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婚姻 香油 法國 米酒 紅河微站 2017-04-04

居住在雲南省河口縣的壯族有“布儂”(也稱儂人、儂青)、“布瑞”、“布傣”三個支系。“布儂”分佈於橋頭鄉,“布瑞”分佈於河口鎮及南溪鎮。“布傣”分佈在橋頭村的小田房、乾田寨。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一、人口及族源

居住在橋頭鄉的“布儂”,大部分是明末清初從廣西天等縣遷出,經富寧、文山、馬關到橋頭定居。另一路則由貴州興義經開遠、硯山、文山、馬關到橋頭定居。分佈在河口鎮、南溪鎮的“布瑞”有部分是清初由貴州興義南籠遷來的,有部分系援越抗法期間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中留居河口壯族將士的後裔。另一部分是法國殖民者修建滇越鐵路時從廣西招來,在滇越鐵路完工後居留下來的壯族勞工。再一部分是由廣西遷出,到越南停留一段時間後又北遷進入河口。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二、服飾

河口壯族“布儂”、“布瑞”服飾不盡相同。“布儂”婦女多身著藍嘰卡布縫製的斜襟長袖衣,低領,沿領口及斜襟鑲(滾)一道白邊,喜佩齊胸圍腰(裙),圍腰上端綴以銀鏈掛於脖子上。胸前飾鄉花圖,頭纏黑棉布頭帕,下身著寬大的藏藍色土布百褶長裙(現已不常見)。“布儂”婦女喜歡佩戴銀耳環(墮),銀項鍊、銀項圈、銀手鐲或玉手鐲、銀戒指等銀製品。“布儂”男子舊時上身著藏青對襟低領長袖外衣,無裝飾,老者纏黑色頭帕,下著寬腰大襠長褲。今天“布儂”青年男女服飾已十分接近流行漢裝,逢重大節日或喜慶活動女方著民族服飾。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布瑞”婦女裝較“布儂”素雅。婦女多穿斜襟短上衣,沿斜襟縫一約10釐米寬的紅或黃或綠布片,下方滾二道紅邊的青色布,兩袖口製作與斜襟縫製作相對稱。頭飾以包紅色或藍色花頭巾居多。老者亦用黑頭巾包頭,下著寬腰大襠黑色長褲。男子服飾與漢族近似。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布傣”婦女下身穿土布藍色裙,上身穿土布藍色衣,式樣為高領斜襟。頭部用藍布摺疊纏繞,素淨無花紋。男子穿對襟布紐衣,下身穿大襠褲。

三、禮儀習俗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壯族熱情好客,每有客人到來,主人便忙著讓坐遞煙,敬茶,接著便殺雞宰鴨,盛情款待客人,席間頻頻向客人敬酒,大有不醉不散席之意,客人啟程時,還專門送一程,千叮囑,萬交代,歡迎下次再來。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壯族文化悠久,數百年前就已有人使用漢字記載本民族的宗教經文、山歌、賬務等。壯族十分重視祭龍活動,每年夏曆二月第一個屬龍日,都要舉行祭龍活動,此活動由事前推舉的“龍頭”負責操辦和主持。“祭龍”雖然是在“龍山”林中的“龍樹”下進行,實際上不是祭龍而是祭村寨的保護神——神樹。是時,每戶公平分攤祭祀所需購置物品所產生的費用,每戶由一名成年男性參與。祭龍期間,停止所有生產勞動,無論本村人或外村人都只許進不許出。祭祀完畢,要忌工3天,期間,青年男女們可盡情對唱山歌。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河口壯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祭龍、三月三等,紅河、南溪河流域的壯族除上述節日外,還有正月二十九的“吃立節”,“吃立節”意為補過年。相傳援越抗法期間,男性青壯年都上前線參戰,到正月二十九親人凱旋歸來才補過大年,此傳統一直沿襲至今。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四、婚俗

1949年前,壯族(儂人)的婚姻,多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亦有“揹帶親”及“不落夫家”的習俗,並有“姑舅表婚”現象。這些陳規陋習,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得到改變,實現了婚姻自由。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壯族(儂人)的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氏族外婚姻,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族外婚現象普遍。壯族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要經歷3個程序。第一,對歌定情。壯族的婚姻大多通過對歌促成,男女青年們通常利用趕集、節日、喜慶和走親串戚對歌。通過對歌,男女雙方互相瞭解,併產生感情,互相中意者,由男方青年向父母提結婚要求。第二、請媒說親。男方父母得知兒子要求,即著人暗訪女方情況,若女方祖輩無傳染病史,即請媒說親。媒人首次說親要帶糖、雞、鴨前往。若女方不退糖,則表示同意這門婚事,一般情況下,媒人要登門3次,方能正式訂婚。第三,舉行婚禮。到了迎親的日子,男青年在伴郎(陪郎)及親友的陪同下,前往新娘家迎親。迎親之日,新娘一方男女青年們都準備好了從村邊到主人家門口的清水,待新郎到達時,大家都往其身上潑水,新郎時而以傘遮擋,時而東躲西閃,但最終被淋得透溼。到新娘家後岳父母便取出事先準備好的新衣與其更換。新娘接到男方家裡,先“退車馬”,然後與新郎拜堂。壯族婚禮一般擺宴3天,此屬婚期,夫妻不同房。3日後新娘即返回孃家,重大節日或農忙時節夫家才去接來,而後又返回孃家,直至身懷有孕才到夫家坐家。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壯族也有招贅的習俗,招贅通常也請人說媒。入贅者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並享有財產繼承權。妻亡夫可續絃,夫亡妻可改嫁,不受社會歧視,有兄亡弟及,可以轉房的習俗。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五、飲食

壯族多居低山河谷地帶,經濟條件及自然條件都較好。壯族精於耕作水田和水果種植。主食為大米和糯米。大米一般採用木甑蒸或鐵鑄羅鍋煮食。蒸法:洗淨所需大米,在大鍋中將適量清水燒開後將洗好大米倒進滾水中,待大米半熟時撈出濾去米湯。甑子置大鍋中冒出熱氣時將濾好的大米倒進甑子中,蒸20分鐘後可抬出甑子以備食用。羅鍋煮飯:將羅鍋洗淨盛適量清水置於三腳架上,點火燒水,將大米洗淨倒入鍋中,米湯滾沸至要干時用小火慢慢烘烤,水汽幹後抬下以備食用,此煮法米飯香味撲鼻,雖有鍋巴但黃而不焦,香脆可口。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壯族逢年過節也染制花糯飯和包粽粑,與瑤族不同,壯族花飯,一般為5色,粽粑個頭稍小些。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壯族常食用蔬菜有青菜、白菜、四季豆、豆芽菜、南瓜等。渾菜類則以臘肉、老豬腳、鴨肉、雞肉為主。橋頭地區壯族所烹製白斬鴨(亦稱涼拌鴨)肉,堪稱一絕。烹製方法:將殺好洗淨的鴨放入鍋中,冷水煮至水滾沸,翻一轉、撒入適量食鹽,5分鐘~6分鐘後取出晾好備用。採摘新鮮檸檬葉洗淨切細,將蒜瓣和小米辣搗細。把鴨子砍成塊狀放入盆中,把切好的檸檬葉、蒜泥及小米辣倒入用筷子拌勻即可食用,此烹製香味撲鼻,鮮嫩甜脆,是難得的佳餚。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六、喪葬

報喪壯家有人死後,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3響,以示家裡有了死人,向村人、親朋們報喪。同時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親者報喪,請道公來做道場,著手辦理喪事。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洗禮死者主家報喪後,族內的男女就自動地到主家裡,幫忙各種喪事。孝男孝女及最親者給死者擦洗完畢,俗曰洗禮。死者是男的給他剃頭髮,是女的給她梳理頭髮。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頭巾。接著給死者穿新衣服、新鞋,還給死者口裡放1枚銀圓,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給他手中拿1把扇子,女性死者給她手裡握1塊手巾。目的是讓死者乾淨體面地去到另一個世界生活。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入殮道公來後,兒女到齊,由道公擇定吉時,便舉行入殮儀式。其儀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內放一層草木灰,後鋪上一屋白布,將死者屍體抬入棺裡,再用1幅白布蓋上,作為新被,諸事齊備,就將棺蓋蓋上,用大鐵釘釘牢或用繩索箍緊,此時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聲大哭。邊哭邊歌,以示與死者訣別,死者入殮後,棺材放在廳堂中央,用1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衝犯祖宗在天之靈,棺材頭下點燃1碗用香油做的燈,此燈晝夜長明,棺材前方設1張方桌,桌上設死者靈位,點燈燃香燭,棺材左右兩邊地面鋪著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座席守靈。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停喪停喪日期,視其家貧富而定,一般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頭戴白布做的孝帕,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帶,頭扎孝巾,日夜守候在棺邊痛哭,以示忠孝。前來弔喪的親朋,均戴麻巾。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唸經文。給死者超度亡靈。

停喪停喪日期,視其家貧富而定,一般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頭戴白布做的孝帕,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帶,頭扎孝巾,日夜守候在棺邊痛哭,以示忠孝。前來弔喪的親朋,均戴麻巾。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唸經文。給死者超度亡靈。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出殯出殯日子時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出殯,先由親屬1人提著裝有鞭炮、紙錢的籃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紙錢。一路敲鑼打鼓,道公持利劍在前開路。靈柩緊跟道公之後,披麻戴孝的孝男孝女扶著靈柩前面,親友送葬的隊伍在後面。行進途中,靈柩絕對不能著地,直至墓地。到達墓地後,下葬前,道公將1只帶去的公雞捧在手中,轉了幾轉,放進墓坑裡,以卜吉凶。道公還把帶去的穀粒拋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陰間能豐衣足食。隨即將靈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後他們及送葬隊伍就轉歸路,由一些人在那裡埋棺築墳。在回來的路上,不得再敲鑼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們不得再哭,不得回頭望。人們在路上還摘路邊的桃樹枝葉來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驅邪,人們回到喪家門口,每人都要在裝有桃葉的水盆裡洗手,從一盆火上跨過,以為去邪。人們吃飯後分散回家。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出殯後,喪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設死者靈位,朝夕供奉飯菜,過節點燈燒香。滿3年孝男孝女才脫孝服。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在死者的葬式上,壯族曾經有過各種葬式。如巖洞葬、懸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間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拾骨葬,又叫遷葬,是將棺屍埋葬,上土築墳,過三五年後,擇吉日良辰,再開棺拾骨遷葬,俗曰“拾金”再葬。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壯人認為,拾骨葬是幫助先人的靈魂從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過節能回家與親人團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間猶存。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1950年後,壯族民間的喪葬禮儀風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變。喪禮、禮服、脫服以及遷葬等均從簡。然報喪、入殮大體仍沿舊俗,一些地方還請道公做道場唸經。

雲南河口民族風俗——壯族

在壯族好些地方,有類似現在治喪委員會的“老人會”。如果這家是“老人會”成員,必須馬上去報喪,“老人會”立即出來協助辦理喪事。“老人會”現在依然存在,不過已經沒有迷信的內容,變成純粹是互助的團體。參加該會的會員,交10個碗,10個羹匙。把姓名寫在傳命牌上,該會積累一大批餐具,供有喪事的會員借用。平時可以租賃。每年舊曆六月初六為改選正副會長的日子,會員各派1名男子到指定地點赴會,各帶家釀米酒若干。宰1頭豬作宴席。會長主持會,照例要闡述一番宗旨,宣佈申請入會名單,用協商辦法選下一任正副會長。會務辦完,即共飲團結酒。誰家老人去世,會長便召集會員齊心協力處理後事,壯語叫作“含盧過喝”,意思是划船過河灘,同舟共濟過難關。會長為死者家屬徵集錢、米、酒等物。會員各家壯實男子要出來幫助打柴、修橋、鋪路、挖坑、扶棺、料理弔唁事宜,事畢,會長設宴酬謝。會長還要出任喪家辦理喪事的總指揮。有了“老人會”,即使是貧寒之家,喪事也能隆重舉行,使兒女盡到孝道。這是壯家人團結互助的好傳統。

圖片綜合來源於“河口史志”,原文作者:張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