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涵西街歷史街區

登高俯視泰城,古城街巷縱橫,街巷之兩側古老的民居一處連接著一處。泰州之民居,從時間來說多建於明清,歷史悠久,就其建築式樣和結構來說,既有南方民居建築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建築的雄渾、簡樸,頗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諸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周氏堂屋、隆慶年間的蔣科宅第、萬曆年間的汪氏住宅、崇禎時的宮氏住宅、清朝康熙年間的陳厚耀故居、雍正時的程盛修公館、乾、嘉年間田氏建後歸夏姓的夏家花園、道光時的錢氏住宅、同治時的武舉尤氏筆穎樓、晚清時的李氏建築群和吳氏九十九間半、民國初年泰州軍政司令張淦清住宅,直至抗戰期李明揚修建的李公館等都保存完好。數百年歲月更迭,人事滄桑,古城靈魂,遊蕩此間。

"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涵西街歷史街區

登高俯視泰城,古城街巷縱橫,街巷之兩側古老的民居一處連接著一處。泰州之民居,從時間來說多建於明清,歷史悠久,就其建築式樣和結構來說,既有南方民居建築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建築的雄渾、簡樸,頗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諸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周氏堂屋、隆慶年間的蔣科宅第、萬曆年間的汪氏住宅、崇禎時的宮氏住宅、清朝康熙年間的陳厚耀故居、雍正時的程盛修公館、乾、嘉年間田氏建後歸夏姓的夏家花園、道光時的錢氏住宅、同治時的武舉尤氏筆穎樓、晚清時的李氏建築群和吳氏九十九間半、民國初年泰州軍政司令張淦清住宅,直至抗戰期李明揚修建的李公館等都保存完好。數百年歲月更迭,人事滄桑,古城靈魂,遊蕩此間。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宮氏住宅

宮家是泰州名門望族,舊時泰州有 “宮陳俞繆,四大鄉紳”之說,宮家位列其首,地位顯赫,其族在泰州城中建有三處宅第,規模最大的一處位於稅務橋西街,該處宅邸建於明朝,至今保存最為完好。

宮氏祖籍浙江靜海,明朝初年,靜海人宮智達作泰州司篆,遂家於此。

明崇禎十年(1618年),宮繼蘭中進士,由此至清道光29年(1831年)宮玉華的榮登進士榜,213年間,泰州宮氏一族在省級鄉試中就考中“舉人”者27名,內有7人考中進士。查閱《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中得知,明清兩代全國共有宮姓進士14人,泰州宮姓佔其一半。

此種情況,不但泰州稀有,全國也很少見。

宮氏“科第世家”之名,毫不誇張。正因為宮家家世如此了不得,加之又曾是御史之家,明、清兩朝,州中大小官吏經過宮氏府門,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以示尊崇。

宅邸由前到後共有七進,前臨稅務橋西街,後抵陳家橋西街,規模宏大。南臨大街之府門上舊懸聯曰:“三世兩營臺,五代七進士”,昭示宮氏家族之輝煌,府門後為罩廳,廳中有鼓,當年每到有客來訪,罩廳僕人就會通過敲鼓之方式及時地向後傳遞客訪訊息。

訊息經過廳屋、三大相互通聯的穿堂,到達最後的堂屋,也就是正屋。然後根據訪客的官銜、身份,宮家會有相應的人員在廳屋接待。

如今的宮氏住宅僅存其中間四進。硬山屋面、青磚小瓦的廳屋最是古色古香,面闊三間的明代遺構系抬樑式屋面,用料粗大,瓜柱處用荷葉墩、護鬥、抱樑雲、山霧雲等雕刻構件,柱頭有卷殺,柱下墊白色大理石覆盆石礎,室內斜鋪方磚地坪,裝有屏門。

明間隔扇門,隔扇上夾堂板刻成透空海棠形。廳前天井方形塊石鋪地,偏西有古蠟梅一株,每值凌寒,梅花盛開,香飄數裡。

"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涵西街歷史街區

登高俯視泰城,古城街巷縱橫,街巷之兩側古老的民居一處連接著一處。泰州之民居,從時間來說多建於明清,歷史悠久,就其建築式樣和結構來說,既有南方民居建築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建築的雄渾、簡樸,頗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諸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周氏堂屋、隆慶年間的蔣科宅第、萬曆年間的汪氏住宅、崇禎時的宮氏住宅、清朝康熙年間的陳厚耀故居、雍正時的程盛修公館、乾、嘉年間田氏建後歸夏姓的夏家花園、道光時的錢氏住宅、同治時的武舉尤氏筆穎樓、晚清時的李氏建築群和吳氏九十九間半、民國初年泰州軍政司令張淦清住宅,直至抗戰期李明揚修建的李公館等都保存完好。數百年歲月更迭,人事滄桑,古城靈魂,遊蕩此間。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宮氏住宅

宮家是泰州名門望族,舊時泰州有 “宮陳俞繆,四大鄉紳”之說,宮家位列其首,地位顯赫,其族在泰州城中建有三處宅第,規模最大的一處位於稅務橋西街,該處宅邸建於明朝,至今保存最為完好。

宮氏祖籍浙江靜海,明朝初年,靜海人宮智達作泰州司篆,遂家於此。

明崇禎十年(1618年),宮繼蘭中進士,由此至清道光29年(1831年)宮玉華的榮登進士榜,213年間,泰州宮氏一族在省級鄉試中就考中“舉人”者27名,內有7人考中進士。查閱《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中得知,明清兩代全國共有宮姓進士14人,泰州宮姓佔其一半。

此種情況,不但泰州稀有,全國也很少見。

宮氏“科第世家”之名,毫不誇張。正因為宮家家世如此了不得,加之又曾是御史之家,明、清兩朝,州中大小官吏經過宮氏府門,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以示尊崇。

宅邸由前到後共有七進,前臨稅務橋西街,後抵陳家橋西街,規模宏大。南臨大街之府門上舊懸聯曰:“三世兩營臺,五代七進士”,昭示宮氏家族之輝煌,府門後為罩廳,廳中有鼓,當年每到有客來訪,罩廳僕人就會通過敲鼓之方式及時地向後傳遞客訪訊息。

訊息經過廳屋、三大相互通聯的穿堂,到達最後的堂屋,也就是正屋。然後根據訪客的官銜、身份,宮家會有相應的人員在廳屋接待。

如今的宮氏住宅僅存其中間四進。硬山屋面、青磚小瓦的廳屋最是古色古香,面闊三間的明代遺構系抬樑式屋面,用料粗大,瓜柱處用荷葉墩、護鬥、抱樑雲、山霧雲等雕刻構件,柱頭有卷殺,柱下墊白色大理石覆盆石礎,室內斜鋪方磚地坪,裝有屏門。

明間隔扇門,隔扇上夾堂板刻成透空海棠形。廳前天井方形塊石鋪地,偏西有古蠟梅一株,每值凌寒,梅花盛開,香飄數裡。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蔣科宅第

與宮家隔稅務橋相望的是明御史蔣科的宅第。

蔣科,號瀛洲,泰州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歷任開原參政、監察御史、南臺兵備。萬曆年間,進士及第的蔣科於稅務橋下闢建宅第。

蔣科故去後,未幾年,宅售與陳氏居住,後陳氏又轉售於程小松。物換星移,主人更迭,宅屢改建,故斯地雖不大,卻兼具明清兩代建築之特色。宅門南向,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火巷分隔。

西部均明式建築,舊有四進,每進三間,旁有小廂房。

原大門、門廳、照廳及廳前建築,解放初拆除。原照壁牆嵌人物、花草、鳥獸等圖案磚雕,雕刻精細,生動逼真,系明代工藝,惜遭破壞。

今存第二進廳堂三間,七架樑前後單步樑架,前為稜首海棠紋式捲棚頂,用材為楠木圓作,為蘇北明構遺建之典型;疏落有致;第三進面闊同楠木廳,樑架為穿鬥式,似為清式結構;第四進為柏木樓,面闊同楠木廳,其結構保留部分明式作法

宅東部為清式建築,面闊三間的堂屋居於柏木樓之東南,堂西南有一口明代遺留下來的古井,至今水澄碧透,與屋南遙遙相對者為一方閣,登閣推窗,可眺望園內疊石小景,古木幽深。方閣之側即後建的宅第大門,已故鄉賢李進為之題額:“明蔣科進士第”,書法飄逸,實為珍品。

"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涵西街歷史街區

登高俯視泰城,古城街巷縱橫,街巷之兩側古老的民居一處連接著一處。泰州之民居,從時間來說多建於明清,歷史悠久,就其建築式樣和結構來說,既有南方民居建築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建築的雄渾、簡樸,頗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諸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周氏堂屋、隆慶年間的蔣科宅第、萬曆年間的汪氏住宅、崇禎時的宮氏住宅、清朝康熙年間的陳厚耀故居、雍正時的程盛修公館、乾、嘉年間田氏建後歸夏姓的夏家花園、道光時的錢氏住宅、同治時的武舉尤氏筆穎樓、晚清時的李氏建築群和吳氏九十九間半、民國初年泰州軍政司令張淦清住宅,直至抗戰期李明揚修建的李公館等都保存完好。數百年歲月更迭,人事滄桑,古城靈魂,遊蕩此間。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宮氏住宅

宮家是泰州名門望族,舊時泰州有 “宮陳俞繆,四大鄉紳”之說,宮家位列其首,地位顯赫,其族在泰州城中建有三處宅第,規模最大的一處位於稅務橋西街,該處宅邸建於明朝,至今保存最為完好。

宮氏祖籍浙江靜海,明朝初年,靜海人宮智達作泰州司篆,遂家於此。

明崇禎十年(1618年),宮繼蘭中進士,由此至清道光29年(1831年)宮玉華的榮登進士榜,213年間,泰州宮氏一族在省級鄉試中就考中“舉人”者27名,內有7人考中進士。查閱《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中得知,明清兩代全國共有宮姓進士14人,泰州宮姓佔其一半。

此種情況,不但泰州稀有,全國也很少見。

宮氏“科第世家”之名,毫不誇張。正因為宮家家世如此了不得,加之又曾是御史之家,明、清兩朝,州中大小官吏經過宮氏府門,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以示尊崇。

宅邸由前到後共有七進,前臨稅務橋西街,後抵陳家橋西街,規模宏大。南臨大街之府門上舊懸聯曰:“三世兩營臺,五代七進士”,昭示宮氏家族之輝煌,府門後為罩廳,廳中有鼓,當年每到有客來訪,罩廳僕人就會通過敲鼓之方式及時地向後傳遞客訪訊息。

訊息經過廳屋、三大相互通聯的穿堂,到達最後的堂屋,也就是正屋。然後根據訪客的官銜、身份,宮家會有相應的人員在廳屋接待。

如今的宮氏住宅僅存其中間四進。硬山屋面、青磚小瓦的廳屋最是古色古香,面闊三間的明代遺構系抬樑式屋面,用料粗大,瓜柱處用荷葉墩、護鬥、抱樑雲、山霧雲等雕刻構件,柱頭有卷殺,柱下墊白色大理石覆盆石礎,室內斜鋪方磚地坪,裝有屏門。

明間隔扇門,隔扇上夾堂板刻成透空海棠形。廳前天井方形塊石鋪地,偏西有古蠟梅一株,每值凌寒,梅花盛開,香飄數裡。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蔣科宅第

與宮家隔稅務橋相望的是明御史蔣科的宅第。

蔣科,號瀛洲,泰州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歷任開原參政、監察御史、南臺兵備。萬曆年間,進士及第的蔣科於稅務橋下闢建宅第。

蔣科故去後,未幾年,宅售與陳氏居住,後陳氏又轉售於程小松。物換星移,主人更迭,宅屢改建,故斯地雖不大,卻兼具明清兩代建築之特色。宅門南向,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火巷分隔。

西部均明式建築,舊有四進,每進三間,旁有小廂房。

原大門、門廳、照廳及廳前建築,解放初拆除。原照壁牆嵌人物、花草、鳥獸等圖案磚雕,雕刻精細,生動逼真,系明代工藝,惜遭破壞。

今存第二進廳堂三間,七架樑前後單步樑架,前為稜首海棠紋式捲棚頂,用材為楠木圓作,為蘇北明構遺建之典型;疏落有致;第三進面闊同楠木廳,樑架為穿鬥式,似為清式結構;第四進為柏木樓,面闊同楠木廳,其結構保留部分明式作法

宅東部為清式建築,面闊三間的堂屋居於柏木樓之東南,堂西南有一口明代遺留下來的古井,至今水澄碧透,與屋南遙遙相對者為一方閣,登閣推窗,可眺望園內疊石小景,古木幽深。方閣之側即後建的宅第大門,已故鄉賢李進為之題額:“明蔣科進士第”,書法飄逸,實為珍品。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拆除中的柱史坊

蔣科生前還為其父蔣行請封建建的崇祀坊於城中昇仙橋南,即柱史坊,又稱御史坊,牌坊高峻典雅,四柱三門,白礬石質地,高約六米,寬近八米,仿筒瓦四面坡頂、寬脊,脊中安石寶瓶,其樣式為泰州古牌坊之冠。

州人也將牌坊稱為“回子牌坊”,蓋因蔣科曾於西北任職,為回教徒,他在每一坊柱前各安一座回人騎獅石刻作倚柱石,工頗精緻的回人像高約六尺,方面大耳,圓目濃眉,突顴骨,商算樑,戴圓椎形皮兜帽,帽頂尖向前彎卷,身穿短袍,腳蹬高靴,騎坐獅上;獅呈蹬坐式,公獅盤球,母獅一腳撫按細長獅,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為江蘇省少見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古石刻。

昇仙橋地跨中市河上,為宋乾道元年建,傳說北宋道士徐守信日掃東西門大街,臨終掃完大街,騎著掃帚,從該橋白日飛昇,故名昇仙,州人有詩:

“昔聞蓬萊客,白晝此昇天。壇靜苔仍合,爐空活欲燃。

乘魚何處去?化鶴幾時旋?且向橋頭醉,方知濁酒賢。”

昇仙橋西側往南為昇仙橋南小街,古街幽深,舊時往暮春橋、打魚灣等城南諸古蹟去必從此過。小街中原有愍義祠,祠屋三楹,殿中供六塊木製神主,為“茂才虛白劉君啟衷、文波劉君光道、印江李君邦相、如江李君邦翰、鳳郊邱君啟賢、乾齋方君士元神位”,龕側牆壁中嵌《重修六生祠碑記》,話說明朝萬曆二十三年,泰州大水,州官置百姓安危於不顧疏於救災。

上述六生奔走京城伏謁闕下,力陳民苦,州人得旨獲賑,因此活者甚多。然而六生在回泰途中渡淮河時遇風溺水而亡。州人感其恩德,建祠以祭祀之,冠祠名曰“愍義”。

由昇仙橋向東不遠可至駝嶺,以其地隆起如駝峰得名,“古海陵八景”之一“駝嶺清風”即於此處。明朝以前,駝嶺一帶蒼松翠柏,展幹伸枝;異草奇花,噴香斗豔;登臨遊賞,兩脅生風,故列為一景,邑人丘容《駝嶺清風》詩云:

“蜀風多秀靈,駝嶺產奇樹。長至清風生,炎蒸不知處。”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千戶謝成在嶺前建守禦千戶所,所署主體建築有:頭門、儀門、大堂、二堂、後堂等。“駝嶺清風”匾額即懸於二堂上,四字傳為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所書。後千戶王之屏又在大堂上懸“經武”二字匾額。所署內有《海陵前八景》詩石刻。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裁撤千戶所改設衛所,因大堂毀於火,以二堂為大堂,後堂為二堂。增建花廳、書房、後宅及廂房,摹新“駝嶺清風”匾額懸大堂上。自千戶所及衛所先後設此後,駝嶺地區漸小,日趨荒蕪,僅剩古銀杏、柞榛等樹數株,稀疏竹林一片,風光大為減色,無復舊觀,人們往遊至此,莫不長嘆惋惜,雍正年間的褚世暄《駝嶺清風》詩云:

“涼飆舊日嶺西東,何事炎高塵市同?廉吏歸來都兩袖,怪他嶺上少清風”,

邑人沈龍翔亦有詩云:

“千戶所後嶺,古謂之駝峰。清風何處來,毋乃不易逢。”

駝嶺側有一古巷,名喚打笆,玉帶河從巷中逶迤而過,河上一小石橋,喚“董家小橋”,橋側是著名畫家凌文淵的舊居“隱秀園”。凌文淵為泰州人,號直支,前清廩生,畢業於兩江高等學堂,酷愛文學,擅長書畫,後經南通張騫推薦,進京任職。民國初年,官至財政次長、代理總長。他是藝術大師齊白石的摯友,1924年春天,齊白石曾應文淵之邀來泰州遊玩,白石老人住在隱秀園,篆刻書畫,與老友暢敘友情,探討藝術,一直到秋天返京,前後長達半年時間。在此期間,兩位畫家還經常去泰州城郊觀光,流連於裡下河獨特的自然風光,觀察美景,書畫心得,傳為藝林佳話。

"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涵西街歷史街區

登高俯視泰城,古城街巷縱橫,街巷之兩側古老的民居一處連接著一處。泰州之民居,從時間來說多建於明清,歷史悠久,就其建築式樣和結構來說,既有南方民居建築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建築的雄渾、簡樸,頗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諸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周氏堂屋、隆慶年間的蔣科宅第、萬曆年間的汪氏住宅、崇禎時的宮氏住宅、清朝康熙年間的陳厚耀故居、雍正時的程盛修公館、乾、嘉年間田氏建後歸夏姓的夏家花園、道光時的錢氏住宅、同治時的武舉尤氏筆穎樓、晚清時的李氏建築群和吳氏九十九間半、民國初年泰州軍政司令張淦清住宅,直至抗戰期李明揚修建的李公館等都保存完好。數百年歲月更迭,人事滄桑,古城靈魂,遊蕩此間。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宮氏住宅

宮家是泰州名門望族,舊時泰州有 “宮陳俞繆,四大鄉紳”之說,宮家位列其首,地位顯赫,其族在泰州城中建有三處宅第,規模最大的一處位於稅務橋西街,該處宅邸建於明朝,至今保存最為完好。

宮氏祖籍浙江靜海,明朝初年,靜海人宮智達作泰州司篆,遂家於此。

明崇禎十年(1618年),宮繼蘭中進士,由此至清道光29年(1831年)宮玉華的榮登進士榜,213年間,泰州宮氏一族在省級鄉試中就考中“舉人”者27名,內有7人考中進士。查閱《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中得知,明清兩代全國共有宮姓進士14人,泰州宮姓佔其一半。

此種情況,不但泰州稀有,全國也很少見。

宮氏“科第世家”之名,毫不誇張。正因為宮家家世如此了不得,加之又曾是御史之家,明、清兩朝,州中大小官吏經過宮氏府門,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以示尊崇。

宅邸由前到後共有七進,前臨稅務橋西街,後抵陳家橋西街,規模宏大。南臨大街之府門上舊懸聯曰:“三世兩營臺,五代七進士”,昭示宮氏家族之輝煌,府門後為罩廳,廳中有鼓,當年每到有客來訪,罩廳僕人就會通過敲鼓之方式及時地向後傳遞客訪訊息。

訊息經過廳屋、三大相互通聯的穿堂,到達最後的堂屋,也就是正屋。然後根據訪客的官銜、身份,宮家會有相應的人員在廳屋接待。

如今的宮氏住宅僅存其中間四進。硬山屋面、青磚小瓦的廳屋最是古色古香,面闊三間的明代遺構系抬樑式屋面,用料粗大,瓜柱處用荷葉墩、護鬥、抱樑雲、山霧雲等雕刻構件,柱頭有卷殺,柱下墊白色大理石覆盆石礎,室內斜鋪方磚地坪,裝有屏門。

明間隔扇門,隔扇上夾堂板刻成透空海棠形。廳前天井方形塊石鋪地,偏西有古蠟梅一株,每值凌寒,梅花盛開,香飄數裡。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蔣科宅第

與宮家隔稅務橋相望的是明御史蔣科的宅第。

蔣科,號瀛洲,泰州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歷任開原參政、監察御史、南臺兵備。萬曆年間,進士及第的蔣科於稅務橋下闢建宅第。

蔣科故去後,未幾年,宅售與陳氏居住,後陳氏又轉售於程小松。物換星移,主人更迭,宅屢改建,故斯地雖不大,卻兼具明清兩代建築之特色。宅門南向,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火巷分隔。

西部均明式建築,舊有四進,每進三間,旁有小廂房。

原大門、門廳、照廳及廳前建築,解放初拆除。原照壁牆嵌人物、花草、鳥獸等圖案磚雕,雕刻精細,生動逼真,系明代工藝,惜遭破壞。

今存第二進廳堂三間,七架樑前後單步樑架,前為稜首海棠紋式捲棚頂,用材為楠木圓作,為蘇北明構遺建之典型;疏落有致;第三進面闊同楠木廳,樑架為穿鬥式,似為清式結構;第四進為柏木樓,面闊同楠木廳,其結構保留部分明式作法

宅東部為清式建築,面闊三間的堂屋居於柏木樓之東南,堂西南有一口明代遺留下來的古井,至今水澄碧透,與屋南遙遙相對者為一方閣,登閣推窗,可眺望園內疊石小景,古木幽深。方閣之側即後建的宅第大門,已故鄉賢李進為之題額:“明蔣科進士第”,書法飄逸,實為珍品。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拆除中的柱史坊

蔣科生前還為其父蔣行請封建建的崇祀坊於城中昇仙橋南,即柱史坊,又稱御史坊,牌坊高峻典雅,四柱三門,白礬石質地,高約六米,寬近八米,仿筒瓦四面坡頂、寬脊,脊中安石寶瓶,其樣式為泰州古牌坊之冠。

州人也將牌坊稱為“回子牌坊”,蓋因蔣科曾於西北任職,為回教徒,他在每一坊柱前各安一座回人騎獅石刻作倚柱石,工頗精緻的回人像高約六尺,方面大耳,圓目濃眉,突顴骨,商算樑,戴圓椎形皮兜帽,帽頂尖向前彎卷,身穿短袍,腳蹬高靴,騎坐獅上;獅呈蹬坐式,公獅盤球,母獅一腳撫按細長獅,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為江蘇省少見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古石刻。

昇仙橋地跨中市河上,為宋乾道元年建,傳說北宋道士徐守信日掃東西門大街,臨終掃完大街,騎著掃帚,從該橋白日飛昇,故名昇仙,州人有詩:

“昔聞蓬萊客,白晝此昇天。壇靜苔仍合,爐空活欲燃。

乘魚何處去?化鶴幾時旋?且向橋頭醉,方知濁酒賢。”

昇仙橋西側往南為昇仙橋南小街,古街幽深,舊時往暮春橋、打魚灣等城南諸古蹟去必從此過。小街中原有愍義祠,祠屋三楹,殿中供六塊木製神主,為“茂才虛白劉君啟衷、文波劉君光道、印江李君邦相、如江李君邦翰、鳳郊邱君啟賢、乾齋方君士元神位”,龕側牆壁中嵌《重修六生祠碑記》,話說明朝萬曆二十三年,泰州大水,州官置百姓安危於不顧疏於救災。

上述六生奔走京城伏謁闕下,力陳民苦,州人得旨獲賑,因此活者甚多。然而六生在回泰途中渡淮河時遇風溺水而亡。州人感其恩德,建祠以祭祀之,冠祠名曰“愍義”。

由昇仙橋向東不遠可至駝嶺,以其地隆起如駝峰得名,“古海陵八景”之一“駝嶺清風”即於此處。明朝以前,駝嶺一帶蒼松翠柏,展幹伸枝;異草奇花,噴香斗豔;登臨遊賞,兩脅生風,故列為一景,邑人丘容《駝嶺清風》詩云:

“蜀風多秀靈,駝嶺產奇樹。長至清風生,炎蒸不知處。”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千戶謝成在嶺前建守禦千戶所,所署主體建築有:頭門、儀門、大堂、二堂、後堂等。“駝嶺清風”匾額即懸於二堂上,四字傳為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所書。後千戶王之屏又在大堂上懸“經武”二字匾額。所署內有《海陵前八景》詩石刻。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裁撤千戶所改設衛所,因大堂毀於火,以二堂為大堂,後堂為二堂。增建花廳、書房、後宅及廂房,摹新“駝嶺清風”匾額懸大堂上。自千戶所及衛所先後設此後,駝嶺地區漸小,日趨荒蕪,僅剩古銀杏、柞榛等樹數株,稀疏竹林一片,風光大為減色,無復舊觀,人們往遊至此,莫不長嘆惋惜,雍正年間的褚世暄《駝嶺清風》詩云:

“涼飆舊日嶺西東,何事炎高塵市同?廉吏歸來都兩袖,怪他嶺上少清風”,

邑人沈龍翔亦有詩云:

“千戶所後嶺,古謂之駝峰。清風何處來,毋乃不易逢。”

駝嶺側有一古巷,名喚打笆,玉帶河從巷中逶迤而過,河上一小石橋,喚“董家小橋”,橋側是著名畫家凌文淵的舊居“隱秀園”。凌文淵為泰州人,號直支,前清廩生,畢業於兩江高等學堂,酷愛文學,擅長書畫,後經南通張騫推薦,進京任職。民國初年,官至財政次長、代理總長。他是藝術大師齊白石的摯友,1924年春天,齊白石曾應文淵之邀來泰州遊玩,白石老人住在隱秀園,篆刻書畫,與老友暢敘友情,探討藝術,一直到秋天返京,前後長達半年時間。在此期間,兩位畫家還經常去泰州城郊觀光,流連於裡下河獨特的自然風光,觀察美景,書畫心得,傳為藝林佳話。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周氏住宅舊貌

泰州城中規模最大的民居應數位於城北涵西街的周氏住宅,號稱九十九間半。古宅歷經百餘年風雨及戰爭洗禮,保存至今。它的始建者是發橫財致富的周文濤,其人其事,海陵城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咸豐年間,江寧、揚州等地被太平軍攻佔,一批官員帶著家眷在太平軍的追趕下乘船逃至泰州,船入草河,發現水路不通,就棄船上岸,匆忙騎馬坐轎向海安、如皋方向逃去。

居住在草河邊的貧民周燮卿目睹了官員棄船逃亡過程,就乘機上船偷拿了一些遺留物品,藏在草河邊的蘆葦蕩中。

太平軍走過後,周文濤取出所藏物品,予以典賣,用以作資本經營鹽業不久旋富。

文濤發家後,就在草河頭西側,營建了這一方華麗壯觀、號稱“九十九間半”的宅第,又另闢花園一座,其美輪美奐,超過明末清初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府第,華居泰州之首。

周文濤生前熱心地方公益,死後州志為之立傳,可惜其子燮卿不遵父訓,開典當、開錢莊、捐官,未五十年,遂將家產蕩盡,並把住宅售與吳姓。

如今的周氏住宅中雜居了數十戶人家,粉牆黛瓦不再,只留下風雨斑駁之印跡,磚雕石刻中青苔深重,雕花窗戶不失古韻,院中徑上所鋪的大青石久經踩磨發出柔和的青光,當年奢華依稀可見。

"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涵西街歷史街區

登高俯視泰城,古城街巷縱橫,街巷之兩側古老的民居一處連接著一處。泰州之民居,從時間來說多建於明清,歷史悠久,就其建築式樣和結構來說,既有南方民居建築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建築的雄渾、簡樸,頗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諸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周氏堂屋、隆慶年間的蔣科宅第、萬曆年間的汪氏住宅、崇禎時的宮氏住宅、清朝康熙年間的陳厚耀故居、雍正時的程盛修公館、乾、嘉年間田氏建後歸夏姓的夏家花園、道光時的錢氏住宅、同治時的武舉尤氏筆穎樓、晚清時的李氏建築群和吳氏九十九間半、民國初年泰州軍政司令張淦清住宅,直至抗戰期李明揚修建的李公館等都保存完好。數百年歲月更迭,人事滄桑,古城靈魂,遊蕩此間。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宮氏住宅

宮家是泰州名門望族,舊時泰州有 “宮陳俞繆,四大鄉紳”之說,宮家位列其首,地位顯赫,其族在泰州城中建有三處宅第,規模最大的一處位於稅務橋西街,該處宅邸建於明朝,至今保存最為完好。

宮氏祖籍浙江靜海,明朝初年,靜海人宮智達作泰州司篆,遂家於此。

明崇禎十年(1618年),宮繼蘭中進士,由此至清道光29年(1831年)宮玉華的榮登進士榜,213年間,泰州宮氏一族在省級鄉試中就考中“舉人”者27名,內有7人考中進士。查閱《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中得知,明清兩代全國共有宮姓進士14人,泰州宮姓佔其一半。

此種情況,不但泰州稀有,全國也很少見。

宮氏“科第世家”之名,毫不誇張。正因為宮家家世如此了不得,加之又曾是御史之家,明、清兩朝,州中大小官吏經過宮氏府門,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以示尊崇。

宅邸由前到後共有七進,前臨稅務橋西街,後抵陳家橋西街,規模宏大。南臨大街之府門上舊懸聯曰:“三世兩營臺,五代七進士”,昭示宮氏家族之輝煌,府門後為罩廳,廳中有鼓,當年每到有客來訪,罩廳僕人就會通過敲鼓之方式及時地向後傳遞客訪訊息。

訊息經過廳屋、三大相互通聯的穿堂,到達最後的堂屋,也就是正屋。然後根據訪客的官銜、身份,宮家會有相應的人員在廳屋接待。

如今的宮氏住宅僅存其中間四進。硬山屋面、青磚小瓦的廳屋最是古色古香,面闊三間的明代遺構系抬樑式屋面,用料粗大,瓜柱處用荷葉墩、護鬥、抱樑雲、山霧雲等雕刻構件,柱頭有卷殺,柱下墊白色大理石覆盆石礎,室內斜鋪方磚地坪,裝有屏門。

明間隔扇門,隔扇上夾堂板刻成透空海棠形。廳前天井方形塊石鋪地,偏西有古蠟梅一株,每值凌寒,梅花盛開,香飄數裡。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蔣科宅第

與宮家隔稅務橋相望的是明御史蔣科的宅第。

蔣科,號瀛洲,泰州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歷任開原參政、監察御史、南臺兵備。萬曆年間,進士及第的蔣科於稅務橋下闢建宅第。

蔣科故去後,未幾年,宅售與陳氏居住,後陳氏又轉售於程小松。物換星移,主人更迭,宅屢改建,故斯地雖不大,卻兼具明清兩代建築之特色。宅門南向,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火巷分隔。

西部均明式建築,舊有四進,每進三間,旁有小廂房。

原大門、門廳、照廳及廳前建築,解放初拆除。原照壁牆嵌人物、花草、鳥獸等圖案磚雕,雕刻精細,生動逼真,系明代工藝,惜遭破壞。

今存第二進廳堂三間,七架樑前後單步樑架,前為稜首海棠紋式捲棚頂,用材為楠木圓作,為蘇北明構遺建之典型;疏落有致;第三進面闊同楠木廳,樑架為穿鬥式,似為清式結構;第四進為柏木樓,面闊同楠木廳,其結構保留部分明式作法

宅東部為清式建築,面闊三間的堂屋居於柏木樓之東南,堂西南有一口明代遺留下來的古井,至今水澄碧透,與屋南遙遙相對者為一方閣,登閣推窗,可眺望園內疊石小景,古木幽深。方閣之側即後建的宅第大門,已故鄉賢李進為之題額:“明蔣科進士第”,書法飄逸,實為珍品。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拆除中的柱史坊

蔣科生前還為其父蔣行請封建建的崇祀坊於城中昇仙橋南,即柱史坊,又稱御史坊,牌坊高峻典雅,四柱三門,白礬石質地,高約六米,寬近八米,仿筒瓦四面坡頂、寬脊,脊中安石寶瓶,其樣式為泰州古牌坊之冠。

州人也將牌坊稱為“回子牌坊”,蓋因蔣科曾於西北任職,為回教徒,他在每一坊柱前各安一座回人騎獅石刻作倚柱石,工頗精緻的回人像高約六尺,方面大耳,圓目濃眉,突顴骨,商算樑,戴圓椎形皮兜帽,帽頂尖向前彎卷,身穿短袍,腳蹬高靴,騎坐獅上;獅呈蹬坐式,公獅盤球,母獅一腳撫按細長獅,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為江蘇省少見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古石刻。

昇仙橋地跨中市河上,為宋乾道元年建,傳說北宋道士徐守信日掃東西門大街,臨終掃完大街,騎著掃帚,從該橋白日飛昇,故名昇仙,州人有詩:

“昔聞蓬萊客,白晝此昇天。壇靜苔仍合,爐空活欲燃。

乘魚何處去?化鶴幾時旋?且向橋頭醉,方知濁酒賢。”

昇仙橋西側往南為昇仙橋南小街,古街幽深,舊時往暮春橋、打魚灣等城南諸古蹟去必從此過。小街中原有愍義祠,祠屋三楹,殿中供六塊木製神主,為“茂才虛白劉君啟衷、文波劉君光道、印江李君邦相、如江李君邦翰、鳳郊邱君啟賢、乾齋方君士元神位”,龕側牆壁中嵌《重修六生祠碑記》,話說明朝萬曆二十三年,泰州大水,州官置百姓安危於不顧疏於救災。

上述六生奔走京城伏謁闕下,力陳民苦,州人得旨獲賑,因此活者甚多。然而六生在回泰途中渡淮河時遇風溺水而亡。州人感其恩德,建祠以祭祀之,冠祠名曰“愍義”。

由昇仙橋向東不遠可至駝嶺,以其地隆起如駝峰得名,“古海陵八景”之一“駝嶺清風”即於此處。明朝以前,駝嶺一帶蒼松翠柏,展幹伸枝;異草奇花,噴香斗豔;登臨遊賞,兩脅生風,故列為一景,邑人丘容《駝嶺清風》詩云:

“蜀風多秀靈,駝嶺產奇樹。長至清風生,炎蒸不知處。”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千戶謝成在嶺前建守禦千戶所,所署主體建築有:頭門、儀門、大堂、二堂、後堂等。“駝嶺清風”匾額即懸於二堂上,四字傳為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所書。後千戶王之屏又在大堂上懸“經武”二字匾額。所署內有《海陵前八景》詩石刻。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裁撤千戶所改設衛所,因大堂毀於火,以二堂為大堂,後堂為二堂。增建花廳、書房、後宅及廂房,摹新“駝嶺清風”匾額懸大堂上。自千戶所及衛所先後設此後,駝嶺地區漸小,日趨荒蕪,僅剩古銀杏、柞榛等樹數株,稀疏竹林一片,風光大為減色,無復舊觀,人們往遊至此,莫不長嘆惋惜,雍正年間的褚世暄《駝嶺清風》詩云:

“涼飆舊日嶺西東,何事炎高塵市同?廉吏歸來都兩袖,怪他嶺上少清風”,

邑人沈龍翔亦有詩云:

“千戶所後嶺,古謂之駝峰。清風何處來,毋乃不易逢。”

駝嶺側有一古巷,名喚打笆,玉帶河從巷中逶迤而過,河上一小石橋,喚“董家小橋”,橋側是著名畫家凌文淵的舊居“隱秀園”。凌文淵為泰州人,號直支,前清廩生,畢業於兩江高等學堂,酷愛文學,擅長書畫,後經南通張騫推薦,進京任職。民國初年,官至財政次長、代理總長。他是藝術大師齊白石的摯友,1924年春天,齊白石曾應文淵之邀來泰州遊玩,白石老人住在隱秀園,篆刻書畫,與老友暢敘友情,探討藝術,一直到秋天返京,前後長達半年時間。在此期間,兩位畫家還經常去泰州城郊觀光,流連於裡下河獨特的自然風光,觀察美景,書畫心得,傳為藝林佳話。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周氏住宅舊貌

泰州城中規模最大的民居應數位於城北涵西街的周氏住宅,號稱九十九間半。古宅歷經百餘年風雨及戰爭洗禮,保存至今。它的始建者是發橫財致富的周文濤,其人其事,海陵城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咸豐年間,江寧、揚州等地被太平軍攻佔,一批官員帶著家眷在太平軍的追趕下乘船逃至泰州,船入草河,發現水路不通,就棄船上岸,匆忙騎馬坐轎向海安、如皋方向逃去。

居住在草河邊的貧民周燮卿目睹了官員棄船逃亡過程,就乘機上船偷拿了一些遺留物品,藏在草河邊的蘆葦蕩中。

太平軍走過後,周文濤取出所藏物品,予以典賣,用以作資本經營鹽業不久旋富。

文濤發家後,就在草河頭西側,營建了這一方華麗壯觀、號稱“九十九間半”的宅第,又另闢花園一座,其美輪美奐,超過明末清初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府第,華居泰州之首。

周文濤生前熱心地方公益,死後州志為之立傳,可惜其子燮卿不遵父訓,開典當、開錢莊、捐官,未五十年,遂將家產蕩盡,並把住宅售與吳姓。

如今的周氏住宅中雜居了數十戶人家,粉牆黛瓦不再,只留下風雨斑駁之印跡,磚雕石刻中青苔深重,雕花窗戶不失古韻,院中徑上所鋪的大青石久經踩磨發出柔和的青光,當年奢華依稀可見。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戈氏住宅舊貌

周氏住宅北還有戈氏住宅,再向北,還有錢桂森故居,草河兩岸,稻河兩邊,名人宅院百姓家居多深蘊古韻,特色鮮明,曾有古建專家在這裡考察後將之命名為“泰式民居”,並以簡單的詩句來概括“泰式民居”之特點,就用它來作此文之結吧:

“黛磚灰牆青磚地,前廳後堂軸線排;屋面弧彎瓦頭翹,舉折平緩用粗材;

抱樑荷墩巧雕刻,堂屋穿鬥廳屋抬;楠木柏木材質優,只油不漆色和諧;

方格窗芯木柱礎,落地屏門隔可開;柱頭卷殺方木椽,仿木磚雕飾門外;

門前石鼓八字牆,磚磨照壁顯氣派;封閉寧靜遵定製,典雅樸素講實在。

守護古宅,留住老屋,就是留住了這座和我們漸行漸遠的泰州古城……

"

海陵老宅的往事

佚名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涵西街歷史街區

登高俯視泰城,古城街巷縱橫,街巷之兩側古老的民居一處連接著一處。泰州之民居,從時間來說多建於明清,歷史悠久,就其建築式樣和結構來說,既有南方民居建築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建築的雄渾、簡樸,頗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諸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周氏堂屋、隆慶年間的蔣科宅第、萬曆年間的汪氏住宅、崇禎時的宮氏住宅、清朝康熙年間的陳厚耀故居、雍正時的程盛修公館、乾、嘉年間田氏建後歸夏姓的夏家花園、道光時的錢氏住宅、同治時的武舉尤氏筆穎樓、晚清時的李氏建築群和吳氏九十九間半、民國初年泰州軍政司令張淦清住宅,直至抗戰期李明揚修建的李公館等都保存完好。數百年歲月更迭,人事滄桑,古城靈魂,遊蕩此間。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宮氏住宅

宮家是泰州名門望族,舊時泰州有 “宮陳俞繆,四大鄉紳”之說,宮家位列其首,地位顯赫,其族在泰州城中建有三處宅第,規模最大的一處位於稅務橋西街,該處宅邸建於明朝,至今保存最為完好。

宮氏祖籍浙江靜海,明朝初年,靜海人宮智達作泰州司篆,遂家於此。

明崇禎十年(1618年),宮繼蘭中進士,由此至清道光29年(1831年)宮玉華的榮登進士榜,213年間,泰州宮氏一族在省級鄉試中就考中“舉人”者27名,內有7人考中進士。查閱《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中得知,明清兩代全國共有宮姓進士14人,泰州宮姓佔其一半。

此種情況,不但泰州稀有,全國也很少見。

宮氏“科第世家”之名,毫不誇張。正因為宮家家世如此了不得,加之又曾是御史之家,明、清兩朝,州中大小官吏經過宮氏府門,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以示尊崇。

宅邸由前到後共有七進,前臨稅務橋西街,後抵陳家橋西街,規模宏大。南臨大街之府門上舊懸聯曰:“三世兩營臺,五代七進士”,昭示宮氏家族之輝煌,府門後為罩廳,廳中有鼓,當年每到有客來訪,罩廳僕人就會通過敲鼓之方式及時地向後傳遞客訪訊息。

訊息經過廳屋、三大相互通聯的穿堂,到達最後的堂屋,也就是正屋。然後根據訪客的官銜、身份,宮家會有相應的人員在廳屋接待。

如今的宮氏住宅僅存其中間四進。硬山屋面、青磚小瓦的廳屋最是古色古香,面闊三間的明代遺構系抬樑式屋面,用料粗大,瓜柱處用荷葉墩、護鬥、抱樑雲、山霧雲等雕刻構件,柱頭有卷殺,柱下墊白色大理石覆盆石礎,室內斜鋪方磚地坪,裝有屏門。

明間隔扇門,隔扇上夾堂板刻成透空海棠形。廳前天井方形塊石鋪地,偏西有古蠟梅一株,每值凌寒,梅花盛開,香飄數裡。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蔣科宅第

與宮家隔稅務橋相望的是明御史蔣科的宅第。

蔣科,號瀛洲,泰州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歷任開原參政、監察御史、南臺兵備。萬曆年間,進士及第的蔣科於稅務橋下闢建宅第。

蔣科故去後,未幾年,宅售與陳氏居住,後陳氏又轉售於程小松。物換星移,主人更迭,宅屢改建,故斯地雖不大,卻兼具明清兩代建築之特色。宅門南向,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火巷分隔。

西部均明式建築,舊有四進,每進三間,旁有小廂房。

原大門、門廳、照廳及廳前建築,解放初拆除。原照壁牆嵌人物、花草、鳥獸等圖案磚雕,雕刻精細,生動逼真,系明代工藝,惜遭破壞。

今存第二進廳堂三間,七架樑前後單步樑架,前為稜首海棠紋式捲棚頂,用材為楠木圓作,為蘇北明構遺建之典型;疏落有致;第三進面闊同楠木廳,樑架為穿鬥式,似為清式結構;第四進為柏木樓,面闊同楠木廳,其結構保留部分明式作法

宅東部為清式建築,面闊三間的堂屋居於柏木樓之東南,堂西南有一口明代遺留下來的古井,至今水澄碧透,與屋南遙遙相對者為一方閣,登閣推窗,可眺望園內疊石小景,古木幽深。方閣之側即後建的宅第大門,已故鄉賢李進為之題額:“明蔣科進士第”,書法飄逸,實為珍品。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拆除中的柱史坊

蔣科生前還為其父蔣行請封建建的崇祀坊於城中昇仙橋南,即柱史坊,又稱御史坊,牌坊高峻典雅,四柱三門,白礬石質地,高約六米,寬近八米,仿筒瓦四面坡頂、寬脊,脊中安石寶瓶,其樣式為泰州古牌坊之冠。

州人也將牌坊稱為“回子牌坊”,蓋因蔣科曾於西北任職,為回教徒,他在每一坊柱前各安一座回人騎獅石刻作倚柱石,工頗精緻的回人像高約六尺,方面大耳,圓目濃眉,突顴骨,商算樑,戴圓椎形皮兜帽,帽頂尖向前彎卷,身穿短袍,腳蹬高靴,騎坐獅上;獅呈蹬坐式,公獅盤球,母獅一腳撫按細長獅,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為江蘇省少見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古石刻。

昇仙橋地跨中市河上,為宋乾道元年建,傳說北宋道士徐守信日掃東西門大街,臨終掃完大街,騎著掃帚,從該橋白日飛昇,故名昇仙,州人有詩:

“昔聞蓬萊客,白晝此昇天。壇靜苔仍合,爐空活欲燃。

乘魚何處去?化鶴幾時旋?且向橋頭醉,方知濁酒賢。”

昇仙橋西側往南為昇仙橋南小街,古街幽深,舊時往暮春橋、打魚灣等城南諸古蹟去必從此過。小街中原有愍義祠,祠屋三楹,殿中供六塊木製神主,為“茂才虛白劉君啟衷、文波劉君光道、印江李君邦相、如江李君邦翰、鳳郊邱君啟賢、乾齋方君士元神位”,龕側牆壁中嵌《重修六生祠碑記》,話說明朝萬曆二十三年,泰州大水,州官置百姓安危於不顧疏於救災。

上述六生奔走京城伏謁闕下,力陳民苦,州人得旨獲賑,因此活者甚多。然而六生在回泰途中渡淮河時遇風溺水而亡。州人感其恩德,建祠以祭祀之,冠祠名曰“愍義”。

由昇仙橋向東不遠可至駝嶺,以其地隆起如駝峰得名,“古海陵八景”之一“駝嶺清風”即於此處。明朝以前,駝嶺一帶蒼松翠柏,展幹伸枝;異草奇花,噴香斗豔;登臨遊賞,兩脅生風,故列為一景,邑人丘容《駝嶺清風》詩云:

“蜀風多秀靈,駝嶺產奇樹。長至清風生,炎蒸不知處。”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千戶謝成在嶺前建守禦千戶所,所署主體建築有:頭門、儀門、大堂、二堂、後堂等。“駝嶺清風”匾額即懸於二堂上,四字傳為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所書。後千戶王之屏又在大堂上懸“經武”二字匾額。所署內有《海陵前八景》詩石刻。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裁撤千戶所改設衛所,因大堂毀於火,以二堂為大堂,後堂為二堂。增建花廳、書房、後宅及廂房,摹新“駝嶺清風”匾額懸大堂上。自千戶所及衛所先後設此後,駝嶺地區漸小,日趨荒蕪,僅剩古銀杏、柞榛等樹數株,稀疏竹林一片,風光大為減色,無復舊觀,人們往遊至此,莫不長嘆惋惜,雍正年間的褚世暄《駝嶺清風》詩云:

“涼飆舊日嶺西東,何事炎高塵市同?廉吏歸來都兩袖,怪他嶺上少清風”,

邑人沈龍翔亦有詩云:

“千戶所後嶺,古謂之駝峰。清風何處來,毋乃不易逢。”

駝嶺側有一古巷,名喚打笆,玉帶河從巷中逶迤而過,河上一小石橋,喚“董家小橋”,橋側是著名畫家凌文淵的舊居“隱秀園”。凌文淵為泰州人,號直支,前清廩生,畢業於兩江高等學堂,酷愛文學,擅長書畫,後經南通張騫推薦,進京任職。民國初年,官至財政次長、代理總長。他是藝術大師齊白石的摯友,1924年春天,齊白石曾應文淵之邀來泰州遊玩,白石老人住在隱秀園,篆刻書畫,與老友暢敘友情,探討藝術,一直到秋天返京,前後長達半年時間。在此期間,兩位畫家還經常去泰州城郊觀光,流連於裡下河獨特的自然風光,觀察美景,書畫心得,傳為藝林佳話。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周氏住宅舊貌

泰州城中規模最大的民居應數位於城北涵西街的周氏住宅,號稱九十九間半。古宅歷經百餘年風雨及戰爭洗禮,保存至今。它的始建者是發橫財致富的周文濤,其人其事,海陵城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咸豐年間,江寧、揚州等地被太平軍攻佔,一批官員帶著家眷在太平軍的追趕下乘船逃至泰州,船入草河,發現水路不通,就棄船上岸,匆忙騎馬坐轎向海安、如皋方向逃去。

居住在草河邊的貧民周燮卿目睹了官員棄船逃亡過程,就乘機上船偷拿了一些遺留物品,藏在草河邊的蘆葦蕩中。

太平軍走過後,周文濤取出所藏物品,予以典賣,用以作資本經營鹽業不久旋富。

文濤發家後,就在草河頭西側,營建了這一方華麗壯觀、號稱“九十九間半”的宅第,又另闢花園一座,其美輪美奐,超過明末清初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府第,華居泰州之首。

周文濤生前熱心地方公益,死後州志為之立傳,可惜其子燮卿不遵父訓,開典當、開錢莊、捐官,未五十年,遂將家產蕩盡,並把住宅售與吳姓。

如今的周氏住宅中雜居了數十戶人家,粉牆黛瓦不再,只留下風雨斑駁之印跡,磚雕石刻中青苔深重,雕花窗戶不失古韻,院中徑上所鋪的大青石久經踩磨發出柔和的青光,當年奢華依稀可見。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戈氏住宅舊貌

周氏住宅北還有戈氏住宅,再向北,還有錢桂森故居,草河兩岸,稻河兩邊,名人宅院百姓家居多深蘊古韻,特色鮮明,曾有古建專家在這裡考察後將之命名為“泰式民居”,並以簡單的詩句來概括“泰式民居”之特點,就用它來作此文之結吧:

“黛磚灰牆青磚地,前廳後堂軸線排;屋面弧彎瓦頭翹,舉折平緩用粗材;

抱樑荷墩巧雕刻,堂屋穿鬥廳屋抬;楠木柏木材質優,只油不漆色和諧;

方格窗芯木柱礎,落地屏門隔可開;柱頭卷殺方木椽,仿木磚雕飾門外;

門前石鼓八字牆,磚磨照壁顯氣派;封閉寧靜遵定製,典雅樸素講實在。

守護古宅,留住老屋,就是留住了這座和我們漸行漸遠的泰州古城……

海陵“宮陳俞繆”四大鄉紳的老宅往事

古街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