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家居 土木匠人 2018-12-17

減少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的發生,這篇對地下部分常見的滲漏類質量通病,通過圖片的方式進行了展示說明,並對其產生原因進行了綜合分析,同時提供了應對措施和推薦做法。

地下部分常見的5大滲漏原因

1、止水鋼板設置

2、後澆帶滲漏

3、防水材料保護

4、管線穿牆位置封堵

5、室外地坪處防水收頭

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原因

一、止水鋼板設置不正確(位置,連接等),易導致嚴重滲漏。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止水鋼板設置位置不正確或安裝質量不符要求,造成地下室牆體底部嚴重滲漏滲漏。

止水鋼板設置不正確(位置,連接等)

原因分析

1. 止水鋼板搭接部位,焊縫處理不當,易造成滲漏隱患。

2. 牆體轉角處,止水鋼板與箍筋交叉,止水鋼板的位置容易出現偏離,此區域的止水鋼板的焊縫易出現漏焊、透光等現象。

3. 止水鋼板厚度不符合規範要求,安裝、焊接過程中,易出現變形及位置不居中的情況。

4. 止水鋼板安裝方向錯誤。

應對措施

技術措施:

1. 止水鋼板規範厚度2-3mm,宜優先選3mm.

2. 牆體轉角處,可採用“L”型成品止水鋼板。牆體轉角處,可將箍筋估計斷開,做成開口箍,焊接在止水鋼板上。

3. 如具備條件,儘可能選擇橡膠止水帶,其效果好於止水鋼板。

驗收重點:

1. 止水鋼板搭接部位應採取雙面滿焊,搭接長度不小於20mm。

2. 止水鋼板應居中佈置,固定焊接,可採用附件小鋼筋焊接支持,避免止水鋼板與主筋直接焊接。

3. 安裝時,止水鋼板的兩翹曲面應朝向迎水面。

二、後澆帶滲漏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後澆帶部位施工週期較長、環節較多,細部處理容易產生偏差,容易導致滲漏。

後澆帶滲漏原因分析

1. 因工期壓力、後澆帶混凝土澆築時間過早。

2. 後澆帶兩側止水帶固定不牢固,產生位移,導致首次混凝土厚度不一致。

3. 後澆帶處第一次澆築留設後,鋼筋踩踏變形,甚至與帶內線管線盒結合,形成串水通道。

4. 鋼筋密集,後澆帶兩側支模困難,阻隔方法不當,因漏漿等導致混凝土疏鬆。

5. 後澆帶內的鋼筋鏽蝕嚴重。底板縫內灰渣未徹底清理,兩側舊混凝土未鑿毛。

6. 後澆帶使用的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等級沒有提高,微膨脹劑摻量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嚴,振搗不細緻,新舊混凝土結合不牢固。

7. 養護未及時覆蓋,澆水次數少,養護期沒有達到規定時間就提早拆模。

應對措施

技術措施:

1. 後澆帶兩側施工前,應優化圖紙,儘量避免帶內的線管、線盒設置。

2. 後澆帶的澆築時間:砼一般週期為6周,當設計無要求時,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兩個月後澆築,帶內砼澆築時間應取得設計同意。

3. 後澆帶混凝土須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舊混凝土高0.5~1級,內摻佔水泥重14%~15%的UEA或WG-HEA膨脹劑。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泵送混凝土)。

驗收重點:

1. 後澆帶兩側砼澆築前,使用木模留縫阻斷,以儘可能減少水泥漿的流失。帶內應間斷留設清掃口。

2. 帶兩側砼澆築後,應採取保護性措施,頂部覆蓋,防止帶內進入垃圾、鋼筋汙染、踩踏變形。

3. 現澆板後澆帶下部的模板不得過早拆除。拆除時,帶內及兩側應保留立柱且逐層上下對齊,防止出現變形裂縫而造成滲漏。

4. 後澆帶板內砼澆築前:剔除兩側鬆散石子直至堅實層,併力求平整;去除鋼筋或鋼板止水帶上的鏽皮,採用空壓風機或高壓水槍清理垃圾及灰渣。

三、防水材料保護不當,產生滲漏隱患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地下結構施工階段防水材料施工後、留置週期較長,且後續工序多,極易發生破損,造成滲漏。

四、防水材料保護不當,產生滲漏隱患

1. 地下室防水導牆處防水保護措施不到位,如未及時完成砂漿保護層或保護層厚度、強度不足。

2. 底板結構施工階段、未設置專門的出入馬道,人員進出、材料運輸時踩踏防水保護層,破壞防水。

3. 地下外牆對拉螺栓切割時,螺栓頭外漏,導致後期刺穿防水層。

4. 地下外牆作業腳手架拆除時,操作不當,導致防水層破損。

5. 肥槽回填時,大車傾倒,一次回填厚度過大,導致防水層拉裂。

6. 肥槽回填後,室外地坪至防水收口處,保護不到位,防水層長期裸露,產生破損。

應對措施

技術措施:

1.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選擇三段式止水螺桿。

2. 地下外牆防水層宜先選擇磚砌保護牆。

驗收重點

1. 導牆側面及頂部防水施工完成後,甩茬防水及時覆土保護,導牆側面及頂部及時抹灰保護。

2. 地下室外牆澆築前,禁止人員、零星材料運輸從非馬道區域出入。

3. 回填施工階段,防水保護層不得直接施工至地下外牆頂部,一般宜高於回填界面1.5米左右。

4. 回填土應分層進行,嚴禁大車直接傾倒。

5. 肥槽回填後,對室外地坪至防水收口處之間豎向防水,及時採用苯板保護;外擴地下室頂部的防水層施工完畢後,及時澆築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管理措施:

1. 底板鋼筋施工前,應安排專人檢查防水保護層(尤其是導牆部位),如有破損,及時進行修補。

2. 地下外牆對拉螺栓頭切割後,按照軸線位置進行逐個檢查;檢查無誤後,採用砂漿封堵螺栓頭部位,封堵部位砂漿與外牆平齊。

3. 地下外牆腳手架拆除後,按軸線位置進場全面檢查,對防水層破損部位,進行明確標識,並及時進行修補。

4. 各階段檢查,均應有書面記錄。

五、管線穿牆位置封堵不到位,導致滲漏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地下外牆穿牆管道處因封堵不嚴,極易發生滲漏

原因分析

1. 圖紙變更或結構預留套環出現偏差,導致重新開洞。

2. 管線與套管/混凝土壁之間,採用剛性材料填塞,受力或收縮後,產生滲水通道。

3. 牆外回填土沉降過大,導致穿牆線纜位移變形較大,撕裂封堵開裂,導致滲漏。

4. 管線穿牆封堵作業點分散,監管易出現疏漏。

應對措施

技術措施:

1. 穿牆管道與內牆角、凹凸部位的距離應大於250 mm;相鄰管線的間距應大300mm。

2. 穿牆管推薦節點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驗收重點:

1. 預埋套管,必須加焊止水環,牆體合模前,應重點檢查其安裝的牢固性及位置的準確性。

2. 穿牆管封堵必須採用柔性防水材料,如嵌縫油膏,發泡劑。

管理措施:

1. 穿牆套管的封堵,應按單位工程對每一套管編號後,逐個進行驗收 ,且應有書面驗收記錄。

六、室外地坪處防水收頭高度、做法未按照規範施工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防水收口手頭高度不夠或粘貼不牢或收頭未壓實

室外地坪處防水收頭高度、做法未按照規範施工

原因分析

1. 地下室外牆結構階段,未預留防水收口壓槽或壓槽留置不順直、不連貫,導致後期無法按照規範要求收口壓實。

防水上返高度設置不足,應以室外地坪為基準、按照設計高度上返。其中:

• 未考慮景觀堆坡高度,導致防水上返高度不足。

• 防水上返部位結構尺寸不滿足要求。

對於後期甩項施工部位,如汽車坡道、人防/地庫出入口等部位,監管失控,導致防水收頭做法未按規範實施。

應對措施

技術措施:

地下一層外牆結構施工前,系統落實外牆防水收口做法,包括以下要點:

• 推薦做法為預留30mm寬,60mm高的防水收口凹槽。

• 外牆防水收口高度不低於室外地坪500mm。

• 別墅類、洋房類項目應重點考慮防水收口部位的交圈,如室外臺階、窗井收口部位。

驗收重點

嚴禁地下外牆防水卷材在外立面飾面層/非結構構造層上進行收口。

管理措施:

外立面保溫層/飾面層施工前,應對防水收口部位的壓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且應有書面檢查記錄。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

工程建設中滲漏問題,如何避免?對照案例分析原因(地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