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驚鴻一瞥的“金三角”

建築 金三角 寧靜 空調 攜程攻略社區 2017-04-14

第1天 2016-09-28

本來印度之行應該有超過10天假期再前往會比較盡興,但我就是想去看看泰姬陵,這原始的衝動讓哪怕只有六天假期的我們也毅然決定前往。南寧飛往印度比較便宜的方式就是在昆明轉機,昆明長期有飛往印度兩大城市德里和加爾各達的航班。南寧往返昆明往返德里機票為3400元左右每人,算是比較划算的,於是印度之行從昆明起航了。

第一章:初識德里,在混亂中前行 既然時間短暫,那麼這第一次印度之行也不能太漫無目的,還好它有一條著名的短期旅行路線——“金三角”(這可跟中泰老緬邊境的著名毒品交易地區沒半毛錢關係,它指的是德里—齋浦爾—阿格拉這三座彼此相距200多公里的城市所覆蓋擁有9項世界遺產的區域形成的黃金旅行路線)。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印度首都新德里(屬於大德里範圍的一部分),關於這座城市,我有預感它必將會刷新我們的一些感官和給旅行帶來意想不到的體驗。

經過近4個小時的飛行,我們於當地時間13點左右到達了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不得不說印度確實是個有些“奇葩”的國家,連時差都不是整點的,而是比我們的北京時間晚兩個半小時。但德里機場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卻是非常好的,乾淨、有序、入境大廳上方的佛手印更是充滿了印度風情,讓我恍惚間竟覺得這裡或許不是印度了。

印度的出入境卡較之前網上所查的改變不少,取消了出境卡,僅需要填寫簡化後的入境卡即可。主要填寫的內容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護照號、航班號、入境日期、過去六天內訪問過的國家、在印度的住址、聯繫電話等。

關於簽證: 由於印度已經於去年九月正式開放了電子籤,而且電子籤要求提供的材料也非常簡單,所以我們果斷選擇這種方式。具體辦理過程可參照這篇攻略: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dbf63bf0102vvg8.html?vt=4,這裡就不詳述了。自己申請價格為每人49.2美元,比淘寶上任何一個代理都便宜,也不算複雜,大概三個工作日左右出籤。入境有專門的電子籤通道,要求錄入全部十個手指的指紋,如果碰到入境高峰期會比較麻煩,還好我們到的時候人不多,順利入境。

既然順利入境了,那就可以安心開始旅行了,大家猜猜這間印有三哥三妹頭像的房間是什麼?

在機場外找到預定酒店的接機人後,我們乘車前往新德里火車站(NDLS)附近的酒店。離開了文明有序的國際機場,進入到德里這座世界聞名的“堵城”後,一股濃郁的帶有印度風味的混亂感撲面襲來,滿街的汽車、摩托車、突突車、人力車、甚至還有馬車將城市彎曲狹窄的道路塞得滿滿的,以致於經常會有這樣的“靜止”狀態出現。

見識了德里擁堵的交通後,我們順利入住預定的新德里火車站(NDLS)附近的酒店,酒店距離火車站大概600米左右,屬於揹包客聚集的帕哈拉甘區,周邊環境比較混亂,預定這裡只是為方便明早趕火車去齋浦爾而已。簡單收拾下就出門前往紅堡建築群,步行穿過極擁堵區域後,叫了輛人力三輪車,在德里舊城區穿行著朝目的地進發。

紅堡建築群座落於舊德里城東北部,亞穆納河西岸,2007年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紅堡因其用褐紅色砂石建造而得名,17世紀中葉,莫臥兒皇帝沙賈汗把都城從阿格拉遷至德里,效仿阿格拉堡的風格建造了該城堡。大概是效仿我“天朝”,近年來印度各大世遺門票價格漲勢凶猛,紅堡建築群門票目前為500盧比每人(約合人民幣50元)。

選擇第一站前往紅堡建築群是有原因的,因為這裡每逢週一都不開放,而我們回到德里後僅剩的半天又恰逢週一,為了不錯過這個世界遺產,這才馬不停蹄地前往。而且紅堡建築群最佳拍攝時間就是我們參觀的這個日落時段,陽光照在褐紅色砂岩上,讓這宏大的建築群更具魅力。

幾隻不知道是鷹還是什麼的大型鳥類盤旋於紅堡上空,給這座帝國堡壘增添了幾分蒼涼意味。

拉合爾門面朝曾為莫臥兒王朝首都的拉合爾(現位於巴基斯坦國境),通過這座雄偉的大門就算正式進入了紅堡。

紅堡建築群包括紅堡(Red Fort)和薩林加爾古堡(Salimgarh),進入紅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世界遺產標誌碑“打卡”。

紅堡建築群是典型的莫臥兒王朝時期的建築,門廊上莫臥兒帝國的雕花樣式幾乎伴隨了我們此次旅程的全部遺產。

漫步在私人大廳空曠的走廊中,可以更直觀地感受莫臥兒帝國時代的建築之美。

走累了也可以坐在這些凝聚著歷史痕跡的石頭上,欣賞落日下的紅堡建築,感受寧靜的力量。

私人大廳北邊這座獨特的建築是珍珠清真寺,這裡曾是皇帝做禱告的地方,其方向正好朝向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只不過這裡並不對外開放,遊客只能透過紗窗一窺內景。

忽然被草坪中一些可愛的小身影所吸引,仔細一看居然是一群小松鼠。這些小傢伙也許是習慣了遊人,並不十分害怕,反而悠閒地享受自己的時光。

雖然紅堡內部很多建築已經被英國殖民者毀壞,可看性不高,但不得不說落日時段的紅堡仍然是很適合拍照的地方。

這時,一對印度情侶主動要求與LP合影,看來傳聞屬實,三哥三妹們是很喜歡與中國人合影。也就是從這次合影開始,我們的紅堡之旅開啟了A+B+N合影模式……這是A模式。

這是A+B模式。

暫時擺脫了合影困擾,繼續欣賞紅堡內部的建築,不過不知道是為什麼,紅堡好些區域都處於封閉或維修狀態,讓本來就看點不多的紅堡更顯內容不足。

離開時參觀了博物館,這裡收藏了許多珍貴文物,其中包括這幅泰戈爾畫像。

聖雄甘地的青銅鑄像是另一件很吸引我的展品,這位偉大人物的一生本身就是傳奇。

本來想按照LP上的地圖指引從博物館這邊前往同屬紅堡建築群的薩林加爾古堡的,卻不知道是時間太晚還是暫不開放的原因被工作人員阻止了,只得略留遺憾地離開。

剛走出紅堡就遭到了三哥三妹們的集體圍追堵截,開始了各種合影模式。但怎好拒絕人家的熱情呢,只得灰常耐心地一一化解。

終於在完成了A、B、C到A+B、B+C、A+C等各種模式後,以一張集體照結束了“痛苦”的合影過程。趁著暫時沒有人再來“騷擾”,我們急忙“逃離”了紅堡區域。

回望天邊晚霞映襯著的這座莫臥兒帝國時代的建築,遙想帝國已逝於歷史長河之中,不禁有些唏噓。

初到德里就來到它最混亂的老城區,心裡自然有些不安,所以在結束紅堡之行後也巴不得趕緊離開這個區域,但其實這個區域內還有很多動人的風景留待旅行者去發掘,不過我們暫時是無能為力了。

離開德里老城區之前有一個地方還是要去看看的,那就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賈瑪清真寺,找了輛人力車,談好價錢抓緊時間前往。途中會經過舊德里著名的月光市場,寶萊塢一些印度歌舞片都曾在此取景,這裡頗有中世紀集市的味道。

賈瑪清真寺距離紅堡建築群不遠,步行也就大概二十分鐘,這裡可以容納25000人,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不過外國人入內要收門票300盧比拍攝費。由於近幾年我們去過阿聯酋、土耳其的諸多著名清真寺,因此對這裡興趣不大,只是拍拍外觀就行。

與紅堡建築群類似,日落餘暉下的賈瑪清真寺也將它的美髮揮得更淋漓盡致,這裡的宣禮塔是可以花錢登頂的,100盧比每人,站在高塔上俯瞰德里老城區想來也是不錯的體驗。

但賈瑪清真寺真正吸引我們的倒不是建築本身,而是清真寺外臺階上坐著的穆斯林信徒們,在長日將盡之際,大家安靜地坐在這裡聆聽宣禮之聲,洗滌疲憊的心靈,尋求寧靜,而這才是我們眼中最動人的風景。

坐在清真寺外高高的臺階上遙望門外的舊城區,破敗不堪的房屋,擁擠的人潮,讓近在咫尺的舊城區與清真寺內寧靜安詳的氛圍格格不入,可這不正是印度這個國家的真實寫照嗎?或許這才是我們此次旅行的意義——行走在德里這樣獨特的城市中,邂逅真實的印度。

就是在這樣破舊無序的街道中,卻隱藏著一間著名的餐廳——Karim's,它是一家位於賈瑪清真寺南門小巷子裡的百年老店,裝修很不顯眼,也許需要問問路人才能找到。該餐廳入選過紐約《時代》雜誌亞洲最佳之一,獲得過BBC、美國國家地理等眾多媒體推薦,物美價廉。

果然美食大多隱藏於祕境之中,這家小店就是如此,它隱藏在主街道旁一條小巷之中,頗有幾分大隱於市的味道。

這裡是體驗地道印度美食的好去處,我們選擇了一份雞肉咖喱和一份雞肉米飯,據說這裡的羊肉咖喱很不錯,可不知道為什麼服務員小哥居然說沒有,也許是我們英語太爛溝通不清的緣故吧,反正沒吃到傳說中的美食,但初次品嚐地道印度菜的體驗還算不錯,起碼口感味道什麼的尚在我接受範圍之內。

晚餐後的德里已經華燈初上,我們也趕緊離開了老城區,前往德里北部最繁華的康諾特廣場區域,這裡是德里最有名的商業中心,有許多高檔商店。我們主要的目的是來這裡兌換貨幣,畢竟機場兌換匯率太差,僅僅是兌換了一些應急用。而康諾特廣場應該是德里能兌換到合理價格比較方便的區域了。

成功地以1:66(美元兌盧比)的較好匯率兌換了此次行程的大部分現金,又隨便逛了逛,覺得康諾特廣場也沒什麼值得看的東西,加上明天大早要趕火車,所以還是乘坐地鐵返回酒店。也由此見識了“巨擁堵”的德里地鐵,由於只坐幾站,所以LP沒有去選擇坐第一節專門為女性提供的車廂,而是勇敢地在我“保護”下擠進了人海中。

地鐵終點站是在新德里火車站,但是我們剛出站就懵了,完全不知道怎麼走回酒店,看導航也不是很清楚,只得打了輛突突車返回。短短的路卻擁堵異常,再次見識到德里“恐怖”的交通,有“怒路症”估計會無法在這裡開車的。一番折騰後還是回到了酒店,總算可以安心休息了。

回到酒店房間整理下思緒,理順之後的行程,再把換好的錢分配清楚。印度盧比和人民幣匯率大致為10:1,面值有1000、500、100、50、20、10、5盧比等,與人民幣使用大致相似,因此不會存在太多不便。不得不說,初到印度而且是德里這座名聲不佳的城市難免會有些緊張,不過還好一切順利,希望接下來的行程也能如此,晚安,印度。

第2天 2016-09-29

這個季節的德里天黑得早卻也亮得快,所以哪怕我們五點多出門前往新德里火車站(NDLS)也不會覺得有太多不安全感。之前瞭解到這裡是各種騙術集中所在,因此也頗有些提心吊膽。在火車站外稍微周旋了一下還是順利進站,本著一切主動搭訕的人都是騙子的經驗之談,我們完全無視了各種企圖與實際的搭訕,最終成功找到了候車站臺。

與現在國內火車站秩序井然不同,印度的火車站站臺非常混亂,各種乞丐、擦鞋匠和騙子都混跡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概不理,就算乞丐真的很可憐也不要輕易施捨,否則其他的可能會一擁而上,那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麻煩纏身了。

火車進站,我們開始尋找自己的車廂,印度火車按照等級劃分為1-3AC(一至三等空調臥鋪)、AC Executive Chair(空調軟嘴)、AC Chair(空調硬座)、Sleeper Class(無空調臥鋪)和Unreserved 2nd class(無預訂二等車廂)等主要7種,印度人因為種姓制度限制,購買的車票會有限制,外國人則無限制,所以我們選擇了空調軟座。

對於一般旅行者來說,除非是特別想體驗低種姓印度人民乘坐火車的狀態,是不會選擇無空調等級車票的。因為那會是非常難受的體驗,顯然我們還不想自虐。但也不得不說,火車不愧是印度社會的縮影,一切等級的區分從乘上車的那一刻起就劃分得如此涇渭分明,冷酷得讓我們這些“外國人”感到“心塞”。

不過不管怎樣,我們的印度火車之旅還是開始了,始發地是德里,目的地是齋浦爾,而這趟列車並未“開掛”,最多就是行進中不關門而已。可以暫時與德里說再見了,多彩的拉賈斯坦邦在等待我們,幾天後回到德里將是在南部的尼桑木丁站,不會再回這個區域了。短暫的德里之行讓我們邂逅了印度的混亂與精彩,那麼就繼續勇敢前行吧。

空調軟座不是每趟列車都有的,我們選擇這趟恰好有,因此就體驗了一次,而這種級別是配有早餐的,正好省了早餐錢。車票是通過淘寶購買的,因為自行購買無論是現場還是網上預訂都比較麻煩,而淘寶購買手續費也不貴,對於我們這種英語不好時間又緊的非常合適,而且可以打印電子票乘車,非常方便。

火車上的早晨非常豐盛,有小點心、檸檬水、奶茶甚至還有炸土豆食品,反正就是不停地有東西吃,不禁讓人感嘆70塊錢的車票是多麼划算啊!對了,印度乘坐火車是開了車才會有乘務員來查票的,因此完全可以無視任何在這之前問你要車票的人,這些人多半都是騙子。

火車行進過程中窗外的世界同樣精彩,鐵路沿線有著許多不一樣的“風景”,比如孤獨的行者。

破敗的貧民區。

命中註定卻不會相識的錯過。

獨自等待未知的命運。

看著這些人間種種,不禁讓人感嘆又充滿無奈,火車會帶著旅人到達目的地,至於沿途的風景都不過是人生旅途上最短暫的邂逅,之後的路將如何走,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選擇。火車承載的人文意義在印度這樣一個宗教繁雜、種姓制度限制且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度尤為明顯。

第二章:粉紅之城、山地堡壘與候鳥王國,多彩的拉賈斯坦 如果說印度哪個邦擁有最多的色彩,那無疑是拉賈斯坦邦。這裡有美麗迷人的“四色之城”(粉紅之城——齋浦爾、白色之城——烏代布爾、藍色之城——焦特布爾和金色之城——傑伊瑟爾梅爾)、宏偉的拉賈斯坦山地堡壘和以蓋奧拉德奧、倫騰博爾為代表的國家公園,融合了印度極為獨特的文化與自然景觀。雖然我們無法探索拉賈斯坦的全部精彩,但相信短暫的接觸已經足以讓我們記住它的瑰麗與璀璨。

短暫的火車之旅當然遠不能滿足我們對這個火車大國的文化認知,留待之後的旅程再繼續發掘吧。當抵達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浦爾時,還是有些小期待的,對於這座“粉紅之城”我向往已久,但仍然要安頓好後再出發去老城區。此次預訂的烏麥-傳統風格酒店是很值得期待的特色酒店,這點從它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那刻起就已經證明。

這座酒店是傳統拉賈斯坦風格的遺產酒店,雖然不比另外幾座動則數千美金一晚的王宮舊址改造的超豪華酒店,但也是以一座舊時將軍宅邸所改造的,所以內部的裝潢還是非常華麗且富有印度風情,更重要的是性價比超高,我們預訂一晚的價格僅260元人民幣左右還含早餐,值得推薦。

看過影片《涉外大飯店》的朋友們對於齋浦爾的遺產酒店應該不會陌生,這部動人的影片也讓觀眾從另一個側面認識了印度獨特的文化。而且我很慶幸預訂的酒店與圖片宣傳基本一致,而不是30年後的願景。正如影片中印度名言所說:“神說,所有事最後一定會完美,如果還不夠完美,那說明還沒到最後!”還好,酒店不錯,事情不賴。

實際上酒店也確實是挺好的,傳統的拉賈斯坦建築風格、考究的內部裝潢加上每層都有的景觀露臺,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也讓尚未感受到拉賈斯坦邦華麗的我們驚歎於這裡不同於印度其他地方的獨特魅力。

我們的房間位置也極佳,位於酒店頂樓,房間門口就有個小露臺,閒暇之時可以坐在那欣賞風景。房屋內部裝修也頗具匠心,具有拉賈斯坦地域特色,即使與去年住過的土耳其薩夫蘭博盧和塞爾丘克的風情酒店相比也毫不遜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酒店的餐廳也很不錯,它位於三樓的露臺,可以邊吃東西邊欣賞齋浦爾的城市景觀。而且菜品味道也相當好,至少是此行我們吃過感覺最好的一家。雖然價格偏高,一頓飯平均在150元左右,但是在高溫環境的印度能找到環境味道都不錯的就餐地點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呢。先點兩杯印度著名飲品奶昔,等待大餐上桌。

經過廚師精心烹飪後,正餐上桌了。我們點了一份羊肉咖喱和一份羊肉塔利套餐,所謂塔利套餐(Thali,表示“大碟”)是指在金屬製大碟子裡放米飯或薄煎餅等主食和黃豆湯、多種咖喱、菜餚、Dahi(酸乳酪)等,是印度正式餐。這種套餐價格適中吃得飽的同時又可以嘗試多種口味的咖喱,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外面烈日當空,暫時不適合出門,還是喝著奶昔,吃著咖喱,小憩一會,補充好能量再出發吧。

齋浦爾市內最著名的景點都集中在老城區,分別是簡塔·曼塔、城市宮殿和風之宮殿。可以購買1000盧比每人的聯票參觀,聯票還包含了琥珀堡、老虎堡等知名景點,比單獨購買划算不少。先來到簡塔·曼塔,這是此行造訪的第二個世界遺產,也是最有意思的一個,找到世界遺產標誌碑照例先打個卡。

簡塔·曼塔得名於梵語,意思是計算儀器,由齋浦爾的天才王公同時也是天文學狂熱愛好者傑伊·辛格於1728年建立,他總共建造了5座天文臺,分別位於齋浦爾、德里、瓦拉納西、烏賈因和馬圖拉,其中以齋浦爾的簡塔·曼塔最大且保存最為完整,它也於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齋浦爾的文化驕傲。

古天文臺曾於1901年整修過,目前尚有17種造型奇特的大理石建造的天文觀察儀,有日晷、經緯儀、子午線儀、預測月蝕的儀器、星盤、十二宮圖等等,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制天文臺。

這裡彷彿一座奇異雕塑展覽館一般,各種奇異的天文觀測工具遍佈其中,讓人眼花繚亂,估計帶小朋友來看會覺得很神奇。

在這些奇特的天文觀測工具中以這座宏偉的黃色建築最為吸引人,它應該是座古天文臺,與我國古代的觀星臺類似,不知道辛格王公是否經常登上去夜觀星象呢?

據說這些儀器很多現在仍然可以使用,而且非常精確,古人的智慧令後人歎服。

不得不說齋浦爾的簡塔·曼塔確實是很神奇的建築,這裡複雜的石制天文儀器都是為用肉眼觀測天文而設計,不知道這位眼裡現在看到了什麼?

齋浦爾的簡塔·曼塔展現了印度莫臥兒時代末期對宇宙的認知以及探究天文學的能力,是莫臥兒帝國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此刻天空被一片陰雲籠罩,暫時擺脫了烈日的炙烤,可以在這獨特的地方稍事休息,感受一下古代印度在天文學上的傑出成就。

雖然沒多久陽光就驅散了陰雲,但不得不說當光線射在這座巨型天文臺上時,竟產生了一種神聖之感,也許這就是古人與上天溝通的獨特方式吧。

齋浦爾的簡塔·曼塔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辛格王公這位天才的城市設計師在打造這座城市時的獨特匠心及對古印度天文學的完美傳承。無疑為我們“粉紅之城”之行開了個好頭,也讓接下來的行程更值得期待。

城市宮殿與簡塔·曼塔距離很近,在走過去的路上遇到了兩位身著傳統拉賈斯坦服飾的騎兵,不知道是做為城市特色的騎警還是表演性質的演員。估計多半是後者,所以我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對著拍照(怕被要錢),但是偷拍卻也被發現了。這位大哥眼神這麼犀利,確定不是真的騎警?

齋浦爾老城區明顯沒有德里老城區那麼混亂擁擠,連動物也可以這麼悠閒地在路中間閒逛。

大家都知道牛在印度是神聖的象徵,它們被認為是溼婆大神坐騎南迪的化身,因此可以無拘無束地在路上行走,如果是白牛的話那更是地位尊崇。天上還不時有大量飛鳥掠過,這些都讓我們這些旅客感到很新奇,而這些景象在印度的城市都是“標配”,看多也就見怪不怪了。

作為拉賈斯坦邦王公貴族文化的象徵,幾乎每座主要城市都會有一座城市宮殿。齋浦爾的城市宮殿修建於1729年,經過後來幾個世紀曆代王公的擴建,宮殿的建築融合了拉賈斯坦的印度風格和莫臥兒王朝的伊斯蘭風格,我們參觀這裡主要目標之一是尋找LP今年新出版的《印度北部》中封面上的大門。

城市宮殿如今還有齋浦爾王公的後代在此生活,那裡被稱為“月亮宮殿”,屬於私人區域,不允許參觀,想要參觀的方法是花2500盧比的高價跟隨特殊團隊有限制地參觀,意義不大,我們只是感受下拉賈斯坦王公貴族生活的環境就好。

城市宮殿如今更像是一座大型博物館,分區展覽了齋浦爾王公的珍藏和城市文化藝術,還是頗有參觀價值的。但這裡要鄭重提醒,博物館裡面不許拍照,而且警示標誌很不明顯,我就是一時疏忽拍了幾張被工作人員警告要罰款,每張照片罰500盧比,經我一番誠懇道歉並刪除照片後最終免於處罰。不過回想起過程,總覺得三哥有敲詐之嫌。

齋浦爾被稱為“粉紅之城”是有典故的,據說印度還是英國殖民地時,為迎接還是威爾士王子的愛德華七世到訪,當時的辛格王公決定將整座城市粉刷一新,形成統一格調,熱情洋溢的色彩獲得了王子的稱讚。“粉紅之城”從此聲名雀起,齋浦爾老城區面街房屋至今都保留著粉刷粉紅色的風俗,並以法律規範的形式沿襲了下來。

一番搜索後在內部庭院內找到了LP封面上的青綠門,這樣的大門一共有四扇,分別是青綠門、蓮花門、孔雀門、玫瑰門,象徵著一年四季。

正如LP(孤獨星球)封面用一位印度男子即將推開這扇門來比喻遊人將探索無限精彩的印度北部一樣,LP(老婆)也將我們對印度和拉賈斯坦邦的好奇打開。

如果說青綠門是最出名的一扇大門,那孔雀門絕對是最驚豔的一扇大門。栩栩如生的孔雀雕刻讓觀者驚歎於拉賈斯坦工匠的高超技藝和美學造詣。

青綠門代表春季、蓮花門代表夏季、玫瑰門代表冬季,孔雀門則代表秋季,讓我們在秋季開始之際在這印度北部名城齋浦爾邂逅一場粉紅色的旅程吧。

繼續漫步於粉紅之城的街道上,感覺比在德里自在了許多,沒有走到哪裡都被人盯著的尷尬,顯然齋浦爾作為旅遊城市對遊客的包容性更強。

與之相比的是這裡對動物的包容性更強,這不,滿天的飛鳥以及攔路的羊群進一步“鞏固”著我們對於印度城市的印象。

也許是逐漸習慣了這種景象,竟產生了它們是城市一部分的感覺,又或者本來就是這樣呢。

如果說要推薦齋浦爾一座最美的地標性建築,那恐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風之宮殿。的確,這座獨特的建築無論從設計上還是美學造詣上都堪稱典範。

置身於這座夢幻般的粉色砂岩建築之下,彷彿面對著一個巨大的蜂巢一般,會讓人產生一種眩暈感。大家記得不要只到風之宮殿遊覽,一定還要來到它後面才能感受這種獨特的美感。

作為齋浦爾的地標性建築,它建於1799年,位於城市宮殿旁,形狀如一面巨大的粉紅色“牆”,上面密密麻麻布滿953扇蜂窩狀的窗,用紅砂石鏤空製成,呈半個八角形,這樣的結構使宮殿內任何地方都有風吹入,遇到狂風天氣,只要把窗戶打開,大風就會吹過前後窗,不會把建築吹倒,宮殿因此得名為“風之宮殿”。

登上風之宮殿,可以遠眺城市宮殿、簡塔·曼塔和老虎堡,是領略粉紅之城風光的絕佳所在。

據說風之宮殿當初修建的原因是為了讓王室中的女性成員可以觀看城市生活和遊行,因此建築本身也增添了一絲嫵媚感。

粉紅色的砂岩在陽光照耀下呈現出金色,配上建築本身獨特的設計風格,更增加了風之宮殿的王室貴氣,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粉世家”。

非常喜歡這裡,它的美無處不在,已經融入了所有建築細節之中。

日落時分在此漫步,享受著曾經只有王室才能欣賞的美景,無疑是人生一大快事。

夕陽下的齋浦爾瀰漫著粉紅色的氣息,就連天空都被感染了,讓人忽然好想談場戀愛。

此時,正巧看見一對戀人相互依偎著,享受著甜蜜的愛情。而我此刻不也是和愛人沐浴在粉紅色的陽光之中嗎,想來,生活還是美好的。

那就讓這美好的時刻多停留下吧,至少在記憶中會保留有這動人的瞬間。

從風之宮殿出來後,我們前往位於老城區南面的巴扎選購去泰姬陵要穿的紗麗,也再次見識了粉紅之城豐富的動物種類。這不,幾隻猴子正從旁邊店鋪頂上爬過,完全是一副旁若無人的架勢。

粉紅之城有好幾個門,其中賣服飾和珠寶首飾的巴紮在新門附近,為了購買這些“裝備”,只能忍痛放棄老虎堡的日落了。

印度的商店普遍關門很早,一般都是日落後就結束營業,也由此可見這個國家保守的一面,所以要抓緊時間了,不然買不到紗麗泰姬陵之行定會失色不少。

在“金三角”區域,齋浦爾是絕對的購物天堂,這裡能買到很多獨具民族特色的服飾、鞋子和珠寶首飾,而且價格實惠,當然很多珠寶首飾都是假貨,不過因為便宜,所以買來用做旅行時的配飾倒也不錯。

看了很多店鋪,也在選購紗麗與旁遮比套裝之間反覆猶豫後,最終在這家比較高檔的店裡選購了一套紗麗,但是眾所周知紗麗雖美但很難穿,所以我們心情也是有些忐忑的。而且紗麗需要搭配裡面的小內衣和襯褲,這些都需要現做,所以時間也很重要,還好還有大半天,而店家也承諾明天中午前可以做好,希望到時候穿出來效果能驚豔吧。

本來想在齋浦爾這家印度著名的電影院看一場傳統寶萊塢印度歌舞片的,誰知道才19點左右影院就不對外賣票了。好吧,看來是逼著我以後去寶萊塢所在地孟買時再看了。不得不說,三哥你們的夜生活真的太貧乏了,這才幾點啊,難道你們除了吃飯和去酒吧就只能回家睡大覺了嗎,唉!

第3天 2016-09-30

在酒店享受了一頓美味早餐後,我們繼續著齋浦爾的旅行。昨天偶遇的一位突突車司機說他很喜歡中國人,曾結識過來自上海的朋友,並且對方經常來齋浦爾都是找他接待。因此我們也決定預訂他的車去遊覽位於齋浦爾市郊的琥珀堡,希望這座屬於拉賈斯坦邦山地堡壘群中的著名城堡不會令人失望。

經過一段十幾公里的山路後,一座雄偉壯觀的城堡赫然聳立在我們眼前。安梅爾城堡位於齋浦爾北部城郊的一座山丘之上,是粉紅之城的舊都,1592年由安梅爾城邦王公曼·辛格修建,由於城堡由奶白、淺黃、玫瑰紅和純白石料建成,遠看猶如琥珀,所以通常稱為琥珀堡。

這座宏偉的城堡是拉賈斯坦邦山地堡壘群這一世界遺產的組成部分,該遺產共有6處,分別是琥珀堡、吉多格爾堡、貢伯爾加爾堡、傑伊瑟爾梅爾堡、倫騰博爾堡和加格隆堡,它們遍佈在拉賈斯坦邦境內,由於其獨特的建築風格、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於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從小便對那些或陰森或莊嚴的古堡有著無限憧憬,只可惜一直未能如願。此次來到印度卻遊了個夠,從紅堡建築群到如今的琥珀堡再到之後的阿格拉堡,莫臥兒王朝和拉其普特王公貴族修建的這些偉大建築一次次地滿足著我的古堡情節。

攀登琥珀堡的過程不算太難,而且通過一層層地慢慢攀登,也可以更好感受這座雄偉的古堡易守難攻的戰略意義。

印度大部分世界遺產保護和宣傳都做得很好,可以在很醒目的位置找到世界遺產標誌併成功“打卡”。

不同於莫臥兒王朝大部分建築喜歡用紅色砂岩修建,齋浦爾辛格王公家族在粉紅之城的基調中,還十分鐘意用這種琥珀色的岩石修建建築,這在齋浦爾僅有的兩處世界遺產——簡塔·曼塔和琥珀堡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很驚歎印度知名景點共有的特點,就是拍照時會自帶動物,使照片整體的意境立即得到提升。真的難以想象環境保護方面做得並不算好,汙染較為嚴重,衛生條件差的印度為什麼會如此受到各種動物特別是鳥類的鐘愛?

琥珀堡內不但有好的文化景觀,同時還會讓攝影愛好者捕捉到一些不錯的人文景觀。比如這些身著黃色紗麗的環衛工人就是這裡一抹亮色,只不過由於被遊客拍多了,她們有的也開始不務正業起來,例如這位就是擺拍要小費的專業“模特”。

相對於有些刻意的“擺拍”,反而是這樣帶有“偷拍”性質的照片更能捕捉到動人的瞬間。

琥珀堡秉承了拉賈斯坦風格古堡的建築特點,一層庭院套著一層庭院,讓建築本身顯得極富層次感,尤其是最深處的庭院,與後宮完美結合在一起,頗有幾分歐式古典園林的味道。

後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這裡房間佈局設計精巧,據說,從前到了晚上王公可以悄悄走到王后或任何一位王妃的房間,而不為其他妻妾所知,所有房間都是獨立的,但出口都面向一個公用的走廊。我們也隨意逛入一間房間,試著探尋古代王公留下的祕密。

隱蔽的房間和設計精巧的窗格是“窺探”外界的一道絕佳屏障,不知道這座古堡見證過多少當年王公貴族們的爾虞我詐和後宮嬪妃們的勾心鬥角。

由於後宮獨特的設計,讓人們在裡面會容易迷失方向,特別是想登上古堡頂層的遊客更是被一層層的樓梯和房間繞暈,於是就會有一些駐守在這裡的軍人“好心”地帶路。而我們憑藉良好地方向感很快利用地形甩掉了企圖帶路要小費的軍人,並且如願登上頂層,得以盡覽壯闊的山地勝景。

佇立在琥珀堡後更高位置的城堡叫做傑加爾堡,裡面建有瞭望塔、水庫、居民區、木偶劇院以及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輪式大炮——Jaya Vana。不過我們時間有限,加上已經接近正午,一番權衡後還是放棄前往,不過僅僅是遠眺也能感受到這座城堡的氣魄不凡。

下山的路上偶然間看到一個動人的瞬間,一隻山羊行走於登山環道之上,背景是雄偉的琥珀古堡,一時間昂然古意油然而生。

山坡羊,琥珀堡懷古。

返程途中與大象擦肩而過,遺憾沒能乘坐大象登上琥珀堡,感受拉賈斯坦王公的奢華方式。但當想到動物保護主義者不會喜歡這樣時,還是知趣地閃人吧。

回齋浦爾市區的路上有一處景點是不容錯過的,那就是水之宮殿。它位於廣闊溼潤的Man Sagar 地帶,造型精美,是辛格家族建立的,既是皇家避暑山莊,也是獵鴨圍場,只不過目前尚不對外開放,一般遊客都是包車前往琥珀堡參觀途中順帶讓司機停下來拍照而已。

遠眺水之宮殿,確實如同完全建在水上的仙宮一般,雖不得遊覽,但這美麗的風景仍值得一看。

不時天上會有水鳥飛過,而且LP居然還在水邊看到了包括野豬在內的幾種豬,看來這裡生態環境確定不錯,難怪受到王公貴族的喜愛。

告別粉紅之城時在酒店看見這樣一張老照片,上面是年輕一代的拉賈斯坦王公貴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拉賈斯坦王公與中國的土司有一些相似之處,都是在承認中央政府的基礎上割據自制。不同的是土司制度已經消亡,而拉賈斯坦的王公們仍然以一種更符合這個時代發展步伐的方式將血統傳承著。

在齋浦爾火車站外看見一個小女孩,她正無拘無束地將鐵鏈當成鞦韆玩耍,看著她頗有幾分旁若無人的架勢,很是可愛,忍不住駐足觀看了一會。

相比較德里亂哄哄的火車站,齋浦爾火車站秩序上明顯好了許多,但是印度火車站這種全開放式的設計仍杜絕不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混跡其中。我們照例沒有理睬那些“聲音”,找到站臺後等待火車到站即可。

從這張照片可以較為清楚地看到印度火車在行進中確實是不關門的,也因此練就了許多身懷絕技的“高手”,不過每年死於此安全隱患的人也不在少數。對於這個以火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國家來說,人民還是普遍希望火車能更安全快捷,這點從中國為印度在孟買修建的輕軌廣受好評就可以看出。畢竟,火車的發展也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標誌。

火車停穩後,仍然毫不意外地有乘客被“丐幫"成員騷擾,印度火車站各種中國八九十年代火車站既視感,時不時都能勾起我們的兒時記憶。

不同於上次乘坐的軟座,這回我們體驗了一回臥鋪。印度臥鋪根據等級分為一、二、三等空調臥鋪,席位按隔間分為四人、六人、八人不等。我們乘坐的是三等空調臥鋪,這種臥鋪最特別的是每個隔間除傳統的上中下鋪外還有兩個邊鋪,我們位置分別是下邊鋪和上鋪,對於希望休息的人來說都是不錯的位置。

由於現在國內高鐵普及,機票價格也更為親民,因此除了一些特殊線路外,我們一般都很少乘坐這種臥鋪車了。不得不說再次乘坐還是充滿回憶的,如果說印度火車是社會縮影,那麼臥鋪火車則更是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近。英語好的朋友可以像印度人那樣與他們坐在下鋪攀談,像我們這種英語不好的也可以坐在上鋪靜靜觀看聆聽。

對面上鋪坐著一對可愛的小朋友,他們很開心地與父母進行著互動,也成為我們眼中熟悉而動人的“風景”。

兩位小朋友對於陌生的東方面孔還是有幾分好奇的,只不過他們表達方式不同,小男孩有些羞澀地偷偷瞥了我一眼,又把頭轉到一旁,小女孩則是毫不害羞地盯著我看,大眼睛充滿靈氣,很是可愛,倒弄得我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對了,差點忘說,印度火車是不報站的,我們是靠著導航和詢問才順利下車,在這裡多謝熱情的印度人民提醒。

帕勒德布爾阿肖克酒店是一家獨特的酒店,它位於世界自然遺產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中,是鳥類學家與動物攝影愛好者研究和拍攝公園內候鳥的首選住所。在有限的旅行時間中仍然選擇在這裡稍事停留,自然是不想錯過在文化遺產林立的“金三角”區域中這唯一的自然遺產。因此,洗去風塵,好好休息,期待明天被鳥兒叫醒吧!

第4天 2016-10-01

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是位於拉賈斯坦邦東部與北方邦交界處帕勒德布爾的一處世界自然遺產。由於我們入住的阿肖克酒店在公園內部,因此大門照片是出來時補拍的。門上除了這裡最標誌性的候鳥外,還有鹿等其它生物,我們昨晚到達時就在夜色中與一隻狐狸短暫“邂逅”了一下。

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曾是印度王公打野鴨的狩獵場,如今已成為阿富汗、土庫曼斯坦、中國和西伯利亞水鳥過冬的主要棲息地之一。公園中有記載的鳥類達364種,其中包括稀有的西伯利亞仙鶴,1985年12月該公園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是“金三角”區域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

遊覽此地最佳方式是入住公園內的酒店,在清晨被鳥叫聲喚醒,享受一頓美味的英式早餐後,聘請一位專業嚮導,叫上人力車,悠哉地跟隨嚮導逐漸往南深入腹地去造訪這個神奇的候鳥王國。

公園北部區域的候鳥種類不多,且都是分散行動,所以我們只能很小心翼翼地跟隨嚮導進行探尋,相當於是先“熱熱身”吧,而望遠鏡則成為在這片區域我們與候鳥接觸的主要工具。

探尋與發現的過程非常有趣,有種真正在大自然中冒險的感覺,這也是印度這些國家公園的共同特點,儘量保持保護區處於最自然的狀態,而不是完全開發成景區,這也值得我國的一些景區借鑑和學習。

當然,探尋過程中也不免會出現一些“小插曲”,就如這隻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巨蜥一樣,倒是給人足夠的“驚喜”。

大白天都可以在路邊遇到這麼大的巨蜥,可見這裡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各種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已經把它當成了家園。估計熊熊看到巨蜥會非常激動,所以有機會一定要帶他去印尼看科莫多龍。

在經過了開始階段的小心探訪後,我們逐漸進入公園中部區域,這裡棲息的候鳥也明顯多了起來,甚至在一些較為集中的區域都會有介紹牌,比如這個區域主要是鸛的地盤。

如果說公園北部只是讓人對此地有個初步印象的話,擁有溼地的中南部才是公園內的精華。公園裡主要包含一個內河溼地,也是大量水鳥聚居的場所,一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溼地的面積只有1000公頃。公園有一部分是人工景觀,土地被溝渠分成10塊,每一塊都有一個水閘以控制水位,如果沒有人工水庫的幫忙,這裡很難養活那麼多水鳥。

大量的水鳥成群地棲息於此,形成一道頗為壯觀的自然景觀,讓我們一飽眼福,不虛此行。

除了候鳥,公園裡的水生植物也應有盡有,這為水鳥們提供了充足的養料。植物的種類主要有水生百合、水蓮、浮萍、蕨類植物、軟水草、莎草、香蒲屬植物和野生水稻,採集其中一些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也為當地人提供了一些生計保障。

相對於我們這種只重視體驗和感受的“手機拍照黨”來說,這個候鳥王國明顯更為這種架勢十足的“長槍短炮”所追逐,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鳥類攝影愛好者來到這裡,以期獲得心目中的理想作品。

輸人不輸陣,既然來了也不能不拍拍這些候鳥,起碼要讓新入手的“7黑”(iPhone7)亮亮相,測試下效果。

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完全融入自然中去接觸候鳥,還是讓我們從感官和體驗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看來果然還是自然不加修飾的狀態更為理想。

很難理解為什麼這麼多的候鳥每年都會準時不遠萬里從北方遷徙到這塊不足三千公傾的小公園,想來應該是此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吸引它們,讓它們對這裡產生了“家”的眷戀吧。

此次旅行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親身體會才知道印度確實不太適合短途旅行,不過還好“金三角”這塊內容極其豐富的區域填補了一些遺憾。因為要前往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就沒有繼續南下深入了,建議有時間對候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留一整天在這裡慢慢探尋會更有收穫。咦,這位攔路的朋友不知是哪路高人,還望行個方便。

在支付了共計約合人民幣300元,包含門票、嚮導費和人力車費後,順利結束這次頗有些“奢侈”的舒適遊。在這曾經的拉賈斯坦王公貴族狩獵地體驗了一把英國殖民時期英國老爺夫人的待遇(雖然不是什麼好名聲),起碼看起來還是架勢十足的。

離開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時無意間打開Google地圖看了一眼,驚奇地發現公園的形狀居然類似一隻鷹,不僅恍然大悟,看來這些候鳥在此地棲息完全是最契合自然之道的選擇,這裡是名符其實的候鳥王國啊!

第三章:泰姬陵,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 如果沒有舉世無雙的泰姬陵,恐怕沒幾個人會知道阿格拉的名字,自然有可能會錯過同樣精彩的阿格拉堡和法塔赫布爾西格里。還好沒有什麼如果,我們也終於來到了這裡。那麼,就讓我們行走於代表了莫臥兒帝國最高建築成就的城市中,在亞穆納河畔的這座見證了世間最感人愛情的偉大建築內,身著迷人的紗麗,徹底驚豔一回吧!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是我們此行中最麻煩的一站,因為不想浪費時間走回頭路,所以我們選擇了從蓋奧拉德奧國家直接打車前往此地,這也意味著沒有酒店可以存東西,只能揹著包拉著箱子參觀(也找不到存包的地方)。在辛苦攀爬了一段山路後,雄偉壯觀的勝利之門終於出現在眼前(可這階梯讓我有想哭的衝動)!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主要由宮殿建築群和賈瑪清真寺組成,其中清真寺的部分是免費開放的,但要尊重穆斯林習俗脫鞋參觀。仰望過宏偉無比的勝利之門與那些盤旋在它之上的雄鷹後,我們開始進入了這座阿克巴大帝建立的偉大遺產。

剛進入清真寺,我們就被一位“熱情”的年輕人“接待”上了,他自稱不是導遊,是當地穆斯林,義務為我們介紹這座清真寺。也許是扛著重物加上正值正午被太陽烤昏了頭,竟忘記了在印度不要理會所有主動提供幫助的人的原則,居然跟著他開始了參觀,事實上這確實又是個“小坑”,不過還好不算太麻煩。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城遺址得名於其附近的一個名叫西格里的小村,於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原意為“勝利之城”,始建於16世紀下半葉,該遺址擁有眾多頗具特色的寺廟和一座氣勢宏大、裝飾豪華的皇宮,突出地體現了莫臥兒文明的輝煌成就。

賈瑪清真寺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可以容納1萬多名信徒。其中,54米高的氣勢恢宏的“勝利之門”是為了紀念阿克巴大帝在古吉拉特普邦的軍事勝利而修建的。其中有一面城牆大門是仿造聖城麥加,因此也被稱為“小麥加”,據說建築材料是來自巴基斯坦,我有點懷疑。光腳走在被正午陽光晒過的紅砂岩上,真是一件煎熬的事。

這裡的建築充分體現宏大與細緻的完美結合,可以從這樣角度獨特的照片中看出一二。

此外,它還是聖人謝赫·沙利姆·奇斯蒂的陵墓所在地,據說阿克巴大帝一直為沒有男性繼承人而苦惱,因此他不遠萬里去朝聖以期得到神靈的保佑,不久他的祈求應驗了,他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個男孩。為了紀念神靈,它以聖人的名字來給王子起名,並決定建一座新城來慶祝王子的誕生,這就是莫臥爾帝國都城法塔赫布爾西格里的來歷。

給我們充當“義務”講解的小哥自稱是本地石匠,雖然他目的有些不純,但不否認還是能從他那瞭解一些賈瑪清真寺的故事和建築細節的,據他說這裡的屏風和窗子都是一塊石頭雕刻而成,沒有拼接,而且單面透光,從裡面能看到外面,但是外面卻看不到裡邊。而且每個鏤空圖形都不一樣,一共有50種花樣,非常精美繁雜。

不僅僅是雕花精美,清真寺內廊的拱門每個尺寸也都不一樣,所以才能遠遠看到一個套一個的弧形效果,同樣從拱門往外拍出的照片也就非常獨特。

石匠小哥將我們帶到一個地道前,據他說這個地道能直接通往泰姬陵。本來40多公路的路程,從這裡過去可以縮短十來公里,這麼大手筆的工程在莫臥兒帝國時代也就只有這被稱為“大帝”的阿克巴才能做到了。至於我們這種吃瓜群眾也只能默默地站在緊閉的大門前發呆感嘆而已了。

雖然是正午,但清真寺內還是有很多穆斯林在這裡進行祈禱或休憩的,不過這位老爺爺,您看見我們笑得這麼開心是幾個意思?

不得不說,這位石匠小哥還是比較用心的,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不錯的服務,比如介紹好的拍照角度。例如這次的角度確實不是我們所能想出來的,絕對是長期積累的經驗得來的。

如此特別的合影在遊客照中都算上乘的了,創意贊一個!

愉快結束清真寺參觀後石匠小哥順利地按既定計劃把我們引向了他家的商品售賣點,一番討價還價後,我們還是付出2500盧比(約260元人民幣)的代價購買了一件手工還算頗為不錯的石象雕刻,雖然肯定有“被宰”之嫌,不過倒不算太過分。所以如果真不想付出代價那麼還是不要理會任何主動搭訕你的人才好(另外,再次成功打卡)。

離開賈瑪清真寺,進入宮殿建築群區域,這裡是這座據說因為缺水被遺棄的城市中的主要景觀所在(因此要收費,每人500盧比,但確實值得)。漫步於這充滿了莫臥兒時期風格的建築群中,細細感受融合各種宗教元素的建築之美。

城中遺留下來的有宮殿、政府行政機關、清真寺等宗教設施,以及庭園、圖書館和醫院等,是珍貴的建築歷史博物館。大體上說,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古城是經過仔細區劃的、並且具有相互垂直軸線的城市,在建築遺蹟中,宮殿建築內容最為豐富,顯示出了設計者傑出的規劃設計能力和工匠高超的建築技藝。

可以說法塔赫布爾西格里是一個低調卻極富內涵的世界遺產,足以與泰姬陵媲美。除面積寬廣外,宮殿構圖之優美,內部設計之精巧實與泰姬陵不相上下。而且由於使用時間很短就被遺棄的緣故,這裡內部建築保存得相當完整,有不少石柱都是用大理石雕成,刻工精細,構圖設計可看出是集佛教、印度教與回教藝術之大成,令人嘆為觀上。

不得不說拖著沉重的行李在正午參觀法塔赫布爾西格里確實是件頗為“瘋狂”的事,但當我們在這座因為缺水而廢棄的都城中找到了供飲用的免費地下水並盡情暢飲後,瞬間滿血復活,那冰涼而清冽的感覺太美妙了!

“充電”完畢,再次深入古城內部發掘美,除了感嘆建築之精妙絕倫外,也在那繁複的門與廊之間感受到了與吳哥窟類似的視覺衝擊(畢竟吳哥窟也是印度教寺廟,建築風格肯定有相似之處),就連那不經意間一閃而過的旗袍背影亦有幾分熟悉的味道。

不過正如印度人對我們東方面孔和衣著好奇一樣,我們對她們也同樣充滿興趣,時不時也會“偷窺”一下,而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建築中的精巧設計正好為這善意的窺視提供了便利條件。

宮殿建築群中最特別的一處地方是巴西吉庭院,這裡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形棋盤位於庭院中間,因為好奇LP在石凳上坐了一會便被燙得立即起身離開,也由此可以想象舊時當女奴們頂著烈日做為棋子供皇室娛樂時的悽苦境遇。

巴西吉庭院西側的五層建築名為“風之宮”,有著獨特的塔型結構和繁複的柱子,頂層的小亭子據說是表演歌舞的地方,過去皇室成員們經常在這裡欣賞各種歌舞表演。

除了設計精巧造型宏大的建築外觀,建築內部的構造也非常值得一看,例如位於巴西吉庭院北端的私人大廳,它的內部就聳立著一根壯觀的石雕中柱,這根柱子逐漸向外展開形成一個平頂的底座,4條狹長的石橋將底座和房屋的4個角相連。而這裡也曾是阿克巴大帝與學者們議政的場所。

與吳哥窟命運相似,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內部的一些雕刻也遭受了偷盜破壞,例如這幅精美的浮雕上鳥獸的頭部就這樣被偷盜者生生破壞了,這種為了一己私利毀壞人類文明的行為及其可恥。

所幸還有另一些極美的東西保留了下來,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少它的美,一如這綻放的曼陀羅,充滿著輪迴的味道。

欣賞法塔赫布爾西格里最佳的時間段是日落時分,夕陽照射在紅色砂岩上能將古城的美髮揮到極致。只可惜我們更心繫泰姬陵的日落,稍事休息後只能遺憾地與此地告別。

如果不是親身感受過法塔赫布爾西格里的精彩,是很難想象這座曾經盛極一時的莫臥兒帝國都城是如何地宏偉與壯觀,亦無法想象它在被突然廢棄後所經歷的滄海桑田。還好,我們還是來到了這裡,儘管拖著沉重的行李,但卻真實地見證了這由阿克巴大帝所創造的奇觀。

懷著對泰姬陵日落的期待,匆匆地趕往阿格拉,有些忐忑地跳上一輛路邊的吉普車後,卻意外見識了傳說中的“開掛”。秉承“永遠有空間”的印度宗旨,這輛限載7人的吉普先後上來了17個人,司機半個身子都在外面,車尾也掛著幾個人,讓我們無比震驚!而車費也實在便宜的難以想象,40多公里才3塊錢。好吧,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印度。

乘坐擁擠無比的“開掛”吉普抵達阿格拉,辦理好酒店入住後已經接近黃昏,於是立即打了輛突突車趕往位於亞穆納河北岸的月光花園,據說這裡是觀賞泰姬陵日落的最佳地點。無奈趕到之時花園已經不再對外售票,好在聽從司機指點沿著旁邊小路走到了一片開闊地,於是那無數次縈繞在我腦海中的美麗“倩影”就這樣靜靜地出現了。

或許是期待太高的緣故,亦或者是今天雲層有些厚導致光線不足,總之泰姬陵的日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震撼,但卻出人意料地透露出另一種低調而靜謐的美。

潔白的大理石建築靜若處子般立於亞穆納河畔,沐浴著落日的餘暉,充滿了聖潔的光芒。因為保護遺產的原因,如今不再允許遊客乘船到亞穆納河上欣賞她最美的落日景象,但驚鴻一瞥卻足夠令人久久不能忘懷了。

那麼就讓我們安靜地離去吧,不再打擾她進入夢鄉,讓我們明日再見。晚安,風塵僕僕的人們,晚安,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

第5天 2016-10-02

或許是曾經被吳哥窟的日出所震撼,對同樣聲明顯赫的泰姬陵自然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四點多起床,五點半到達泰姬陵西門排隊等候入場,結果泰姬陵就是泰姬陵,無比“任性”,人家根本不在乎你們遊客能不能看到日出,照樣六點後開門,於是天亮了。

但不管怎麼,清晨的泰姬陵還是極美的,特別是此時大部分人都還在過安檢,我們成為最早一批進入的遊客。也因此得以看到她空無一人時沐浴在晨曦中的俏麗身姿。

經過兩晚的精心研究,LP終於領悟了穿紗麗的正確方法,雖然說紗麗有千種穿法,可選擇合適自己的最重要。從實際效果看也確實不錯,於是在絕美之陵中又多了一道美麗的倩影。

泰戈爾形容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這座被譽為“世界最美建築”的陵墓,是所有旅行者來到印度的必遊地,每年超過阿格拉市總人口兩倍以上的遊人,穿過泰姬陵的伊斯蘭風格拱門,到皇后泰姬瑪哈爾的陵墓之前朝聖。這座不朽的建築也於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印度名氣最大的世界遺產。

從泰姬陵正門進入後首先是一個巨大的莫臥兒花園,小徑將花園共分成4大部分16個小花圃。在這裡可以充分感受到泰姬陵建築設計上的精妙絕倫之處。

整座泰姬陵的建築概念都與平衡、對稱和數字“四”有關,因為“四”是伊斯蘭教的神聖數字。如此規律的建築物配置方式,正是泰姬陵平和與神聖的象徵。

從正門到水池前左右兩側各有一張長凳,是最受歡迎的留影地,而右邊的長凳被印度人稱為“戴安娜之椅”,1992年戴安娜王妃訪問泰姬陵時,正是在此孤獨留影,宣告了她與查爾斯王子的婚姻出現問題。多年以後,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在同樣的位置合影留念,以這樣獨特的方式悼念亡母,令觀者唏噓。

做為泰姬陵最熱門的拍照地點之一的“黛安娜之椅”自然是被長隊包圍,但也確實是值得耐心等候的合影佳處,尤其是情侶在這象徵永恆愛情的建築前完成一次合影更是意義非凡。

不過也不要忘記長椅之所以這麼有名皆因那位舉世無雙的王妃,而她悲慘的命運至今都讓許多愛她的人無比神傷。幸福的背面是不幸,“黛安娜之椅”顯然也是這樣一個充滿了矛盾的集合體。

走過迷人的花園來到陵墓主體建築前,值得注意的是進入陵墓所在平臺的區域都是不能穿鞋的,可以脫鞋或者用買門票時贈送的鞋套進入。同時還要感嘆一下的是印度不愧是拍照自帶動物的地方,連泰姬陵前也有不少“原住民”呢!

剛上平臺就被一隻猴王攔路,這是要收“買路錢”的意思嗎?“本地人”果然比較強勢啊!

雖然泰姬陵這幾年處於修繕階段,很難拍出完美的“正面照”。但如果善於尋找角度的話,也還是能捕捉到這座迷人建築的神韻的。

細節之處也同樣出彩,泰姬陵完美無暇之名倒也不虛。

此時,一葉扁舟飄蕩在清晨的亞穆納河上,遠眺河對岸的阿格拉堡,別有一番韻味。

陵墓兩旁的建築同樣值得觀賞,身著紗麗站在建築內仰望泰姬陵,透過莫臥兒帝國獨特的門框看到的泰姬陵更添嫵媚。

金色的陽光、潔白的建築與迷人的女子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能身著紗麗在泰姬陵前展示瑜伽動作,應該是很多造訪印度的女孩子都非常向往的事情吧,畢竟這很印度。

那麼,就這樣驚豔時光吧,我相信這會是我們人生中難以忘懷的美麗記憶。

即將進入這世間最美麗的陵墓了,可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在這個印度教佔80%的國家,國粹居然是一座伊斯蘭教建築,還有,在他們男權至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令世人驚歎的居然是一座為女性而修建的陵墓,這倒真有幾分諷刺意味。

提到泰姬陵就不得不提兩個人,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和他的愛妃泰姬瑪哈爾。1631年瑪哈爾死於他們第十四個孩子出生之後,時年39歲。 沙賈汗極度傷心,發誓要為亡妻修建一座世間最美的陵墓。之後他被兒子奪取皇位並囚禁於阿格拉堡直至生命終結,死後葬於泰姬陵,終於得以於愛妃相聚,他們之間的這段故事也由此為世人所傳頌。

陵內是不允許拍照的,而且要保持肅靜,也是對這對傳奇的帝后的一種尊敬,因此只能從網上借一張圖。陵墓中大的石棺是沙賈汗的,小的是泰姬瑪哈爾的。但他們真正的棺槨卻是葬於此處地下幾十米深處,不會被世人打擾的地方。

離開陵墓時無意間從窗格中看見LP恬靜的樣子,頗為驚豔。

果然拍照主要是看氣質,身著紗麗的某人被各國友人爭相要求合影,而且哪怕是與正宗印度人在一起也是完勝。甚至有位印度小哥還開玩笑地說合影可以收費,每人五十盧比,要是真能估計可以把買紗麗錢賺回來呢。

略有些遺憾的是我在泰姬陵打卡失敗,完全沒有找到世界遺產標誌,這也的確有些難以置信。只能在網上找到隔空打卡了,看這照片的地點莫非是在陵墓的門廊中?也不太像啊,還望發現了的朋友指教。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迴,生生不息。儘管沙賈汗被世人詬病,但是我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時空的思戀,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泰姬陵依然超越著簡單的建築學意義,默默地美麗著,不為別的,只為世人心中那一點對愛情的美好向往。

“掃墓”歸來,短暫休息一下,吃個早餐,恢復體力。繼續保持美美地妝容,轉戰阿格拉堡。

阿格拉堡,一座在泰姬陵光芒照耀下,卻並不遜色的偉大建築。這座城堡歷經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沙賈汗、賈漢吉爾、奧朗則布等多位皇帝使用,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與泰姬陵同樣於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因其宮殿和城牆全部用紅砂岩築成,故又稱阿格拉紅堡,和德里紅堡齊名。

雖然這是此次印度之行我們所造訪的第三座城堡,但不得不說阿格拉堡的雄偉壯觀確實更勝於琥珀堡與德里紅堡,獨特的建築設計風格讓這座古堡無論從外觀還是內部構造上都顯得大氣磅礴,如同一條虯龍般盤踞在亞穆納河畔,成為印度--伊斯蘭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這次的世遺“打卡”倒是沒遇到任何阻礙,因為標誌牌非常明顯地立於進入城堡後的顯眼位置,估計想錯過都不容易。

因為沙賈汗對大理石的喜愛,他在已有的紅砂石外面塗上了白色。而一直到Khas Mahal,才是由沙賈汗建造的純正的白色大理石宮殿,殿內四周牆壁上有精美的繪畫。宮殿旁呈幾何對稱的花園是Anguri Bagh,當年是皇族的葡萄園。

置身於這樣的古建築中,連打個電話的背影都這麼“逼格”十足,服氣。

沿著走廊緩緩而行,優雅中透著嫵媚(可此時某人心裡應該是想著“快40度的高溫,我裹著這10幾層容易嗎?簡直用生命在臭美啊!”)

不過不得不承認,LP確實是選對了紗麗,這套紅綠相間的紗麗在白色大理石襯托之下更顯檔次,再次引得無數遊人側目。

嗯,頗有超模的架勢,氣場十足啊!

不過白色大理石雖然非常漂亮,但我還是更鐘愛紅色砂岩建成的那些極具歷史滄桑感的宏偉建築。

穿著這種色彩鮮豔的紗麗在紅色砂岩建築中拍照,效果極佳,分分鐘出大片的節奏。

如果再有這種上天賜予的光暈的話,那就更加完美了。

化身莫臥兒帝國“王妃”的某人除了氣場強大外,眼神也相當到位。

正面照也是元氣滿滿,美美噠。

除了是拍大片的絕佳場所,阿格拉堡也有著自己的傳奇故事。據傳晚年的沙賈汗被其兒子奧朗則布幽禁在此,每天通過八角亭遙遙相望著泰姬陵,想念他逝去的愛妻,奧朗則布知道後,殘忍地刺瞎父親的雙眼,讓他連這唯一的慰藉也失去,就此度過8年的餘生,不過死後他的遺體經亞穆納河運往泰姬陵安葬,總算得以與愛妃團聚。

因此,阿格拉堡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美的監牢。如今我們在這裡遠眺泰姬陵,除了感動於這世間最悽美愛情的同時,也為沙賈汗悲慘的命運所唏噓不已。泰姬陵與阿格拉堡就如同泰姬瑪哈爾與沙賈汗一般,缺一不可。沒有阿格拉堡,泰姬陵的傳奇也是不完整的。

泰姬陵、阿格拉堡和法塔赫布爾西格里,是莫臥兒帝國在阿格拉這座小城中留給世人的寶貴遺產,也是“金三角”區域的靈魂所在。它們必將成為此次印度之行中最深刻的記憶,我們也期待著有朝一日還能在這裡上演“大聖歸來”。

短暫的旅行就這樣進入了尾聲,乘著火車(偶遇頭頂行李的開掛大媽)返回德里,只不過目的地略有些不同。此番我們沒有再度回到德里北部,而是在南部的尼桑木丁站附近居住,這裡也屬於新德里區域,離最後一天的目的地胡馬雍陵和顧特卜塔都相對較近,同時也可以更深入瞭解一下德里這座印度首都的不同特點。

在阿格拉火車站因為一件小事產生的感受: 在印度,不能輕易地談宗教和種姓制度,但是這兩點,又恰恰是令人感受深刻的。在阿格拉軍事火車站時,由於車晚點,顯示屏一直沒有車次和站臺的信息,怕自己走錯的焦慮一直壓抑著我們,最後還是鼓起勇氣跟旁邊的人問詢。兩個很健談的年輕人,確定了我們的位置,又跟我們聊起對阿格拉的感受,也對中國文化充滿好奇。火車進站時,意猶未盡地問我們在哪個車廂,當知道我們是AC級時,女孩的眼神一瞬間落寞下去,尷尬地笑著說再見,然後朝著我們相反的方向走去。那一刻,我的心裡五味雜陳!我不知道印度人之間如何區分彼此的種姓,又有多少相談甚歡的年輕人或忘年交,在知道彼此種姓的那一刻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怎樣的一種不可跨越的人生遺憾……

第6天 2016-10-03

第四章:重返德里,從旅途開始的地方結束 從開始的地方結束旅程,未嘗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重返德里,造訪胡馬雍陵與顧特卜塔,帶著對印度這古老國度的點滴記憶離開,雖然只是驚鴻一瞥,卻已經久久不能忘懷。

在印度旅行,現金應該準備充足一些,因為在這裡取錢很不方便,銀聯卡基本是廢掉的。我們也因為預算超支在最後一天變得有些窘迫,好在最後入住的林克路@布露倫酒店從房費到餐食到叫出租車去機場都可以刷卡消費,才省去了一些大麻煩,果斷給好評。酒店坐落在新德里南部尼桑木丁附近,所在的區域應該是富人區,出行比較便捷。

把握最後的時間完成此次印度世界遺產之旅,先來到離酒店很近的胡馬雍陵,這裡是莫臥兒帝國第二代君主胡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於1993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該陵墓的建築混合了印度和伊斯蘭風格,同時也是印度第一座花園陵墓。傳聞泰姬陵也是以此為範本所建,對比發現兩者的確有神似之處。

進入陵園會發現其實這裡是一個陵墓群,除了位於最內部中心位置的胡馬雍陵外,外側兩邊還坐落著幾座其它莫臥兒帝國皇帝的陵墓,頗有些莫臥兒帝國皇陵群的味道。清晨的胡馬雍陵極其安靜,遊人稀少,有著陵墓應有的莊嚴肅穆感,與人潮湧動的泰姬陵倒形成鮮明對比。

此時的陵園內只有我們以及一對穆斯林父子,我們也饒有興趣地遠遠跟隨他們參觀,藉此機會觀察一下穆斯林的一些習俗。

站在空蕩蕩的某位莫臥兒帝國皇帝陵墓之前,我也心生感觸,想到曾經強大萬人追捧的帝王死後陵墓亦是如此破敗,頓覺世界變幻無常,唯有天地長存而已。

孤寂的陵墓中有一隻無意間闖入的小鴿子迷茫地對著空曠高大的殿堂發呆,這情景倒有幾分尷尬。

一番漫無目的地探索後這小傢伙也終於不甘寂寞,決定飛進去一探究竟,無奈被石窗所阻,只能悻悻離去。

跟隨穆斯林父子走完了兩側的皇陵,繼續朝胡馬雍陵主陵前進。我們始終與他們保持一定距離,不去打擾,但又能很好地觀察他們的一些宗教習俗,頗有意思。

路過主陵外一側的石門,竟然發現有一對印度青年男女在此拍婚紗照,雖然拍出來的場景應該很美,但在陵墓拍這個真的好嗎?

再次毫無懸念地在主陵外找到了世界遺產標誌,完成本次旅行的第七次“打卡”(再次吐槽泰姬陵的標誌)。不得不說印度在世界遺產標識方面還是做得不錯的,基本都能很清晰地讓遊客瞭解此處是世界遺產地以及它的具體內容,在這點上我國一些知名世遺地反倒是做得沒這麼清晰,例如我去過的有幾處都出現過找不到遺產標誌牌的現象。

胡馬雍陵是阿克巴時代莫臥兒建築風格發展中一個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蘭建築和印度教建築的風格,開創了伊斯蘭建築史上的一代新風。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四周環繞著長約2千米的紅砂石圍牆。陵園內景色優美,棕櫚、絲柏縱橫成行,芳草如茵,噴泉四濺,實際上是一個佈局講究的大花園。

陵墓由紅白相間的砂岩和黑色大理石砌成,飾有白色大理石花紋。主體呈方形,四周環繞花園,陵墓頂部呈球形,胡馬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寢宮正中,莫臥兒王朝5個帝王的石棺則在兩側。對於穆斯林來說,參觀朝拜帝王陵墓必須脫鞋進入,對我們遊客來說在這裡沒有強行的限制。

胡馬雍陵是允許進入的,可以登上陵墓的平臺,駐足遠觀亞穆納河以及德里的城市風貌。

天空中不時有蒼鷹盤旋,讓本就人跡罕至的陵墓更添幾分蒼涼之氣。

帝王的石棺靜靜地立於陵墓之內,在明暗相間的光線籠罩下,給人帶來一種不可侵犯的神聖感。

胡馬雍陵是莫臥兒帝國花園式陵墓的開創者,但凡造訪過此地又去過泰姬陵的人都會在泰姬陵內發現很多胡馬雍陵的影子,例如花園式陵墓、中軸線及兩側的設計、對數字“4”的運用、完美的對稱等等。可以說胡馬雍陵是世界陵墓建築中的傑出代表,也是莫臥兒帝國為後世留下的又一個偉大遺產。

離開了寧靜的胡馬雍陵,再度回到德里喧囂的城市氛圍中,與突突車司機一番糾纏後,前往此行最後一站顧特卜塔。沿途再次見到了印度那令世人“震撼”的街頭景象,頓時覺得什麼“美麗城市”、“整潔有序”的各類環境整治在這個國度大概都只能成為浮雲了。

看到這如同“災區”般的街景,我們也只能無奈地搖頭,心想如果要在印度開展大規模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的話,估計會死很多人的,部分三哥們甚至還停留在隨街大小便的階段,指望他們改善城市環境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十分慶幸自己沒有亂吃東西,此番印度之行居然沒拉肚子簡直都算個奇蹟了。

當然造成這種落後意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看著這些露宿街頭的貧民,見識過德里恐怖的人口密度後,不難想象在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這樣的印度大城市中貧富差距究竟大到什麼程度。也就可以理解許多尚處於努力求生存階段的印度底層人民連是否能在這座城市繼續生存都成問題的情況下,指望他們去保護環境是多麼可笑的要求了。

雖然印度崛起步伐很快,但正如那句著名的墨西哥諺語所說,有時候走得太快需要停一下,讓靈魂也能跟上來。印度過度追求GDP同時也將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社會弊端暴露無遺,隨之而來是大量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這對於一個渴望獲得世界認可的國家和她的人民來說顯然不是想要的結果。那麼,請先放緩下腳步,審視自己的靈魂吧。

顧特卜塔及其古建築群位於德里以南約15公里處,號稱"印度七大奇蹟"之一,於1993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是早期伊斯蘭教勢力入侵印度的代表性建築。整個遺址包括顧特卜塔、清真寺、鐵柱及阿雷米納爾高塔。是德里最值得一看的世界遺產,也是此行我們參觀的九大世界遺產中最古老的一個。

完成最後一次“打卡”,也算是完成本次世界遺產標誌照片收集。其實造訪全球各地的世界遺產,拍下標誌留作紀念不但可以更深入瞭解遺產的知識,同時也可以看到各國世界遺產標誌設計的不同風格,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顧特卜塔作為旅途最後一站真的是很棒的決定,站在這座精美絕倫的高塔之下仰望它的塔身,細細欣賞那獨特的設計,驚歎於建築藝術之美。

做為印度最高的古塔,顧特卜塔塔身從下至上逐漸變細,鐫刻著古老的阿拉伯文《古蘭經》經文和各種精美花紋圖案。底下三層用紅砂石砌成呈赭紅色,上面兩層則是白色大理石建造。以前可以步行登頂鳥瞰德里全城,可惜現在已禁止遊客登塔。

與胡馬雍陵的冷清不同,顧特卜塔遺址內遊人如織,絲毫不因為地處城郊影響遊客人數。一群女學生更是吸引了我們注意力,看樣子應該是學校組織參觀,這種實地參觀本國偉大遺產的教學方式很值得讚許。女孩子們也顯然非常興奮,非常開心地擺著各種姿勢拍照,給古老遺址增添了一絲活力。

誰能想到這曾經是阿富汗的顧特卜蘇丹為征服德里後彰顯其戰功而修建的高塔如今成為印度的國家遺產,當然印度在之後的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也強盛過,文化也逐漸融合了伊斯蘭教的精髓,因此歷史功過倒也不能一概而論。起碼,現在的顧特卜塔對於這些印度的未來而言的確是她們國家重要的文化象徵。

無論怎樣,從建築設計和美學的角度而言,顧特卜塔都完美無缺,它將伊斯蘭世界對於建築的設計理念與印度傳統風格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結合起來,堪稱此類建築中的翹楚。

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此類遺址類的文化遺產,因為置身於其中,你能清楚地感受到隨著歲月變遷給這些曾經輝煌的建築留下的痕跡,是親密接觸歷史的極佳體驗,要是再有些像顧特卜塔上空掠過的鳥群為遺址加持悲涼意味的“光環”的話效果更佳。

一路走來都震撼於印度古蹟與動物和諧共存的高契合度,這在整體環境質量較差的印度是很難以想象的,也許這些動物真的如印度人信仰是諸神的化身,降臨在那些靈氣匯聚之地,護佑他的子民吧。

雖說初次與德里邂逅時對這座混亂無序的城市並無太多好感,但此番再遇卻因為高質量的兩處世界遺產胡馬雍陵與顧特卜塔而為這座古都的底蘊所折服,畢竟這種經歷過風雲變幻後的大都市所擁有的一些氣質反映在它的古蹟上還是很顯魅力的。

這種氣質是一種屬於歷史沉澱後的凝重感,古樸而厚重,擁有諸多這樣高質量的世界遺產讓印度無愧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底蘊深厚。

除了顧特卜塔本身外,其遺址區域內的其它建築也非常值得一看,比如這裡有印度最古老的清真寺遺址、阿拉-烏丁的宗教學院和陵墓等建築,其中採用宏偉的砂岩和大理石建造的Altamish陵墓幾乎完全被伊斯蘭教書法所覆蓋,異常精美。

也許有人會覺得像我這樣執著於跟隨世界遺產去旅行有時候會讓旅行本身變得刻意,但旅行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方式,而且通過造訪世界遺產能更好更快了解一個國家的精髓難道不好嗎?畢竟大多數人時間都非常有限,能更多地看到這個世界留下的精華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吧(感謝LP一直陪著我任性)。

當然我的旅行同樣是注重深度遊、個性化的,世遺只是最主要的催化劑,畢竟從這個世界上大多數著名景點都已經成為世界遺產就可以看出世界遺產所具備的普世價值是被大眾所認同的,就拿顧特卜塔來說,它就是前莫臥兒帝國時期阿富汗伊斯蘭勢力統治德里的歷史縮影,也是這段短暫歷史留下的寶貴見證。

最後讓我們再看看顧特卜塔遺址留下的另一件歷史遺產——阿雷米納爾高塔,這是一座計劃建成比顧特卜塔更壯觀的高塔建築,最終卻只建成第一層後便夭折,這也是膨脹野心最終破滅的真實寫照,而這樣的寫照在歷史長河中屢見不鮮。世界遺產之所以能成為遺產,除了人類和自然創造的奇蹟外,同樣也是一些負面影響殘留產物的見證。

在去機場的路上,跟送車司機暢談,得知孟買才是印度最大城市,更發達、文明,德里雖是首都,但相對保守和古舊。他還特意走了一條經過許多高檔酒店及使館區的路,讓我們感受到除古蹟外這座城市的不同魅力,這大概是他想向外人展現自己家鄉美好的一面吧,即便熟知所有的不盡人意,但仍總想證明她有多少獨特的美值得人去熱愛!

相比擁擠的地鐵站、雜亂的汽車站、各種騙局的火車站來說,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非常國際化。值得注意的是進入機場時就要出示機票和護照,在第一關卡就將旅客之外的人隔絕了,因此內部秩序井然,完全沒有之前的混亂感,對於已經習慣的我們來說倒有些不適應了。當然,這樣很好,必須堅持。

當地圖將此行路線記錄成三角形時也代表著旅行的結束,短暫假期只感受了莫臥兒帝國時代“金三角”地區的文化,然而印度擁有的遠不止於此,我們還沒有去過孟買、加爾各答、三大石窟和佛教遺址,沒有坐著蒸汽火車穿越大吉嶺,也沒有吹過果阿旁印度洋的風,最遺憾的是沒有造訪聖城瓦拉納西去一睹恆河帶來的震撼,再會吧,印度。

後記: 如果你有密集恐懼症,對城市環境衛生要求比較高,且腸胃嬌貴,受不了高溫,或者女權主義,那你最好是不要去印度了,至少無法自由行。至於安全問題,我覺得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得那麼恐怖。沒有戰爭、恐怖襲擊,且暴力犯罪率在世界排名並不高。最需要警惕的是各種防不勝防的騙術,那種毫無目的的友善真的非常少。但是,像黑車、黑導、購物宰客,甚至於公共交通或者人流密集場所的鹹豬手等等現象,在任何一個城市都會出現,旅遊城市更明顯。只是因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交流的不暢,還有長久以來因外界渲染而在內心產生的偏見,加劇了人們對這裡的恐懼感。當然,如果,你覺得以上所有皆不能阻擋你對這個東方文明古國嚮往和探索,那麼,印度是你此生值得來的地方。

照例晒一下旅行帶回來的紀念品,阿格拉出品“正宗”泰姬陵模型、法塔赫布爾西格里“被宰”購買的石刻大象(但手工確實不錯)、以及德里機場利用最後一點零錢帶回的小突突車。每次去一個地方旅行帶回一些有當地特色的小紀念品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不但可供日後回憶,也可以逐漸填滿空空的櫃子,一舉兩得。

門票則是另一種很好的旅行紀念品,但是印度世遺的統一印製門票難免有省事之嫌。此次完成了第一排的法塔赫布爾西格里、胡馬雍陵、阿格拉堡、紅堡建築群和顧特卜塔及其古建築群,第二、三排的就留待日後吧。

正如影片《遺願清單》的故事所告訴我們的一樣,趁著年輕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不要把遺憾變為遺願清單。很高興我們此行又完成了“清單”上的一項——造訪舉世無雙的愛情象徵泰姬陵(圖片來源影片《遺願清單》),那麼,下一站會是哪呢?(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