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禪宗遺蹟很多啦。單就六祖慧能(又寫作惠能)駐蹕的寺院,就有多處。其中最重要的三座是:圓寂道場新興國恩寺、剃度道場廣州光孝寺,弘法道場韶關南華寺,並稱六祖三大祖庭。參觀這些千年古剎時,一定要記得憑弔下慧能禪師哦。

本篇承接《藏有六祖慧能1300年肉身不腐的禪宗發源地在哪裡》,請結合閱讀。

為何慧能大師能與孔子老子並列為儒釋道三個代表

因析風幡論始出衣缽落髮

為防衣缽被搶,慧能連夜遠走南方。他堪忍能忍,隱居在四會、懷集一帶十來年,一度混入在獵人堆裡。直到他的聲名在民間毫無蹤影,才下山來到南海(廣州)。

公元675年,惠能來到廣州法性寺內(今光孝寺),發生了一樁流傳千古的公案,成為其走出山野剃度弘法的契機。

當時,有位印宗法師正在講《涅槃經》,慧能從殿外跨進來,好奇地盯著主講法師彎身放下草帽,又對著佛像悄悄合掌問訊後,也靜靜在後排拜墊上盤腿坐了下來。奧熱的午後,恰好一陣清風吹來,殿內懸掛的經幡隨風飄擺。

印宗即景說法,問大眾是什麼在動。眾僧有說是幡動,有說是風動,一時爭論不休。法師無奈的搖頭,惠能忍不住脫口而出:“自是眾人妄相心。動與不動,非見幡動,法本無有動不動。”當然另有史書版本,將慧能說法做了簡化:“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意思是,法沒有動不動之說,是因人的心有妄念和分別,才有肉眼所見風動幡動之表相。

印宗法師深感訝異,忙起身請問:“居士何來?”

慧能也起身施禮,答:“本來不來,今亦不去。”

滿滿的禪機啊,印宗法師不淡定了,將其請入丈室。詳詢之下,慧能將禪宗衣缽拿出,一個飯缽,一領木棉袈裟。方知是弘忍大師的高足,世人早忘記了他的存在。於是,請授禪要,為其落髮,安頓到韶州寶林寺(韶關曹溪南華寺)上座。慧能在曹溪傳法三十餘載,大倡頓悟法門,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心性本淨、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用通俗簡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瑣的義學,流行日廣,成為佛教禪宗的正系。

為何慧能大師能與孔子老子並列為儒釋道三個代表

流傳天下萬古千秋度世佛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慧能回到出生的家鄉新州,與弟子法海在國恩寺輯錄《壇經》。轉年,他走完自己傳奇的一生,春秋七十有六。該寺成為“中國禪宗頓教發源地”與“嶺南第一禪宗聖域”之稱。,

當年,其肉身被迎請回寶林寺供奉,完好存世達1300年,至文革時被毀。

禪宗歷史上,神秀也是傳奇人物。早在慧能到黃梅之前,他作為五祖弟子中的翹楚者,也是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南北禪宗創立後,推崇佛教的武則天多次邀約慧能和神秀入朝,前者多次婉謝,而後者積極入宮。有“兩京法主(長安、洛陽),三帝國師(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之稱的神秀大師,一度也被尊為禪宗六祖。

慧能圓寂後,弟子神會法師經過積極努力,將南宗禪法當作達摩禪正統向北方推廣,逐漸抵制了北宗勢力,普及各地。安史之亂後,由於神會法師政治上得勢,慧能的地位獲得官方認定。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朝廷正式確立慧能為禪宗六祖,明確了慧能大師正統的地位。

而神秀大師的門庭日見寂寥,經過幾代傳承後,法脈終至斷絕。

為何慧能大師能與孔子老子並列為儒釋道三個代表

慧能作為禪宗六祖,以前所未有的革新精神,徹底否定了以往艱苦卓絕的累世修行。完成了佛教的中國化、世俗化、平民化。在他之前,禪宗一直是單傳。而他之後,禪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傳開來,並形成了“一花五葉”的繁榮局面。慧能弟子多達千人。著名的有、法達、智常、志徹、神會等高僧。

法海禪師整理的《六祖壇經》是南禪頓教成形的標誌,堪為佛教史上的一次革命。我們知道,“經”是佛祖所言,而“論”則是弟子居士們所作。中國高僧大德的論作中能稱為經的,只此一本。千百年來,佛門是把《壇經》與印度佛經同等看待的。

《壇經》在哲學史和佛學史上都擁有崇高地位,深刻影響了唐宋以來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藝術。是道家重點研究對象之一,“知行觀”、“定慧雙修觀”都受到禪學的影響;也是宋明理學借鑑的重要理論,直接影響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對儒家文化發展貢獻重大。熱愛讀書,對中國古典著作鑽研極深的毛澤東,就將《六祖壇經》列為十大哲學著作。

唐宋以來,禪文化也像茶文化一樣,早已傳播到日韓歐美乃至全世界,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學者評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有三位是中國的老子、孔子和慧能,分別代表了中國的儒釋道三教,塑像被陳列於倫敦大不列顛圖書館廣場,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聖”。

本篇承接《與孔子老子並稱“東方三大聖人”的佛門高僧是誰 ​》,請點擊標題閱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