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齡的羅生門

婚姻 美文 用眼看影視用心論基調 2019-01-18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夢迴朝陽(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00162/

著急的事情其實都是不重要的事情

——陳曉卿《圓桌時光派》

三個60後與一個80後閒談了一個半小時,卻也道盡瞭如今每個人的焦慮與忐忑。《圓桌時光派》用“老去”和“著急”兩個命題直射出當下中青年的矛盾心理,也讓我從第三視角來審視自己深處的環境,來評價現有價值體系的利弊,並撕碎自己固有的虛偽!

1.CTMD什麼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情?

這個時代帶給我們最明顯的節奏是“快”,而與此同時順應時代成為了“年輕”的象徵,反之,你要麼裝X,要麼未老先衰。在當下,你如果具有以下特點就會被劃入90後甚至00後的勢力範圍:加班我光榮,吃飯我晒圖,抖音轉一轉,花唄配淘寶。當80後被戲稱為中老年團體的那一剎那,你會發現這個社會出現了一種莫名的焦慮,這種焦慮來自年齡=物質積累,也就是曾經我們最喜歡用的那句“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

大學畢業了,企業現在都效益不好,進國企,考公務員才是王道,再不快點就沒有機會了,等三十歲你就後悔莫及,為了穩定的後半生,體面的生活,一定要聽話,快點做決定!

本命年到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趕緊結婚生子,父母還能給你帶一帶,該收收心為了將來考慮下了。

這就是如今90後甚至未來的00後面臨的現實問題,你不能說這種狀況是當代青年的災難,卻可以肯定這是自上而下的妥協。我們一面害怕變老,不停地用移動網絡在朋友圈中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又一面渴望變老,著急買房子,著急結婚生子,著急看到自己體面而穩定的一生。

在這樣一個消費主導的物質年代,連我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已經陷入到了這個死循環當中,無法抽離。當看著身邊的同齡人變得越來越陌生,為了抓緊他們,我只能試圖偽裝自己,讓自己變得同樣焦慮,變得同樣著急,因為這樣你會少思考很多在當代人看來沒有“卵用”的“長鏡頭”。大量的碎片資訊讓自己顯得很充實,密集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看著很紮實。

可是,只有撕碎自己,我才知曉我想要的青春不是他們這樣的。我不喜歡微信那種便捷且互相猜疑的文字語音,我不喜歡短視頻那種毫無營養且沒有邏輯的剪輯方式,我更不喜歡所謂融入集體的加班與聚餐。我甚至不願意跟隨年齡的步伐按部就班的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為什麼結婚,為什麼做愛,為什麼生子,為什麼養老?我甚至沒有時間疑惑的時候,身邊的人就開始催促你加快步伐,因為我已經老了!

當我竭盡所能想要逃離這個群體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從一個圍城到達另一個圍城,你終究在自己的年齡層打轉,無論別人多鄙視你,亦或是你多鄙視他人,此生難逃魔爪!

2.鄙視老去,諂媚老去

當一個企業為了彰顯活力而拒絕70後和80後的時候,當一個消費習慣為了迎合年輕而拒絕傳統支付的時候,我們沒有警惕,而是更加肆無忌憚。如今似乎10年就是一個年輕人資本價值的極限,當一個人失去資本的青睞,也就意味著在這樣一個時代即將舉步維艱。我們一面不屑於老齡群體,一面卻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加快衰老。多麼荒唐的現實,卻冷冰冰地發生在所有人眼前。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焦慮衰老,現實已經告訴我們,不是心理年輕就可以安度晚年,資本的世界只有生理年輕。看著我們的父輩對我們不解的樣子,我們露出鄙夷的笑。然而,看著父輩平淡的生活,我們也露出羨慕的神情。上一代不懂這一代,卻始終在哺育這一代。

我們看似年輕,卻早已看到了自己的死;我們看似年輕,卻早已固定了自己的魄;我們看似年輕,卻早已失去了自己的神。我努力讓自己更加樂觀,因為有父輩的積累支撐著自己,卻越發覺得自己的年輕只不過是荒唐的藉口。我無時無刻不想提前進入衰老,這樣我就可以不負責任,這樣我就可以平庸度日,平安一生。

2019:年齡的羅生門

這就是這個新時代帶給年輕人的長痛,也是我始終無法融入這個集體的原因。年輕活著不自由,老去活著不體面,思考活著太裝X,放蕩活著太散漫。矛盾生來都有,可是像如今我所面臨的歲月羅生門似乎這輩子也無法得到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