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陽三義廟的傳說

建築 泥塑 關羽 河北新聞網 2017-04-07

三義廟,別名三良廟,位於衡水市饒陽縣故城村東南角,是饒陽境內最早的一座廟宇。它創建年代無考,只有《魏書﹒地形志》雲:饒陽城有三義廟也。這是對三義廟存在最早的文字記載,當時縣城就在故城村。明清兩代,多次重修,至民國十五年,又一次重修擴建。今古廟無存、尚存遺址。

該廟坐東朝西,近方形,佔地四畝,是一處四合院佈局。廟院大門,是一座門樓式建築,坐東向西,面闊一間,進深一間,磚木結構,硬山式頂。兩旁各開。角門一座,兩扇紅色木門,常年緊閉,禁止入內。如遇重大活動,才開正門迎客,平時走角門入內。在廟門左右有一對石獅子,守護著廟院。

走進廟院內,院的四周、圍牆環繞,在院正中有一座方形磚臺,臺上有一座大殿即“三義神殿”,又叫“三義堂”,是廟內主體建築。它坐東朝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磚木結構,單簷硬山式布瓦。前後飛簷出廊,挑梁木柱,門窗護壁,油漆彩繪。

在殿前廟院內南北兩側,為南北廂房,南廂房是放置馬氏先祖牌位的地方,北廂房是馬氏後人,在每年清明節上墳祭祖後,會餐的地方。在大殿門前臺下,有一座方形焚池,池稱“投香池”,是讓香客燒紙投香的地方。

拾階而上,進入殿內,殿內中央有石臺一座,臺上穩坐三尊泥塑神像,中為劉備、左為關羽、右為張飛,他們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他們三位去世後,歷代王朝都對他們修廟祭祀,以表懷念。在殿內三面牆壁上,有彩繪壁畫,像後東面牆題目為“桃園三結義”圖案,南側牆壁圖案為故城會,北側牆壁圖案為三英戰呂布,整個壁畫圖案,線條流暢,圖案清晰,色彩鮮豔,人物畫像,栩栩如生。

在清末民初時期,古廟依然存在,可是破爛不堪,斷牆裂壁,使人一見頓生傷感。

本村鄉紳馬崇德,號老德,他出身武術世家,晚年以經商務農為業,日子過得富有。他看到三義廟要毀於一旦,因此,有了重修古廟念頭。他聯合全村鄉紳及村民捐款修廟,每戶數額不等。民國十五年一月,在廟內舉行捐款,全村鄉紳帶頭捐款,村民戶主紛紛捐款,僅用一天捐款超額。

1926年3月,重修三義廟工程開始動工,在建設過程中,饒陽縣公署對這一工程特別重視,縣知事(縣長)劉寶珂多次派建設科工作人員到工地指導工作,全部工程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於當年農曆五月初三竣工。竣工兩天後,舉行了竣工典禮和立碑儀式。民國初期,故城村建立小學堂,學堂設立三義廟內。在抗日戰爭時期,三義廟成為我八路軍工作人員祕密開會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後,三義廟被拆除。 (饒陽 段國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