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需要儀式感

幸福生活需要儀式感

關於感到幸福,風靡全球的童話《小王子》中,有隻狐狸是這麼說的:

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

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

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

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

這隻狐狸所說的幸福,就是儀式感。

就像《小王子》裡說的,

“沒有儀式感的生活,太可怕了。一年365天,除了吃喝拉撒,毫無期待,生活重複,乏善可陳,將多麼黯淡無光。”

儀式,不僅是一種形式,其實也是一種力量,一種充滿期待的力量。

每個人都需要儀式感,孩子也不例外。

在每年外甥康康秋季開學前,我姐都要請一天假,

帶著姐夫和康康,一起去攝影館,照全家福。

我們笑她,太當一回事了吧?

我姐說,這是她們家的傳統,每一個年級,都是一個新的臺階。

姐姐姐夫,都想用這樣的方式,去記錄孩子的成長。

選擇正式專業的影樓,讓康康感覺到,這種又上一個臺階的隆重感。

每一次突破,都有父母的陪伴。

不光是照相,還有新的文具、書本…這些,都讓康康充滿了期待。

從假期到開學,都能有不同的快樂。

康康現在也學會了他自己的儀式,

每當開學時,包好書的封面後,他會抱著新書,對我姐說:

“媽媽,又是一個新的學期了,我又長大了一點啦,你看我有沒有變得更像一名宇航員?”

我們做父母的,不妨想象一下,

如果沒有儀式感,我們的小粉絲們會有多失望?

今年父親節的時候,正好在鄰居家借工具,

他兒子跑過來送給他一張賀卡。

上面有很多很精緻的鉛筆畫,甚至還有手寫的花體英文。

看得出來,小傢伙費了不少功夫。

鄰居拿過去看了一眼,就隨手放到了一邊。

給我拿了工具之後,他轉身對孩子說:

你是不是又是上課的時候在畫這些東西?

我不需要你畫這些東西給我,你好好聽課就對了!

作業做完了嗎?還沒有?那還不趕緊去?

本來蹦蹦跳跳的孩子,一下就像蔫了一樣,眼淚開始在眼眶裡打轉,慢慢地回了自己的房間。

鄰居又回頭跟我說,你看這孩子,一天到晚做這些沒用的,什麼時候才能讓我省點心?

沒有儀式感,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沒有被父母認同。

相對應的,孩子也會很難認同父母。

德國一家報社做過一個調查,

各領域排名前5%的優秀人才,小時候在家裡,往往都會在節日舉行家庭傳統活動。

調查中問他們,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他們的答案,不是長大後的學業或事業成功,而是這些小時候的家庭活動。

給他們帶來這種幸福的,當然就是自己的家人。

像偶像給粉絲帶來溫暖和感動一樣,

父母也能用充滿儀式感的活動,

帶給孩子更多溫馨的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