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蘿蔔連鍋湯,配上鹹鮮香辣蘸碟,誘得人肚子咕嚕直叫

熬鍋肉與回鍋肉

然而多年來,究竟是叫熬鍋肉還是叫回鍋肉,專家學者一直是七嘴八舌。而在巴蜀百姓看來,熬鍋肉、回鍋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四川絕大部份地區,無論城鄉都稱之為熬鍋肉。飯館將其列為家常風味名菜後,依其烹製特點改稱“回鍋肉”。

這其間,一個“熬”字卻好生了得,其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的是人世間酸楚而又快樂的生活經歷。當然一個“熬”一個“回”實為兩個概念,前者生活之必須,先熬油後泌出,而後再下調輔料炒,吃來雖幹香卻有些頂牙;後者直接回鍋煎炒,吃來是肥而不膩、油潤滋香。因此,這款風味情餚的稱謂該是,本名:熬鍋肉;學名:回鍋肉;別名:打牙祭;綽號:過門香。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蘿蔔連鍋湯,配上鹹鮮香辣蘸碟,誘得人肚子咕嚕直叫

熬鍋肉與回鍋肉

然而多年來,究竟是叫熬鍋肉還是叫回鍋肉,專家學者一直是七嘴八舌。而在巴蜀百姓看來,熬鍋肉、回鍋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四川絕大部份地區,無論城鄉都稱之為熬鍋肉。飯館將其列為家常風味名菜後,依其烹製特點改稱“回鍋肉”。

這其間,一個“熬”字卻好生了得,其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的是人世間酸楚而又快樂的生活經歷。當然一個“熬”一個“回”實為兩個概念,前者生活之必須,先熬油後泌出,而後再下調輔料炒,吃來雖幹香卻有些頂牙;後者直接回鍋煎炒,吃來是肥而不膩、油潤滋香。因此,這款風味情餚的稱謂該是,本名:熬鍋肉;學名:回鍋肉;別名:打牙祭;綽號:過門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巴蜀第一回鍋肉

熬鍋肉作為回鍋肉的前生,十分清晰地透視出巴蜀大地的人文風情。過去,生活中的祭祀既含對上天的祈求哀告,亦有對吃祭肉的期盼。祭祀之肉切片入鍋,重要的是“熬油”,為以後清苦寡淡的日子多少有點油氣和肉味,這就是“熬鍋肉”之由來。此風俗一直承襲到1960-1980年代。那段歲月,城鎮居民從糧油肉到鹽糖茶甚至火柴全都憑票證限量供給。每月每人豬肉僅二兩五。筆者一家五口,父親在外地工作,全家每月總共一斤肉。這就決定了一個月頂多能吃上一次肉,而且還要儘可能割肥肉來熬點油,便於以後炒素菜或吃麵條用。

記得每到父親發了工資回家,母親就會叮囑我第二天早點起來去肉鋪排隊割肉。通常天不見亮四五點鐘就得摸黑起早去排隊,天寒地凍也不例外,為的是排在前面能割上肥肉。若晚了排後,輪到位不是肉賣完就是隻剩帶皮連骨的瘦肉。油熬不成是絕對不行的,只得第二天起早再來。買到了雪白花花油光水滑的肥肉,那是臉都笑爛了,恨不得馬上就咬兩口。

炒肉時,先把油熬得差不多了,泌進油罐中,鍋裡再下剁細的豆瓣、豆豉、甜麵醬、醬油和紅皮香蒜苗炒合。通常一次只能割上一斤肥多瘦少的肉,熬了油,肉也沒有幾片了,於是只得加些青椒或燈籠海椒、蓮花白、洋蔥類時蔬,亦有加鍋魁、饅頭什麼的。這樣就有了各式各樣配料的熬鍋肉。即便如此,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大院,一家熬肉滿院聞香,於是又給熬鍋肉取個綽號“過門香”,意為氣味飄過哪家門,哪家就留香。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蘿蔔連鍋湯,配上鹹鮮香辣蘸碟,誘得人肚子咕嚕直叫

熬鍋肉與回鍋肉

然而多年來,究竟是叫熬鍋肉還是叫回鍋肉,專家學者一直是七嘴八舌。而在巴蜀百姓看來,熬鍋肉、回鍋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四川絕大部份地區,無論城鄉都稱之為熬鍋肉。飯館將其列為家常風味名菜後,依其烹製特點改稱“回鍋肉”。

這其間,一個“熬”字卻好生了得,其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的是人世間酸楚而又快樂的生活經歷。當然一個“熬”一個“回”實為兩個概念,前者生活之必須,先熬油後泌出,而後再下調輔料炒,吃來雖幹香卻有些頂牙;後者直接回鍋煎炒,吃來是肥而不膩、油潤滋香。因此,這款風味情餚的稱謂該是,本名:熬鍋肉;學名:回鍋肉;別名:打牙祭;綽號:過門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巴蜀第一回鍋肉

熬鍋肉作為回鍋肉的前生,十分清晰地透視出巴蜀大地的人文風情。過去,生活中的祭祀既含對上天的祈求哀告,亦有對吃祭肉的期盼。祭祀之肉切片入鍋,重要的是“熬油”,為以後清苦寡淡的日子多少有點油氣和肉味,這就是“熬鍋肉”之由來。此風俗一直承襲到1960-1980年代。那段歲月,城鎮居民從糧油肉到鹽糖茶甚至火柴全都憑票證限量供給。每月每人豬肉僅二兩五。筆者一家五口,父親在外地工作,全家每月總共一斤肉。這就決定了一個月頂多能吃上一次肉,而且還要儘可能割肥肉來熬點油,便於以後炒素菜或吃麵條用。

記得每到父親發了工資回家,母親就會叮囑我第二天早點起來去肉鋪排隊割肉。通常天不見亮四五點鐘就得摸黑起早去排隊,天寒地凍也不例外,為的是排在前面能割上肥肉。若晚了排後,輪到位不是肉賣完就是隻剩帶皮連骨的瘦肉。油熬不成是絕對不行的,只得第二天起早再來。買到了雪白花花油光水滑的肥肉,那是臉都笑爛了,恨不得馬上就咬兩口。

炒肉時,先把油熬得差不多了,泌進油罐中,鍋裡再下剁細的豆瓣、豆豉、甜麵醬、醬油和紅皮香蒜苗炒合。通常一次只能割上一斤肥多瘦少的肉,熬了油,肉也沒有幾片了,於是只得加些青椒或燈籠海椒、蓮花白、洋蔥類時蔬,亦有加鍋魁、饅頭什麼的。這樣就有了各式各樣配料的熬鍋肉。即便如此,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大院,一家熬肉滿院聞香,於是又給熬鍋肉取個綽號“過門香”,意為氣味飄過哪家門,哪家就留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熬鍋肉”的滋味已演化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

回鍋肉與回鍋族

回鍋肉在烹炒和風味上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烹無定式,道法自然;百家百味,適口者珍。回鍋肉還因時應市、依物就料、任意組合、隨意搭配,這就有了名目繁多的回鍋一族。既有川西壩子傳統的蒜苗回鍋肉,亦有民眾較熟知的青椒回鍋肉、燈籠海椒回鍋肉、蒜薹回鍋肉、紅苕豆豉回鍋肉,也有韭菜花、蓮花白、洋蔥、仔姜、折耳根,以及鹽菜、幹豇豆、蘿蔔乾回鍋肉;亦有與鍋魁、鏝頭、麻花、苕皮、豆腐乾、年糕等配伍的回鍋肉,五花八門,風味紛呈,款款都為人所愛,常吃不厭。尤為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對現今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60、70年代,單位及學校食堂大抵是一週一次回鍋肉,幾乎不是蓮白就是洋蔥回鍋肉。排隊打菜或圍桌分菜,每個人的心情與目光是難以言狀的。1960年代中期正讀師範的我,在校以寢室劃分八人一桌,一小臉盆蓮白回鍋肉,肉少菜多,大家輪流掌勺分菜。通常是先分肉,數片數平均分配,大小兼搭、肥瘦兼顧,分完肉再分蓮白,絕對公正公平。那時的我們恰同學少年,雖不識愁滋味,可這一週一次的“打牙祭”也足讓八雙眼珠直落菜盆。吃完飯,碗或飯盒是捨不得洗的,碗裡的紅油滋汁要留到下頓享用。

七十年代工作後,學校食堂也還是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仍是一週一次。逢年過節或國家有什麼大好事要歡慶,方能吃到傳統正宗的蒜苗或青椒回鍋肉。大凡到週三或週五要賣肉的日子,中午就早早地排起隊,等到食堂的小窗口開了,人群便騷動起來。若平日裡與炊事人員關係較好,則勺裡會多兩小片肉或大片些。此時此刻,雙眼不不由自主地緊盯住炊事員的手,一勺舀起扣入碗裡還好,若是他(她)的手還抖那麼兩下,那準把人的心都要抖發慌發毛。這,就是回鍋肉與一代代川人的情結,既浸含著苦澀的心酸滋味,亦有著幸福的快感。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蘿蔔連鍋湯,配上鹹鮮香辣蘸碟,誘得人肚子咕嚕直叫

熬鍋肉與回鍋肉

然而多年來,究竟是叫熬鍋肉還是叫回鍋肉,專家學者一直是七嘴八舌。而在巴蜀百姓看來,熬鍋肉、回鍋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四川絕大部份地區,無論城鄉都稱之為熬鍋肉。飯館將其列為家常風味名菜後,依其烹製特點改稱“回鍋肉”。

這其間,一個“熬”字卻好生了得,其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的是人世間酸楚而又快樂的生活經歷。當然一個“熬”一個“回”實為兩個概念,前者生活之必須,先熬油後泌出,而後再下調輔料炒,吃來雖幹香卻有些頂牙;後者直接回鍋煎炒,吃來是肥而不膩、油潤滋香。因此,這款風味情餚的稱謂該是,本名:熬鍋肉;學名:回鍋肉;別名:打牙祭;綽號:過門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巴蜀第一回鍋肉

熬鍋肉作為回鍋肉的前生,十分清晰地透視出巴蜀大地的人文風情。過去,生活中的祭祀既含對上天的祈求哀告,亦有對吃祭肉的期盼。祭祀之肉切片入鍋,重要的是“熬油”,為以後清苦寡淡的日子多少有點油氣和肉味,這就是“熬鍋肉”之由來。此風俗一直承襲到1960-1980年代。那段歲月,城鎮居民從糧油肉到鹽糖茶甚至火柴全都憑票證限量供給。每月每人豬肉僅二兩五。筆者一家五口,父親在外地工作,全家每月總共一斤肉。這就決定了一個月頂多能吃上一次肉,而且還要儘可能割肥肉來熬點油,便於以後炒素菜或吃麵條用。

記得每到父親發了工資回家,母親就會叮囑我第二天早點起來去肉鋪排隊割肉。通常天不見亮四五點鐘就得摸黑起早去排隊,天寒地凍也不例外,為的是排在前面能割上肥肉。若晚了排後,輪到位不是肉賣完就是隻剩帶皮連骨的瘦肉。油熬不成是絕對不行的,只得第二天起早再來。買到了雪白花花油光水滑的肥肉,那是臉都笑爛了,恨不得馬上就咬兩口。

炒肉時,先把油熬得差不多了,泌進油罐中,鍋裡再下剁細的豆瓣、豆豉、甜麵醬、醬油和紅皮香蒜苗炒合。通常一次只能割上一斤肥多瘦少的肉,熬了油,肉也沒有幾片了,於是只得加些青椒或燈籠海椒、蓮花白、洋蔥類時蔬,亦有加鍋魁、饅頭什麼的。這樣就有了各式各樣配料的熬鍋肉。即便如此,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大院,一家熬肉滿院聞香,於是又給熬鍋肉取個綽號“過門香”,意為氣味飄過哪家門,哪家就留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熬鍋肉”的滋味已演化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

回鍋肉與回鍋族

回鍋肉在烹炒和風味上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烹無定式,道法自然;百家百味,適口者珍。回鍋肉還因時應市、依物就料、任意組合、隨意搭配,這就有了名目繁多的回鍋一族。既有川西壩子傳統的蒜苗回鍋肉,亦有民眾較熟知的青椒回鍋肉、燈籠海椒回鍋肉、蒜薹回鍋肉、紅苕豆豉回鍋肉,也有韭菜花、蓮花白、洋蔥、仔姜、折耳根,以及鹽菜、幹豇豆、蘿蔔乾回鍋肉;亦有與鍋魁、鏝頭、麻花、苕皮、豆腐乾、年糕等配伍的回鍋肉,五花八門,風味紛呈,款款都為人所愛,常吃不厭。尤為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對現今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60、70年代,單位及學校食堂大抵是一週一次回鍋肉,幾乎不是蓮白就是洋蔥回鍋肉。排隊打菜或圍桌分菜,每個人的心情與目光是難以言狀的。1960年代中期正讀師範的我,在校以寢室劃分八人一桌,一小臉盆蓮白回鍋肉,肉少菜多,大家輪流掌勺分菜。通常是先分肉,數片數平均分配,大小兼搭、肥瘦兼顧,分完肉再分蓮白,絕對公正公平。那時的我們恰同學少年,雖不識愁滋味,可這一週一次的“打牙祭”也足讓八雙眼珠直落菜盆。吃完飯,碗或飯盒是捨不得洗的,碗裡的紅油滋汁要留到下頓享用。

七十年代工作後,學校食堂也還是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仍是一週一次。逢年過節或國家有什麼大好事要歡慶,方能吃到傳統正宗的蒜苗或青椒回鍋肉。大凡到週三或週五要賣肉的日子,中午就早早地排起隊,等到食堂的小窗口開了,人群便騷動起來。若平日裡與炊事人員關係較好,則勺裡會多兩小片肉或大片些。此時此刻,雙眼不不由自主地緊盯住炊事員的手,一勺舀起扣入碗裡還好,若是他(她)的手還抖那麼兩下,那準把人的心都要抖發慌發毛。這,就是回鍋肉與一代代川人的情結,既浸含著苦澀的心酸滋味,亦有著幸福的快感。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韭菜花回鍋肉

再說飯館酒樓中的回鍋肉,經眾多廚師提煉,烹製更為規範和標準化,風味特色更為豐富。有了傳統蒜苗回鍋肉、川東旱蒸回鍋肉、香辣回鍋肉、林派回鍋肉、廣漢連山回鍋肉幾個風味流派。其中林派回鍋肉據說是解放前川大一教授是個美食家,自家研製了一款加有蒜泥或蒜片,熗幹辣椒及醪糟汁的回鍋肉,吃起來在傳統鹹鮮微辣、醬香濃郁的風味口感中多了蒜香,熗辣香及糟香的風味,得到行業的認可,稱之為林派回鍋肉。

而廣漢“連山回鍋肉”以其獨到的特色:肉片大張,三指寬,巴掌長,肥而不膩、瘦而不綿、鮮香微辣、醬香濃郁、色澤紅亮、吃口舒爽,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經典。這種回鍋肉,雖說也是尋常的回鍋肉,然而那誇張的肉片,已是完全摒棄了昔日回鍋肉那秀美精緻。男男女女吃起來,亦如梁山好漢李逵、林沖,孫二孃般,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情壯舉,連山回鍋肉簡直就是綠林好漢們之經典佳餚。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蘿蔔連鍋湯,配上鹹鮮香辣蘸碟,誘得人肚子咕嚕直叫

熬鍋肉與回鍋肉

然而多年來,究竟是叫熬鍋肉還是叫回鍋肉,專家學者一直是七嘴八舌。而在巴蜀百姓看來,熬鍋肉、回鍋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四川絕大部份地區,無論城鄉都稱之為熬鍋肉。飯館將其列為家常風味名菜後,依其烹製特點改稱“回鍋肉”。

這其間,一個“熬”字卻好生了得,其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的是人世間酸楚而又快樂的生活經歷。當然一個“熬”一個“回”實為兩個概念,前者生活之必須,先熬油後泌出,而後再下調輔料炒,吃來雖幹香卻有些頂牙;後者直接回鍋煎炒,吃來是肥而不膩、油潤滋香。因此,這款風味情餚的稱謂該是,本名:熬鍋肉;學名:回鍋肉;別名:打牙祭;綽號:過門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巴蜀第一回鍋肉

熬鍋肉作為回鍋肉的前生,十分清晰地透視出巴蜀大地的人文風情。過去,生活中的祭祀既含對上天的祈求哀告,亦有對吃祭肉的期盼。祭祀之肉切片入鍋,重要的是“熬油”,為以後清苦寡淡的日子多少有點油氣和肉味,這就是“熬鍋肉”之由來。此風俗一直承襲到1960-1980年代。那段歲月,城鎮居民從糧油肉到鹽糖茶甚至火柴全都憑票證限量供給。每月每人豬肉僅二兩五。筆者一家五口,父親在外地工作,全家每月總共一斤肉。這就決定了一個月頂多能吃上一次肉,而且還要儘可能割肥肉來熬點油,便於以後炒素菜或吃麵條用。

記得每到父親發了工資回家,母親就會叮囑我第二天早點起來去肉鋪排隊割肉。通常天不見亮四五點鐘就得摸黑起早去排隊,天寒地凍也不例外,為的是排在前面能割上肥肉。若晚了排後,輪到位不是肉賣完就是隻剩帶皮連骨的瘦肉。油熬不成是絕對不行的,只得第二天起早再來。買到了雪白花花油光水滑的肥肉,那是臉都笑爛了,恨不得馬上就咬兩口。

炒肉時,先把油熬得差不多了,泌進油罐中,鍋裡再下剁細的豆瓣、豆豉、甜麵醬、醬油和紅皮香蒜苗炒合。通常一次只能割上一斤肥多瘦少的肉,熬了油,肉也沒有幾片了,於是只得加些青椒或燈籠海椒、蓮花白、洋蔥類時蔬,亦有加鍋魁、饅頭什麼的。這樣就有了各式各樣配料的熬鍋肉。即便如此,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大院,一家熬肉滿院聞香,於是又給熬鍋肉取個綽號“過門香”,意為氣味飄過哪家門,哪家就留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熬鍋肉”的滋味已演化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

回鍋肉與回鍋族

回鍋肉在烹炒和風味上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烹無定式,道法自然;百家百味,適口者珍。回鍋肉還因時應市、依物就料、任意組合、隨意搭配,這就有了名目繁多的回鍋一族。既有川西壩子傳統的蒜苗回鍋肉,亦有民眾較熟知的青椒回鍋肉、燈籠海椒回鍋肉、蒜薹回鍋肉、紅苕豆豉回鍋肉,也有韭菜花、蓮花白、洋蔥、仔姜、折耳根,以及鹽菜、幹豇豆、蘿蔔乾回鍋肉;亦有與鍋魁、鏝頭、麻花、苕皮、豆腐乾、年糕等配伍的回鍋肉,五花八門,風味紛呈,款款都為人所愛,常吃不厭。尤為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對現今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60、70年代,單位及學校食堂大抵是一週一次回鍋肉,幾乎不是蓮白就是洋蔥回鍋肉。排隊打菜或圍桌分菜,每個人的心情與目光是難以言狀的。1960年代中期正讀師範的我,在校以寢室劃分八人一桌,一小臉盆蓮白回鍋肉,肉少菜多,大家輪流掌勺分菜。通常是先分肉,數片數平均分配,大小兼搭、肥瘦兼顧,分完肉再分蓮白,絕對公正公平。那時的我們恰同學少年,雖不識愁滋味,可這一週一次的“打牙祭”也足讓八雙眼珠直落菜盆。吃完飯,碗或飯盒是捨不得洗的,碗裡的紅油滋汁要留到下頓享用。

七十年代工作後,學校食堂也還是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仍是一週一次。逢年過節或國家有什麼大好事要歡慶,方能吃到傳統正宗的蒜苗或青椒回鍋肉。大凡到週三或週五要賣肉的日子,中午就早早地排起隊,等到食堂的小窗口開了,人群便騷動起來。若平日裡與炊事人員關係較好,則勺裡會多兩小片肉或大片些。此時此刻,雙眼不不由自主地緊盯住炊事員的手,一勺舀起扣入碗裡還好,若是他(她)的手還抖那麼兩下,那準把人的心都要抖發慌發毛。這,就是回鍋肉與一代代川人的情結,既浸含著苦澀的心酸滋味,亦有著幸福的快感。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韭菜花回鍋肉

再說飯館酒樓中的回鍋肉,經眾多廚師提煉,烹製更為規範和標準化,風味特色更為豐富。有了傳統蒜苗回鍋肉、川東旱蒸回鍋肉、香辣回鍋肉、林派回鍋肉、廣漢連山回鍋肉幾個風味流派。其中林派回鍋肉據說是解放前川大一教授是個美食家,自家研製了一款加有蒜泥或蒜片,熗幹辣椒及醪糟汁的回鍋肉,吃起來在傳統鹹鮮微辣、醬香濃郁的風味口感中多了蒜香,熗辣香及糟香的風味,得到行業的認可,稱之為林派回鍋肉。

而廣漢“連山回鍋肉”以其獨到的特色:肉片大張,三指寬,巴掌長,肥而不膩、瘦而不綿、鮮香微辣、醬香濃郁、色澤紅亮、吃口舒爽,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經典。這種回鍋肉,雖說也是尋常的回鍋肉,然而那誇張的肉片,已是完全摒棄了昔日回鍋肉那秀美精緻。男男女女吃起來,亦如梁山好漢李逵、林沖,孫二孃般,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情壯舉,連山回鍋肉簡直就是綠林好漢們之經典佳餚。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透出豪氣的連山回鍋肉吃口十分霸道

回鍋肉之傳統與正宗

當然,傳統和正宗回鍋肉之風味特色也是有標準的,需得是:肥瘦相連、厚薄均勻、軟和化渣、鹹鮮香濃、微辣回甜、醬香濃郁、呈燈盞窩狀。尤為肉片是否呈現燈盞窩狀,反映出烹調者的技藝水平。其間有四個重要環節:

一是,選料要精。一份正宗的回鍋肉,應選用皮薄膘厚、肥瘦相連的豬後腿座臀肉(俗稱二刀肉),肥三成瘦二成,肥肉的厚度約兩指餘。這部分肉質細嫩,肥瘦相間適宜,爆炒時方能易於捲曲成“窩狀”。

二是,煮肉要適度。肉保持適當水分,成菜後口感就鮮嫩滋潤;如果水分流失過多,菜餚的口感就僵硬頂牙。煮回鍋肉切忌久煮,否則瘦肉部分會因水分流失過多,變得緊縮老硬,幾失去鮮香細嫩口感,爆炒時又很難捲曲成窩形;而且肉皮與肥肉部分,因久煮而軟糯粘爛、難以切成標準片張。

回鍋肉正確的煮法是,放入開水鍋中煮一刻鐘左右,至肉色發白,皮軟能掐得動,瘦肉部分剛斷紅(俗話說七分熟),然後關火,讓肉在湯中浸泡十來分鐘,撈起便可趁熱切片回鍋了。切不可為了便於好切片,而把煮好的肉放進冰箱急凍,質地和香味會發生很大變異。

三是,切片厚薄要均勻,長度合適。回鍋肉標準片張,應先修成5-6釐米長、4釐米高的肉塊,再切成約3毫米的片塊。若切得太厚,爆炒時就不易收縮捲曲,太薄又容易炒焦。

四是,爆炒火候是能否其燈盞窩的關鍵所在。應是大火、油多、油溫達80-100度(五六成熱),這時油溫不宜太高,肉片在均衡油溫中易於逐漸捲縮,脂肪溢油、瘦肉脫水,纖維收縮,便形成燈盞窩形態,飄逸出肉香味。此時可以將多餘的油潷出,留適量油,烹入料酒去腥增香,當水汽散盡、肉片吐油,隨即放入剁細的郫縣豆瓣,香辣醬也可、下豆豉煵酥香,油現紅色,再下甜麵醬,改用小火炒和均勻,加少許白糖或甜紅醬油,調成中火,先放進白蒜苗迅速炒斷生,再下青蒜苗炒合,即可起鍋裝盤。如此,一盤紅亮碧綠、濃香四溢、形似燈盞的地道回鍋肉就可以靚麗上桌了。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蘿蔔連鍋湯,配上鹹鮮香辣蘸碟,誘得人肚子咕嚕直叫

熬鍋肉與回鍋肉

然而多年來,究竟是叫熬鍋肉還是叫回鍋肉,專家學者一直是七嘴八舌。而在巴蜀百姓看來,熬鍋肉、回鍋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四川絕大部份地區,無論城鄉都稱之為熬鍋肉。飯館將其列為家常風味名菜後,依其烹製特點改稱“回鍋肉”。

這其間,一個“熬”字卻好生了得,其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的是人世間酸楚而又快樂的生活經歷。當然一個“熬”一個“回”實為兩個概念,前者生活之必須,先熬油後泌出,而後再下調輔料炒,吃來雖幹香卻有些頂牙;後者直接回鍋煎炒,吃來是肥而不膩、油潤滋香。因此,這款風味情餚的稱謂該是,本名:熬鍋肉;學名:回鍋肉;別名:打牙祭;綽號:過門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巴蜀第一回鍋肉

熬鍋肉作為回鍋肉的前生,十分清晰地透視出巴蜀大地的人文風情。過去,生活中的祭祀既含對上天的祈求哀告,亦有對吃祭肉的期盼。祭祀之肉切片入鍋,重要的是“熬油”,為以後清苦寡淡的日子多少有點油氣和肉味,這就是“熬鍋肉”之由來。此風俗一直承襲到1960-1980年代。那段歲月,城鎮居民從糧油肉到鹽糖茶甚至火柴全都憑票證限量供給。每月每人豬肉僅二兩五。筆者一家五口,父親在外地工作,全家每月總共一斤肉。這就決定了一個月頂多能吃上一次肉,而且還要儘可能割肥肉來熬點油,便於以後炒素菜或吃麵條用。

記得每到父親發了工資回家,母親就會叮囑我第二天早點起來去肉鋪排隊割肉。通常天不見亮四五點鐘就得摸黑起早去排隊,天寒地凍也不例外,為的是排在前面能割上肥肉。若晚了排後,輪到位不是肉賣完就是隻剩帶皮連骨的瘦肉。油熬不成是絕對不行的,只得第二天起早再來。買到了雪白花花油光水滑的肥肉,那是臉都笑爛了,恨不得馬上就咬兩口。

炒肉時,先把油熬得差不多了,泌進油罐中,鍋裡再下剁細的豆瓣、豆豉、甜麵醬、醬油和紅皮香蒜苗炒合。通常一次只能割上一斤肥多瘦少的肉,熬了油,肉也沒有幾片了,於是只得加些青椒或燈籠海椒、蓮花白、洋蔥類時蔬,亦有加鍋魁、饅頭什麼的。這樣就有了各式各樣配料的熬鍋肉。即便如此,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大院,一家熬肉滿院聞香,於是又給熬鍋肉取個綽號“過門香”,意為氣味飄過哪家門,哪家就留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熬鍋肉”的滋味已演化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

回鍋肉與回鍋族

回鍋肉在烹炒和風味上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烹無定式,道法自然;百家百味,適口者珍。回鍋肉還因時應市、依物就料、任意組合、隨意搭配,這就有了名目繁多的回鍋一族。既有川西壩子傳統的蒜苗回鍋肉,亦有民眾較熟知的青椒回鍋肉、燈籠海椒回鍋肉、蒜薹回鍋肉、紅苕豆豉回鍋肉,也有韭菜花、蓮花白、洋蔥、仔姜、折耳根,以及鹽菜、幹豇豆、蘿蔔乾回鍋肉;亦有與鍋魁、鏝頭、麻花、苕皮、豆腐乾、年糕等配伍的回鍋肉,五花八門,風味紛呈,款款都為人所愛,常吃不厭。尤為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對現今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60、70年代,單位及學校食堂大抵是一週一次回鍋肉,幾乎不是蓮白就是洋蔥回鍋肉。排隊打菜或圍桌分菜,每個人的心情與目光是難以言狀的。1960年代中期正讀師範的我,在校以寢室劃分八人一桌,一小臉盆蓮白回鍋肉,肉少菜多,大家輪流掌勺分菜。通常是先分肉,數片數平均分配,大小兼搭、肥瘦兼顧,分完肉再分蓮白,絕對公正公平。那時的我們恰同學少年,雖不識愁滋味,可這一週一次的“打牙祭”也足讓八雙眼珠直落菜盆。吃完飯,碗或飯盒是捨不得洗的,碗裡的紅油滋汁要留到下頓享用。

七十年代工作後,學校食堂也還是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仍是一週一次。逢年過節或國家有什麼大好事要歡慶,方能吃到傳統正宗的蒜苗或青椒回鍋肉。大凡到週三或週五要賣肉的日子,中午就早早地排起隊,等到食堂的小窗口開了,人群便騷動起來。若平日裡與炊事人員關係較好,則勺裡會多兩小片肉或大片些。此時此刻,雙眼不不由自主地緊盯住炊事員的手,一勺舀起扣入碗裡還好,若是他(她)的手還抖那麼兩下,那準把人的心都要抖發慌發毛。這,就是回鍋肉與一代代川人的情結,既浸含著苦澀的心酸滋味,亦有著幸福的快感。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韭菜花回鍋肉

再說飯館酒樓中的回鍋肉,經眾多廚師提煉,烹製更為規範和標準化,風味特色更為豐富。有了傳統蒜苗回鍋肉、川東旱蒸回鍋肉、香辣回鍋肉、林派回鍋肉、廣漢連山回鍋肉幾個風味流派。其中林派回鍋肉據說是解放前川大一教授是個美食家,自家研製了一款加有蒜泥或蒜片,熗幹辣椒及醪糟汁的回鍋肉,吃起來在傳統鹹鮮微辣、醬香濃郁的風味口感中多了蒜香,熗辣香及糟香的風味,得到行業的認可,稱之為林派回鍋肉。

而廣漢“連山回鍋肉”以其獨到的特色:肉片大張,三指寬,巴掌長,肥而不膩、瘦而不綿、鮮香微辣、醬香濃郁、色澤紅亮、吃口舒爽,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經典。這種回鍋肉,雖說也是尋常的回鍋肉,然而那誇張的肉片,已是完全摒棄了昔日回鍋肉那秀美精緻。男男女女吃起來,亦如梁山好漢李逵、林沖,孫二孃般,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情壯舉,連山回鍋肉簡直就是綠林好漢們之經典佳餚。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透出豪氣的連山回鍋肉吃口十分霸道

回鍋肉之傳統與正宗

當然,傳統和正宗回鍋肉之風味特色也是有標準的,需得是:肥瘦相連、厚薄均勻、軟和化渣、鹹鮮香濃、微辣回甜、醬香濃郁、呈燈盞窩狀。尤為肉片是否呈現燈盞窩狀,反映出烹調者的技藝水平。其間有四個重要環節:

一是,選料要精。一份正宗的回鍋肉,應選用皮薄膘厚、肥瘦相連的豬後腿座臀肉(俗稱二刀肉),肥三成瘦二成,肥肉的厚度約兩指餘。這部分肉質細嫩,肥瘦相間適宜,爆炒時方能易於捲曲成“窩狀”。

二是,煮肉要適度。肉保持適當水分,成菜後口感就鮮嫩滋潤;如果水分流失過多,菜餚的口感就僵硬頂牙。煮回鍋肉切忌久煮,否則瘦肉部分會因水分流失過多,變得緊縮老硬,幾失去鮮香細嫩口感,爆炒時又很難捲曲成窩形;而且肉皮與肥肉部分,因久煮而軟糯粘爛、難以切成標準片張。

回鍋肉正確的煮法是,放入開水鍋中煮一刻鐘左右,至肉色發白,皮軟能掐得動,瘦肉部分剛斷紅(俗話說七分熟),然後關火,讓肉在湯中浸泡十來分鐘,撈起便可趁熱切片回鍋了。切不可為了便於好切片,而把煮好的肉放進冰箱急凍,質地和香味會發生很大變異。

三是,切片厚薄要均勻,長度合適。回鍋肉標準片張,應先修成5-6釐米長、4釐米高的肉塊,再切成約3毫米的片塊。若切得太厚,爆炒時就不易收縮捲曲,太薄又容易炒焦。

四是,爆炒火候是能否其燈盞窩的關鍵所在。應是大火、油多、油溫達80-100度(五六成熱),這時油溫不宜太高,肉片在均衡油溫中易於逐漸捲縮,脂肪溢油、瘦肉脫水,纖維收縮,便形成燈盞窩形態,飄逸出肉香味。此時可以將多餘的油潷出,留適量油,烹入料酒去腥增香,當水汽散盡、肉片吐油,隨即放入剁細的郫縣豆瓣,香辣醬也可、下豆豉煵酥香,油現紅色,再下甜麵醬,改用小火炒和均勻,加少許白糖或甜紅醬油,調成中火,先放進白蒜苗迅速炒斷生,再下青蒜苗炒合,即可起鍋裝盤。如此,一盤紅亮碧綠、濃香四溢、形似燈盞的地道回鍋肉就可以靚麗上桌了。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應當是“爆炒”

兩個多世紀來,回鍋肉的鹹鮮微辣、醬香回甜、肥而不膩、滋潤爽口的風味特色,以及醇濃的食風食俗,生動地體現了川人的品味與性情。且川人還將回鍋肉吃出這麼多的名堂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地域、一方人民之人文風情和傳統文化的風采。正是這種風采的滋味與濃情,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天府兒女,也使無數中外食客為之動容。在巴蜀兒女的情懷中,回鍋肉那紅亮豔麗,如花朵般的燈盞窩中,蘊藏著巴蜀子民那平凡人生中的縷縷鄉情、親情,飄溢出的是人生經歷中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借用王維之詩《相思》略改,即是:‘回鍋’生天府,味美且多滋,願君常品享,此餚最相思。 傳統蒜苗回鍋肉

"

還記得小時候做錯了事,母親很生氣地扯下你的褲子,在光屁股上啪啪幾巴掌嗎?這叫吃“熬鍋肉”;若是母親用竹片子打屁股,這又叫做吃“筍子熬肉”。然而,當你已成長為青年、中年、壯年…… 這“熬鍋肉”和“筍子熬肉”的滋味早已演化成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演化成人生不同階段中那絲絲縷縷難以忘懷的情殤……

熬鍋肉、回鍋肉,恐怕世間再沒有那款家常菜餚能與一個地區,一億多人有著如此扯不斷理還亂的千千情結,與巴蜀百姓的民俗民生、民風民情如此牽腸掛肚,讓世代巴蜀兒女魂牽夢縈。

回鍋肉,在川人心目中之所以能如此‘高富帥’,全仗於它的色豔、香美、味厚,鹹鮮微辣、醬香濃醇、肥而不膩、滋味爽口。尤其當你餓得心慌抓癢的時候,或多日不見油水而癆腸寡肚之時,給你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一大盤迴鍋肉——那肉,紅亮油潤、醬香微辣、肥瘦相連、油亮多滋、卷伏在深綠色的蒜苗之間,點綴著色黑晶亮的顆顆豆豉,連帶蒜苗和豆豉,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潤紅亮的米飯撥進嘴裡,閉上眼輕輕的咀嚼,那個香、那個滋潤!霎時間,頓感痴呆,不知自己尚能飯否?

誠然,回鍋肉是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經典菜餚,但其味中之味,味外之味,卻是唯有川人方能品味和感受到的。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土,每當人們在思念、品享回鍋肉那特有的風味特色時,湧流在心底的是那濃郁的鄉味,令人神情恍惚的鄉風,還有那相思淚漣的親情;盪漾在腦海裡的是生命中那平淡,亦或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

鄧小平,一個地道的四川人,雖少小離川,可一生卻是鄉音不改、鄉味不變,始終對回鍋肉一往情深。幾乎每次回川都要吃回鍋肉,有時還特別叮囑,要品嚐鄉村風味的折耳根回鍋肉。朱德、陳毅等川籍老帥,回到家裡,最愛吃的依然是回鍋肉。儘管因健康原因而受限,但卻常趁夫人不注意而“偷吃”,有時又象小孩兒一樣“耍賴”而得以多吃兩片。

是的,透過千滋百味的川菜,人們窺探到了巴蜀民風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然而透過回鍋肉這道家常菜之風味情韻,映射出的卻是一幅巴山蜀水、天府子民尚生活、好勤儉、純真質樸的人間風情畫卷……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被譽為巴蜀第一菜

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就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臀肉,俗稱“刀頭肉”。祭祀的刀頭肉很講究,肉要新鮮,方正有形。因此割豬坐臀肉,須得第二刀才形整劃一,便於切片,且肥瘦均勻,肉質細嫩,故稱為“二刀肉”。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嗬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二刀豬臀肉,雖肥瘦均勻,質嫩香美,吃口超爽,但仍要挑選那肥瘦相連的,要不一下鍋爆炒,肥瘦分離,肥的油膩,瘦的費嚼,吃口也就差多了。神祖忌生諱血,故得先把刀頭肉煮斷生,除去血汙,方可作供品。 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制調料炒合,一家人圍桌熱鬧品享,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去市場買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頭刀或二刀肉。

實際生活中,從刀頭肉演化而來的不只是熬鍋肉。過去鄉村城鎮之家有的大多沒有寬餘的錢去買豆瓣、甜麵醬等調料,便把祭祀後的肉切片放進先前煮肉的湯鍋(或砂鍋)中煮熟,隨時令季節添加些像蘿蔔、冬瓜、青菜頭、蓮花白、大白菜等鮮蔬,連鍋上桌,肉菜湯三合一,再打個醬油海椒面或豆瓣碟子蘸食,吃來又別是一番風味。百姓把這吃法叫做“連鍋子”或“連鍋湯”,從形式上看連鍋子也是回鍋肉。

還有款源自刀頭肉的是涼拌白肉,同樣是祭祀完後回鍋煮熟透、切片,用家制的辣豆瓣或油辣子、亦或是鮮青椒放進柴火灶中烘熟,剁成椒茸與醬油、蒜泥拌合肉片。煮肉的湯一樣煮些鮮蔬,一拖三,亦是風味別樣。 由此,應該說從川人祭祀之刀頭肉演繹成的“回鍋肉”是“回氏”三兄弟:熬鍋肉、連鍋子、拌白肉,都是回鍋,只是方式與風味不同而以。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蘿蔔連鍋湯,配上鹹鮮香辣蘸碟,誘得人肚子咕嚕直叫

熬鍋肉與回鍋肉

然而多年來,究竟是叫熬鍋肉還是叫回鍋肉,專家學者一直是七嘴八舌。而在巴蜀百姓看來,熬鍋肉、回鍋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四川絕大部份地區,無論城鄉都稱之為熬鍋肉。飯館將其列為家常風味名菜後,依其烹製特點改稱“回鍋肉”。

這其間,一個“熬”字卻好生了得,其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的是人世間酸楚而又快樂的生活經歷。當然一個“熬”一個“回”實為兩個概念,前者生活之必須,先熬油後泌出,而後再下調輔料炒,吃來雖幹香卻有些頂牙;後者直接回鍋煎炒,吃來是肥而不膩、油潤滋香。因此,這款風味情餚的稱謂該是,本名:熬鍋肉;學名:回鍋肉;別名:打牙祭;綽號:過門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巴蜀第一回鍋肉

熬鍋肉作為回鍋肉的前生,十分清晰地透視出巴蜀大地的人文風情。過去,生活中的祭祀既含對上天的祈求哀告,亦有對吃祭肉的期盼。祭祀之肉切片入鍋,重要的是“熬油”,為以後清苦寡淡的日子多少有點油氣和肉味,這就是“熬鍋肉”之由來。此風俗一直承襲到1960-1980年代。那段歲月,城鎮居民從糧油肉到鹽糖茶甚至火柴全都憑票證限量供給。每月每人豬肉僅二兩五。筆者一家五口,父親在外地工作,全家每月總共一斤肉。這就決定了一個月頂多能吃上一次肉,而且還要儘可能割肥肉來熬點油,便於以後炒素菜或吃麵條用。

記得每到父親發了工資回家,母親就會叮囑我第二天早點起來去肉鋪排隊割肉。通常天不見亮四五點鐘就得摸黑起早去排隊,天寒地凍也不例外,為的是排在前面能割上肥肉。若晚了排後,輪到位不是肉賣完就是隻剩帶皮連骨的瘦肉。油熬不成是絕對不行的,只得第二天起早再來。買到了雪白花花油光水滑的肥肉,那是臉都笑爛了,恨不得馬上就咬兩口。

炒肉時,先把油熬得差不多了,泌進油罐中,鍋裡再下剁細的豆瓣、豆豉、甜麵醬、醬油和紅皮香蒜苗炒合。通常一次只能割上一斤肥多瘦少的肉,熬了油,肉也沒有幾片了,於是只得加些青椒或燈籠海椒、蓮花白、洋蔥類時蔬,亦有加鍋魁、饅頭什麼的。這樣就有了各式各樣配料的熬鍋肉。即便如此,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大院,一家熬肉滿院聞香,於是又給熬鍋肉取個綽號“過門香”,意為氣味飄過哪家門,哪家就留香。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熬鍋肉”的滋味已演化為一生都在懷念的溫馨、親情和母愛…

回鍋肉與回鍋族

回鍋肉在烹炒和風味上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烹無定式,道法自然;百家百味,適口者珍。回鍋肉還因時應市、依物就料、任意組合、隨意搭配,這就有了名目繁多的回鍋一族。既有川西壩子傳統的蒜苗回鍋肉,亦有民眾較熟知的青椒回鍋肉、燈籠海椒回鍋肉、蒜薹回鍋肉、紅苕豆豉回鍋肉,也有韭菜花、蓮花白、洋蔥、仔姜、折耳根,以及鹽菜、幹豇豆、蘿蔔乾回鍋肉;亦有與鍋魁、鏝頭、麻花、苕皮、豆腐乾、年糕等配伍的回鍋肉,五花八門,風味紛呈,款款都為人所愛,常吃不厭。尤為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對現今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60、70年代,單位及學校食堂大抵是一週一次回鍋肉,幾乎不是蓮白就是洋蔥回鍋肉。排隊打菜或圍桌分菜,每個人的心情與目光是難以言狀的。1960年代中期正讀師範的我,在校以寢室劃分八人一桌,一小臉盆蓮白回鍋肉,肉少菜多,大家輪流掌勺分菜。通常是先分肉,數片數平均分配,大小兼搭、肥瘦兼顧,分完肉再分蓮白,絕對公正公平。那時的我們恰同學少年,雖不識愁滋味,可這一週一次的“打牙祭”也足讓八雙眼珠直落菜盆。吃完飯,碗或飯盒是捨不得洗的,碗裡的紅油滋汁要留到下頓享用。

七十年代工作後,學校食堂也還是蓮花白或洋蔥回鍋肉,仍是一週一次。逢年過節或國家有什麼大好事要歡慶,方能吃到傳統正宗的蒜苗或青椒回鍋肉。大凡到週三或週五要賣肉的日子,中午就早早地排起隊,等到食堂的小窗口開了,人群便騷動起來。若平日裡與炊事人員關係較好,則勺裡會多兩小片肉或大片些。此時此刻,雙眼不不由自主地緊盯住炊事員的手,一勺舀起扣入碗裡還好,若是他(她)的手還抖那麼兩下,那準把人的心都要抖發慌發毛。這,就是回鍋肉與一代代川人的情結,既浸含著苦澀的心酸滋味,亦有著幸福的快感。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韭菜花回鍋肉

再說飯館酒樓中的回鍋肉,經眾多廚師提煉,烹製更為規範和標準化,風味特色更為豐富。有了傳統蒜苗回鍋肉、川東旱蒸回鍋肉、香辣回鍋肉、林派回鍋肉、廣漢連山回鍋肉幾個風味流派。其中林派回鍋肉據說是解放前川大一教授是個美食家,自家研製了一款加有蒜泥或蒜片,熗幹辣椒及醪糟汁的回鍋肉,吃起來在傳統鹹鮮微辣、醬香濃郁的風味口感中多了蒜香,熗辣香及糟香的風味,得到行業的認可,稱之為林派回鍋肉。

而廣漢“連山回鍋肉”以其獨到的特色:肉片大張,三指寬,巴掌長,肥而不膩、瘦而不綿、鮮香微辣、醬香濃郁、色澤紅亮、吃口舒爽,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經典。這種回鍋肉,雖說也是尋常的回鍋肉,然而那誇張的肉片,已是完全摒棄了昔日回鍋肉那秀美精緻。男男女女吃起來,亦如梁山好漢李逵、林沖,孫二孃般,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情壯舉,連山回鍋肉簡直就是綠林好漢們之經典佳餚。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透出豪氣的連山回鍋肉吃口十分霸道

回鍋肉之傳統與正宗

當然,傳統和正宗回鍋肉之風味特色也是有標準的,需得是:肥瘦相連、厚薄均勻、軟和化渣、鹹鮮香濃、微辣回甜、醬香濃郁、呈燈盞窩狀。尤為肉片是否呈現燈盞窩狀,反映出烹調者的技藝水平。其間有四個重要環節:

一是,選料要精。一份正宗的回鍋肉,應選用皮薄膘厚、肥瘦相連的豬後腿座臀肉(俗稱二刀肉),肥三成瘦二成,肥肉的厚度約兩指餘。這部分肉質細嫩,肥瘦相間適宜,爆炒時方能易於捲曲成“窩狀”。

二是,煮肉要適度。肉保持適當水分,成菜後口感就鮮嫩滋潤;如果水分流失過多,菜餚的口感就僵硬頂牙。煮回鍋肉切忌久煮,否則瘦肉部分會因水分流失過多,變得緊縮老硬,幾失去鮮香細嫩口感,爆炒時又很難捲曲成窩形;而且肉皮與肥肉部分,因久煮而軟糯粘爛、難以切成標準片張。

回鍋肉正確的煮法是,放入開水鍋中煮一刻鐘左右,至肉色發白,皮軟能掐得動,瘦肉部分剛斷紅(俗話說七分熟),然後關火,讓肉在湯中浸泡十來分鐘,撈起便可趁熱切片回鍋了。切不可為了便於好切片,而把煮好的肉放進冰箱急凍,質地和香味會發生很大變異。

三是,切片厚薄要均勻,長度合適。回鍋肉標準片張,應先修成5-6釐米長、4釐米高的肉塊,再切成約3毫米的片塊。若切得太厚,爆炒時就不易收縮捲曲,太薄又容易炒焦。

四是,爆炒火候是能否其燈盞窩的關鍵所在。應是大火、油多、油溫達80-100度(五六成熱),這時油溫不宜太高,肉片在均衡油溫中易於逐漸捲縮,脂肪溢油、瘦肉脫水,纖維收縮,便形成燈盞窩形態,飄逸出肉香味。此時可以將多餘的油潷出,留適量油,烹入料酒去腥增香,當水汽散盡、肉片吐油,隨即放入剁細的郫縣豆瓣,香辣醬也可、下豆豉煵酥香,油現紅色,再下甜麵醬,改用小火炒和均勻,加少許白糖或甜紅醬油,調成中火,先放進白蒜苗迅速炒斷生,再下青蒜苗炒合,即可起鍋裝盤。如此,一盤紅亮碧綠、濃香四溢、形似燈盞的地道回鍋肉就可以靚麗上桌了。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回鍋肉應當是“爆炒”

兩個多世紀來,回鍋肉的鹹鮮微辣、醬香回甜、肥而不膩、滋潤爽口的風味特色,以及醇濃的食風食俗,生動地體現了川人的品味與性情。且川人還將回鍋肉吃出這麼多的名堂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地域、一方人民之人文風情和傳統文化的風采。正是這種風采的滋味與濃情,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天府兒女,也使無數中外食客為之動容。在巴蜀兒女的情懷中,回鍋肉那紅亮豔麗,如花朵般的燈盞窩中,蘊藏著巴蜀子民那平凡人生中的縷縷鄉情、親情,飄溢出的是人生經歷中幸福生活的七滋八味。借用王維之詩《相思》略改,即是:‘回鍋’生天府,味美且多滋,願君常品享,此餚最相思。 傳統蒜苗回鍋肉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回鍋肉之前世今生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原創首發·江湖饕客 向東 2019.05.19 成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