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必須乾乾淨淨?不!1歲前,寶寶這3個部位髒一點才好

護膚 嬰幼兒護理 育兒 福林媽咪 2018-12-16

文|福林媽咪

病毒細菌傳播疾病,所以愛乾淨、講究衛生才能少生病,當然,寶寶也要講究衛生勤洗澡才行,但是有這樣一群有“強迫症”的媽媽,給寶寶洗澡時任何地方都不能放過,可正是因為這個“強迫症”,不小心把寶寶的“保護膜”給洗掉了,反而更容易生病了。

寶寶必須乾乾淨淨?不!1歲前,寶寶這3個部位髒一點才好

其實寶寶有這麼幾個部位,不能洗的太乾淨了。

1. 肚臍眼

肚臍眼是胎兒與媽媽分離後,剪斷臍帶後的瘢痕組織,也是最藏汙納垢的部位,有研究發現成年人的肚臍裡有1400個不同的菌株,高達120萬個細菌,寶寶也許會少一點,但也是很髒,可就是這麼髒的一個地方,媽媽切忌給寶寶洗的太勤。

肚臍是寶寶皮下組織最薄弱的地方,連接著寶寶的肝臟和消化系統,中國的老人總是說:“肚臍是腸子頭,別瞎摳!小心肚子疼。”其實,肚臍在胎兒時期確實連接著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但在寶寶出生後就變成了固定肝臟和鏈接肝臟的總用,雖然肚臍不參與血液循壞,但是經常摳肚臍,內臟還是會覺得痛,有時還會影響到寶寶的消化系統。

寶寶必須乾乾淨淨?不!1歲前,寶寶這3個部位髒一點才好

再一點,如果寶媽清洗時力度掌握不好,寶寶皮膚本來就比成年人嬌嫩,很有可能洗破皮,而肚臍當中的細菌又多,這樣就容易感染髮炎,嚴重時還可能一路感染到肝臟,所以寶媽還是不要給寶寶洗的太乾淨了,非要洗,那就過一段時間用棉籤沾些溫水給寶寶輕輕地清理一下吧。


2. 耳朵

耳朵這個地方也很重要,很多寶媽為了防止寶寶耳朵被耳屎堵住,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耳屎又叫耵聹,是由耳朵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用來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住髒東西用的,乾燥時才形成了耳屎,一般會伴隨著寶寶的咀嚼或張嘴動作自己排出,耳屎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水、微生物或小蟲子等進入寶寶的耳朵內部,所以髒一點會好。

而且經常掏寶寶的耳朵,會刺激寶寶的耵聹腺分泌更多的耵聹,反而更容易讓寶寶的耳朵堵塞,這也是為什麼經常說“耳不掏不聾”的原因之一。

寶寶必須乾乾淨淨?不!1歲前,寶寶這3個部位髒一點才好

如果寶寶的耳朵真的發生堵塞,寶媽還是要帶寶寶去正規的醫院,找醫生幫忙取出,切忌自己動手,因為自己一不小心可能讓耳屎到更深處去,如果壓住寶寶的鼓膜,還可能引起眩暈、耳鳴或聽力減退。


3. 鼻子

寶寶總是愛流鼻涕,它是鼻黏膜分泌的一種黏液,用來黏附灰塵以及外部病菌,防止它們直接進入人體,一般成年人的鼻毛比較旺盛,相對阻隔能力更強一些,而寶寶的鼻毛相對較少,這時更多的是需要依靠鼻黏膜分泌的這種黏液,當遇黏液到乾燥空氣時也就形成了鼻屎。

很多家長會幫寶寶清理鼻孔,怕寶寶鼻子被鼻屎堵的難受,有的會買來洗鼻器給寶寶洗鼻子或者用棉籤伸進去擦一擦。看似為了寶寶的呼吸,實則會害了寶寶。當用棉籤或吸鼻器清洗鼻腔時,會將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沖洗掉或擦掉,寶寶的呼吸道沒了“守門神”,病菌會“趁虛而入”,所以不要刻意去為寶寶清理鼻腔裡的鼻屎。

寶寶必須乾乾淨淨?不!1歲前,寶寶這3個部位髒一點才好

可以用生理鹽水噴一下鼻子,或者用溼毛巾敷在寶寶鼻孔處,隨著寶寶吸氣時帶進去的水汽可以軟化鼻屎,帶寶寶擤鼻涕或打噴嚏時會自己出來。


哪位媽媽都不想自己的孩子邋里邋遢的,注意寶寶的清潔衛生很好,但就是有些部位分泌的物質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細菌的侵害,媽媽清潔的太乾淨,寶寶可能沒了“保護膜”,會更容易生病的,所以各位寶媽照顧小寶寶時還是要小心謹慎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