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終告結束,中華民族卻面臨著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抉擇,而國共雙方此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在國土東北端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為了爭奪東北,1945年9月1日,蔣介石搶先發表了熊式輝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主任、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的任命,同時委任自己的大公子蔣經國為東北特派員;9月3日,蔣介石又以國民政府名義劃分東北為9省2市;9月5日,更是一口氣任命了各省主席和各市市長。就這樣,東北地區再次以其重要的戰略、經濟地位成為鬥爭的焦點,也正在這個時刻,蔣經國開始了北上之旅。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蔣經國的東北特派員時光

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合照

萬眾矚目的黑土地

國共雙方為何同時聚焦東北?這是由東北當時在全國所處的地位決定的。

當時國人所稱的東北地區,包括今天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以及河北省的承德地區,總面積達13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3800餘萬。在舊中國,這是一個工業發達、交通便利的現代工業區。據1947年調查統計數據,彼時東北的煤產量為532萬噸,佔全國總量的49.5%;發電能力107萬千瓦,佔全國總量的78.2%;生鐵產量171萬噸,佔全國總量的87.7%;鋼材產量49萬噸,佔全國總量的93%;水泥產量150萬噸,佔全國總量的66%。東北也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當時可耕地面積3273萬餘公頃,糧食年產量達2000萬噸。那時東北的森林面積為615萬公頃,木材總儲量為30多億立方米,佔全國總量的1/3。經過張作霖父子及俄國、日本殖民者前後幾十年的營建,東北的交通運輸也極為發達,鐵路有1.4萬千米,公路有10.8萬千米,均佔全國鐵路公路的一半以上;而且東北南臨渤海、黃海,港灣眾多,有大連、旅順、安東、營口、葫蘆島等優良港口,還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等河流交織,航運貫通。在軍事方面上,東北地區北靠強大的蘇聯,西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東南與朝鮮為鄰,南面的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西南與冀熱遼邊區比鄰,戰略地位更是極為重要。

正因為如此,蔣介石曾對他的下屬說:“東北不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而是中國革命的歸宿地。經過本黨這30年來不斷的奮鬥,我們中國的革命已經到了歸宿了。希望各位在這最後成功的時刻,格外奮起,格外努力,完此一簣,以竟全功。”蔣介石對東北勢在必得之意毫不掩飾。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蔣經國的東北特派員時光

1939年3月,蔣經國任江西省

1945年8月8日,依據雅爾塔會議決議及《波莰坦公告》的規定,蘇聯對日宣戰,百萬紅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指揮下,兵分四路攻入了中國境內,橫掃盤踞東北多年的日本關東軍,蘇軍的參戰無疑加速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程。8月15日,日本天皇頒佈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當月31日,蘇軍完成了對東北的軍事佔領。就在此前一天,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在莫斯科和蘇聯簽定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戰後東北的主權移交給國民政府,蘇軍在日本投降後3個星期內開始撤退,3個月撤完。當年8月29日,蔣介石致電國防最高委員會代理祕書長陳誠,提出6條收復東北各省的處理辦法。31日,國民政府中央執行委員會和國防最高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決定遵照蔣介石所定的收復東北綱要,在偽滿洲國“首都”長春設立軍委會委員長東北行營,同時設立外交部東北特派員公署。9月5日,正式對外宣佈由蔣經國出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駐東北特派員。

為什麼是蔣經國

如此要害之地,自然要派出心腹之人,除了嫡系中的熊式輝、杜聿明之外,蔣經國當然是更加放心的人選。在蔣介石看來,蔣經國自1925年赴蘇留學到1937年回國,在蘇聯生活12年,其對俄語的擅長和對蘇聯的瞭解是許多人無法相比的優勢。而此時,蔣介石在東北並無一兵一卒,儘管有美國先進運輸工具的大力支援,從大西南向東北調兵遣將,也不是馬上就能辦到的事。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回憶錄裡就曾寫過:“蔣介石的權力只及於西南一隅,華南和華東仍被共軍佔領著,長江以北則連任何一種中央政府的影響也沒有。如果他不同共產黨和俄國人達成協議,他就休想進入東北。”在軍事力量鞭長莫及之時,政治和外交手段就不可或缺了,最起碼也可以拖延時日。而此時蔣介石派自己兒子去東北辦外交,既放心,又可以藉此摔打鍛鍊培養他,還能夠為其積累政治資本,實可謂一舉多得。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蔣經國的東北特派員時光

“贛南新政”

從蔣經國個人角度講,現在抗戰終於勝利了,父親收復了江山,他也亟待一個機會大展拳腳,為將來接班做準備。早在抗戰初期的1939年,由蘇聯回國兩年並經過一些基層崗位歷練的蔣經國轉任贛南行署專員,而且在這個位置上一直幹到1945年初。年富力強的蔣經國主政贛南後,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風格在此地大刀闊斧地展開工作,他禁菸賭娼,修明吏治,發展經濟,興辦教育。6年過後,該地社會面貌大為改觀,外界評價甚高,竟有“戰後政治看贛南”的說法,時人稱謂“贛南新政”。蔣介石自然也有耳聞,曾經拍發電報褒獎:“兒任專員已足三載,人民愛戴,建設進步,時用快慰!”但是,贛南的局面畢竟太小,此時他的頭上已經頂著兩頂帽子:一個是青年軍的政治部主任,影響著號稱“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國民黨精銳部隊;一個是學生逾千的國民黨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開始抓牢“三青團”這一精幹青年組織。蔣經國以其“太子”的特殊身份北上擔任外交特派員,準備替老爹爭奪和控制東北,豪情萬丈地認為自己只要“把中蘇關係搞好,也就等於斷掉毛澤東的生路,國民黨就可以穩操勝券了”。

自信滿滿啟程北上

除去上述因素,蔣經國之所以信心爆棚,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剛在幾個月之前與蘇聯甚至斯大林有過“親密接觸”,故而他覺得自己絕對能夠應付得了東北的外交局面。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領袖“三巨頭”在雅爾塔商談戰後格局,並在沒有中國代表與會的情況下,通過《雅爾塔密約》,要求蘇聯在歐洲戰事結束後3個月內,出兵中國東北對日作戰。作為交換條件,美英許諾“外蒙古維持現狀、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等劃歸蘇聯、蘇聯重新獲得大連商港和旅順軍港使用權、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由中蘇共同經營”。1945年6月30日,蔣介石指派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宋子文率外交次長鬍士澤以及沈鴻烈、蔣經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卜道明(蔣經國的同學)等人一起遠赴蘇聯,開始締結《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談判。談判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是6月30日開始,7月13日結束;第二期從8月7日開始,到8月14日為止。經過艱苦談判,南京國民政府由剛剛接替宋子文上任的外交部長王世傑與蘇聯於1945年8月14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一系列附件,承認了《雅爾塔密約》強加給中國的各項要求,蘇聯則承諾會援助國民政府,並在出兵後3個月內撤出東北。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蔣經國的東北特派員時光

1945年8月14日,南京國民政府代表王世傑(中)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上簽字,如願以償的斯大林

宋子文等人奉命赴蘇聯談判,其實不過是國民政府屈服於美蘇壓力,派他們做代表去談怎樣落實蘇聯的要求而已。但在這過程中,蔣經國則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和安排,以個人身份單獨求見斯大林,專門討論了外蒙獨立問題。蔣介石這一舉動也是有深意的:派出自己的兒子,對斯大林是一種親善的姿態,更想增加幾分勝算,力爭保住外蒙古。蔣經國以個人身份會見斯大林時轉達了父親的觀點,並竭力想為本國爭取利益。但是剛剛帶領蘇聯全國軍民打敗了強大法西斯德國的斯大林,豈會將積貧積弱多年的中國一位“準太子”的話聽入心裡,蔣經國的(其實就是蔣介石的)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法。不過在經過全盤考慮後,斯大林還是給了蔣氏父子幾分面子,他對蔣經國說:“蘇聯政府同意予以中國道義上與軍需品及其他物資的援助,此項援助,當完全供給中央政府即國民政府。蘇聯政府以東三省為中國之一部分,對中國在東三省之充分主權,重申尊重,並對其領土與行政之完整,重申承認。”此外蘇聯還同意在旅順建立海軍基地時,不再使用蔣介石所忌諱的“租借”名稱,這些無疑都給了蔣經國幾分成就感。雖然蘇聯之行外蒙古問題並沒有談出什麼名堂,也未能改變《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實質性內容,蔣經國還是認為自己藉此對斯大林有了初步瞭解,也相信斯大林對自己的承諾,於是感覺對今後同蘇聯人辦理外交事務有了幾分收穫和體會。

當年10月1日,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通告民國政府,部分蘇軍已開始自東北撤退,主力將於10月下半月開始撤退,以便於11月底撤退完畢,請中國代表在10月10日以後到長春與蘇軍當局晤會,開展蘇軍撤退問題的談判。這使得蔣經國更加相信蘇聯會信守承諾,於是10月12日即與熊式輝等人搭乘運輸機興沖沖地飛抵長春,走馬上任去與佔領東北的蘇軍談判交接事宜。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蔣經國的東北特派員時光

1945年,蘇聯軍隊進軍中國東北

舉步維艱的特派員

作為國民政府的外交特派員,蔣經國當時是出面打頭陣與蘇聯軍方談判的,因為東北行營這個軍事機構開始尚未得到蘇聯官方的承認,東北外交特派員公署在行政系統上是代表國民政府外交部,與東北行營處於平等地位,再加上“蔣太子”當特派員直接通天,凡與蘇方交涉的經過,他都會用絕密電報發往委員長侍從室機要組,與蔣介石直接聯絡。況且,中蘇雙方早前協議規定:接收東北主權,首先要與蘇聯東北駐軍當局洽談撤軍的時間和程序,經蘇軍同意後,國民黨軍隊才能逐步接防。因此,第一階段東北局勢,以中蘇雙方外交折衝居於首位。抵達長春兩天後,蔣經國便開始了與蘇軍駐東北最高代表、蘇聯遠東軍區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首次談判,雙方第一次談判氣氛尚稱融洽,其後外交活動也頻頻開展,如馬林諾夫斯基元帥曾於11月7日以慶祝十月革命的名義宴請蔣經國、熊式輝等人;蘇軍駐長春警備司令也舉辦過酒會招待中方人員,會上從其國內前來慰問蘇軍部隊的著名“紅旗歌舞團”還演出了節目;中方也舉行過類似活動予以答謝,如11月13日熊式輝組織了中蘇聯歡大宴會,邀請蘇軍的2位元帥、5位上將、8位中將、十幾位少將及數十位校級軍官參加。

蔣經國自然要將“初戰告捷”的情況及時報告蔣介石,並樂觀地認為接收工作將按計劃有條不紊實施。然而事情很快就向其預計的相反方向發展,他做夢也沒有料到,當需要蘇聯真正履行相關承諾時,自己會一再碰壁。在其後將近1年時間裡,他和東北行營參謀長董彥平中將分別參加的中蘇雙方之間的20餘次會談,大多沒有什麼實質性結果。他雖然與馬林諾夫斯基元帥會談4次,也均無果而終。甚至後來他想和馬林諾夫斯基約個時間會面,蘇方常常回復不曉得馬帥現在何處,有時乾脆一連多天連個迴音都不給。氣得他在日記裡憤憤記下:“國家無實力,不得不動心忍性也。”

其實,蔣經國是沒有看明白:蘇聯對國民政府的態度,是隨著美蘇之間的關係變化而不斷做出調整的。蘇聯對國民政府的態度出現反覆,是因為1945年9月11日倫敦五國外長會議上美蘇在東歐問題上出現矛盾,對日管制問題也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已經決定獨佔日本,這使得蘇聯非常不滿,於是開始在中國東北採取強硬政策。當年9月底美軍在華北登陸,並派海軍進駐青島,與蘇聯控制的旅順口隔海對峙,還積極幫助運輸國民黨軍隊到東北。隨後,蘇聯即以大連為商業港口為由拒絕美國軍艦運送的國民黨軍隊在大連港登陸。經一再交涉,蘇聯政府雖然同意國民黨軍隊在營口和葫蘆島登陸,卻同時聲明蘇軍不能保證這兩處港口的安全,而國民黨軍隊在此兩處登陸時果然被“來路不明”的武裝趕回了船上,最終美國船隻不得不運送國民黨軍隊繞道秦皇島上岸,再經北寧線鐵路輸送出關,可是沿途鐵路大部分被破壞殆盡,相當一部分鐵路沿線還駐有共產黨軍隊。蔣介石在海運失敗的情況下,打算往長春空運軍隊,結果同樣因為各種原因告折。這樣一來,國民黨軍隊直到11月中旬也未能順利進駐東北。這其中的關鍵原因是蘇聯始終將東北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擔心國民黨在美國幫助下接收東北,將因此而導致美國插足東北,威脅其自身利益。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蔣經國的東北特派員時光

當時中國東北境內的蘇聯軍隊

依照《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規定,中國政府在已收復的領土上有權建立行政機構,但是,沒有軍事力量的支撐,建立行政機構只能是幻想。作為東北行營主任的熊式輝曾嘗試派遣東北籍官員去瀋陽、哈爾濱等地“宣慰”民眾,但蘇軍讓聯絡官陪同莫德惠去了一次吉林市後,就聲稱:“中方官員徑可以自由去各地訪問,無須蘇方派人陪同。”這看上去是給國民政府接收人員以自由和便利,但在那兵荒馬亂的時候,無武裝保護誰敢到長春以外的地方去?此後蔣介石命令加速對東北各地的行政接收,國民政府任命的長春市長趙君邁、遼寧省主席徐箴、遼北省主席劉翰東等準備前往接收各地行政權,成立省、市政府,但均被蘇聯方面“或強調交通不便,目前不能去,或說地方秩序不安寧,蘇方不能保障”予以阻礙,行政接收無法開展。國民政府在軍事上無法進駐,行政上無法接收,幾乎束手無策。雖然後來在國際形勢變化、全國各地爆發反蘇遊行、國民黨軍隊推進加速,以及蔣介石採取了中止接收等以退為進的外交手段對付蘇聯等眾多因素影響下,經過撤軍時間前後兩次延期之後,蘇軍終於1946年5月23日撤出東北。可是,蔣經國作為外交特派員在其中所起作用實在有限,儘管他很努力,曾經盡其所能地多次從外交途徑與駐東北蘇軍總部外事處方面接洽、溝通和協調,也兩次三番飛回重慶彙報並接受“老頭子”的耳提面命,但在美國與蘇聯、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那些錯綜複雜的大博弈中,他的能力和作為實在乏善可陳。

草草收場的大結局

1946年3月27日,蘇聯政府照會國民黨政府外交部,稱蘇軍將在4月底以前撤出東北,隨後向國民政府公佈了蘇軍從東北各地撤軍的具體日期。5月22日,蘇聯公開發表聲明:“蘇軍已於5月3日全部撤退完畢。”蘇軍雖然撤走了,但蔣經國前往東北前自認為可以通過外交手段順利接收東北、在父親和國人面前亮一手的初衷終成幻影。

回首當年,東北問題的整體表現其實就是美國、蘇聯、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三國四方的激烈鬥爭和角逐,而各方在東北運作的最終目的,還是爭奪對東北的控制權,從而掌握逐鹿中原的主動權,這是一場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諸多內容的多層面、多角度的較量。以蔣經國當時並不是很成熟的政治閱歷和官場資歷,想介入甚至掌握這場複雜的鬥爭,其失利當然是不可避免的。查閱《蔣經國年鑑》,1946年9月,他在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幹事,並隨蔣介石視察贛州。10月,蔣經國正式辭去東北特派員的職務。據其同鄉、留學蘇聯同學、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專官部外事處長李修業回憶,蔣經國其實早在蘇軍撤離之前,就很少在東北停留,也基本淡出相關事務了。事實上,在此之後,雖然蔣經國在蘇聯事務上採取低姿勢,似乎不再公開介入,但仍在幕後深深涉入其中,他還是父親實質上的首要蘇聯事務顧問,仍主張保持兩國門戶暢通,改善雙邊關係,並與蘇聯駐華大使館依然保持聯繫。但是,畢竟他安撫蘇聯冀望爭取合作的政策最終失敗,故而引起國民黨內強烈抨擊,此後兩年他的能見度、曝光率極低,從政治前臺隱身後場。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次失敗的東北之行卻收取了意料不到的效果。在隨後發生的國民黨經濟、政治、軍事大崩潰局勢中,他因為隱身之故反而減少許多責任,避開眾多糾葛,從而因禍得福,更利於其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和栽培,並最終得以接班。不過,這段經歷畢竟是其從政史上的一個敗筆,所以他曾於1954年出版《五百零四小時》一書,以日記形式把自己在東北的辛酸史,一 一交待。

版權聲明:本文刊於《軍事文摘》雜誌。作者:劉 旭。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