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按照慣例,每年的WWDC都會發布新版的操作系統,iOS、macOS、watchOS和tvOS四大操作系統撐起了蘋果的生態圈。而今年,蘋果為iPad推出了一套自己專屬的操作系統iPadOS,乍一看iPadOS和全新的iOS 13似乎有點像,不少人都認為它只是在iOS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修飾。而蘋果將它以獨立系統的身份發佈,肯定是想讓iPad擺脫“大屏iPhone”的帽子,讓它真正成為“生產力工具”。

頗具誠意的黑夜模式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界面更新肯定是每次系統更替必做的事情,在這裡為大家展示幾款新壁紙,自己感受一下吧。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用戶心心念的黑夜模式在iPadOS上也已經實裝,激活時就會讓用戶選擇,也可以在“顯示與亮度”中調節。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顯而易見的是,iPadOS和iOS 13一樣,絕不僅僅是將界面改為黑色,而是進行了重新設計,即使是同一張壁紙在不同模式下也有不同的配色——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也許這就是蘋果吧。觀感上,在暗光環境中也不會那麼刺眼,很適合我這種喜歡睡前玩一會iPad的人。

詳細情況可以參看我們此前推送的iOS 13體驗文章,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iPad 徹底改變了人們工作和表現創造力的方式,而 iPadOS 的推出,帶來了許多激動人心的功能,讓 iPad 寬大的顯示屏和靈活多用性得到充分發揮,將 iPad 的獨特體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Apple 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表示。“iPadOS 滿載精彩的功能,比如可顯示小組件的新主屏幕、更強大的多任務處理功能,另外還有各種新工具,讓你的 Apple Pencil 用起來更自然。”

為了更好地利用iPad的大屏,iPadOS最大的變化就是重新設計了負一屏,向右滑動手指,負一屏會直接從左側滑出,而原本均勻排列在整塊屏幕上的圖標也會向右靠攏。其實仔細對比此前的iOS 12,iPadOS的圖標縮小了一號,間隔更大了,即便是負一屏“擠進來”之後,整個屏幕布局也不會顯得擁擠。

這個過程很有趣,坦白說我玩了很久,看著這些圖標整齊劃一地排列,對我這個強迫症患者很是受用。而且,如果你也和我一樣習慣鎖定橫屏使用iPad,這樣的設計你肯定也會喜歡。

另外,蘋果還開放了更多字體供用戶選擇,並且應用到整個iPadOS系統中,視覺效果將會更加統一。據瞭解,在iPadOS正式版推送之後,AppStore中將會上架Adobe、DynaComware、Monotype、Morisawa和Founder等公司提供的字體資源,屆時就可以體驗了。將選擇權交給用戶,這也是蘋果一直在做的。

分屏操作在iPad上有了更多可能

為了發揮大屏優勢,iPad提供了分屏操作,可以不浪費屏幕空間,同屏多窗口,或者“一心多用”一邊玩遊戲一邊追劇,效率自然就提升了。在今年3月的新iPad mini體驗中,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一些使用iPad分屏的應用,可以讓iPad實現畫中畫、左右分屏、浮窗分屏等功能,在此就不贅述了。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而不少大屏手機同樣也有了分屏功能,在iPad上,這一優勢似乎被縮小了。而在最新的iPadOS中,分屏功能得到再次升級——支持同一應用在iPad上“多開”。

操作方法完全一樣,所以上手不會有難度。雖然原理一樣,但是你可以用iPad做更多事了,比如同時打開兩封郵件進行比對、編輯等等。目前版本中,原生應用支持得已經很好了,部分第三方app還未適配,以蘋果的執行力以及開發者的配合程度,這肯定不是什麼大問題。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另外,分屏之後允許在小窗口中開啟多個應用,而這個窗口的底部會出現一個類似iPhone的導航條,可以方便地進行切換。再不干擾大部分顯示區域的情況下,這塊小屏可以完全獨立操作,四捨五入就是多了一臺iPad啊!

生產力UP:手勢操作再升級

印象中以前使用iPad,除了常規的點擊、滑動等,用的最多的手勢就是四指捏合回到桌面或者呼出後臺進程,在過了新鮮期之後,並沒有經常用到。

而在全新的iPadOS中,可以三指捏合進行復制,而三指展開則是粘貼,就像將這些文字“拿起來”再“放下去”,一切就是這麼自然而然。另外,還可以三指下滑撤銷前一步操作,結合前面提到的分屏功能,效率提升非常明顯。

而且,在使用這樣的操作時,我能想到的幾個關鍵詞是“cool”、“amazing”、“magic”,久違的感動又回來了!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不僅如此,在iPadOS中還加入了QuickPath 滑動鍵盤,這裡的滑動有兩層意思,第一就是可以雙指捏合可以縮小鍵盤,然後將它“滑”到任意角落懸停。這可不光是為app留出更多的顯示面積,而且還能讓你輕鬆地單手打字。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而第二層意思就是支持滑動輸入了,這曾經是第三方輸入法的看家本領,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滑動就可以迅速輸入文字,中英文都OK,是的,這一段文字就是用滑動輸入完成的,沒有出現一個錯字。好了,我又忍不住要重複上面的三個關鍵詞了。

其實不光是手勢,還有“筆勢”。在全新的iPadOS中,可以使用Apple Pencil從屏幕角落滑出工具欄,然後進行標記、發送文稿等功能。而繪畫、記錄文字時的操作面板也進行了重新設計,最關鍵的是,在系統中將延遲從20ms縮短到9ms,換個說法就是筆觸更跟手了。

讓iPad更像平板“電腦”了

雖然iPad的中文名一直叫做“平板電腦”,但是由於和iPhone共用iOS系統,即便是它有很強大的性能,並且可以安裝各種專業工具,在大多數用戶手中,它更像是一個大號的手機,用來看視頻、玩遊戲。

不過,近幾年蘋果一直在強調iPad的生產力,印象很深的就是,在ApplePencil發佈的時候,似乎才讓更多人知道了其實可以用iPad在專業領域做點什麼。特別是在iPad 2018的發佈會上,蘋果展示ARKit時甚至使用iPad解剖了一隻青蛙——我並非醫療專業人士,在看直播的時候也情不自禁地為其鼓掌,深知iPad在生產力上將會有更多可能。

至於剛剛問世的iPadOS,用了這幾天之後,我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

即便是在硬件沒有更新的情況下,iPad這個平板電腦,是真的越來越像“電腦”了。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比如一直被用戶詬病的文件管理系統,iPadOS提供了一個獨立的文件app來集中管理,不光是系統文件,還支持第三方app和iCloud網盤文件。所以,別再吐槽iOS系統的封閉了,iOS 13和iPadOS都已經開放了文件系統,而此前所謂的封閉也是為了保護用戶不被第三方應用過度獲取權限罷了。

不僅如此,文件app還可以讓iPad還支持外接U盤、SD卡等外部存儲設備,再加上本次iPadOS更新之後,更是可以在輔助功能中開啟鼠標控制,如此一來,iPad就可以完全變身臺式機了。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至於Safari,也可以變身桌面瀏覽器。在iPadOS中,可以快速切換桌面版頁面,以充分利用iPad的大屏優勢,並且會根據屏幕縮放、重排頁面。

iPadOS體驗:由“大屏iPhone”變成小屏“iMac”啦

另外,長截屏功能也已經加入,這種系統級的功能不用多次截圖再拼接,一次操作就可以完成,類似功能的第三方app已經被判了死刑。

種種改變,結合前面提到的分屏功能,iPad幾乎已經可以像傳統PC那樣用了,無論是一邊查資料一邊編輯文檔,還是多窗口多任務並行操作,再加上鍵鼠的支持,我認為iPad絕不再是“大屏iPhone”,而是“小屏Mac了”。

“最不重要”的性能提升

無論是蘋果的硬件性能還是系統優化,它的強大在大眾心目中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本次iPadOS也對系統進行了性能優化,據官方表示,面容 ID 解鎖速度更快,App Store的iPad app 採用新的打包方式,體積最多減小50%,將app更新包最多縮小60%,app的啟動速度也可以提高到兩倍……這些都是基本操作了。

作為一個開發者預覽版,iPadOS其實還是存在一些BUG的,比如漢化不完全、偶爾的UI小問題、不能使用藍牙鼠標、在系統設置中仍然顯示為iOS 13等等,而且這幾天系統還假死了兩三次(重啟即可恢復),但我相信,這些問題肯定會在正式版本中得到修復。

正如前面所說的,iPad還是那個iPad,在使用了iPadOS之後,感覺它更好用,而且更有自己的特色了。當然,絕對不是說iOS不好,iOS系統可以說是移動平臺絕對的No.1,沒有之一。

而iPadOS只是更適合iPad這一載體,在擁有自己的專屬系統加持之後,iPad將“王牌外設”ApplePencil以及自身的大屏屬性、強大性能以及生產力都發揮到極致——你可別忘了,這只是iPadOS的第一個版本,甚至只是第一個開發者測試版,現在的它完成度已經非常高了,而未來的它一定將會有更多可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