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看完《地久天長》,只感到這一點最重要

活著 不完美媽媽 王麗雲 農村 餘華 春節家書 麥子飛飛解世事 2019-06-16
含淚看完《地久天長》,只感到這一點最重要

01

看《地久天長》時,整個電影院,我是感動最深的人。

全程哭著看完電影,其中有兩次眼淚止不住地流,只得用紙緊緊矇住嘴巴。一次是王麗雲和劉耀軍收養的孩子劉星,拿著身份證騎著摩托車轟然離開,車輪捲起劇烈的塵土,那麼決絕,那麼果斷。

完全融入電影的我,只感到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傷痛。試想王麗雲夫妻倆該多麼痛苦。最後的希望沒有了,從此只剩兩個人。

我覺得,電影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王麗雲夫妻倆有孩子時的歡樂和失去孩子後的痛苦,再到盡力尋找收養孩子的無奈。這一階段,他們倆人至少還是有希望的,有盼頭的。

第二個階段,失去收養的孩子,夫妻倆的心一下子全空了。生活似乎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寄託,活著就是因為另一個人,劉耀軍心中一直這樣想著。所以面對再次有孩子的機會,他還是拒絕了。

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是,劉耀軍認為如果自己做其他選擇,王麗雲就會失去活著的希望。劉耀軍對茉莉說過:”我們倆現在都為對方而活著”。

這就是劉耀軍和王麗雲絕不拋棄對方的原因。因為,他們深知,人活著必須要有一個理由,一個可以寄託情感的載體。

由此,我想到,人到底因什麼而活著?

餘華的《活著》認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這句話,看來很自然,因為《活著》裡的主人公活著已是極其不易。對福貴來說,能活著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為了讓這份幸運延續下去,所以,必須活著。

但是,生活中,幾乎人人都需要一個活著的理由。因為,活著不僅因為活著這般簡單。

02

活著為了傳承與希望

最近,不顧自身安危冒險生孩子的孕婦吳夢,拼完孩子而去世的新聞火遍網絡。

吳夢原本患有肺動脈高壓和先天性心臟病,嚴重到隨時需要吸氧,日常活動的地方她放了4個吸氧機。這種身體狀況下,她如果想活得更長久,無非就是好好治病,不做任何高風險的事。

但是,也許是為了心中的執念,也許是為了給丈夫一個交代,身體根本不能生孩子的吳夢鋌而走險生孩子。

有人說,吳夢是拿懷孕生子來搶奪肺源。我卻覺得,吳夢這麼做的理由,無非是為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願意為了伴侶去冒險,為了孩子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在最初,吳夢找到醫生時冷靜遞上自己的免責聲明就能看到。她這麼做除了很多人認為的自私之外,還有就是,在她心中,孩子遠比自己的命更重要。

其實,吳夢這麼做很明顯給了大家一個可以看得見的理由,她不想僅僅求活著,她想讓自己的新生活更有希望。

所以,拼命也要生一個孩子,讓家庭完整。

這與《人間世》中那個叫吳瑩的何其相似,吳瑩說:“我的朋友們都有孩子,那我也想有自己的孩子,沒有孩子家庭就不完整。”

還有《人間世》中那個拼命為丈夫生兒子的林琴,她不顧自己的安危,多次冒險生兒子。為了不讓世俗的眼光瞧不起自己,為了給丈夫傳宗接代,是林琴活著並拼命的理由。因此,連保命還是保子宮這樣的選擇對他們來說都十分困難。

對於生命總是與孩子綁在一起的女人來說,活著,就是她們對生命的渴望和人生完整的執著。

於她們而言,活著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心願,讓生命有傳承,讓生命創造更多奇蹟。

當然,我不是贊同或是為他們開脫,我只是說女人因為獨特的屬性,更加賦予了活著一種深刻的含義。

03

活著為了奉獻和給予

《最後的棒棒》紀錄片中,當棒棒的老黃,租住在繁華路段的背後,隨便用木頭搭起來的小隔間,搖搖欲墜的危房。

為了女兒,老黃放棄在農村種地,來到重慶當棒棒,只為多掙點錢,替女兒買的房子還房貸。

他乾的活,不止是棒棒。掏下水道也好等等,只要是有錢賺,他就會去幹。

老黃時常感到右半身失去知覺,有一次從樓梯上摔下來,同伴勸他去醫院他不肯花錢。最後去小診所檢查,血壓220,隨時有血管爆裂的危險,但這也不會讓老黃害怕,他買來30元的降壓藥,還是不去醫院。

含淚看完《地久天長》,只感到這一點最重要

他說:”死了就死了,死不了就是賺到了。”老黃除了要替女兒還房貸,還要供孫女讀書。他認為,活著就能幹活,就能多替女兒減輕負擔。所以,活著對他而言,就是給女兒幫忙。

這與很多農村的老人一模一樣。他們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卻從來不曾想過養老這件事。他們的目標簡單而明確,那就是不給子女增加麻煩的同時還要給孩子掙錢。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81歲的農村老人種著很多土地,兩個老人吃不完就拿去賣錢,還養著200多隻鴨子,每年能掙1萬多元。

老人說:“我現在能動就儘量多做一些,為兒女減輕負擔。”為了保養身體,這位老人不抽菸、不喝酒,只吃米飯;早上5點多起床,晚上9點睡覺。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才能做更多活。

含淚看完《地久天長》,只感到這一點最重要

這些來自農村的老人,總是用自己的行動一點點為子女做著事情,他們沒有複雜的目標,活著一天就要幹一天。

活著,對他們來說,就是讓自己創造更多的價值,不管這份價值有多大,他們總是拼命去做。

對於這些弱勢老人來說,活著是他們奉獻和給予的機會,只有活著他們才能更多地幫助孩子。

04

活著為了生活更美好

在範儉導演的紀錄片《活著》中,很多汶川地震失獨夫妻在高齡選擇再次生孩子。他們不顧風險,不管痛苦和艱難,只想要一個孩子。

因為,記錄片主角葉紅梅說:“沒有孩子,兩個大人就大眼瞪小眼,沒有意思。”對他們而言,如果沒有孩子,夫妻倆活著似乎毫無意義,只能孤單望著彼此。

所以,儘管高齡,儘管渺茫,這些夫妻依然義無反顧地為生孩子竭盡全力。

在這些真實的夫妻中,幾乎很難做到像電影中那樣只因伴侶而活著。因為,活著的他們心中有著深深的哀思,他們需要一個能延續自己生命的孩子來擺脫心底的悲痛。

在這些夫妻心中,活著就是生活,還得繼續尋找生活美好的感覺。

人生在世,如果只是因為活著而活著,那真的沒有意義,也是一譚死水。

對於有些人來說,活著是為了讓自己有希望,讓生活擺脫痛苦,過得更愉悅。因為,活著不僅僅是本能,更多的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事物。

在《地久天長》的最後,劉耀軍和王麗雲雖然做好了沒有孩子依然平靜走下去的準備。但是,當收養的孩子終於給他們來電話,他們的激動和喜悅是最真實的,他們爭著講電話的背後,還是透露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任何美好,都需要合適的對象來承載,而活著就是承載美好的機會。

05

很多人認為,活著本就是一件普通而自然的事,幾乎從不會去想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我們不得不思考或是想,活著真就是這般簡單的話,那我們活著有什麼樂趣可言?

試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努力讀書,長大費力找個好工作,再找一個相愛的人結婚,希望生一個聰明可人的孩子,看著孩子長大成人。我們的活著一直以來有很多目標,有很多計劃。

活著的意義,每一個人都不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不管怎麼樣,活著需要可以寄託與追求的東西,或是一個念想、一個單純的目標,或是明天的太陽,這些都是活著的理由。

活著的美好一定建立在情感的給予和收穫上。所以,活著就是情與情的交換,人與事的融合,以及在中間產生的幸福的感覺。

魯迅說:“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活著,不負生命的同時,更不負心中的情意與愛。

含淚看完《地久天長》,只感到這一點最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