家稱道的是江蘇路基督教堂借山而立縱向延伸的格局,與周圍的一切渾然一體,宛如一幅油畫。這是誰的創意?

時間回到1907年。當時的膠澳總督是德國路德會(亦稱柏林教會)信徒,為了德國信徒舉行禮拜想建造一座教堂。青島基督教網站有一篇題為《江蘇路基督教堂的歷史》的文章稱:1907年6月1日,德國路德會正式向東亞的西方建築師徵集方案。教堂建在一座小山丘上,西面即著名的別墅林立的歐洲人居住區,位置正好處於歐洲人區和俾斯麥兵營之間。在此之前落成的總督小教堂和總督學校則位於該址的南側。據記載,從福音堂高低口望海灣,為當時亞洲最佳景觀之一。

在招標過程中,德國建築師羅克格的設計方案被採納,該方案最大的亮點是將建築要求與地形條件成功地結合起來。1909年3月26日在柏林出版的《德國建築業報》上,羅克格撰寫的《青島,膠州的基督教堂》一文闡述了創作思路:“鑑於各種設施均設在建築底層,教堂需要較寬大的基座,與此相應,其縱向空間延伸並不顯得過分引人注目。這一設計十分吻合高地建築的要求,塔樓的設計高度為27米,從而不至於導致與周圍的山地產生高下懸殊的效果”。

據記載,當初的方案評委會鑑定說,該設計達到了油畫般的效果。有評價認為,處在數條街道交會處的教堂高聳鐘樓,對市區形成歐洲小鎮的風格特徵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在福音堂堂區院內另建有二層樓房兩棟。一棟是該堂的附堂,一棟是傳教士的住宅。

江蘇路基督教堂1908年4月19日動工,1910年10月23日落成,為德佔時期建築精品之一。

消失的管風琴

江蘇路基督教堂建成了,誰知道比它完美的外形更吸引人的,卻是裡面那個神奇的樂器。青島著名文史專家魯海老先生更是記得,解放前,不斷有達官貴人如宋美齡、宋子文等來此禮拜,改革開放初期也不斷有外賓來此參觀。更有一些老外手拿地圖或是別的什麼資料,在市井街道中尋找它。魯海早年就讀的江蘇路小學與教堂僅有幾步之遙。坐在教室裡,每每就會有管風琴的旋律倏然而至,“讓心靈一下變得空曠、寧靜起來”。偶爾還有附近德國學校的唱詩班姑娘們,在管風琴的伴奏下輕聲唱起讚美詩……

這個神奇的樂器就叫管風琴。這裡要說明的是,管風琴是一件純粹的宗教樂器,屬於氣鳴樂器,是流傳於歐洲的歷史悠久的大型鍵盤樂器,首先出現於公元前250年前後,是樂器歷史中構造最複雜,體積最龐大,造價最昂貴的樂器。

只是,管風琴的旋律只在青島的上空飄揚了57年,就戛然而止。關於這架琴,也只是存在於某些人的記憶裡,甚至連原青島市基督教協會會長、江蘇路基督教堂的牧師董延諒最初也不知道它的存在。鄧豔玲在《青島老建築還魂記》中提到:“基督教堂管風琴的音樂,曾經是這座城市的一道特別的風景。不過,董延諒牧師最初並不知道這座巨型樂器。1989年,他從華東神學院畢業來到這座老教堂工作時,二樓的露臺就一直是空的。後來,他從教堂的資料知道,這座建造於1910年的教堂,曾經有一個罕見的巨大的管風琴,它長7.7米、寬2.8米、最高處4.4米,就擺放在二樓的露臺處。在“文革”第二年,管風琴就被砸壞拆掉了。”

一個德國人的努力

2010年10月23日,江蘇路基督教堂百年慶典時,在青島消失了整整43年的音樂,又重新響起了。這歸功於一個德國人的努力。

2009年,在籌備基督教堂百年慶典前,董延諒和他的同事們試圖重建這座管風琴。德國人造的,當然還要找德國人。讓他們吃驚的是,100年前那個製造管風琴的公司居然還存在。

依靠著保存百年的圖紙,用了9個月的時間,管風琴公司的兩位老闆帶著20多位工人複製了這架管風琴。隨後,管風琴被重新拆開,並一一碼進了集裝箱。從德國港口運出,中轉上海港,歷時35天,終於在2010年9月20日凌晨1點半送抵江蘇路基督教堂。安裝時,兩個老闆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一鍵一弦地調試好音符。

從此,每逢週末,與43年前消失的管風琴一模一樣的悠揚琴聲,又飄蕩在百年大廳裡。這新的琴聲,也讓江蘇路基督教堂從現代生活中一下子“穿越”到了當年。

毫無疑問,歷史資料和工藝的保存是復建最重要的因素。德國人對文化傳承的嚴謹態度,讓青島的這個老建築恢復了昔日的榮光,勾連兩者的,是一個名叫歐涵的德國人。

2009年,歐涵和他的青島朋友孫嘉毅一起在柏林創辦了中國德意志文化遺產基金會,任務是通過德國文物保護專家 、建築師、城市規劃師、技師等專業力量,對位於中國的德式建築文物的保護進行積極支持。正是這個基金會,幫助基督教堂與德國各機構聯繫,並籌措了資金進行修復。

聖保羅教堂:鐘樓成街道一景

在膠州路和觀象二路交會處,有一座經典老建築,就是聖保羅教堂。聖保羅教堂,又名觀象二路基督教堂,始建於1938年,1939年聖誕節完工,1940年復活節舉行獻堂典禮。這裡曾經是原德國俱樂部舊址,1938年至1940年,由美國信義會建造為教堂。教堂由俄國建築師尤力甫設計,清水紅磚外牆,敦厚雄壯的羅馬式建築,佔地面積695.5㎡ ,可容納700人做禮拜。

關於聖保羅教堂的歷史,青島基督教網站有一篇叫《觀象路基督教堂》的文章稱,聖保羅教堂原屬美國魯東信義會青島區會,解放後教產歸於我國教會。1958年秋與其他多個教派聯合,有武定路靈恩會、中華基督教會、上海自立會、濟陽路聯合教會、泰山路福音堂等多個教派聯合於該堂,實行聯合禮拜。1966年7月,聖保羅教堂停止使用。1995年5月26日,又恢復禮拜。1999年12月30日,聖保羅教堂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但是,聖保羅教堂的魅力遠非如此。它擁有方形鐘樓,沿內部60級臺階可達。鐘樓高24米,成為附近多條街道的一景,也是老青島五大鐘樓之一。聖保羅教堂迄今70多年曆史了,而鮮為人知的是,教堂的老鍾竟然有近百歲了。正因如此,當地人都叫它“鐘錶樓”。更為神奇的是,鐘錶樓建在高高的山坡上,以其為中心放射出七條道路,鐘錶鑲在高高的塔樓的三面牆上,從任何一條路上都遠遠可見。表走得很準。在昔日手錶還不普及的年代裡,它對青島人日常生活的影響實在不可低估。很多人對教堂裡悠揚、渾厚的鐘聲印象深刻。

而據記載,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兩彈元勳”王大珩(héng)在青島時曾住在聖保羅教堂旁,但已無法確定門牌號了。

鐘錶樓的傳說

鐘錶樓的尖頂上曾經有過一顆紅紅的五星。站在泰安路和雲南路的天橋上,向南望去,一眼就可以看到鐘錶樓上的那顆紅星。

“文革”伊始,錶停了。《鐘錶樓》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據傳紅衛兵上樓破“四舊”,拆開一看,機芯全為銅製,重約百餘斤,便有人生了黑心,終於偷走,不知去向。又傳,實際上無所謂機芯,而是有人在那裡時時撥動,此樓從此被紅衛兵佔用。在鐘樓頂部的小窗裡,伸出多隻高音喇叭,四面八方,晝夜開播,傳之甚遠,與海洋學院樓頂的高音喇叭遙相呼應,控制了半個市南。

而實際上,鐘錶確為銅製並有相當重量,但並未被人毀壞盜走,而是被送到廢品公司。其停擺的原因不過是無人上弦罷了。據說,鐘錶樓發還之初,無人懂得如何使鐘錶重新運行。去請亨得利錶店的老師傅,來後見樓梯太陡,說是修不了,而年輕師傅又不會修 。後有信徒毛遂自薦,上去一看,缺個齒輪。據說,當初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來,住在附近,接待處的人想讓表走動起來,未修好,卻弄壞了一隻齒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