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春的悅達“汽車論”

合資背景變了,汽車製造模式也變了,悅達集團也必須變,而且這種變化應該讓悅達集團插上創新的翅膀。如果說其他國企在汽車行業希望“轉危為安”,王連春給悅達集團制定的目標是“轉危為機”,把一切挑戰轉變為一個個機會。

評價一家企業之前,先要看這家企業掌舵人的戰略眼光。

作為中國五百強企業的掌舵人,悅達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王連春每一次公開亮相,背後都有著不平凡的意義。有人曾這樣評價王連春,這是一位不墨守成規的國企領導。

6月17日,在王連春和丁磊的見證下,悅達集團、東風悅達起亞和華人運通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供應鏈等領域展開多方面的合作。

在合約簽署的現場照片中,汽車行業很多人可以迅速定位到丁磊、魏燕欽甚至是東風悅達起亞的韓方總經理陳炳振。或許沒人注意到,這場在外界看來似乎“稀鬆平常的一樁生意”,卻凝結著王連春對悅達集團未來在汽車行業如何發展的新思考。

有人這樣評價,丁磊和王連春的牽手,更像是“汽車老手”和“企業老手”之間的戰略合作。對於汽車製造,王連春有一套自己的悅達汽車理論。在他看來,合資背景變了,汽車製造模式也變了,悅達集團也必須變,而且這種變化應該讓悅達集團插上創新的翅膀。如果說其他國企在汽車行業希望“轉危為安”,王連春給悅達集團制定的目標是“轉危為機”,把一切挑戰轉變為一個個機會。

1

不“外行”的外行汽車人

此次華人運通、悅達集團、東風悅達起亞之間的三方合作,是悅達集團在汽車產業方面佈局的重要一步。而關鍵的操盤手就是悅達集團董事局主席王連春和華人運通董事長兼CEO丁磊。

隨和,健談,低調,發散……接近過王連春的不同人給他賦予了不同的性格色彩,但有一點十分一致,這是一位善於思考、不斷求新的國企領導。

作為土生土長的鹽城人,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王連春的所有工作經歷幾乎全部都在鹽城這片土地。在擔任悅達集團董事會主席、黨委書記之前,王連春任職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資料顯示,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江蘇省內規模較為龐大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國家級重點經濟技術開發區。2014年,在赴悅達集團任職前,王連春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排名提升到了江蘇省131家開發區的第16位,成為江蘇省內、長江以北首家實現“千億工業銷售、百億財政收入”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這個千億工業產值的開發區內,汽車和零部件產業佔據了最大的份額。“大力推動汽車產業升級轉型”,是王連春當時認定必須要下大力氣做的產業。甚至在2013年江蘇兩會面對記者採訪時,時任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連春明確表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鹽城搞新能源汽車一是汽車發展的必然,二是因為鹽城最有基礎。”

王連春的悅達“汽車論”

悅達集團簡介

從政府到企業,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思維。來到悅達集團後,汽車仍是王連春最看重的業務版塊。資料顯示,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創立於1979年,是全國重點國有企業之一。目前綜合營業收入超千億,是“中國企業500強”企業之一。在目前悅達集團的營收版圖中,以東風悅達起亞為代表的汽車業務佔據著整個集團相當大的份額。

儘管有十分紮實的基礎,但王連春還是看到了機遇和挑戰。在他看來,悅達集團在汽車整車、零部件與設計和投資上走在了行業前列,但是也必須看到隨著整個行業的變化,大環境在推動悅達必須求變。在合資股比調整、整體汽車市場份額零增長、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王連春不斷的在思考,悅達集團的汽車出路是什麼?

提到悅達,汽車行業最熟悉的就是東風悅達起亞,如果用傳統的汽車思維去評判,東風悅達起亞在明年合資合同到期後能不能續簽,雙方以什麼合作方式繼續合作是擺在王連春面前必須去想的問題。尤其是在汽車製造和能源驅動變化的當下,悅達該怎麼與跨國企業、國內其他車企站在對等的位置去發展。這是很多國有車企領導最頭疼的問題。

然而,王連春似乎不這麼想。無論和誰交流,這位別具一格的國企領導總會說一句話,要保持創新思維,不能原地打轉。在他的思考中,悅達集團不能將維持現狀作為目標,而是要藉助這一輪汽車革新給悅達集團插上創新的翅膀,大膽地由內而外的做一次改革。而改革背後至少要解決這幾件事:一、如何與跨國車企繼續高效合作;二、在智能化與新能源領域取得突破性發展;三、改變過去傳統的企業運營模式,用更開放融合的思路徹底打開汽車創新運營模式,激活國有企業競爭力,做強做大悅達汽車事業。

2

悅達的創新機會

作為國企領導,王連春對於創新的認識比別人要更加深刻。他曾在不同場合對外表示,沒有創新的機構沒有前途,創新是任何一個組織發展的核心推動力。

站在宏觀的時代背景下聚焦企業發展,是王連春就任悅達集團董事局主席之後的行為準則。在他看來,對於企業而言,創新不僅包含有技術層面的突破,還有商業模式的重構。

在新的商業模式重構方面,悅達集團敢為人先,在預期回報並不明朗的情況下,率先投資了華人運通等造車新勢力。

王連春的悅達“汽車論”

據此前媒體報道,華人運通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除了大股東(持股比例80.00%)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外,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悅達起亞的主要股東之一,持股比例25.00%)和鹽城市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各持有10.00%的股份。

除了投資華人運通,悅達集團還在此前參與參股帝亞一維,推出“帝行”品牌。在2018年初的一份情況披露中,汽車預言家瞭解到悅達集團累計持有帝亞一維約35%股權。

從現實來看,王連春的眼光是獨到的,尤其是投資華人運通。

王連春的悅達“汽車論”

華人運通董事長兼CEO丁磊(右1)

88年復旦大學固體物理碩士高材生;上海大眾早期高管人才;桑塔納國產化參與者;上海通用和泛亞中心創建者之一;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上汽收購MG和羅孚打造上汽自主品牌的主導成員之一……和其他新造車企業相比,丁磊幾乎是目前造車新勢力當中經驗最為豐富的掌門人。

事實證明,華人運通在造車新勢力當中的成績也確實矚目。2018年底,華人運通發佈了三智概念。在所有造車新勢力聚焦產品本身的時候,華人運通已經開始把智慧交通作為產品開發的其中一步加以技術突破。

王連春的悅達“汽車論”

華人運通發佈的HOA

華人運通發佈的HOA,是全球首個打破“車、路、城”三大體系界限的智能架構,是把三者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架構體系的設計,將物聯網和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成功打破之前傳統汽車與道路、城市之間的“孤島”狀態,實現“三智”戰略互聯。

華人運通的不斷成長,讓王連春堅定了信心。在他看來,對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投資加上悅達自身的創新能力,將會使悅達集團的創新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資料顯示,得益於鹽城的產業環境,悅達集團目前和諸多零部件公司,設計企業都達成了合作關係。目前悅達集團在零部件、銷售、保險、金融等汽車周邊產業均有產業佈局。

在王連春看來,未來隨著產業環境的逐漸成熟,企業競爭力體現在整個集團的體系力層面,而上述汽車圈產業合作會形成悅達集團獨特的產業競爭力。

對於悅達集團而言,諸多種種的合作變化都是為了在新的合資背景、產業變革下,確定悅達集團的產業高度,讓悅達集團抓住這一輪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更大的跨越。包括這一次與華人運通合作,王連春也有著很多新的想法。

3

創新合作模式背後的悅達現象

與外界想象的代工、租賃廠房不同,此次悅達集團、華人運通與東風悅達起亞三方的合作背後有著很多外界沒有讀懂的意義。

據汽車預言家瞭解,此次東風悅達起亞第一工廠並非像外界揣測由於產能放空被迫轉讓,根據2019年整體汽車市場判斷,如果一味的維持企業規模,最終造成的是產能放空,人才流失。這一點悅達集團不避諱,任何一家講究效益的企業都需要結合大市場做出調整,東風悅達起亞也不例外。

而在整體合作上,悅達集團不是簡單將工廠轉讓給華人運通,而是用深度合作的方式進一步加強自身汽車業務結構優化,提升創新,進一步深化與華人運通的合作。

通過採訪整理,汽車預言家對此次悅達集團、華人運通與東風悅達起亞三方的合作有三點判斷:

1、將成為傳統汽車發展的新樣本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合資股比開始逐漸放開,中國合資企業進入了新一輪的發展週期,市場進入良性發展週期,合資企業開始面臨諸多方面的壓力。如何重新定義汽車合資的發展格局?此次悅達集團為合資企業的發展創造了現實樣本。

2、悅達集團與華人運通共同打造創新與製造合作發展

隨著此次一工廠作為固定資本進入華人運通,華人運通的產品落地速度將繼續加快。與此同時,雙方在“人車路”戰略架構下結合鹽城汽車產業優勢,加快智能化與新能源創新技術落地。

3、刺激悅達集團創新基因與競爭機制,形成國有車企特色發展模式

王連春曾多次對外表示,不怕走的慢,就怕停下來,失去創新的企業將錯失重大機遇。此次三方去除各種羈絆的合作,將為悅達集團的內部創新樹立新的模式。

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王連春執掌下的悅達汽車發展思路,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悅達現象。在全國鮮有悅達對其汽車製造如此痴迷的地方國企。與此同時,求變創新已經成為王連春帶給悅達集團的一種新的性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