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中,李天然並不是,他從美國歸來的第一刻便從未想過隱藏,他不顧養父叮囑直接與朱潛龍會面握手,又在其後的劇情中多次想要直面兩位仇人……所以李天然未隱。

但“隱”這個精髓,姜文其實並未丟棄。

那姜文,隱的人究竟是誰?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中,李天然並不是,他從美國歸來的第一刻便從未想過隱藏,他不顧養父叮囑直接與朱潛龍會面握手,又在其後的劇情中多次想要直面兩位仇人……所以李天然未隱。

但“隱”這個精髓,姜文其實並未丟棄。

那姜文,隱的人究竟是誰?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那個隱的人,便是姜文自己飾演的藍青峰以及周韻飾演的關巧紅。

而藍青峰和關巧紅在整部電影中究竟隱藏了什麼?也成了整部電影最讓人晦澀難懂,和不怎麼討喜的地方(一部分小說粉不買賬,這裡的改變是一大原因)。

我們先說脈絡,《邪不壓正》依照這兩個“隱”和“不隱”就可以分為兩個故事。

一個是屋簷之上的故事,標籤是“不隱”,主線是李天然,你們看到的就是看到的,李天然為師傅復仇,手刃朱潛龍和根本一郎。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中,李天然並不是,他從美國歸來的第一刻便從未想過隱藏,他不顧養父叮囑直接與朱潛龍會面握手,又在其後的劇情中多次想要直面兩位仇人……所以李天然未隱。

但“隱”這個精髓,姜文其實並未丟棄。

那姜文,隱的人究竟是誰?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那個隱的人,便是姜文自己飾演的藍青峰以及周韻飾演的關巧紅。

而藍青峰和關巧紅在整部電影中究竟隱藏了什麼?也成了整部電影最讓人晦澀難懂,和不怎麼討喜的地方(一部分小說粉不買賬,這裡的改變是一大原因)。

我們先說脈絡,《邪不壓正》依照這兩個“隱”和“不隱”就可以分為兩個故事。

一個是屋簷之上的故事,標籤是“不隱”,主線是李天然,你們看到的就是看到的,李天然為師傅復仇,手刃朱潛龍和根本一郎。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另一個是屋簷之下的故事,標籤是“隱”,主線是藍青峰和關巧紅,你們看到的便不再是你們看到的,藍青峰究竟在為誰服務,他對李天然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感?關巧紅為何一開始瘸腿,後面則病好,走上了屋簷?

所以,多數人說看不懂《邪不壓正》,其實是因為沒有看懂藍青峰和關巧紅這條線。

而藍青峰與關巧紅究竟是誰?背後有何深意?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中,李天然並不是,他從美國歸來的第一刻便從未想過隱藏,他不顧養父叮囑直接與朱潛龍會面握手,又在其後的劇情中多次想要直面兩位仇人……所以李天然未隱。

但“隱”這個精髓,姜文其實並未丟棄。

那姜文,隱的人究竟是誰?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那個隱的人,便是姜文自己飾演的藍青峰以及周韻飾演的關巧紅。

而藍青峰和關巧紅在整部電影中究竟隱藏了什麼?也成了整部電影最讓人晦澀難懂,和不怎麼討喜的地方(一部分小說粉不買賬,這裡的改變是一大原因)。

我們先說脈絡,《邪不壓正》依照這兩個“隱”和“不隱”就可以分為兩個故事。

一個是屋簷之上的故事,標籤是“不隱”,主線是李天然,你們看到的就是看到的,李天然為師傅復仇,手刃朱潛龍和根本一郎。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另一個是屋簷之下的故事,標籤是“隱”,主線是藍青峰和關巧紅,你們看到的便不再是你們看到的,藍青峰究竟在為誰服務,他對李天然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感?關巧紅為何一開始瘸腿,後面則病好,走上了屋簷?

所以,多數人說看不懂《邪不壓正》,其實是因為沒有看懂藍青峰和關巧紅這條線。

而藍青峰與關巧紅究竟是誰?背後有何深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我們先講這四個人的四種身份:李天然、藍青峰、朱潛龍和關巧紅。

他們四人分別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兩種黨派,四種身份,黨派是共產和國民兩黨,而國民黨內部又可以分為三種身份:孫中山舊有嫡系;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

所以,共產黨+老派國民黨+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整部電影的四個主要身份,而對應的角色則為關巧紅+藍青峰+朱潛龍+李天然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中,李天然並不是,他從美國歸來的第一刻便從未想過隱藏,他不顧養父叮囑直接與朱潛龍會面握手,又在其後的劇情中多次想要直面兩位仇人……所以李天然未隱。

但“隱”這個精髓,姜文其實並未丟棄。

那姜文,隱的人究竟是誰?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那個隱的人,便是姜文自己飾演的藍青峰以及周韻飾演的關巧紅。

而藍青峰和關巧紅在整部電影中究竟隱藏了什麼?也成了整部電影最讓人晦澀難懂,和不怎麼討喜的地方(一部分小說粉不買賬,這裡的改變是一大原因)。

我們先說脈絡,《邪不壓正》依照這兩個“隱”和“不隱”就可以分為兩個故事。

一個是屋簷之上的故事,標籤是“不隱”,主線是李天然,你們看到的就是看到的,李天然為師傅復仇,手刃朱潛龍和根本一郎。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另一個是屋簷之下的故事,標籤是“隱”,主線是藍青峰和關巧紅,你們看到的便不再是你們看到的,藍青峰究竟在為誰服務,他對李天然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感?關巧紅為何一開始瘸腿,後面則病好,走上了屋簷?

所以,多數人說看不懂《邪不壓正》,其實是因為沒有看懂藍青峰和關巧紅這條線。

而藍青峰與關巧紅究竟是誰?背後有何深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我們先講這四個人的四種身份:李天然、藍青峰、朱潛龍和關巧紅。

他們四人分別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兩種黨派,四種身份,黨派是共產和國民兩黨,而國民黨內部又可以分為三種身份:孫中山舊有嫡系;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

所以,共產黨+老派國民黨+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整部電影的四個主要身份,而對應的角色則為關巧紅+藍青峰+朱潛龍+李天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蔣中正親美,故而劇中有藍青峰(老派國民黨)與朱潛龍(親日派)嘲諷蔣的日記那段,同時這段也在隱喻:分崩離析,人心四散的國民黨內部。

同時這四個人中,有兩人一心要殺日本人,便是關巧紅和藍青峰,而親美派的李天然雖然嘴上一直在說要報仇,但行動總是遲緩,原因則在於日本與美國當年還未完全破臉。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中,李天然並不是,他從美國歸來的第一刻便從未想過隱藏,他不顧養父叮囑直接與朱潛龍會面握手,又在其後的劇情中多次想要直面兩位仇人……所以李天然未隱。

但“隱”這個精髓,姜文其實並未丟棄。

那姜文,隱的人究竟是誰?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那個隱的人,便是姜文自己飾演的藍青峰以及周韻飾演的關巧紅。

而藍青峰和關巧紅在整部電影中究竟隱藏了什麼?也成了整部電影最讓人晦澀難懂,和不怎麼討喜的地方(一部分小說粉不買賬,這裡的改變是一大原因)。

我們先說脈絡,《邪不壓正》依照這兩個“隱”和“不隱”就可以分為兩個故事。

一個是屋簷之上的故事,標籤是“不隱”,主線是李天然,你們看到的就是看到的,李天然為師傅復仇,手刃朱潛龍和根本一郎。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另一個是屋簷之下的故事,標籤是“隱”,主線是藍青峰和關巧紅,你們看到的便不再是你們看到的,藍青峰究竟在為誰服務,他對李天然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感?關巧紅為何一開始瘸腿,後面則病好,走上了屋簷?

所以,多數人說看不懂《邪不壓正》,其實是因為沒有看懂藍青峰和關巧紅這條線。

而藍青峰與關巧紅究竟是誰?背後有何深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我們先講這四個人的四種身份:李天然、藍青峰、朱潛龍和關巧紅。

他們四人分別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兩種黨派,四種身份,黨派是共產和國民兩黨,而國民黨內部又可以分為三種身份:孫中山舊有嫡系;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

所以,共產黨+老派國民黨+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整部電影的四個主要身份,而對應的角色則為關巧紅+藍青峰+朱潛龍+李天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蔣中正親美,故而劇中有藍青峰(老派國民黨)與朱潛龍(親日派)嘲諷蔣的日記那段,同時這段也在隱喻:分崩離析,人心四散的國民黨內部。

同時這四個人中,有兩人一心要殺日本人,便是關巧紅和藍青峰,而親美派的李天然雖然嘴上一直在說要報仇,但行動總是遲緩,原因則在於日本與美國當年還未完全破臉。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於是關巧紅與藍青峰,用各自不同的手段,加快了這一步伐,繼而打破“美日”這種早晚要破的假蜜月。

最後李天然成功復仇,藍青峰留給了李天然最後一句話:“我不是你的爸爸,你要去找你自己的兒子”,亦是在告訴“親美派”,你們早已背棄了孫先生的道義,不再是三民之子!想要彌補和重新走上大道,那便去拯救和捍衛你們自己的“家園”,即中國!

"

2018年的7月檔,《我不是藥神》與《邪不壓正》前後相隔8天上映,前者收穫了30億票房以及超高的觀眾熱評,而被姜文稱為民國三部曲終章的《邪不壓正》,則有些高開低走,票房低於市場預期。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票房成績上:《讓子彈飛》6.37億,上映於2010年;《一步之遙》5.14億,上映於2014年;《邪不壓正》則是5.84億,上映於2018年,數據取自貓眼票房*)

透過數字,我們發現“民國三部曲”的票房成績,在數字層面竟然高度的相似。

但相似的背後,意義卻天差地別。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第一段:民國三部曲的背後,是姜文的妥協和不妥協

2010年《讓子彈飛》,成了那一年的票房季軍,飛的夠遠。排在它前面的兩位分別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讓子彈飛》能夠拿下第三,這個成績,其實完全值得姜文吹上好一陣。畢竟之前的姜文,在導演這個領域“小眾”的有些心酸。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出生於1963年的姜文,出道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但名頭越來越大的姜文,在1991年心懷理想之下,開始嘗試轉行兼做了導演,1994年成品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年被【time週刊】封為了“全球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美國人的初心,也未必就有多麼純真,1995年還是一個相對動盪的歲月,姜文和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描寫的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被美國人用來封神,多半也未必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然《陽光燦爛的日子》,確實很燦爛、很陽光、很精彩,這是多數人記憶中隸屬姜文的最巔峰之作,其後的他又拍攝了《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而從此時,擁有三部電影在手的姜文,便有了獨屬於他的晦澀標籤和文化特色:他的電影開始從“小段的暗喻”變成了“大量的隱喻”,他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看不懂,在某種程度代表的是:“這不是一個好導演”。

於是2010年,姜文拍了一部非典型意義的商業化電影《讓子彈飛》。

需要解釋下什麼是商業化電影?

如果我們假設電影類屬於藝術創作的一種,那它便有兩個屬性,第一個屬性針對導演,第二個屬性則針對觀眾。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01):導演在創作一部電影,就是在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他加入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他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越深,屬於他的烙印便會越強,這個屬性我們簡單的定義為“導演深度”

(02):與之對應的則是“觀眾廣度”,即這部電影是否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喜好,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可以讓所有人都喜好,同樣也不會有任何藝術作品會讓所有人都不喜好,所以取悅觀眾的多少,就代表了“觀眾廣度”這個指數的大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一部成熟的商業成品電影,在“觀眾廣度”這個指數上一定較高,而“導演深度”則因人而異,有些導演可以做到“深度與廣度雙高”,這一類人我們稱為大師,還有一些導演已經只在乎“廣度”,如後期的王晶。

而姜文多數時候都處在“深度很深,廣度很低”這一範疇。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不那麼討喜和好看。

連拍了三部“深度太深”的電影以後,姜文忍受的指責和詆譭已經太多、太多,於是他用了一部“廣度足夠”的《讓子彈飛》告訴世人:“我不是不會討好你們,只是我不屑!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當等到《一步之遙》,時間已經走到了2014年,四年間無數本就喜愛姜文和因為《讓子彈飛》而期待姜文的觀眾望眼欲穿,當千呼萬喚的《一步之遙》終於揭開神祕面紗。

無數觀眾爭先恐後的衝進影院。

然而當觀眾以為,這將是另一部“三大佬鬥智鬥勇”的電影時,恍惚間已經過了15分鐘,但畫面似乎有些怪異?(王志文取代周潤發,與姜文、葛優組成為新三角)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坐在影院的朋友,面容開始慢慢的變成了“大眼瞪小眼”?

當提前離場的朋友,遇到正準備進場的朋友,彼此寒暄說一句:“你也來啦”,然後轉過身去,各自冒一聲:“神經”!

提前離場的朋友,為現在進場的朋友默哀,現場進場的朋友,則為提前離場的朋友不解。

於是無數的朋友衝進影院,然後無數的朋友,再告訴朋友《一步之遙》不是《讓子彈飛》,但依舊還是無數的朋友並不相信。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如此情形造就了《一步之遙》的票房,快速衝上五億,然後戛然而止。

當再次時隔四年,三大佬又變成了“姜文、彭于晏、廖凡”,又有無數的朋友說:“得,再給姜文一次機會,興許這次會正常一點”。(PS:其實,多數人興許如我,為了彭于晏的一身腱子肉去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邪不壓正》也衝上了近6億票房,但2018年的6億,早已不是2010年的6億,但2018年的姜文卻比2010年的姜文更姜文。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討好也罷,做自己也好,對於喜愛姜文的鐵粉,這些都無關緊要。2018年《邪不壓正》首映,有人問前來捧場的甯浩,如何評價《邪不壓正》?

甯浩說:“這部電影很姜文!,我看的很爽、很開心!”

是的,在《讓子彈飛》的廣度之後,姜文又連續用《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告訴所有喜愛和期待他的朋友:“對不起,我還是想做自己,包餃子餵豬的事情,幹不了!”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對於姜文,一句簡單的評價:“這是一位“深度”很深的好導演,但不是一位“廣度”很廣的好導演!那他究竟是不是好導演,我們再等等!”(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很貼切)。

第二段:該不該用“廣度指數”,來衡量導演與電影優劣?

對我而言,這個答案在某些時候是否定的。

猶如梵高,直到38歲因病黯然離世,世上因並無多少人欣賞過他、鼓勵過他,然而誰敢說梵高不是天才、不是大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又有誰敢說,你們承認梵高,是因為真的欣賞或Get到了他筆下的畫作美麗?而不是因為跟隨了當代的主流觀點麼?

當我們把這種情形,移植到其他藝術創作領域時,其實它的普適度是一樣的,有人不喜姜文,卻也一定有人愛他愛的深沉,當“愛的深沉”那部分逐漸佔據上風,並超過臨界點時,即使你依舊欣賞不了姜文,但姜文他就一定是公認的成功導演、優秀導演。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用“作品或人”本身的優劣,去衡量作品和人的優劣,等同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不可能有答案。

所以“廣度指數”便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標準,於是有了打分、有了票房、有了千人所指、萬人稱讚……

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但群眾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梵高生前不被眾人理解,但死後他的作品終究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所以對於梵高,他依舊是得到了很高的“廣度指數”,只是時間被無限期延後了。

對於姜文,其實也一樣,已經手握六部作品的他,早已擁有了一大批的現有忠實粉絲,即使《邪不壓正》與《一步之遙》有那麼一絲特點濃郁,但從頭細數,姜文的“廣度指數”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低,但又並未達到臨界點。

而這個臨界點,何時會來?需要的是更多“廣度與深度合理調配”的作品,又或者等到世人口味改變。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所以,不能因為《讓子彈飛》完全肯定姜文,更不能因為《一步之遙》又去否定姜文,屬於姜文的蓋棺定論,還很早,我們且看且期待。

第三段:《邪不壓正》到底要怎麼看?

不要懼怕告訴朋友:“你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即使你的朋友是姜文深度粉絲,也無妨。

同理,更不要懼怕告訴別人:“你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會被人吐槽,你真的看懂了?又何懼。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姜文喜好改編文學作品,從第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王朔的“動物凶猛”,再到《鬼子來了》改編龍鳳偉的《生存》。

王朔是誰,多數人有所耳聞,而龍鳳偉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鳳偉曾經因為姜文的這次改編,而起訴過姜文。

起訴的理由,與這部電影當年被封殺的理由基本一致,它“扭曲”或者“只還原”了部分歷史,而不是全部,或者說這段歷史,只是姜文理解的歷史。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這種習慣和風格,在姜文其後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它體現在“改編一部小說,但只取部分故事,然後加上強烈的自行創造”,又或體現在“描寫歷史的時候,在真相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理解,只展現部分歷史,其餘讓觀眾自行拆解”……

如果說別的導演真的是在“改編”,那姜文突出的則只是“改”,他把一切他喜好的東西拿來使用,然後貼上他自己的獨有標籤,和他喜好的表達方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鬼子來了》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更是如此。

《邪不壓正》改至張北海的小說《俠隱》,那這次姜文又做了哪些獨屬於他的改呢?

我們從“隱”這個字講起。

隱的意思代表隱藏、隱蔽和神祕,在原著《俠隱》中,主角是李天然,主線是復仇,看起來與電影基本一致。

但張北海先生突出的是“俠與隱”,即李天然是俠,卻又是隱的。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但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中,李天然並不是,他從美國歸來的第一刻便從未想過隱藏,他不顧養父叮囑直接與朱潛龍會面握手,又在其後的劇情中多次想要直面兩位仇人……所以李天然未隱。

但“隱”這個精髓,姜文其實並未丟棄。

那姜文,隱的人究竟是誰?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那個隱的人,便是姜文自己飾演的藍青峰以及周韻飾演的關巧紅。

而藍青峰和關巧紅在整部電影中究竟隱藏了什麼?也成了整部電影最讓人晦澀難懂,和不怎麼討喜的地方(一部分小說粉不買賬,這裡的改變是一大原因)。

我們先說脈絡,《邪不壓正》依照這兩個“隱”和“不隱”就可以分為兩個故事。

一個是屋簷之上的故事,標籤是“不隱”,主線是李天然,你們看到的就是看到的,李天然為師傅復仇,手刃朱潛龍和根本一郎。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另一個是屋簷之下的故事,標籤是“隱”,主線是藍青峰和關巧紅,你們看到的便不再是你們看到的,藍青峰究竟在為誰服務,他對李天然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感?關巧紅為何一開始瘸腿,後面則病好,走上了屋簷?

所以,多數人說看不懂《邪不壓正》,其實是因為沒有看懂藍青峰和關巧紅這條線。

而藍青峰與關巧紅究竟是誰?背後有何深意?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我們先講這四個人的四種身份:李天然、藍青峰、朱潛龍和關巧紅。

他們四人分別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兩種黨派,四種身份,黨派是共產和國民兩黨,而國民黨內部又可以分為三種身份:孫中山舊有嫡系;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

所以,共產黨+老派國民黨+親日派國民黨+親美派國民黨,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整部電影的四個主要身份,而對應的角色則為關巧紅+藍青峰+朱潛龍+李天然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蔣中正親美,故而劇中有藍青峰(老派國民黨)與朱潛龍(親日派)嘲諷蔣的日記那段,同時這段也在隱喻:分崩離析,人心四散的國民黨內部。

同時這四個人中,有兩人一心要殺日本人,便是關巧紅和藍青峰,而親美派的李天然雖然嘴上一直在說要報仇,但行動總是遲緩,原因則在於日本與美國當年還未完全破臉。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於是關巧紅與藍青峰,用各自不同的手段,加快了這一步伐,繼而打破“美日”這種早晚要破的假蜜月。

最後李天然成功復仇,藍青峰留給了李天然最後一句話:“我不是你的爸爸,你要去找你自己的兒子”,亦是在告訴“親美派”,你們早已背棄了孫先生的道義,不再是三民之子!想要彌補和重新走上大道,那便去拯救和捍衛你們自己的“家園”,即中國!

如何看懂姜文和他的《邪不壓正》,他是一位好導演麼?

而關巧紅代表的共產黨,則在“腿好”以後,從屋簷底下走上了屋簷之上,表達的亦是深得人心、一心為民的共產主義,即將站在時代的最高處。


最後,也許我們根本就不必如此複雜和大費周章,《邪不壓正》就是一段簡單的復仇故事,看了也就看了……

(文/影評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