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東:未來,人或許會成為智能合約的奴隸 | 火星專欄

火星專欄 智能合約 qixian 2018-07-24

對智能合約的依賴,讓機器成為控制人的中心大腦,人反而成為“被統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區塊鏈媒體中鏈傳媒&昨日財經夜讀

來源:中鏈傳媒

作者:潘旭東

04tjesf.jpg

中鏈傳媒潘旭東認為從技術發展與技術落地的角度,對幣圈的“憲法”治理,大浪淘沙式清理,提升幣圈消費者的層次與持幣價值觀,對區塊鏈長遠發展更有利。以下是他的思考:

1.   對於區塊鏈的確權性構想,出發點是西方的財產確權制度。在社會主義國家,即使沒有產權證,別人也不會,也無法奪走你的私人財產,因為生活中的人會互證產權,歷史也能互證

2.    產權登記與確權,給私產者抵押等貸款權,也給他們失去祖產提供了合法的途經。

3.   無幣區塊鏈是符合中心化統治秩序的:

1.)無幣區塊鏈應用,只是中心統一的多中心分佈記賬,核心數據仍處在一個組織手裡,但加密技術和權限設計是這些數據由誰掌握的關鍵所在,事實證明,強者不會主動放棄對大數據的佔有權。

2.)ICO的漏洞,泡沫的產生,甚至欺詐的確存在,但這也是讓草根參與社會經濟的一種人類變革,如果一切項目都要滿足如IPO那樣的條件,現有的強者恆強的社會形態不會改變,投融資的形式也不會發生質的變革,數字貨幣的消失意味著社會不公的繼續。

3.)沒有數字交易的泡沫,也沒有全民參與的媒介,與區塊鏈相關的技術發展項目開拓都只是少數精英及管理者的事情,用戶反而只能坐視。

23y5weg.jpg

問題:

1.   沒有通證激勵,任何記賬確認由誰完成?管理者自身?

2.   沒有類似ICO的融資渠道,開創性而不確定性項目的融資從何而來?一個窮人的富創意未必能從0走到1.

3.   一個假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項目,它能實現區塊鏈的核心思想之一,組織自運營嗎?

4.    個人數據上鍊(人總是不完美的),個人過往所犯的任何錯誤(無論原因、大小)都會使人的形象或信譽受到影響,人的世界可以對事件進行裁量,而區塊鏈的世界卻成了非黑即白的世界。

5.   個人隱私依然可能被洩漏,只要有他人需要看到你的個人信息,就可以複製和洩漏。

6.   無法杜絕或避免數據從源頭造假,形成整條鏈的數據都是有規劃的、設計好的虛假信息生態,從而依然可形成騙局。

7.    對智能合約的依賴,讓機器成為控制人的中心大腦,人反而成為“被統治者”。

4646dfhhk.jpg

區塊鏈項目的自運行依賴於社群的建設及自律,但一個不好的現象,即數字幣消費者對項目本身不瞭解或也不想了解,他們只關心幣價的漲跌,以從中獲得短期的收益,而不是項目本身和技術的開發,這種現象是畸形的,不利於區塊鏈技術的持續發展。人是趨利的動物,然而太趨利了,就不是好事了。

因此,從技術發展與技術落地的角度,對幣圈的“憲法”治理,大浪淘沙式清理,提升幣圈消費者的層次與持幣價值觀,對區塊鏈長遠發展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