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八坊大路街牌坊

經歷朝戰亂或人為的廢損,如今還存13所古書院、7間公祠、2間公館、冼太廟、中山公園等一批古建築。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成為傳承竇州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呈現在縱橫暢通的街道之旁,各自有其獨特的面目而又相連為一個整體,透出古色古香的濃郁氣息,見證了這裡曾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縣治中心。

進入竇州古城,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壯偉的兩層城樓,硃紅色,典型的飛簷仿宮殿式建築,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臺結構,大屋頂、高臺基,屋簷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是清朝建築物。因直向學宮,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故又稱文明閣,此街也稱文明街。沿古城的中軸線而入,漸見各個建築面積大小不一,多為一層至二層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樓門古樸,多為石柱支撐,石柱底礎方圓結體,配以雕花。

古建築以門樓和牆體最能反映其悠久歲月。它們或由青磚砌築,或用土夯實成牆,灰白中裸露出青色磚體,拱形為宮門,斜態為瓦面,平面延伸砌築為牆,均蒼老、厚實、古樸:或硃紅如血之沉澱,或華燦爛漫若鑲金,或鐵黑斑駁似鏽蝕。陽光之下盡現藝術之韻,觸撫則感沉重之輝煌,博厚而溫熱,有無聲之脈動在物與人之間傳遞,有激盪的歷史風雲消匿後的暗影與文化靈光之閃爍。

"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八坊大路街牌坊

經歷朝戰亂或人為的廢損,如今還存13所古書院、7間公祠、2間公館、冼太廟、中山公園等一批古建築。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成為傳承竇州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呈現在縱橫暢通的街道之旁,各自有其獨特的面目而又相連為一個整體,透出古色古香的濃郁氣息,見證了這裡曾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縣治中心。

進入竇州古城,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壯偉的兩層城樓,硃紅色,典型的飛簷仿宮殿式建築,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臺結構,大屋頂、高臺基,屋簷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是清朝建築物。因直向學宮,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故又稱文明閣,此街也稱文明街。沿古城的中軸線而入,漸見各個建築面積大小不一,多為一層至二層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樓門古樸,多為石柱支撐,石柱底礎方圓結體,配以雕花。

古建築以門樓和牆體最能反映其悠久歲月。它們或由青磚砌築,或用土夯實成牆,灰白中裸露出青色磚體,拱形為宮門,斜態為瓦面,平面延伸砌築為牆,均蒼老、厚實、古樸:或硃紅如血之沉澱,或華燦爛漫若鑲金,或鐵黑斑駁似鏽蝕。陽光之下盡現藝術之韻,觸撫則感沉重之輝煌,博厚而溫熱,有無聲之脈動在物與人之間傳遞,有激盪的歷史風雲消匿後的暗影與文化靈光之閃爍。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紅樓

竇州古城的建築有學宮、公館、公祠、廟宇與民居一體的人文景觀。而每一建築都有獨特的構造,又有相對統一的風格。民居夾在學宮之間,或者公館建造於民居之旁。青磚老瓦,杉木橫樑,雖然蝕痕累累,卻寬敞通光,視野遼闊。比如東街的菁莪大屋就有如此情狀:它伏在古城深遠的歲月裡,像一個身著蓑衣的歷史老者,安靜地看著人來人往,雲起雲飛,卻瀰漫出綿綿不絕的人間氣息。竇州古城,就這樣體現以人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而更多的古建築,雖然年歲久遠,那高挺的廊柱、石墩或石礎、飛簷和木窗,都可見到藝術的雕刻與鏤空,都可見到中西合璧的開放華美和敦厚古樸相交互滲。這是因為自清朝開始,從這座古城走向西洋的人們成為華僑,他們懷著拳拳赤子之心,在家鄉建起棟棟洋樓,就像開平的雕樓一樣,是華僑留給故土的歷史記載。

進入古城,可找到人文氣息浸透到歷史建築中的一種平衡、和諧與開闊。讓你感受到一種藝術的建築或建築的藝術留在這悠久曠古的時空裡。一種不可磨滅的文明呼喚,從那長長的巷道,那厚實的牆壁,那高聳的樓門,那敞開的門窗裡,悠悠傳遞。

史實不容許誇張的想象,但竇州古城,說是一座文明之城一點都不為過,至今仍存的十多個書院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可以想象,十多個書院的相繼出現,吸引了多少官宦和農家子弟在此翻開讀書生涯的第一頁,琅琅書聲在這深長的巷子傳響不絕,可以想象先生身著長衫、手執戒尺講課、帶讀和巡察的情景。有如此龐大的書院部落,足可以承載粵西啟蒙教育和逐級深造的重任,是粵西最大的教育集合地,是一個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放飛理想的堅實平臺,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與精神。有多少受教的粵西子弟在此考上更高的學府,給中華文脈注入了健旺的血液,為家國爭榮爭光,名垂青史。據史載,僅在清朝乾隆年間,這裡就出過進士10人、舉人70人、貢生343人。最為震驚京城的是出了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起,一起是詩傳千古的蘇軾、蘇轍兄弟,另一起就是竇州古城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了。當時,朝廷禮部尚書紀曉嵐親來送匾祝賀。

要說給這座古城豐富的文化底蘊的前人,令古城和今天八坊村人引為自豪的,更有中國堪輿鼻祖、唐朝國師楊筠鬆,馬來西亞開國元勳、首任財政部長、著名僑領李孝式,他們都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色彩斑斕的文明史蹟。

至今仍有顯目的“信宜縣立師範學校”的黑體行書留在一座端莊的樓門上,從這字體看應是近代所為。“簡齋書院”的門牌,是民國時任廣東政府主席的胡漢民所題,字體端肅而靈秀。歷史悠久的信宜鎮隆小學就在這古城中間,新生的學子吮汲古城的文化精華而茁壯成長。

"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八坊大路街牌坊

經歷朝戰亂或人為的廢損,如今還存13所古書院、7間公祠、2間公館、冼太廟、中山公園等一批古建築。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成為傳承竇州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呈現在縱橫暢通的街道之旁,各自有其獨特的面目而又相連為一個整體,透出古色古香的濃郁氣息,見證了這裡曾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縣治中心。

進入竇州古城,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壯偉的兩層城樓,硃紅色,典型的飛簷仿宮殿式建築,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臺結構,大屋頂、高臺基,屋簷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是清朝建築物。因直向學宮,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故又稱文明閣,此街也稱文明街。沿古城的中軸線而入,漸見各個建築面積大小不一,多為一層至二層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樓門古樸,多為石柱支撐,石柱底礎方圓結體,配以雕花。

古建築以門樓和牆體最能反映其悠久歲月。它們或由青磚砌築,或用土夯實成牆,灰白中裸露出青色磚體,拱形為宮門,斜態為瓦面,平面延伸砌築為牆,均蒼老、厚實、古樸:或硃紅如血之沉澱,或華燦爛漫若鑲金,或鐵黑斑駁似鏽蝕。陽光之下盡現藝術之韻,觸撫則感沉重之輝煌,博厚而溫熱,有無聲之脈動在物與人之間傳遞,有激盪的歷史風雲消匿後的暗影與文化靈光之閃爍。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紅樓

竇州古城的建築有學宮、公館、公祠、廟宇與民居一體的人文景觀。而每一建築都有獨特的構造,又有相對統一的風格。民居夾在學宮之間,或者公館建造於民居之旁。青磚老瓦,杉木橫樑,雖然蝕痕累累,卻寬敞通光,視野遼闊。比如東街的菁莪大屋就有如此情狀:它伏在古城深遠的歲月裡,像一個身著蓑衣的歷史老者,安靜地看著人來人往,雲起雲飛,卻瀰漫出綿綿不絕的人間氣息。竇州古城,就這樣體現以人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而更多的古建築,雖然年歲久遠,那高挺的廊柱、石墩或石礎、飛簷和木窗,都可見到藝術的雕刻與鏤空,都可見到中西合璧的開放華美和敦厚古樸相交互滲。這是因為自清朝開始,從這座古城走向西洋的人們成為華僑,他們懷著拳拳赤子之心,在家鄉建起棟棟洋樓,就像開平的雕樓一樣,是華僑留給故土的歷史記載。

進入古城,可找到人文氣息浸透到歷史建築中的一種平衡、和諧與開闊。讓你感受到一種藝術的建築或建築的藝術留在這悠久曠古的時空裡。一種不可磨滅的文明呼喚,從那長長的巷道,那厚實的牆壁,那高聳的樓門,那敞開的門窗裡,悠悠傳遞。

史實不容許誇張的想象,但竇州古城,說是一座文明之城一點都不為過,至今仍存的十多個書院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可以想象,十多個書院的相繼出現,吸引了多少官宦和農家子弟在此翻開讀書生涯的第一頁,琅琅書聲在這深長的巷子傳響不絕,可以想象先生身著長衫、手執戒尺講課、帶讀和巡察的情景。有如此龐大的書院部落,足可以承載粵西啟蒙教育和逐級深造的重任,是粵西最大的教育集合地,是一個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放飛理想的堅實平臺,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與精神。有多少受教的粵西子弟在此考上更高的學府,給中華文脈注入了健旺的血液,為家國爭榮爭光,名垂青史。據史載,僅在清朝乾隆年間,這裡就出過進士10人、舉人70人、貢生343人。最為震驚京城的是出了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起,一起是詩傳千古的蘇軾、蘇轍兄弟,另一起就是竇州古城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了。當時,朝廷禮部尚書紀曉嵐親來送匾祝賀。

要說給這座古城豐富的文化底蘊的前人,令古城和今天八坊村人引為自豪的,更有中國堪輿鼻祖、唐朝國師楊筠鬆,馬來西亞開國元勳、首任財政部長、著名僑領李孝式,他們都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色彩斑斕的文明史蹟。

至今仍有顯目的“信宜縣立師範學校”的黑體行書留在一座端莊的樓門上,從這字體看應是近代所為。“簡齋書院”的門牌,是民國時任廣東政府主席的胡漢民所題,字體端肅而靈秀。歷史悠久的信宜鎮隆小學就在這古城中間,新生的學子吮汲古城的文化精華而茁壯成長。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王梅軒書院軒冕堂

竇州古城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古城,它有它的莊重的習俗與禮規。就是一個巨大的文明城樓,也只容許升學、加官晉爵授印值得喜慶的事宜,才可通過一條長長的中軸線,踏上由外而內的臺階,直至深府。而那奔喪悲哀的事宜,就不得靠近。

繼續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就可讀到具有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一頁。比如名揚四方的信宜飄色,它的誕生歷史悠遠,以豐富的動態與色彩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那魚龍共舞、民樂齊奏的熱鬧場景,彰顯出民間超凡的藝術特色和洋溢的情感,有天上人間的神祕與熱忱。那些飽含民間智慧與情感奔放的作品,早從下里巴人的常庸觀賞中登上高雅的文化殿堂,名傳國內外,受到廣大民眾和專家的喝彩。有許多大型節目榮獲國家級、省級大獎,成了竇州古城又一張亮眼的名片,已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六雙花燈”同樣熱鬧非凡,各家各戶自制形態各異的花燈,在城中游動,成盞、成團、成簇、成線、成橋、成龍、成河,組成一派光彩奪目、變幻萬千的光的世界、花的海洋。這一傳承久遠的民間節目,它要表達的是民眾驅邪接福、平安富貴的心願,在每年元月上演,吸引來自各省市的遊人觀看,將一個古城擠得生機勃勃、煥發新生。“六雙花燈”也被列入廣東非遺名錄。

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便見到無處不在的綠。

爬上新老圍牆上蔓藤的綠,古城前面水塘岸邊翠竹的綠,水塘中央荷葉的綠,農宿泥屋四合院內外的龍眼樹與扶桑花葉子的綠,東江與西江兩岸雜木與青草延伸的綠,古驛道旁林子與翠竹交錯、疏密相間的自然的綠。古城前面玉米地、水稻秧苗、蔬菜瓜莖大小相映成趣的綠。

東江城郊一棵千年古榕枝繁葉茂烘托出的綠。這棵由兩棵榕樹因氣根生長而合抱為一的情侶樹,用濃蔭蓋地的濃綠披露自然與人的一脈相承,就像在延續著古城永不滅失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被古城的魅力所吸引,留下多少丹青和詩章,沒有真切的記載。只見東江和西江繞著竇州古城流淌不息,依水而居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簡樸而滿足的生活,自然生態滿目青翠、花紅草綠,各種植被生機盎然。長時間以來,畫家和作家們來信宜採風創作,必然首選這座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色宜人的竇州古城為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給古城賦予了豐富斑斕的色彩,讓沉澱在歷史的記憶復活於藝術的長廊。以此為藍本的作品,參加了各大展覽活動,獲過各種大賽的獎項。

"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八坊大路街牌坊

經歷朝戰亂或人為的廢損,如今還存13所古書院、7間公祠、2間公館、冼太廟、中山公園等一批古建築。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成為傳承竇州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呈現在縱橫暢通的街道之旁,各自有其獨特的面目而又相連為一個整體,透出古色古香的濃郁氣息,見證了這裡曾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縣治中心。

進入竇州古城,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壯偉的兩層城樓,硃紅色,典型的飛簷仿宮殿式建築,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臺結構,大屋頂、高臺基,屋簷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是清朝建築物。因直向學宮,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故又稱文明閣,此街也稱文明街。沿古城的中軸線而入,漸見各個建築面積大小不一,多為一層至二層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樓門古樸,多為石柱支撐,石柱底礎方圓結體,配以雕花。

古建築以門樓和牆體最能反映其悠久歲月。它們或由青磚砌築,或用土夯實成牆,灰白中裸露出青色磚體,拱形為宮門,斜態為瓦面,平面延伸砌築為牆,均蒼老、厚實、古樸:或硃紅如血之沉澱,或華燦爛漫若鑲金,或鐵黑斑駁似鏽蝕。陽光之下盡現藝術之韻,觸撫則感沉重之輝煌,博厚而溫熱,有無聲之脈動在物與人之間傳遞,有激盪的歷史風雲消匿後的暗影與文化靈光之閃爍。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紅樓

竇州古城的建築有學宮、公館、公祠、廟宇與民居一體的人文景觀。而每一建築都有獨特的構造,又有相對統一的風格。民居夾在學宮之間,或者公館建造於民居之旁。青磚老瓦,杉木橫樑,雖然蝕痕累累,卻寬敞通光,視野遼闊。比如東街的菁莪大屋就有如此情狀:它伏在古城深遠的歲月裡,像一個身著蓑衣的歷史老者,安靜地看著人來人往,雲起雲飛,卻瀰漫出綿綿不絕的人間氣息。竇州古城,就這樣體現以人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而更多的古建築,雖然年歲久遠,那高挺的廊柱、石墩或石礎、飛簷和木窗,都可見到藝術的雕刻與鏤空,都可見到中西合璧的開放華美和敦厚古樸相交互滲。這是因為自清朝開始,從這座古城走向西洋的人們成為華僑,他們懷著拳拳赤子之心,在家鄉建起棟棟洋樓,就像開平的雕樓一樣,是華僑留給故土的歷史記載。

進入古城,可找到人文氣息浸透到歷史建築中的一種平衡、和諧與開闊。讓你感受到一種藝術的建築或建築的藝術留在這悠久曠古的時空裡。一種不可磨滅的文明呼喚,從那長長的巷道,那厚實的牆壁,那高聳的樓門,那敞開的門窗裡,悠悠傳遞。

史實不容許誇張的想象,但竇州古城,說是一座文明之城一點都不為過,至今仍存的十多個書院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可以想象,十多個書院的相繼出現,吸引了多少官宦和農家子弟在此翻開讀書生涯的第一頁,琅琅書聲在這深長的巷子傳響不絕,可以想象先生身著長衫、手執戒尺講課、帶讀和巡察的情景。有如此龐大的書院部落,足可以承載粵西啟蒙教育和逐級深造的重任,是粵西最大的教育集合地,是一個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放飛理想的堅實平臺,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與精神。有多少受教的粵西子弟在此考上更高的學府,給中華文脈注入了健旺的血液,為家國爭榮爭光,名垂青史。據史載,僅在清朝乾隆年間,這裡就出過進士10人、舉人70人、貢生343人。最為震驚京城的是出了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起,一起是詩傳千古的蘇軾、蘇轍兄弟,另一起就是竇州古城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了。當時,朝廷禮部尚書紀曉嵐親來送匾祝賀。

要說給這座古城豐富的文化底蘊的前人,令古城和今天八坊村人引為自豪的,更有中國堪輿鼻祖、唐朝國師楊筠鬆,馬來西亞開國元勳、首任財政部長、著名僑領李孝式,他們都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色彩斑斕的文明史蹟。

至今仍有顯目的“信宜縣立師範學校”的黑體行書留在一座端莊的樓門上,從這字體看應是近代所為。“簡齋書院”的門牌,是民國時任廣東政府主席的胡漢民所題,字體端肅而靈秀。歷史悠久的信宜鎮隆小學就在這古城中間,新生的學子吮汲古城的文化精華而茁壯成長。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王梅軒書院軒冕堂

竇州古城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古城,它有它的莊重的習俗與禮規。就是一個巨大的文明城樓,也只容許升學、加官晉爵授印值得喜慶的事宜,才可通過一條長長的中軸線,踏上由外而內的臺階,直至深府。而那奔喪悲哀的事宜,就不得靠近。

繼續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就可讀到具有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一頁。比如名揚四方的信宜飄色,它的誕生歷史悠遠,以豐富的動態與色彩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那魚龍共舞、民樂齊奏的熱鬧場景,彰顯出民間超凡的藝術特色和洋溢的情感,有天上人間的神祕與熱忱。那些飽含民間智慧與情感奔放的作品,早從下里巴人的常庸觀賞中登上高雅的文化殿堂,名傳國內外,受到廣大民眾和專家的喝彩。有許多大型節目榮獲國家級、省級大獎,成了竇州古城又一張亮眼的名片,已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六雙花燈”同樣熱鬧非凡,各家各戶自制形態各異的花燈,在城中游動,成盞、成團、成簇、成線、成橋、成龍、成河,組成一派光彩奪目、變幻萬千的光的世界、花的海洋。這一傳承久遠的民間節目,它要表達的是民眾驅邪接福、平安富貴的心願,在每年元月上演,吸引來自各省市的遊人觀看,將一個古城擠得生機勃勃、煥發新生。“六雙花燈”也被列入廣東非遺名錄。

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便見到無處不在的綠。

爬上新老圍牆上蔓藤的綠,古城前面水塘岸邊翠竹的綠,水塘中央荷葉的綠,農宿泥屋四合院內外的龍眼樹與扶桑花葉子的綠,東江與西江兩岸雜木與青草延伸的綠,古驛道旁林子與翠竹交錯、疏密相間的自然的綠。古城前面玉米地、水稻秧苗、蔬菜瓜莖大小相映成趣的綠。

東江城郊一棵千年古榕枝繁葉茂烘托出的綠。這棵由兩棵榕樹因氣根生長而合抱為一的情侶樹,用濃蔭蓋地的濃綠披露自然與人的一脈相承,就像在延續著古城永不滅失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被古城的魅力所吸引,留下多少丹青和詩章,沒有真切的記載。只見東江和西江繞著竇州古城流淌不息,依水而居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簡樸而滿足的生活,自然生態滿目青翠、花紅草綠,各種植被生機盎然。長時間以來,畫家和作家們來信宜採風創作,必然首選這座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色宜人的竇州古城為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給古城賦予了豐富斑斕的色彩,讓沉澱在歷史的記憶復活於藝術的長廊。以此為藍本的作品,參加了各大展覽活動,獲過各種大賽的獎項。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飄色巡遊

一條古驛道,沿著東江從古城直達十多公里外的丁堡沙背村。可以想象古人肩挑鹽、茶、大米和其他生活生產用品,跋涉在這長長的古驛道上,伴隨著春來暑往,延伸著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足跡。古驛道,作為大地上的一條連接歷史的紐帶,讓今人穿越歷史的時空窺探古人的生活,且永不終止。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古城人懷著對前人的無限崇敬、對家鄉的熱愛,傾盡全部能量和熱情要將竇州古城打造成一個蜚聲中外的文化旅遊勝地,再現一千多年前古城的輝煌。地方政府和群眾一道,群策群力,利用豐富的特色資源,著力建設古城六個核心村及鎮隆溫泉區,開發成以“古村、田園、溫泉”為特色主題的景區,建設集人文觀賞、悠閒觀光、風情體驗、溫泉養生於一體,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相輝映的特色溫泉小鎮。

突顯新農村建設。八坊村省級新農村示範建設,已對古城紅樓、文昌宮、起鳳書院等50多個景點進行重點修復,實現“點上出彩,沿線美麗”的建設成效。同時,一批文化廣場、休閒綠道、小公園和亭臺樓閣,也點綴在古城之中而煥發神采。古風繚繞、綠柳垂波、荷韻飄香的田園式人家,將更有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

再老的古城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大地所潛藏的神祕,只有智慧的先知方能煥發出她的魅力和榮耀。竇州古城,就由一個神通廣大的先知楊筠鬆奠定了它發達的中軸線。這位先知先哲,唐大和八年(843)三月初八出身於信宜竇州古城的一戶大院,他潛心研究人居地理之術,17歲登科及第,隨即步入仕途,至唐僖宗時任國師,掌管靈臺地理事。他研究地理典籍,得其要領,創立了中國人居地理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成為全國人居地理宗師。黃巢破京後,楊筠鬆斷髮入崑崙山尋龍,後至虔州等地,廣傳地理學術,造福人民。其中贛州的宋城佈局就是楊筠鬆所規劃。信宜竇州古城,也是楊筠鬆運用地理學進行科學規建的成果之一,竟然與中國北京故宮及埃及金字塔有驚人的相似:建築中軸線為子午線,併成為享譽千年的古建築。

楊筠鬆凝結在這座古城的神祕之作,是將建城的中軸線與子午線重合。而這種規劃,只有皇家建築才有,以突顯皇權。中國建築師一直遵循這個原則規劃建築,竇州古城建在子午線上,註定它將成為皇城。清朝咸豐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金缸征戰粵北,後轉戰粵西,於1862年3月14日攻佔信宜,在竇州古城的學宮內立王宮,重建大洪政權,重申“南興王”政令,在軍事、政治等方面實行一番改革,出現“中興”景象,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雖然南興王只存在了兩年八個月,但竇州古城的王者之氣,與世永存。

記載在《竇州古城》這本書的古蹟與今史,正如源源不斷的水源,還在汩汩流傳不絕。

文 | 官演武

圖 | 丘立賀

"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八坊大路街牌坊

經歷朝戰亂或人為的廢損,如今還存13所古書院、7間公祠、2間公館、冼太廟、中山公園等一批古建築。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成為傳承竇州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呈現在縱橫暢通的街道之旁,各自有其獨特的面目而又相連為一個整體,透出古色古香的濃郁氣息,見證了這裡曾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縣治中心。

進入竇州古城,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壯偉的兩層城樓,硃紅色,典型的飛簷仿宮殿式建築,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臺結構,大屋頂、高臺基,屋簷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是清朝建築物。因直向學宮,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故又稱文明閣,此街也稱文明街。沿古城的中軸線而入,漸見各個建築面積大小不一,多為一層至二層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樓門古樸,多為石柱支撐,石柱底礎方圓結體,配以雕花。

古建築以門樓和牆體最能反映其悠久歲月。它們或由青磚砌築,或用土夯實成牆,灰白中裸露出青色磚體,拱形為宮門,斜態為瓦面,平面延伸砌築為牆,均蒼老、厚實、古樸:或硃紅如血之沉澱,或華燦爛漫若鑲金,或鐵黑斑駁似鏽蝕。陽光之下盡現藝術之韻,觸撫則感沉重之輝煌,博厚而溫熱,有無聲之脈動在物與人之間傳遞,有激盪的歷史風雲消匿後的暗影與文化靈光之閃爍。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紅樓

竇州古城的建築有學宮、公館、公祠、廟宇與民居一體的人文景觀。而每一建築都有獨特的構造,又有相對統一的風格。民居夾在學宮之間,或者公館建造於民居之旁。青磚老瓦,杉木橫樑,雖然蝕痕累累,卻寬敞通光,視野遼闊。比如東街的菁莪大屋就有如此情狀:它伏在古城深遠的歲月裡,像一個身著蓑衣的歷史老者,安靜地看著人來人往,雲起雲飛,卻瀰漫出綿綿不絕的人間氣息。竇州古城,就這樣體現以人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而更多的古建築,雖然年歲久遠,那高挺的廊柱、石墩或石礎、飛簷和木窗,都可見到藝術的雕刻與鏤空,都可見到中西合璧的開放華美和敦厚古樸相交互滲。這是因為自清朝開始,從這座古城走向西洋的人們成為華僑,他們懷著拳拳赤子之心,在家鄉建起棟棟洋樓,就像開平的雕樓一樣,是華僑留給故土的歷史記載。

進入古城,可找到人文氣息浸透到歷史建築中的一種平衡、和諧與開闊。讓你感受到一種藝術的建築或建築的藝術留在這悠久曠古的時空裡。一種不可磨滅的文明呼喚,從那長長的巷道,那厚實的牆壁,那高聳的樓門,那敞開的門窗裡,悠悠傳遞。

史實不容許誇張的想象,但竇州古城,說是一座文明之城一點都不為過,至今仍存的十多個書院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可以想象,十多個書院的相繼出現,吸引了多少官宦和農家子弟在此翻開讀書生涯的第一頁,琅琅書聲在這深長的巷子傳響不絕,可以想象先生身著長衫、手執戒尺講課、帶讀和巡察的情景。有如此龐大的書院部落,足可以承載粵西啟蒙教育和逐級深造的重任,是粵西最大的教育集合地,是一個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放飛理想的堅實平臺,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與精神。有多少受教的粵西子弟在此考上更高的學府,給中華文脈注入了健旺的血液,為家國爭榮爭光,名垂青史。據史載,僅在清朝乾隆年間,這裡就出過進士10人、舉人70人、貢生343人。最為震驚京城的是出了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起,一起是詩傳千古的蘇軾、蘇轍兄弟,另一起就是竇州古城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了。當時,朝廷禮部尚書紀曉嵐親來送匾祝賀。

要說給這座古城豐富的文化底蘊的前人,令古城和今天八坊村人引為自豪的,更有中國堪輿鼻祖、唐朝國師楊筠鬆,馬來西亞開國元勳、首任財政部長、著名僑領李孝式,他們都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色彩斑斕的文明史蹟。

至今仍有顯目的“信宜縣立師範學校”的黑體行書留在一座端莊的樓門上,從這字體看應是近代所為。“簡齋書院”的門牌,是民國時任廣東政府主席的胡漢民所題,字體端肅而靈秀。歷史悠久的信宜鎮隆小學就在這古城中間,新生的學子吮汲古城的文化精華而茁壯成長。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王梅軒書院軒冕堂

竇州古城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古城,它有它的莊重的習俗與禮規。就是一個巨大的文明城樓,也只容許升學、加官晉爵授印值得喜慶的事宜,才可通過一條長長的中軸線,踏上由外而內的臺階,直至深府。而那奔喪悲哀的事宜,就不得靠近。

繼續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就可讀到具有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一頁。比如名揚四方的信宜飄色,它的誕生歷史悠遠,以豐富的動態與色彩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那魚龍共舞、民樂齊奏的熱鬧場景,彰顯出民間超凡的藝術特色和洋溢的情感,有天上人間的神祕與熱忱。那些飽含民間智慧與情感奔放的作品,早從下里巴人的常庸觀賞中登上高雅的文化殿堂,名傳國內外,受到廣大民眾和專家的喝彩。有許多大型節目榮獲國家級、省級大獎,成了竇州古城又一張亮眼的名片,已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六雙花燈”同樣熱鬧非凡,各家各戶自制形態各異的花燈,在城中游動,成盞、成團、成簇、成線、成橋、成龍、成河,組成一派光彩奪目、變幻萬千的光的世界、花的海洋。這一傳承久遠的民間節目,它要表達的是民眾驅邪接福、平安富貴的心願,在每年元月上演,吸引來自各省市的遊人觀看,將一個古城擠得生機勃勃、煥發新生。“六雙花燈”也被列入廣東非遺名錄。

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便見到無處不在的綠。

爬上新老圍牆上蔓藤的綠,古城前面水塘岸邊翠竹的綠,水塘中央荷葉的綠,農宿泥屋四合院內外的龍眼樹與扶桑花葉子的綠,東江與西江兩岸雜木與青草延伸的綠,古驛道旁林子與翠竹交錯、疏密相間的自然的綠。古城前面玉米地、水稻秧苗、蔬菜瓜莖大小相映成趣的綠。

東江城郊一棵千年古榕枝繁葉茂烘托出的綠。這棵由兩棵榕樹因氣根生長而合抱為一的情侶樹,用濃蔭蓋地的濃綠披露自然與人的一脈相承,就像在延續著古城永不滅失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被古城的魅力所吸引,留下多少丹青和詩章,沒有真切的記載。只見東江和西江繞著竇州古城流淌不息,依水而居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簡樸而滿足的生活,自然生態滿目青翠、花紅草綠,各種植被生機盎然。長時間以來,畫家和作家們來信宜採風創作,必然首選這座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色宜人的竇州古城為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給古城賦予了豐富斑斕的色彩,讓沉澱在歷史的記憶復活於藝術的長廊。以此為藍本的作品,參加了各大展覽活動,獲過各種大賽的獎項。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飄色巡遊

一條古驛道,沿著東江從古城直達十多公里外的丁堡沙背村。可以想象古人肩挑鹽、茶、大米和其他生活生產用品,跋涉在這長長的古驛道上,伴隨著春來暑往,延伸著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足跡。古驛道,作為大地上的一條連接歷史的紐帶,讓今人穿越歷史的時空窺探古人的生活,且永不終止。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古城人懷著對前人的無限崇敬、對家鄉的熱愛,傾盡全部能量和熱情要將竇州古城打造成一個蜚聲中外的文化旅遊勝地,再現一千多年前古城的輝煌。地方政府和群眾一道,群策群力,利用豐富的特色資源,著力建設古城六個核心村及鎮隆溫泉區,開發成以“古村、田園、溫泉”為特色主題的景區,建設集人文觀賞、悠閒觀光、風情體驗、溫泉養生於一體,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相輝映的特色溫泉小鎮。

突顯新農村建設。八坊村省級新農村示範建設,已對古城紅樓、文昌宮、起鳳書院等50多個景點進行重點修復,實現“點上出彩,沿線美麗”的建設成效。同時,一批文化廣場、休閒綠道、小公園和亭臺樓閣,也點綴在古城之中而煥發神采。古風繚繞、綠柳垂波、荷韻飄香的田園式人家,將更有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

再老的古城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大地所潛藏的神祕,只有智慧的先知方能煥發出她的魅力和榮耀。竇州古城,就由一個神通廣大的先知楊筠鬆奠定了它發達的中軸線。這位先知先哲,唐大和八年(843)三月初八出身於信宜竇州古城的一戶大院,他潛心研究人居地理之術,17歲登科及第,隨即步入仕途,至唐僖宗時任國師,掌管靈臺地理事。他研究地理典籍,得其要領,創立了中國人居地理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成為全國人居地理宗師。黃巢破京後,楊筠鬆斷髮入崑崙山尋龍,後至虔州等地,廣傳地理學術,造福人民。其中贛州的宋城佈局就是楊筠鬆所規劃。信宜竇州古城,也是楊筠鬆運用地理學進行科學規建的成果之一,竟然與中國北京故宮及埃及金字塔有驚人的相似:建築中軸線為子午線,併成為享譽千年的古建築。

楊筠鬆凝結在這座古城的神祕之作,是將建城的中軸線與子午線重合。而這種規劃,只有皇家建築才有,以突顯皇權。中國建築師一直遵循這個原則規劃建築,竇州古城建在子午線上,註定它將成為皇城。清朝咸豐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金缸征戰粵北,後轉戰粵西,於1862年3月14日攻佔信宜,在竇州古城的學宮內立王宮,重建大洪政權,重申“南興王”政令,在軍事、政治等方面實行一番改革,出現“中興”景象,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雖然南興王只存在了兩年八個月,但竇州古城的王者之氣,與世永存。

記載在《竇州古城》這本書的古蹟與今史,正如源源不斷的水源,還在汩汩流傳不絕。

文 | 官演武

圖 | 丘立賀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八坊大路街牌坊

經歷朝戰亂或人為的廢損,如今還存13所古書院、7間公祠、2間公館、冼太廟、中山公園等一批古建築。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成為傳承竇州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呈現在縱橫暢通的街道之旁,各自有其獨特的面目而又相連為一個整體,透出古色古香的濃郁氣息,見證了這裡曾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縣治中心。

進入竇州古城,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壯偉的兩層城樓,硃紅色,典型的飛簷仿宮殿式建築,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臺結構,大屋頂、高臺基,屋簷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是清朝建築物。因直向學宮,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故又稱文明閣,此街也稱文明街。沿古城的中軸線而入,漸見各個建築面積大小不一,多為一層至二層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樓門古樸,多為石柱支撐,石柱底礎方圓結體,配以雕花。

古建築以門樓和牆體最能反映其悠久歲月。它們或由青磚砌築,或用土夯實成牆,灰白中裸露出青色磚體,拱形為宮門,斜態為瓦面,平面延伸砌築為牆,均蒼老、厚實、古樸:或硃紅如血之沉澱,或華燦爛漫若鑲金,或鐵黑斑駁似鏽蝕。陽光之下盡現藝術之韻,觸撫則感沉重之輝煌,博厚而溫熱,有無聲之脈動在物與人之間傳遞,有激盪的歷史風雲消匿後的暗影與文化靈光之閃爍。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紅樓

竇州古城的建築有學宮、公館、公祠、廟宇與民居一體的人文景觀。而每一建築都有獨特的構造,又有相對統一的風格。民居夾在學宮之間,或者公館建造於民居之旁。青磚老瓦,杉木橫樑,雖然蝕痕累累,卻寬敞通光,視野遼闊。比如東街的菁莪大屋就有如此情狀:它伏在古城深遠的歲月裡,像一個身著蓑衣的歷史老者,安靜地看著人來人往,雲起雲飛,卻瀰漫出綿綿不絕的人間氣息。竇州古城,就這樣體現以人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而更多的古建築,雖然年歲久遠,那高挺的廊柱、石墩或石礎、飛簷和木窗,都可見到藝術的雕刻與鏤空,都可見到中西合璧的開放華美和敦厚古樸相交互滲。這是因為自清朝開始,從這座古城走向西洋的人們成為華僑,他們懷著拳拳赤子之心,在家鄉建起棟棟洋樓,就像開平的雕樓一樣,是華僑留給故土的歷史記載。

進入古城,可找到人文氣息浸透到歷史建築中的一種平衡、和諧與開闊。讓你感受到一種藝術的建築或建築的藝術留在這悠久曠古的時空裡。一種不可磨滅的文明呼喚,從那長長的巷道,那厚實的牆壁,那高聳的樓門,那敞開的門窗裡,悠悠傳遞。

史實不容許誇張的想象,但竇州古城,說是一座文明之城一點都不為過,至今仍存的十多個書院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可以想象,十多個書院的相繼出現,吸引了多少官宦和農家子弟在此翻開讀書生涯的第一頁,琅琅書聲在這深長的巷子傳響不絕,可以想象先生身著長衫、手執戒尺講課、帶讀和巡察的情景。有如此龐大的書院部落,足可以承載粵西啟蒙教育和逐級深造的重任,是粵西最大的教育集合地,是一個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放飛理想的堅實平臺,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與精神。有多少受教的粵西子弟在此考上更高的學府,給中華文脈注入了健旺的血液,為家國爭榮爭光,名垂青史。據史載,僅在清朝乾隆年間,這裡就出過進士10人、舉人70人、貢生343人。最為震驚京城的是出了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起,一起是詩傳千古的蘇軾、蘇轍兄弟,另一起就是竇州古城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了。當時,朝廷禮部尚書紀曉嵐親來送匾祝賀。

要說給這座古城豐富的文化底蘊的前人,令古城和今天八坊村人引為自豪的,更有中國堪輿鼻祖、唐朝國師楊筠鬆,馬來西亞開國元勳、首任財政部長、著名僑領李孝式,他們都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色彩斑斕的文明史蹟。

至今仍有顯目的“信宜縣立師範學校”的黑體行書留在一座端莊的樓門上,從這字體看應是近代所為。“簡齋書院”的門牌,是民國時任廣東政府主席的胡漢民所題,字體端肅而靈秀。歷史悠久的信宜鎮隆小學就在這古城中間,新生的學子吮汲古城的文化精華而茁壯成長。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王梅軒書院軒冕堂

竇州古城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古城,它有它的莊重的習俗與禮規。就是一個巨大的文明城樓,也只容許升學、加官晉爵授印值得喜慶的事宜,才可通過一條長長的中軸線,踏上由外而內的臺階,直至深府。而那奔喪悲哀的事宜,就不得靠近。

繼續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就可讀到具有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一頁。比如名揚四方的信宜飄色,它的誕生歷史悠遠,以豐富的動態與色彩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那魚龍共舞、民樂齊奏的熱鬧場景,彰顯出民間超凡的藝術特色和洋溢的情感,有天上人間的神祕與熱忱。那些飽含民間智慧與情感奔放的作品,早從下里巴人的常庸觀賞中登上高雅的文化殿堂,名傳國內外,受到廣大民眾和專家的喝彩。有許多大型節目榮獲國家級、省級大獎,成了竇州古城又一張亮眼的名片,已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六雙花燈”同樣熱鬧非凡,各家各戶自制形態各異的花燈,在城中游動,成盞、成團、成簇、成線、成橋、成龍、成河,組成一派光彩奪目、變幻萬千的光的世界、花的海洋。這一傳承久遠的民間節目,它要表達的是民眾驅邪接福、平安富貴的心願,在每年元月上演,吸引來自各省市的遊人觀看,將一個古城擠得生機勃勃、煥發新生。“六雙花燈”也被列入廣東非遺名錄。

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便見到無處不在的綠。

爬上新老圍牆上蔓藤的綠,古城前面水塘岸邊翠竹的綠,水塘中央荷葉的綠,農宿泥屋四合院內外的龍眼樹與扶桑花葉子的綠,東江與西江兩岸雜木與青草延伸的綠,古驛道旁林子與翠竹交錯、疏密相間的自然的綠。古城前面玉米地、水稻秧苗、蔬菜瓜莖大小相映成趣的綠。

東江城郊一棵千年古榕枝繁葉茂烘托出的綠。這棵由兩棵榕樹因氣根生長而合抱為一的情侶樹,用濃蔭蓋地的濃綠披露自然與人的一脈相承,就像在延續著古城永不滅失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被古城的魅力所吸引,留下多少丹青和詩章,沒有真切的記載。只見東江和西江繞著竇州古城流淌不息,依水而居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簡樸而滿足的生活,自然生態滿目青翠、花紅草綠,各種植被生機盎然。長時間以來,畫家和作家們來信宜採風創作,必然首選這座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色宜人的竇州古城為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給古城賦予了豐富斑斕的色彩,讓沉澱在歷史的記憶復活於藝術的長廊。以此為藍本的作品,參加了各大展覽活動,獲過各種大賽的獎項。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飄色巡遊

一條古驛道,沿著東江從古城直達十多公里外的丁堡沙背村。可以想象古人肩挑鹽、茶、大米和其他生活生產用品,跋涉在這長長的古驛道上,伴隨著春來暑往,延伸著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足跡。古驛道,作為大地上的一條連接歷史的紐帶,讓今人穿越歷史的時空窺探古人的生活,且永不終止。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古城人懷著對前人的無限崇敬、對家鄉的熱愛,傾盡全部能量和熱情要將竇州古城打造成一個蜚聲中外的文化旅遊勝地,再現一千多年前古城的輝煌。地方政府和群眾一道,群策群力,利用豐富的特色資源,著力建設古城六個核心村及鎮隆溫泉區,開發成以“古村、田園、溫泉”為特色主題的景區,建設集人文觀賞、悠閒觀光、風情體驗、溫泉養生於一體,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相輝映的特色溫泉小鎮。

突顯新農村建設。八坊村省級新農村示範建設,已對古城紅樓、文昌宮、起鳳書院等50多個景點進行重點修復,實現“點上出彩,沿線美麗”的建設成效。同時,一批文化廣場、休閒綠道、小公園和亭臺樓閣,也點綴在古城之中而煥發神采。古風繚繞、綠柳垂波、荷韻飄香的田園式人家,將更有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

再老的古城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大地所潛藏的神祕,只有智慧的先知方能煥發出她的魅力和榮耀。竇州古城,就由一個神通廣大的先知楊筠鬆奠定了它發達的中軸線。這位先知先哲,唐大和八年(843)三月初八出身於信宜竇州古城的一戶大院,他潛心研究人居地理之術,17歲登科及第,隨即步入仕途,至唐僖宗時任國師,掌管靈臺地理事。他研究地理典籍,得其要領,創立了中國人居地理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成為全國人居地理宗師。黃巢破京後,楊筠鬆斷髮入崑崙山尋龍,後至虔州等地,廣傳地理學術,造福人民。其中贛州的宋城佈局就是楊筠鬆所規劃。信宜竇州古城,也是楊筠鬆運用地理學進行科學規建的成果之一,竟然與中國北京故宮及埃及金字塔有驚人的相似:建築中軸線為子午線,併成為享譽千年的古建築。

楊筠鬆凝結在這座古城的神祕之作,是將建城的中軸線與子午線重合。而這種規劃,只有皇家建築才有,以突顯皇權。中國建築師一直遵循這個原則規劃建築,竇州古城建在子午線上,註定它將成為皇城。清朝咸豐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金缸征戰粵北,後轉戰粵西,於1862年3月14日攻佔信宜,在竇州古城的學宮內立王宮,重建大洪政權,重申“南興王”政令,在軍事、政治等方面實行一番改革,出現“中興”景象,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雖然南興王只存在了兩年八個月,但竇州古城的王者之氣,與世永存。

記載在《竇州古城》這本書的古蹟與今史,正如源源不斷的水源,還在汩汩流傳不絕。

文 | 官演武

圖 | 丘立賀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一座約1400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621年的唐武德四年到現在,歷經唐、宋、元、明、清和民國曆朝漫漫歲月的浸洇、侵蝕與更新,儘管歷經千載人與事的替換與沉浮,然竇州古城的地位與名稱,一直留在桂、粵兩省三市(信宜、高州、北流),鑑江上游東、西江的交界處,纖毫不移,與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連體共處,山色明秀,清江環流,成為遐邇聞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古城

兩條長長的通道自然相交,連接了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通道間又生出多條小巷,相互穿織成古城的暢順通達,陽光與風都可自在地普照和穿行在那青磚精巧鋪成的巷道、斑駁而厚實的牆體、赭紅或灰黑的瓦面。直與曲的意義在延伸中互相轉換,平展或弧形的拐彎中絕無留下死角的窘迫與壓抑。這路通氣暢的情形,就在這隻有5平方公里的地理位置上,千年地固定下來。

這樣的面積,比起北京城及北京城的故宮來,當然是小得如一本書,但這書卻裝訂得十分精妙。內有令人欣賞不厭的彩頁,當然也有內涵豐富的故事。這故事主要由古人與今人,甚至由你和我構成。

竇州是由鎮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範學校、楊筠鬆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築群等等。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鎮隆八坊大路街牌坊

經歷朝戰亂或人為的廢損,如今還存13所古書院、7間公祠、2間公館、冼太廟、中山公園等一批古建築。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成為傳承竇州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呈現在縱橫暢通的街道之旁,各自有其獨特的面目而又相連為一個整體,透出古色古香的濃郁氣息,見證了這裡曾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縣治中心。

進入竇州古城,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壯偉的兩層城樓,硃紅色,典型的飛簷仿宮殿式建築,裝修式樣屬“庶殿頂”的樓臺結構,大屋頂、高臺基,屋簷下有蓮花托拱頭,襯以紅牆綠瓦,雄偉壯觀,是清朝建築物。因直向學宮,取“青雲路上構傑閣,獻奇納秀開文明”之意,故又稱文明閣,此街也稱文明街。沿古城的中軸線而入,漸見各個建築面積大小不一,多為一層至二層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的樓門古樸,多為石柱支撐,石柱底礎方圓結體,配以雕花。

古建築以門樓和牆體最能反映其悠久歲月。它們或由青磚砌築,或用土夯實成牆,灰白中裸露出青色磚體,拱形為宮門,斜態為瓦面,平面延伸砌築為牆,均蒼老、厚實、古樸:或硃紅如血之沉澱,或華燦爛漫若鑲金,或鐵黑斑駁似鏽蝕。陽光之下盡現藝術之韻,觸撫則感沉重之輝煌,博厚而溫熱,有無聲之脈動在物與人之間傳遞,有激盪的歷史風雲消匿後的暗影與文化靈光之閃爍。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紅樓

竇州古城的建築有學宮、公館、公祠、廟宇與民居一體的人文景觀。而每一建築都有獨特的構造,又有相對統一的風格。民居夾在學宮之間,或者公館建造於民居之旁。青磚老瓦,杉木橫樑,雖然蝕痕累累,卻寬敞通光,視野遼闊。比如東街的菁莪大屋就有如此情狀:它伏在古城深遠的歲月裡,像一個身著蓑衣的歷史老者,安靜地看著人來人往,雲起雲飛,卻瀰漫出綿綿不絕的人間氣息。竇州古城,就這樣體現以人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而更多的古建築,雖然年歲久遠,那高挺的廊柱、石墩或石礎、飛簷和木窗,都可見到藝術的雕刻與鏤空,都可見到中西合璧的開放華美和敦厚古樸相交互滲。這是因為自清朝開始,從這座古城走向西洋的人們成為華僑,他們懷著拳拳赤子之心,在家鄉建起棟棟洋樓,就像開平的雕樓一樣,是華僑留給故土的歷史記載。

進入古城,可找到人文氣息浸透到歷史建築中的一種平衡、和諧與開闊。讓你感受到一種藝術的建築或建築的藝術留在這悠久曠古的時空裡。一種不可磨滅的文明呼喚,從那長長的巷道,那厚實的牆壁,那高聳的樓門,那敞開的門窗裡,悠悠傳遞。

史實不容許誇張的想象,但竇州古城,說是一座文明之城一點都不為過,至今仍存的十多個書院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可以想象,十多個書院的相繼出現,吸引了多少官宦和農家子弟在此翻開讀書生涯的第一頁,琅琅書聲在這深長的巷子傳響不絕,可以想象先生身著長衫、手執戒尺講課、帶讀和巡察的情景。有如此龐大的書院部落,足可以承載粵西啟蒙教育和逐級深造的重任,是粵西最大的教育集合地,是一個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放飛理想的堅實平臺,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與精神。有多少受教的粵西子弟在此考上更高的學府,給中華文脈注入了健旺的血液,為家國爭榮爭光,名垂青史。據史載,僅在清朝乾隆年間,這裡就出過進士10人、舉人70人、貢生343人。最為震驚京城的是出了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起,一起是詩傳千古的蘇軾、蘇轍兄弟,另一起就是竇州古城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進士了。當時,朝廷禮部尚書紀曉嵐親來送匾祝賀。

要說給這座古城豐富的文化底蘊的前人,令古城和今天八坊村人引為自豪的,更有中國堪輿鼻祖、唐朝國師楊筠鬆,馬來西亞開國元勳、首任財政部長、著名僑領李孝式,他們都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色彩斑斕的文明史蹟。

至今仍有顯目的“信宜縣立師範學校”的黑體行書留在一座端莊的樓門上,從這字體看應是近代所為。“簡齋書院”的門牌,是民國時任廣東政府主席的胡漢民所題,字體端肅而靈秀。歷史悠久的信宜鎮隆小學就在這古城中間,新生的學子吮汲古城的文化精華而茁壯成長。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王梅軒書院軒冕堂

竇州古城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古城,它有它的莊重的習俗與禮規。就是一個巨大的文明城樓,也只容許升學、加官晉爵授印值得喜慶的事宜,才可通過一條長長的中軸線,踏上由外而內的臺階,直至深府。而那奔喪悲哀的事宜,就不得靠近。

繼續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就可讀到具有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一頁。比如名揚四方的信宜飄色,它的誕生歷史悠遠,以豐富的動態與色彩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那魚龍共舞、民樂齊奏的熱鬧場景,彰顯出民間超凡的藝術特色和洋溢的情感,有天上人間的神祕與熱忱。那些飽含民間智慧與情感奔放的作品,早從下里巴人的常庸觀賞中登上高雅的文化殿堂,名傳國內外,受到廣大民眾和專家的喝彩。有許多大型節目榮獲國家級、省級大獎,成了竇州古城又一張亮眼的名片,已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六雙花燈”同樣熱鬧非凡,各家各戶自制形態各異的花燈,在城中游動,成盞、成團、成簇、成線、成橋、成龍、成河,組成一派光彩奪目、變幻萬千的光的世界、花的海洋。這一傳承久遠的民間節目,它要表達的是民眾驅邪接福、平安富貴的心願,在每年元月上演,吸引來自各省市的遊人觀看,將一個古城擠得生機勃勃、煥發新生。“六雙花燈”也被列入廣東非遺名錄。

翻開竇州古城這本書,便見到無處不在的綠。

爬上新老圍牆上蔓藤的綠,古城前面水塘岸邊翠竹的綠,水塘中央荷葉的綠,農宿泥屋四合院內外的龍眼樹與扶桑花葉子的綠,東江與西江兩岸雜木與青草延伸的綠,古驛道旁林子與翠竹交錯、疏密相間的自然的綠。古城前面玉米地、水稻秧苗、蔬菜瓜莖大小相映成趣的綠。

東江城郊一棵千年古榕枝繁葉茂烘托出的綠。這棵由兩棵榕樹因氣根生長而合抱為一的情侶樹,用濃蔭蓋地的濃綠披露自然與人的一脈相承,就像在延續著古城永不滅失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被古城的魅力所吸引,留下多少丹青和詩章,沒有真切的記載。只見東江和西江繞著竇州古城流淌不息,依水而居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簡樸而滿足的生活,自然生態滿目青翠、花紅草綠,各種植被生機盎然。長時間以來,畫家和作家們來信宜採風創作,必然首選這座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色宜人的竇州古城為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給古城賦予了豐富斑斕的色彩,讓沉澱在歷史的記憶復活於藝術的長廊。以此為藍本的作品,參加了各大展覽活動,獲過各種大賽的獎項。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竇州古城飄色巡遊

一條古驛道,沿著東江從古城直達十多公里外的丁堡沙背村。可以想象古人肩挑鹽、茶、大米和其他生活生產用品,跋涉在這長長的古驛道上,伴隨著春來暑往,延伸著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足跡。古驛道,作為大地上的一條連接歷史的紐帶,讓今人穿越歷史的時空窺探古人的生活,且永不終止。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古城人懷著對前人的無限崇敬、對家鄉的熱愛,傾盡全部能量和熱情要將竇州古城打造成一個蜚聲中外的文化旅遊勝地,再現一千多年前古城的輝煌。地方政府和群眾一道,群策群力,利用豐富的特色資源,著力建設古城六個核心村及鎮隆溫泉區,開發成以“古村、田園、溫泉”為特色主題的景區,建設集人文觀賞、悠閒觀光、風情體驗、溫泉養生於一體,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相輝映的特色溫泉小鎮。

突顯新農村建設。八坊村省級新農村示範建設,已對古城紅樓、文昌宮、起鳳書院等50多個景點進行重點修復,實現“點上出彩,沿線美麗”的建設成效。同時,一批文化廣場、休閒綠道、小公園和亭臺樓閣,也點綴在古城之中而煥發神采。古風繚繞、綠柳垂波、荷韻飄香的田園式人家,將更有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

再老的古城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大地所潛藏的神祕,只有智慧的先知方能煥發出她的魅力和榮耀。竇州古城,就由一個神通廣大的先知楊筠鬆奠定了它發達的中軸線。這位先知先哲,唐大和八年(843)三月初八出身於信宜竇州古城的一戶大院,他潛心研究人居地理之術,17歲登科及第,隨即步入仕途,至唐僖宗時任國師,掌管靈臺地理事。他研究地理典籍,得其要領,創立了中國人居地理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成為全國人居地理宗師。黃巢破京後,楊筠鬆斷髮入崑崙山尋龍,後至虔州等地,廣傳地理學術,造福人民。其中贛州的宋城佈局就是楊筠鬆所規劃。信宜竇州古城,也是楊筠鬆運用地理學進行科學規建的成果之一,竟然與中國北京故宮及埃及金字塔有驚人的相似:建築中軸線為子午線,併成為享譽千年的古建築。

楊筠鬆凝結在這座古城的神祕之作,是將建城的中軸線與子午線重合。而這種規劃,只有皇家建築才有,以突顯皇權。中國建築師一直遵循這個原則規劃建築,竇州古城建在子午線上,註定它將成為皇城。清朝咸豐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金缸征戰粵北,後轉戰粵西,於1862年3月14日攻佔信宜,在竇州古城的學宮內立王宮,重建大洪政權,重申“南興王”政令,在軍事、政治等方面實行一番改革,出現“中興”景象,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雖然南興王只存在了兩年八個月,但竇州古城的王者之氣,與世永存。

記載在《竇州古城》這本書的古蹟與今史,正如源源不斷的水源,還在汩汩流傳不絕。

文 | 官演武

圖 | 丘立賀

【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點贊茂名之名地】竇州古城 一本有彩頁的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