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
"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

文/楊志章

戶縣位於東經108度22-46分,北緯33度46-34分之間。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為界,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毗鄰,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及咸陽市秦都區相望。東西最寬處約30公里,南北最長約53公里,總面積約為1255.36平方公里。其中南部山區佔全縣面積的56.1%,北部為平原,佔43.9%。戶縣境內最高峰為終南山靜峪腦,海拔是3015.1米,最低處是縣城,海拔418.8米。縣城距西安市45公里。戶縣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遠古為崇國,夏代為有扈氏國,商時仍為崇國,周朝作豐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遷都咸陽,改扈邑為鄠縣,訖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了。據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堯帝是勤政為民的仁君,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前22世紀。鯀是堯帝任命的“崇伯”,由此推算,崇國距今已有4200多年了,是鄠邑域內最見於史籍的邦國。《呂氏春秋》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ji)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也就是說,如上六位聖賢就是所對應的六個行業的開山之祖。我國關於建城的最早記載,見於《吳越春秋》曰:“鯀築城以衛君,造國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說文解字》:“祖,始廟也”,即祖者始也,從而使始祖的含義定格為,初始有功德而受人們崇敬的先賢。鯀“造國”,“此城郭之始也”,所以是被公認的造城之祖。古時候,人們把邦國的首都叫做“國”,把住在都城的人稱作“國人”,這與今天對“國”的概念絕對不一樣。例如,周厲王是位荒唐的主,所以引發了“國人暴動”,那就是鎬京城裡的市民造反,而不是全國人民的動亂。“鯀築城以衛君,造國”是為了居人的。被史稱的“鄠縣故城”,就是鯀當年為崇所造的“國”。有學者認為,鄠縣故城就是中國最早的城堡。《陝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

"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

文/楊志章

戶縣位於東經108度22-46分,北緯33度46-34分之間。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為界,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毗鄰,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及咸陽市秦都區相望。東西最寬處約30公里,南北最長約53公里,總面積約為1255.36平方公里。其中南部山區佔全縣面積的56.1%,北部為平原,佔43.9%。戶縣境內最高峰為終南山靜峪腦,海拔是3015.1米,最低處是縣城,海拔418.8米。縣城距西安市45公里。戶縣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遠古為崇國,夏代為有扈氏國,商時仍為崇國,周朝作豐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遷都咸陽,改扈邑為鄠縣,訖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了。據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堯帝是勤政為民的仁君,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前22世紀。鯀是堯帝任命的“崇伯”,由此推算,崇國距今已有4200多年了,是鄠邑域內最見於史籍的邦國。《呂氏春秋》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ji)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也就是說,如上六位聖賢就是所對應的六個行業的開山之祖。我國關於建城的最早記載,見於《吳越春秋》曰:“鯀築城以衛君,造國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說文解字》:“祖,始廟也”,即祖者始也,從而使始祖的含義定格為,初始有功德而受人們崇敬的先賢。鯀“造國”,“此城郭之始也”,所以是被公認的造城之祖。古時候,人們把邦國的首都叫做“國”,把住在都城的人稱作“國人”,這與今天對“國”的概念絕對不一樣。例如,周厲王是位荒唐的主,所以引發了“國人暴動”,那就是鎬京城裡的市民造反,而不是全國人民的動亂。“鯀築城以衛君,造國”是為了居人的。被史稱的“鄠縣故城”,就是鯀當年為崇所造的“國”。有學者認為,鄠縣故城就是中國最早的城堡。《陝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

文/楊志章

戶縣位於東經108度22-46分,北緯33度46-34分之間。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為界,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毗鄰,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及咸陽市秦都區相望。東西最寬處約30公里,南北最長約53公里,總面積約為1255.36平方公里。其中南部山區佔全縣面積的56.1%,北部為平原,佔43.9%。戶縣境內最高峰為終南山靜峪腦,海拔是3015.1米,最低處是縣城,海拔418.8米。縣城距西安市45公里。戶縣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遠古為崇國,夏代為有扈氏國,商時仍為崇國,周朝作豐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遷都咸陽,改扈邑為鄠縣,訖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了。據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堯帝是勤政為民的仁君,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前22世紀。鯀是堯帝任命的“崇伯”,由此推算,崇國距今已有4200多年了,是鄠邑域內最見於史籍的邦國。《呂氏春秋》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ji)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也就是說,如上六位聖賢就是所對應的六個行業的開山之祖。我國關於建城的最早記載,見於《吳越春秋》曰:“鯀築城以衛君,造國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說文解字》:“祖,始廟也”,即祖者始也,從而使始祖的含義定格為,初始有功德而受人們崇敬的先賢。鯀“造國”,“此城郭之始也”,所以是被公認的造城之祖。古時候,人們把邦國的首都叫做“國”,把住在都城的人稱作“國人”,這與今天對“國”的概念絕對不一樣。例如,周厲王是位荒唐的主,所以引發了“國人暴動”,那就是鎬京城裡的市民造反,而不是全國人民的動亂。“鯀築城以衛君,造國”是為了居人的。被史稱的“鄠縣故城”,就是鯀當年為崇所造的“國”。有學者認為,鄠縣故城就是中國最早的城堡。《陝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

文/楊志章

戶縣位於東經108度22-46分,北緯33度46-34分之間。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為界,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毗鄰,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及咸陽市秦都區相望。東西最寬處約30公里,南北最長約53公里,總面積約為1255.36平方公里。其中南部山區佔全縣面積的56.1%,北部為平原,佔43.9%。戶縣境內最高峰為終南山靜峪腦,海拔是3015.1米,最低處是縣城,海拔418.8米。縣城距西安市45公里。戶縣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遠古為崇國,夏代為有扈氏國,商時仍為崇國,周朝作豐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遷都咸陽,改扈邑為鄠縣,訖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了。據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堯帝是勤政為民的仁君,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前22世紀。鯀是堯帝任命的“崇伯”,由此推算,崇國距今已有4200多年了,是鄠邑域內最見於史籍的邦國。《呂氏春秋》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ji)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也就是說,如上六位聖賢就是所對應的六個行業的開山之祖。我國關於建城的最早記載,見於《吳越春秋》曰:“鯀築城以衛君,造國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說文解字》:“祖,始廟也”,即祖者始也,從而使始祖的含義定格為,初始有功德而受人們崇敬的先賢。鯀“造國”,“此城郭之始也”,所以是被公認的造城之祖。古時候,人們把邦國的首都叫做“國”,把住在都城的人稱作“國人”,這與今天對“國”的概念絕對不一樣。例如,周厲王是位荒唐的主,所以引發了“國人暴動”,那就是鎬京城裡的市民造反,而不是全國人民的動亂。“鯀築城以衛君,造國”是為了居人的。被史稱的“鄠縣故城”,就是鯀當年為崇所造的“國”。有學者認為,鄠縣故城就是中國最早的城堡。《陝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

文/楊志章

戶縣位於東經108度22-46分,北緯33度46-34分之間。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為界,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毗鄰,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及咸陽市秦都區相望。東西最寬處約30公里,南北最長約53公里,總面積約為1255.36平方公里。其中南部山區佔全縣面積的56.1%,北部為平原,佔43.9%。戶縣境內最高峰為終南山靜峪腦,海拔是3015.1米,最低處是縣城,海拔418.8米。縣城距西安市45公里。戶縣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遠古為崇國,夏代為有扈氏國,商時仍為崇國,周朝作豐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遷都咸陽,改扈邑為鄠縣,訖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了。據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堯帝是勤政為民的仁君,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前22世紀。鯀是堯帝任命的“崇伯”,由此推算,崇國距今已有4200多年了,是鄠邑域內最見於史籍的邦國。《呂氏春秋》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ji)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也就是說,如上六位聖賢就是所對應的六個行業的開山之祖。我國關於建城的最早記載,見於《吳越春秋》曰:“鯀築城以衛君,造國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說文解字》:“祖,始廟也”,即祖者始也,從而使始祖的含義定格為,初始有功德而受人們崇敬的先賢。鯀“造國”,“此城郭之始也”,所以是被公認的造城之祖。古時候,人們把邦國的首都叫做“國”,把住在都城的人稱作“國人”,這與今天對“國”的概念絕對不一樣。例如,周厲王是位荒唐的主,所以引發了“國人暴動”,那就是鎬京城裡的市民造反,而不是全國人民的動亂。“鯀築城以衛君,造國”是為了居人的。被史稱的“鄠縣故城”,就是鯀當年為崇所造的“國”。有學者認為,鄠縣故城就是中國最早的城堡。《陝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

文/楊志章

戶縣位於東經108度22-46分,北緯33度46-34分之間。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為界,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毗鄰,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及咸陽市秦都區相望。東西最寬處約30公里,南北最長約53公里,總面積約為1255.36平方公里。其中南部山區佔全縣面積的56.1%,北部為平原,佔43.9%。戶縣境內最高峰為終南山靜峪腦,海拔是3015.1米,最低處是縣城,海拔418.8米。縣城距西安市45公里。戶縣是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遠古為崇國,夏代為有扈氏國,商時仍為崇國,周朝作豐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遷都咸陽,改扈邑為鄠縣,訖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了。據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記載,中國的歷史開端是由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等“五帝”開創的公天下禪讓社會。《連山易》曰:“顓頊五代孫鯀(gǔn),封於崇。”出身名門且勤奮的鯀,被堯封為“崇伯鯀”。《周禮·秦官·大宗伯》載:“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簡言之,鯀就是崇國的元首。《輿地志》載:“古崇國在鄠縣。”堯帝是勤政為民的仁君,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前22世紀。鯀是堯帝任命的“崇伯”,由此推算,崇國距今已有4200多年了,是鄠邑域內最見於史籍的邦國。《呂氏春秋》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ji)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也就是說,如上六位聖賢就是所對應的六個行業的開山之祖。我國關於建城的最早記載,見於《吳越春秋》曰:“鯀築城以衛君,造國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說文解字》:“祖,始廟也”,即祖者始也,從而使始祖的含義定格為,初始有功德而受人們崇敬的先賢。鯀“造國”,“此城郭之始也”,所以是被公認的造城之祖。古時候,人們把邦國的首都叫做“國”,把住在都城的人稱作“國人”,這與今天對“國”的概念絕對不一樣。例如,周厲王是位荒唐的主,所以引發了“國人暴動”,那就是鎬京城裡的市民造反,而不是全國人民的動亂。“鯀築城以衛君,造國”是為了居人的。被史稱的“鄠縣故城”,就是鯀當年為崇所造的“國”。有學者認為,鄠縣故城就是中國最早的城堡。《陝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西地理沿革》載:“鄠縣故城,在今縣(城)北二里,相傳夏有扈氏居此。秦設鄠縣,鄠與扈古時通用。隋大業十年(公元416年) 將縣治遷至今址”。由此可知,一是鯀所建的崇國即鄠縣故城,據考證在今鄠縣城北二里許的韓村一帶,其週四裡許,宋時的廢墟尚存。二是鄠縣故城後來為有扈氏所沿用。三是如今的鄠縣城區,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因而鄠縣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古城。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戶縣之最古往今來《遠古的記憶之作城之祖與鄠縣故城》文/楊志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