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叫滹沱'

"
"
一條大河,叫滹沱

每當耳畔響起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那熟悉的旋律,我情不自禁的就會想到家鄉的那條河一一滹沱河。“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歌詞中描寫的美景和我家鄉的滹沱河是如此的相似。

滹沱河發源於繁峙縣,經代縣流經原平,途經張村,由忻口出境。經忻府區、定襄、五臺、盂縣,向東注入大海。

張村,位於滹沱河西岸。滹沱河,張村人俗稱“大河”。我從幼年起,就常去滹沱河岸邊玩耍嬉戲,那裡是我的樂園。現在雖到暮年,但那一幅幅美不勝收的四季場景,仍時時在我腦海浮現。

春天,萬物復甦。俗話說,"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重河凍,憋破米麵甕"。封凍了一冬天的滹沱河開始解凍,洶湧的河水裹著大小不等的冰塊,漂泊而來。冰塊形狀各異,有長的,有短的,有方的,有尖的,有圓的。更有像牛、馬、驢、騾、雞、犬的。天上,排著人字形的大雁由南向北飛來,停留住宿。黃膽、麻林、白尾動(土話叫白忽搖)等這些吃活食的鳥,在草叢中竄來竄去。大一點的鳥,有鴨子、魚鷹、白天鵝、洋捕、撈魚鸛,四處尋找自己的繁殖基地。選準後,就開始築巢孵化後代。隨著冰凌的退去,河水波浪翻滾,由清變濁,帶著大量泥沙流去。滹沱河是條沒有底的河,河底沒有石頭等雜物,全是沉沙。俗話說,"滹沱吃石,盂縣出鐵“。意思是,在原平河段上把石頭扔下去,馬上就不見了,而在盂縣又有大量的鐵礦石。

岸邊的護岸林,開始發芽變綠。像古詩寫的"誰家姑娘巧裁縫,一夜春風似剪刀”,岸邊柳樹一夜之間變成淺綠色,而倒影在河中。河岸上長著各色野花。有紅色的、黃色的、粉紫色的。一大片一大片紅色的花,開得最多,叫炮花。它葉子是綠的,身高有40~50公分,叢生,整個枝幹部開著紅花,跟串串紅一樣,把整個河岸裝扮成片片紅色的海洋。炮花雖然鮮豔嬌美,但僅能開兩個月,進入盛夏,花兒就凋謝了。似乎有種紅顏薄命的感覺。它的果實和紅棗大小差不多,顏色是綠的,裡面是真空,人踩上去,"啪啪"的發響,聲音清脆,像放鞭炮一樣,所以人們稱它為"炮花"。開著黃花的是大豆花,大豆即蠶豆,不過,蠶豆花是白色的,這種花是黃色的。因其枝幹,形狀,花形高低跟大豆花相似,人們就把它叫成"大豆花"。

入夏,河岸野草叢生,蒲草最茂盛,各種野雀藏在草叢中孵化後代。布穀鳥、啄木鳥、黃瓜落、起見、麻甲、叫雀、白天鵝、鳴雞等鳥開始在樹上結網。

盛夏,隨著天雨的增多,滹沱河之水變化莫測。雨天,河水暴漲,水面升高,浪有50~70公分,響聲震天,特別嚇人。站在岸邊看,驚濤駭浪拍打河岸,令人生畏。雨過天晴,洪水逐步退去,變成清水。夏天,我常去河裡玩水,尤其是伏天,差不多天天去。清水期,河裡魚很多,你坐在水裡,在你的下部,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魚。沒有很大的,盡是二寸來長的小魚。把魚拋在岸邊的淺水灘上,天上飛來的魚鷹就來搶食。人在水裡玩耍,魚在水中游弋,魚鷹在低空盤旋覓食。我們在水裡玩的是跳水。站在岸上,向背後跳下去,掉在水裡很快起來。雖然每天玩水,我卻不會游泳,是個旱鴨子。有一次很危險,我們正在玩水的興頭上,不知不覺河水就漲起來了,我們卻毫不知情,幸好有個大點的孩子說,上游下了大雨,洪水來了,快快上岸。大家趕緊爭著上岸,我雖然被嗆著喝了兩口洪水,但幸虧一個大點的小夥伴及時扶了我一把,才終於上岸脫離了險境。上岸後,穿好衣服,歇了口氣,看到洪水越來越大,水位不斷上升,翻滾著巨浪,真是越看越後怕。

秋天,滹沱河緩緩流著,沒有大的起伏。天氣逐漸轉涼,由北向南飛的大雁排著人字形,又飛來棲息在河邊尋找食物。天黑下來,但它們警惕性很高。為了防止外來的敵人攻擊,一群大雁中就有一兩隻挺著素子觀察附近的動靜。一旦有事,就開始呱呱的叫。其它熟睡的雁子也不分青紅皁白的跟著叫,隨後向遠方的開闊地飛去,躲避危險。有人說,觀察動靜,站崗放哨的大雁,是沒有配對的孤雁,配了對的都休息了。是不是這種情況?動物界的事我也搞不清,不過站崗放哨的這一兩隻大雁確實有,很負責任,我是親眼見過的。

深秋,天氣逐漸轉涼,滹沱河這宜人的景色又換了一個新天地。綠茵如毯的大地,芳草開始枯黃,隨風一吹,飄落在整個岸上,像是上天有意撒下的黃金,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蘆葦花、蒲棒花都已熟透,風一吹,象下雪一樣,滿天飛舞。人的眼常被它迷的睜不開,好象走在雲裡霧裡,分不清東南西北。此時,滹沱河邊變成放羊人放羊的好地方。柳葉、炮花、雜草都是羊的美食。羊吃的大肚便便,傍晚回的時候,又喝上滹沱河的水。幾天下來,它們就養的膘肥體壯了。

進入十月,已是冬天。民諺曰:"小雪封小河,大雪封大河"。忙亂了一年的滹沱河該休息了。隨著西北風的刮來,氣溫驟降,滹沱河開始結冰。冬至前後封凍,宛如一條潔白的玉帶,冰下流水不停。白天,只有放牧的羊群,吃飽了就砸冰喝水。飛鳥很少,草中最常見的是野兔了,偶爾也有白天鵝,洋撲等。

滹沱河從開天劈地以來,滔滔流水不息。1933年,上游下了一場大雨,流經張村時,溢出河岸,由北水頭衝到母樹灣,淹沒了水北渠的稻地,經南泉東部折向滹沱河。這是近代最大的一次自然災害。此後一直安然無事。

抗日戰爭時期,以太同公路為界,將崞縣分為東西兩縣。西屬晉綏邊區,東屬晉察冀邊區。一九三七年十月,原平籍唯一的開國上將趙爾陸,回到家鄉,擔任晉察冀軍區二分區司令員兼政委。他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抗日遊擊戰爭,領導開闢和發展了晉東北抗日根據地。

張村為晉察冀邊區前沿,是敵我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隔河相望的上封村,屬東崞縣第四區,是抗日模範村,老根據地。四區的幹部常駐上封村一帶。張村離敵佔區原平僅五華里,白天為日本維持會的天下,到了晚上,四區幹部,就跨河過來活動。因此,早在四一年,張村就有了祕密的共產黨組織。日本人想過河,也不容易,因為張村潛伏著八路軍的“眼線”。

最早的共產黨員是中街的弓有柱。因漢奸告密,弓有柱被日本人抓去,受盡嚴刑折磨,卻堅貞不屈,沒有洩露黨的機密。四區敵工部怕他經受不住考驗而叛變,派區武工隊楊永智,深入敵部找內線把他救出來。當時他已奄奄一息,僥倖活了下來。經兩年調養身體才康復。此後,他再沒與四區聯繫,算自動脫黨。

以後四區又發展弓拴治、弓吉會為黨員。再往後又培養了楊進祿,弓福全等黨員。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正如歌裡唱的那樣,張村的優秀兒女,在共產黨領導下,利用滹沱河這個天然屏障,前赴後繼,為保衛家鄉,而勇敢戰鬥。

"
一條大河,叫滹沱

每當耳畔響起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那熟悉的旋律,我情不自禁的就會想到家鄉的那條河一一滹沱河。“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歌詞中描寫的美景和我家鄉的滹沱河是如此的相似。

滹沱河發源於繁峙縣,經代縣流經原平,途經張村,由忻口出境。經忻府區、定襄、五臺、盂縣,向東注入大海。

張村,位於滹沱河西岸。滹沱河,張村人俗稱“大河”。我從幼年起,就常去滹沱河岸邊玩耍嬉戲,那裡是我的樂園。現在雖到暮年,但那一幅幅美不勝收的四季場景,仍時時在我腦海浮現。

春天,萬物復甦。俗話說,"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重河凍,憋破米麵甕"。封凍了一冬天的滹沱河開始解凍,洶湧的河水裹著大小不等的冰塊,漂泊而來。冰塊形狀各異,有長的,有短的,有方的,有尖的,有圓的。更有像牛、馬、驢、騾、雞、犬的。天上,排著人字形的大雁由南向北飛來,停留住宿。黃膽、麻林、白尾動(土話叫白忽搖)等這些吃活食的鳥,在草叢中竄來竄去。大一點的鳥,有鴨子、魚鷹、白天鵝、洋捕、撈魚鸛,四處尋找自己的繁殖基地。選準後,就開始築巢孵化後代。隨著冰凌的退去,河水波浪翻滾,由清變濁,帶著大量泥沙流去。滹沱河是條沒有底的河,河底沒有石頭等雜物,全是沉沙。俗話說,"滹沱吃石,盂縣出鐵“。意思是,在原平河段上把石頭扔下去,馬上就不見了,而在盂縣又有大量的鐵礦石。

岸邊的護岸林,開始發芽變綠。像古詩寫的"誰家姑娘巧裁縫,一夜春風似剪刀”,岸邊柳樹一夜之間變成淺綠色,而倒影在河中。河岸上長著各色野花。有紅色的、黃色的、粉紫色的。一大片一大片紅色的花,開得最多,叫炮花。它葉子是綠的,身高有40~50公分,叢生,整個枝幹部開著紅花,跟串串紅一樣,把整個河岸裝扮成片片紅色的海洋。炮花雖然鮮豔嬌美,但僅能開兩個月,進入盛夏,花兒就凋謝了。似乎有種紅顏薄命的感覺。它的果實和紅棗大小差不多,顏色是綠的,裡面是真空,人踩上去,"啪啪"的發響,聲音清脆,像放鞭炮一樣,所以人們稱它為"炮花"。開著黃花的是大豆花,大豆即蠶豆,不過,蠶豆花是白色的,這種花是黃色的。因其枝幹,形狀,花形高低跟大豆花相似,人們就把它叫成"大豆花"。

入夏,河岸野草叢生,蒲草最茂盛,各種野雀藏在草叢中孵化後代。布穀鳥、啄木鳥、黃瓜落、起見、麻甲、叫雀、白天鵝、鳴雞等鳥開始在樹上結網。

盛夏,隨著天雨的增多,滹沱河之水變化莫測。雨天,河水暴漲,水面升高,浪有50~70公分,響聲震天,特別嚇人。站在岸邊看,驚濤駭浪拍打河岸,令人生畏。雨過天晴,洪水逐步退去,變成清水。夏天,我常去河裡玩水,尤其是伏天,差不多天天去。清水期,河裡魚很多,你坐在水裡,在你的下部,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魚。沒有很大的,盡是二寸來長的小魚。把魚拋在岸邊的淺水灘上,天上飛來的魚鷹就來搶食。人在水裡玩耍,魚在水中游弋,魚鷹在低空盤旋覓食。我們在水裡玩的是跳水。站在岸上,向背後跳下去,掉在水裡很快起來。雖然每天玩水,我卻不會游泳,是個旱鴨子。有一次很危險,我們正在玩水的興頭上,不知不覺河水就漲起來了,我們卻毫不知情,幸好有個大點的孩子說,上游下了大雨,洪水來了,快快上岸。大家趕緊爭著上岸,我雖然被嗆著喝了兩口洪水,但幸虧一個大點的小夥伴及時扶了我一把,才終於上岸脫離了險境。上岸後,穿好衣服,歇了口氣,看到洪水越來越大,水位不斷上升,翻滾著巨浪,真是越看越後怕。

秋天,滹沱河緩緩流著,沒有大的起伏。天氣逐漸轉涼,由北向南飛的大雁排著人字形,又飛來棲息在河邊尋找食物。天黑下來,但它們警惕性很高。為了防止外來的敵人攻擊,一群大雁中就有一兩隻挺著素子觀察附近的動靜。一旦有事,就開始呱呱的叫。其它熟睡的雁子也不分青紅皁白的跟著叫,隨後向遠方的開闊地飛去,躲避危險。有人說,觀察動靜,站崗放哨的大雁,是沒有配對的孤雁,配了對的都休息了。是不是這種情況?動物界的事我也搞不清,不過站崗放哨的這一兩隻大雁確實有,很負責任,我是親眼見過的。

深秋,天氣逐漸轉涼,滹沱河這宜人的景色又換了一個新天地。綠茵如毯的大地,芳草開始枯黃,隨風一吹,飄落在整個岸上,像是上天有意撒下的黃金,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蘆葦花、蒲棒花都已熟透,風一吹,象下雪一樣,滿天飛舞。人的眼常被它迷的睜不開,好象走在雲裡霧裡,分不清東南西北。此時,滹沱河邊變成放羊人放羊的好地方。柳葉、炮花、雜草都是羊的美食。羊吃的大肚便便,傍晚回的時候,又喝上滹沱河的水。幾天下來,它們就養的膘肥體壯了。

進入十月,已是冬天。民諺曰:"小雪封小河,大雪封大河"。忙亂了一年的滹沱河該休息了。隨著西北風的刮來,氣溫驟降,滹沱河開始結冰。冬至前後封凍,宛如一條潔白的玉帶,冰下流水不停。白天,只有放牧的羊群,吃飽了就砸冰喝水。飛鳥很少,草中最常見的是野兔了,偶爾也有白天鵝,洋撲等。

滹沱河從開天劈地以來,滔滔流水不息。1933年,上游下了一場大雨,流經張村時,溢出河岸,由北水頭衝到母樹灣,淹沒了水北渠的稻地,經南泉東部折向滹沱河。這是近代最大的一次自然災害。此後一直安然無事。

抗日戰爭時期,以太同公路為界,將崞縣分為東西兩縣。西屬晉綏邊區,東屬晉察冀邊區。一九三七年十月,原平籍唯一的開國上將趙爾陸,回到家鄉,擔任晉察冀軍區二分區司令員兼政委。他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抗日遊擊戰爭,領導開闢和發展了晉東北抗日根據地。

張村為晉察冀邊區前沿,是敵我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隔河相望的上封村,屬東崞縣第四區,是抗日模範村,老根據地。四區的幹部常駐上封村一帶。張村離敵佔區原平僅五華里,白天為日本維持會的天下,到了晚上,四區幹部,就跨河過來活動。因此,早在四一年,張村就有了祕密的共產黨組織。日本人想過河,也不容易,因為張村潛伏著八路軍的“眼線”。

最早的共產黨員是中街的弓有柱。因漢奸告密,弓有柱被日本人抓去,受盡嚴刑折磨,卻堅貞不屈,沒有洩露黨的機密。四區敵工部怕他經受不住考驗而叛變,派區武工隊楊永智,深入敵部找內線把他救出來。當時他已奄奄一息,僥倖活了下來。經兩年調養身體才康復。此後,他再沒與四區聯繫,算自動脫黨。

以後四區又發展弓拴治、弓吉會為黨員。再往後又培養了楊進祿,弓福全等黨員。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正如歌裡唱的那樣,張村的優秀兒女,在共產黨領導下,利用滹沱河這個天然屏障,前赴後繼,為保衛家鄉,而勇敢戰鬥。

一條大河,叫滹沱

作者:弓肉富 (原平市張村人,1939年生,原平縣糖酒公司退休職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