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農村青年“閃婚”的原因

婚姻 社交網絡 農村 農民 門當戶對 守護時間 2018-11-28

社會交往活動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行為活動,關注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人們的社會行為。在城鄉二元體制的隔離下,農村青年與城市青年的交往很少,在外地務工的農村青年中只有21.6%的人與周圍的當地人經常有交往,佔48.6%的人不經常交往,另外還有10%和19.7%的人與周圍的當地人基本沒有交往和完全沒有交往。

社會交往活動的廣度和深度與農村青年的擇偶婚姻是密切相關的,交往活動的範圍越大,認識異性的可能行就越大,選擇對象也越容易成功。如帕森斯所言,使用關係網絡配置資源是一種特殊主義。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建立得怎樣,他獲得別人幫助的可能性就有多大。農村青年仍然是以血緣、地緣為基礎的社會關係網絡,主要交往對象是以同鄉、親戚和同事之間,相比較上一代,他們更加註重以業緣為關係的建立,以及學緣關係的培養,注重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互助,這在生活上有助於農村青年的交往範圍的擴大與交往。

社交網絡,農村青年“閃婚”的原因

楊先生曾說:“我們找工作基本都是跟老鄉出去、還有親戚介紹的,主要就是一個村子裡的人。都是事先就聯繫好,出去了就直接去上班,如果要是到了之後再找工作,就划不來了,吃、住都要錢,我們一般出來都是隻帶了點車費錢。每年回家過年的時候,就問下同村的親戚和朋友,哪裡的條件好一些,哪裡的工資高一點,我們就去哪裡。”

農村青年很少有還在家務農的狀況,他們不希望過著和父輩們同樣的“而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們喜歡走入城市,喜歡城市的生活和文化,但是他們卻難以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當中。加上城市青年在擇偶問題上都不會考慮農村範圍的青年們,這使得農村青年在擇偶上處於劣勢,在平時的生活中,也遭到其他群體的排斥。

“我們在城裡打工,很多人都看不起我們,有此我們一個老鄉有急事穿得差了點出去,在公交車上,有個阿姨就躲得遠遠的,還捂著個鼻子,好像我們是多麼臭的人似的。還說找城裡的妹子,都沒這麼想過,人家根本瞧不起。”

從上面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對農村人的群體存在著多方面的排斥,農村青年們對於這些排斥有很多的不服與抱怨,但同時他們也有著太多無奈的感嘆,這些都給農村青年婚姻擇偶,以及農村青年向上的社會流動帶來了很多的困難。

社交網絡,農村青年“閃婚”的原因

古德的研究指出,迄今為止的所有研究表明,婚姻的雙方往往住在相距很近的地方。這就是說,就住地而論,也是同類相連的。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農村男女的擇偶距離一般較近,有近半數以上的婚姻在五公里以內。而且不少局部調查發現,同村內部的通婚呈逐漸增多的趨勢。

楊女士在紡織廠工作,她說:“我們那廠裡都是女的,沒什麼機會認識其他的男的,而且我也不太願意和別人接觸。到年齡結婚的妹子都回來相親,找個知根知底的,再說也不想嫁得太遠了。”

在調查過程中,瞭解到楊村的青年們外出務工基本都是通過朋友和親戚、老鄉的介紹,他們的社會關係網絡還是停留在血緣、地緣的社會支持網絡上,這是由於城鄉二元結構的身份制觀念,導致他們與城市的現代關係網絡相分離,收到城市圈的排斥。而且他們習慣於文化背景相似、風俗習慣相同的人群交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門當戶對”,這樣雙方家庭能夠互相瞭解,能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因此來自這兩方面的侷限性限制了他們自身社會交往的發展,使他們很難按照自己理想的標準找到婚配對象。雖然他們在思想和觀念上都具有比較強的現代色彩,也期待自由的戀愛,但社會網絡、與門當戶對觀念的限制使他們的婚姻在實際的選擇中面臨許多的困境,選擇的婚姻對象只是在有限的範圍之內。

社交網絡,農村青年“閃婚”的原因

在社會轉型時期,舊的社會規則己失去效用,而新的社會規則尚未完善,人們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在價值取向上出現多元化的傾向。

婚姻觀念是人們價值觀在婚姻問題土的體現,因西方文化與城市文化觀念的深入,農村青年思想發生著迅速的變化,“利益至上”、“以人為本”己成為現代婚姻觀念的核心。傳統的婚戀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門當戶對”等觀念,在我國現代文化中,被認為是封建的思想,常常成為批判的靶子。婚姻雙方都要有相互瞭解的基礎,也要有兩人共同生活、相互融合的意願。然而農村青年閃婚現象完全跨越了“愛情之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走入婚姻的殿堂,他們是在理性權衡的範圍內,對現實生活所迫做出的選擇。科爾曼認為理性行動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通過人際交往或社會交換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性行動,這種行動需要理性地考慮或計算對其目的有影響的各種因素,但是判斷理性與非理性不能以局外人的標準,而是用行動者的眼光來衡量。在長期的制度制約下,城鄉的二元制結構的排斥下,農村青年婚姻觀念,逐漸向多元化發展,“閃婚”便是他們跨越戀愛的過程一新潮又務實的婚姻形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