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興衰的背後,藏著晚清官場三大勢力之爭


胡雪巖興衰的背後,藏著晚清官場三大勢力之爭


文:竹映月江(娛有理專欄作者)

提起清末商界中的大鱷,就不得不讓人想起素有“紅頂商人”之稱的胡雪巖。鼎盛時期,胡雪巖坐擁千萬家產,一時間名動公卿。

可惜好景不長,這位曾經的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卻在晚年一貧如洗。那麼,胡雪巖一生興衰起伏的原因是什麼?在胡雪巖興衰的背後,又是否有什麼不足為外人道的奧祕呢?

01、杭州守與失

胡雪巖的發跡,始於王有齡。

在王有齡還是“候補浙江鹽大使”的時候,胡雪巖便慧眼識人,為囊中羞澀的王有齡雪中送炭,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支持。

後來,王有齡一路青雲直上,官至浙江巡撫。發達後,王有齡沒有忘記胡雪巖的恩情,他將政府的業務委託給胡雪巖代理。小到錢莊藥店,大到軍糧漕運,通通讓胡雪巖壟斷經營,甚至還提供了政策性貸款,並且不收分文利息。

靠著王有齡的關照,胡雪巖的生意蒸蒸日上,錢莊的分號越開越多。日進斗金的同時,胡雪巖也漸漸地有了名氣,儼然一顆業界新星。

為了感謝王有齡的照顧,胡雪巖提出替王有齡籌集糧草,以便應對圍攻杭州的太平軍。

然而,胡雪巖不會想到,這一次的出城籌糧,卻讓他的命運發生了驚天的變化。

胡雪巖走後不久,太平軍就攻克了浙江。王有齡喪失城池,羞愧自盡。

靠山一倒,胡雪巖的商業帝國風雨飄搖。胡雪巖看著杭州城中連天的烽火,輕輕的嘆了口氣。

胡雪巖明白,讓他陷入危機的人不是眼下殺得興起的太平軍,而是左宗棠。

因為,當時左宗棠的部隊就屯紮在安徽,他只需要稍微援助一下王有齡,杭州城就能守住了。

或許有人會問,左宗棠的部隊近在咫尺,他為何不去解杭州之圍呢?如果杭州城沒事,那王有齡也不用死了。

這就牽扯到清廷官場的派系之爭了。左宗棠是曾國藩湘軍派的人,而王有齡所在的派系,卻是湘軍派的競爭者和政敵何桂清派系。太平天國在江浙鬧得火熱,曾、何對江浙的爭奪也是火熱。

正因如此,雖然王有齡急切盼望湘軍東援,他甚至血書“鵠候大援”四字,向駐守在安慶的曾國藩求救。但曾國藩依舊嚴令離杭州不遠的左宗棠勒馬觀變。

總之,曾國藩早就垂涎浙江,他就是要坐視太平軍消滅王有齡,自己再奪回浙江地盤,不但可掌控一大塊新地盤,還可靠著收復失地來立功。

因此,曾國藩對異己派系的王有齡的血書十分冷漠,卻假惺惺的哀嘆一番:“遙望杭州,鞭長莫及,憂灼奈何!”

世人都覺得商場險惡,但對於這一眾晚清名臣來說,官場上的派系之爭可一點也不比商場中的經營來得輕鬆。


胡雪巖興衰的背後,藏著晚清官場三大勢力之爭


02、改換門庭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胡雪巖也成了這場派系之爭的犧牲品。好在胡雪巖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人,他稍一思索,便想到了一條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妙計。

胡雪巖主動去找了左宗棠,提出願將自己籌集到的糧草送給左宗棠勞軍。這條計策果然十分管用,左宗棠對胡雪巖的慷慨解囊感激不盡,二人遂引為莫逆之交。

而後,胡雪巖又利用自己做生意結識外國人的便利,與外國軍官一起為左宗棠訓練了一支用洋槍洋炮全副武裝的“常捷軍”,用來配合清軍攻打太平天國。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為了答謝胡雪巖,左宗棠讓胡雪巖做總管,獨家經營整個浙江的錢糧軍餉。

此外,左宗棠還將清軍攻克浙江後的戰利品,全部存在胡雪巖的錢莊中。靠著這筆鉅額存款,胡雪巖的生意以幾何倍數迅速擴張。短短几年,胡雪巖就開設了二十餘處阜康銀號,而且還兼營了藥材、絲茶等生意,整個江浙的商業,盡在胡雪巖掌中。

胡雪巖的事業就此迎來了騰飛,鼎盛時,他的資產高達二千萬兩白銀,是名副其實的首富。

鉅額的財富也帶給胡雪巖巨大的商譽,他的錢莊成了官賬公款的指定存放地點,甚至一些朝臣官軍私人的財產,也都存放在胡雪巖的錢莊裡。

胡雪巖明白,自己能有今天的風光離不開左宗棠的幫助。作為商人,胡雪巖深諳互利互惠合作雙贏的道理,他也一直在尋找機會回報左宗棠。

機會還真讓胡雪巖找到了。1873年,左宗棠奉命收復新疆,但軍費不足。清廷原本想向洋人借錢充當軍費,哪知洋人卻不願與清廷做交易,結果就連恭親王出面都借不到銀子,西征之事頓成困局。

胡雪巖聽說後,毅然請纓籌集軍餉,他以自身良好的信譽以及浙江海關的收入作抵押,終於從洋人手上借來了1870萬兩銀子,成全了左宗棠的西征。

左宗棠大軍出發時,胡雪巖又將自己胡慶餘堂生產的“諸葛行軍散”、“胡氏避瘟丹”等等珍貴藥材送給左宗棠的軍隊,以保證西征大軍行軍途中萬事無虞。

胡雪巖的支持,左宗棠都記在心裡。凱旋而歸後,左宗棠立刻向慈禧舉薦了胡雪巖,於是胡雪巖因為輔助左宗棠的功勞,被授予布政使銜(三品),賞穿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

胡雪巖的事業就此達到全盛,他旗下的胡慶餘堂資本高達二百八十餘萬兩,與北京的同仁堂南北輝映,以至留下了“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的傳說。

這期間也正是左宗棠得勢的時期。新疆收復後,左宗棠官至兩江總督,其門生故吏也多有提拔重用,一時間風頭無兩。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胡雪巖但見榮華富貴滾滾而來,三公九卿頷首低眉,真是江山拱手,為君一笑。

然而,無限風光的背後往往是深不可測的懸崖。左宗棠獨領風騷讓李鴻章嫉恨不已,再加上左李二人為了疆防海防之爭鬧得水火不容,這使李鴻章早已視左宗棠為頭號政敵。

李鴻章深知,想要扳倒左宗棠,首先要拿下左宗棠的“錢袋子”胡雪巖。於是,李鴻章決定從胡雪巖下手,打壓左宗棠。


胡雪巖興衰的背後,藏著晚清官場三大勢力之爭


03、再次失勢

1882年,胡雪巖斥巨資在上海開辦蠶絲廠。為了擊敗洋人對生絲市場的操縱,胡雪巖高價收購百姓手中生絲數百萬擔,以期形成壟斷拿下生絲定價權。

哪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胡雪巖即將成功的時候,中法戰爭打響了,更倒黴的是,當年正遇到歐洲意大利的生絲大豐收,市場行情頓時變化。這一來勝負易位,胡雪巖就落了下風。

李鴻章便在此時出手了,他抓住胡雪巖生絲庫存過高的機會,利用職權讓胡雪巖的工廠無法開工生產,迫使胡雪巖不得不將生絲賤賣,直接導致胡雪巖鉅虧一千萬兩白銀。

緊接著,李鴻章趁胡雪巖鉅虧之後資金週轉不靈的機會,又拖延清廷到期的一筆八十萬兩的貸款不還,而這筆貸款的擔保人,正是胡雪巖。

清廷不還錢,胡雪巖作為保人只能賣了自己手中幾處礦場,替清廷把這筆貸款補上。此舉正中李鴻章下懷,李鴻章馬上安排人四下散佈胡雪巖家裡鬧錢荒的消息。

不明真相的百姓紛紛去胡雪巖的錢莊取錢,從而引發了一場大擠兌,重壓之下,胡氏各地的“阜康錢莊”紛紛倒閉。

然而,胡雪巖的錢莊裡還有不少朝中要員的私產,結果引發連鎖反應,一度連大學士文煜和恭親王放在胡雪巖處的錢都取不出來了。

胡雪巖只得變賣資產來賠償朝中大員的損失。牆倒眾人推,不少人藉機大肆吞沒胡雪巖的資產,比如胡雪巖價值數百萬兩銀子的胡慶餘堂,就被文煜以區區十八萬的低價購去。

可惜,縱使胡雪巖全力彌補,還是沒能躲開朝廷的制裁。此時左宗棠已死,朝中再也沒有能為胡雪巖說話的人。最終,胡雪巖的財產全部被查封,他本人在貧病交加中盍然而逝。

胡雪巖一生的興衰沉浮,正是晚清官場風雲變幻的一個縮影。大時代下,小人物個人的努力常常受限於時代潮流。譬如胡雪巖,縱使機巧百變經營有道,也依然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前進,最終順應了時代的步伐,成為了與時代潮流相依相伴的一部分。

而晚清官場的權力之爭又何嘗不是時代的洪流的一部分呢,那一幕幕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人事變化,只不過是一輪又一輪新的宿命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