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暢呼吸”控制哮喘

呼吸道疾病 藥品 懷孕 睡眠 尋醫問藥 2017-08-02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注意哮喘的出現,一旦出現哮喘危害後果很大,遠離哮喘的方法有很多種,大家必須要注意調理,有效的遠離哮喘,這樣才能讓呼吸更加暢通。平時大家必須要注意控制哮喘的方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調理方法如何才能遠離哮喘,舒暢呼吸”控制哮喘。

舒暢呼吸”控制哮喘

哮喘是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誘因複雜,容易反覆發作。若早期識別,規律用藥,則氣道彈性有恢復空間;如果發作頻繁或者治療不正規,可導致氣道壁結構發生不可逆改變,影響終身肺功能,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突然嚴重發作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實現哮喘有效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馬豔良介紹,實現哮喘控制有三個環節,那就是治療、監測、評估。三個環節共同作用於哮喘控制的整個過程,也是醫患互動、公共參與、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其中長期規範的治療對於實現症狀控制十分重要,監測和評估也不容忽視,它們可以預防哮喘發作,並針對現有哮喘控制水平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治療

藥分兩類,抗炎是基石

哮喘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其中藥物治療是核心。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燕文指出,哮喘藥物分為長效控制藥物和快速緩解藥物兩類。長效控制藥物(抗炎藥)須每天使用,主要有吸入糖皮質激素、全身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茶鹼、色甘酸鈉、抗組胺類等,其中吸入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藥;快速緩解藥物(支氣管舒張劑)通常在急性發作時作為急救藥使用,主要有β2激動劑、吸入抗膽鹼藥等。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伍蕊介紹,哮喘的本質是氣道慢性炎症,因此,抗炎治療是哮喘藥物治療的基石。統計顯示,長期規範應用吸入抗炎藥物糖皮質激素可使大多數哮喘患者在門診獲得症狀控制。隨著近年哮喘防控工作的有效開展,三甲醫院因哮喘急性發作入院或插管上呼吸機的比例明顯降低。

全球哮喘防治創議(GINA)2014版強調,實現哮喘總體控制,應基於患者控制水平予以個性化治療。不同患者哮喘嚴重程度不同,而同一患者在不同時間哮喘嚴重程度也不同,因此要根據患者的控制水平,結合控制現狀的變化,持續不斷地調整治療方案,適時調整藥物劑量或者增減藥物。首次就診時,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描述,結合相應的檢查做出哮喘診斷,並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制定初始治療方案。其後根據病情及治療效果,定期複診隨訪,再次評估哮喘控制水平並調整治療方案。

哮喘防治中,非藥物治療也必不可少。由於哮喘的發生和持續時間通常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治療哮喘首先要避免過敏原。不脫離過敏原而單純藥物治療往往事倍功半,無法完全控制症狀。同時還要改善生活方式,並積極治療過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合發疾病。此外,目前支氣管熱成形術對於部分難治性患者來說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之一。

監測

維持控制,以減少發作

上述專家均指出,哮喘監測目的在於確定哮喘控制狀況,做好哮喘監測可以及時發現肺功能變化,持續的監測可以幫助患者維持哮喘控制。

良好的哮喘控制意味著大多數日子裡沒有咳嗽,喘息或氣促(≤2次/周);可以進行運動且感覺良好;無夜間症狀,整夜安眠,沒有咳嗽、氣喘或胸悶;沒有因為哮喘而無法工作或學習;肺功能結果正常;每週使用哮喘緩解藥物少於2次(不包括每次運動前使用1次)。

馬豔良說,如果哮喘控制不好,就要通過監測找原因:是藥物應用不合適或藥物劑量不足?是使用吸入裝置的使用方法不對?亦或是接觸了引起哮喘的誘因?還是因為症狀並非由哮喘而是由其他疾病或健康問題所導致?只有找到原因後,才能有針對性地調整相關治療方案。

哮喘監測重點要做好以下內容:一是建立哮喘患者日記,記錄日間症狀(咳嗽、喘息)及夜間症狀(早醒或憋醒),有無活動受限,因呼吸困難需要使用急救藥物的次數,急性發作的發作時間、地點和可能誘因,以便於醫生準確制定或調整用藥計劃;二是用呼氣峰流速儀監測峰流速值(清晨及入夜各測一次),評價最大呼氣峰流量(PEF)日間變異率;三是每月做1次哮喘控制(ACT)評分測試卷。

此外,伍蕊特別提醒,有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或存在過敏體質,或父母有過敏性疾病史等人群屬於哮喘高危人群,若有妊娠計劃,則建議孕前提前去呼吸科做初篩,評估氣道反應性,確定是否存在需要治療的早期哮喘。若存在,應考慮在規範治療達到控制再懷孕。哮喘患者更應注意選擇懷孕時機,儘量使孕早期(孕前3月)避開自己的易感季節。另外,應複查肺功能,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安全級別更高的B類藥物。

評估

警示風險,防急性發作

對哮喘病情及嚴重程度進行正確評價,這是哮喘治療中非常關鍵的一環。早期識別症狀、診斷哮喘並評價其嚴重程度,是確定治療方案的良好基礎。其中,肺功能測定是診斷哮喘、評價哮喘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有通氣功能檢測、支氣管舒張試驗、支氣管激發試驗等。其他還可評估與哮喘相關的氣道炎症的檢測項目,如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FeNO)、痰嗜酸細胞檢測等。

哮喘評估的內容不僅包括現有症狀控制,還包括未來發作的風險及治療問題。症狀控制的評估包括白天和夜間哮喘症狀的頻率、緩解藥物使用頻率及活動受限情況。症狀控制不良致患者難以忍受是未來病情加重的危險因素。但即使哮喘症狀控制很好,也須評價患者未來發作的風險、發生固定氣流受限和藥物不良反應的可能。伍蕊強調,如有夜間症狀,提示近期可能哮喘急性發作的風險高,需要高度警惕並及時與醫生溝通。

可識別的未來發作危險因素包括:既往1年內≥1次的哮喘加重史;依從性差;吸入用藥技術不正確;基礎肺功能差;吸菸等。

為了獲得良好的哮喘控制,建議患者做到:①定期進行哮喘控制狀況評估和肺功能檢查,並在複診時把結果拿給醫生看;②確保使用吸入裝置的方法正確;③留意每次發作的哮喘誘發因素,並遠離過敏原;④長期規範服用長效控制藥;⑤隨身攜帶快速緩解藥物,以確保緊急需要時的快速服用;⑥症狀加重或控制不良時,及時就診;⑦定期複診,即使感覺良好,也要定期監測哮喘狀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