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老病將亡時,昌邑王劉髆已早死,尚有廣陵王劉胥、燕王劉旦、幼子劉弗陵三個皇子。因為武帝一直不喜歡劉胥、劉旦,便立年僅8歲的幼子為嗣,託孤於他最信任的近臣、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封他為大司馬大將軍,賜“周公輔成王”之圖,令他與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幾位大臣輔政。

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

一代名相為國家鞠躬盡瘁,居功至偉,死後卻被滿門抄斬!

劉弗陵登基,更名劉弗,即歷史上的漢昭帝。霍光繼承了武帝晚年“輪臺悔過”後的改弦更張,“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即輕徭薄賦,鼓勵農耕,與民休息,不興兵戈。又派遣官吏巡視地方,平抑冤獄,教化百姓,以德養民,並八次下詔減免租稅。

同時霍光又召集各地賢良,經過鹽鐵會議大討論,取消了鹽鐵官營制和均輸平準制等漢武帝時期打擊商業、搜刮民財的舉措。武帝晚年烽煙四起、民怨載道的局面被平息下來,工商農業均得以流通和發展,百姓安居樂業,一齊頌揚新政,霍光在朝野的威望也與日俱增。

金日磾早死,御史大夫桑弘羊因為在鹽鐵會議被否決了所有經濟政策, 左將軍上官桀因為自己孫女(同時也是霍光的外孫女)成為漢昭帝的皇后,自己位次和權柄卻依然遠低於霍光, 均對霍光的專權深為不滿,他們聯合念念不忘皇位的燕王劉旦,各方勢力組成了反霍光聯盟。經過一番血腥政爭,霍光在滿朝文武支持下大獲全勝,桑弘羊、上官桀父子、燕王旦、鄂邑長公主等皆被滅族。

這場政爭中,漢昭帝或是早慧、或是明智地站在了霍光一方,但在這之後,誅滅所有政敵的霍光徹底大權獨攬,成為大漢帝國的實際主宰。漢昭帝也徹底形同傀儡了。

漢昭帝:劉弗陵

一代名相為國家鞠躬盡瘁,居功至偉,死後卻被滿門抄斬!

因為此時外孫女上官皇后才八歲,為了防止漢昭帝和其他後宮女子生下皇子,霍光竟以漢昭帝多病為由,禁止他寵幸後宮,給妃嬪宮女們都換上了襠部縫得嚴嚴實實的連襠褲。然而,還沒等到上官皇后長大成人,她15歲時,抑鬱久病的漢昭帝早死無子。

漢昭帝與上官皇后:

一代名相為國家鞠躬盡瘁,居功至偉,死後卻被滿門抄斬!

霍光否決了為王多年的皇兄廣陵王劉胥,挑選皇侄昌邑王劉賀過繼為昭帝之子。劉賀帶了一整套昌邑國的班底進京,然後緊鑼密鼓地開始奪權計劃。

一代名相為國家鞠躬盡瘁,居功至偉,死後卻被滿門抄斬!

僅二十七日後,霍光連同其黨羽丞相楊敞、車騎將軍光祿勳張安世等,宣佈劉賀做下一千一百二十七件錯事,不配再君臨天下,指使他的外孫女上官太后,下詔廢去劉賀帝位。如此公然指鹿為馬,侮辱大眾智商,百官卻在霍光一黨以性命要挾下不敢怒更不敢言。

霍光又親自動手從劉賀身上奪去璽印綬帶,並殺其帶來京城的親信二百餘人,將他廢為庶人,趕回昌邑軟禁。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權臣廢去皇帝。

之後,霍光又選中了漢武帝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為帝, 當然,這和他自己是霍去病的弟弟、又或霍去病是劉據的表兄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對霍光來說,重要的從來是他自己的大權,而不是處心積慮幾十年,只為去擁立什麼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遺孤;劉病已此時還是個連爵位都沒有的空頭宗室,完全沒有心腹幕僚和自家班底,對霍光來說,比起為王已久的廣陵王劉胥,當然是漢昭帝早死無子、昌邑王劉賀又被廢去的最佳選擇。

皇曾孫:劉病已

一代名相為國家鞠躬盡瘁,居功至偉,死後卻被滿門抄斬!

漢宣帝生長自民間,閱歷遠非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昭帝可及,因此同樣面對如芒在背的權臣,他選擇迂迴推進,不顧滿朝文武請立霍光之女為皇后的壓力,用“故劍情深”闡明立場,執意立糟糠之妻許平君為中宮皇后。霍光之妻霍顯懷恨在心,買通醫女,趁許皇后生產時暗殺之;霍光知曉其事後,引忍不發,促成其女霍成君為繼任皇后。宣帝明知髮妻死因蹊蹺,亦對這個攝政幾二十年的權臣無可奈何,表面和霍皇后異常恩愛,讓霍光放下心來。

霍光與霍成君:

一代名相為國家鞠躬盡瘁,居功至偉,死後卻被滿門抄斬!

霍光歷昭帝、劉賀、宣帝三世,攝政終身而不肯歸政,權柄殺生盡在手中,廢一帝(劉賀),立二帝(劉賀、劉詢),殺皇子(燕王劉旦)、公主(鄂邑長公主),輔政大臣(桑弘羊、上官桀)等,兩任廷尉李種和王平、左馮翊賈勝胡、少府徐仁等公卿大臣,皆因違逆霍光之意,下獄而死。霍光的一眾子孫、女婿、親族皆拜將封侯,他信用的側近如馮子都、王子方等,朝堂百官無不禮敬。而歷任丞相如車千秋、楊敞等唯知秉霍光意旨行事,政事上從不敢爭,反而被百官視為無物。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天子和太后一同臨喪,中二千石的高級官員盡數到府,更「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載光屍柩以轀輬車,黃屋在纛」,破格以帝王之禮將霍光下葬,又以霍光佐漢致太平,一字諡號不能盡其善,諡“宣成”,同蕭何(文終)、張良(文成)、霍去病(景桓)例。

直到霍光死後三年,漢宣帝方效“鄭伯克段”之故智,不斷削權,步步進逼,誘使霍氏一族孤注一擲,事敗後將其滅族,並廢殺霍皇后,更有數千戶人家被株連。但漢宣帝沒有公然否定霍光這個嚴重侵犯皇權的權臣,反而在十四年後,匈奴呼韓邪單于稱臣歸降時,繪十一功臣圖於麒麟閣為念,以霍光二十年執政時期積蓄國力,恢復生產,曾出兵大破匈奴,其功居首,因此奉圖不名,稱「大司馬、大將軍、博陸候,姓霍氏」。

說到底,這更多是因為從官方帝系傳承法統角度,漢宣帝是由霍光和上官太后做主,以武帝曾孫的身份入繼昭帝嗣,而並非僅僅因為他是故太子劉據之孫,就能直接獲得當仁不讓的皇位繼承權。所以,完全否定霍光,就如同否定了漢宣帝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因此,僅僅是出於極冷靜的政治考量。

漢宣帝:劉詢

一代名相為國家鞠躬盡瘁,居功至偉,死後卻被滿門抄斬!

同樣,也正因為霍光死後未被漢王朝否定,反而一直被尊奉祭祀,譽為和伊尹並列的護國忠臣,所以在後世王朝,霍光也順理成章變成為了王莽、董卓、司馬昭等眾多後世梟雄所效仿的前輩:「伊、霍之事,臣能為之!」

而作為封建史家的班固、司馬光,在充分肯定霍光匡輔國家,安定社稷之功時,也不免批評他的專權擅政,扶植私黨,治家無方,因此導致了身後的顛覆滅族之禍。

【霍光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學亡術,闇於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後,湛溺盈溢之慾,以增顛覆之禍,死才三年,宗族誅夷,哀哉!】——班固《漢書》

【霍光之輔漢室,可謂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之,久而不歸,鮮不及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詐,固可以親政矣,況孝宣十九即位,聰明剛毅,知民疾苦,而光久專大柄,不知避去,多置親黨,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憤於上,吏民積怨於下,切齒側目,待時而發,其得免於身幸矣,況子孫以驕侈趣之哉!】——司馬光《資治通鑑》

作為少年戰神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執政帝國二十年,不是皇帝勝似皇帝,息兵養民積蓄國力,蓄勢一擊打垮匈奴,為漢朝後來迫使匈奴臣服打下堅實基礎,更創下了第一次權臣廢立皇帝的歷史記錄。相比之下,像發明內褲這種事,在他身前只是微不足道的工作,卻影響後世至今,為幾乎每一個人生活不可或缺。

當然,對漢昭帝而言, 霍光此舉亦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畢竟不論是曹操對漢獻帝,還是司馬昭對曹髦曹奐,都不曾限制他們的私生活到這個地步。試問,當一個權臣已經侵奪皇權到如此地步了,連皇帝的宮闈之事亦橫加干涉,當後世皇朝君權愈發集中後,還可能將他作為忠臣典範麼? 【不學無術】四字,也成為後世史家對霍光的“蓋棺定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