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建元——從蒙古大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公元1271 年 12 月 18 日,北京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這一天,忽必烈在大都發布《建國號詔》,宣佈仿照宋朝和金國的體制,建立了大元帝國。也是從這一天起,大元正式從蒙古汗國中脫身而出,成為了中國正統王朝歷史中的一員。

忽必烈建元——從蒙古大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與先前的蒙古大汗國不同,大元的政治建設大篇幅的採用了漢人的制度,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忽必烈眼光獨到,發現了這套完整的政府機構制度,可以更好的控制國家,恢復經濟生產,從而做到治天下。

其實早在蒙哥汗在位的時候,忽必烈就曾多次進言推行漢制,並且在中原地區拉起了一支忠於自己的中國智囊團。但在當時,這一舉動受到弟弟阿不裡哥和其他蒙古舊貴族的堅決反對,因此當蒙哥汗死後,忽必烈在中原地主們的支持下繼承汗位;而阿不裡哥則在蒙古貴族的支持下在汗國首都哈拉和林稱汗。

忽必烈建元——從蒙古大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一山難容二虎,正如一國難容二主。忽必烈和阿不裡哥展開了激烈的捍衛爭奪戰,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忽必烈贏得了戰爭,成為了大汗國新的蒙古大汗。

忽必烈很清楚,他之所以勝利,靠的就是中原地主們的支持,而要繼續贏得他們,就必須把自己變成其中的一員。

這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這等於把自己祖父建立的蒙古大汗國,變成一箇中國王朝,而自己也不再只是蒙古的大汗,還是中國的皇帝。

必須要說,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汗國,並非中國的王朝,它只是以侵略的形式參與到了中國歷史中,正如它對俄羅斯和波斯所做的那樣。

忽必烈建元——從蒙古大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要定性一個國家是不是一脈相承,就要看他的政治和文化是否是順承下來的。在當時,只有推行漢制(因為中國這個概念本就是華夏一族提出的),才是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王朝或者地域王朝。因為古代的中國概念和今天的中國概念截然不同,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致,各民族之間有著互相交織的共同發展史,繼承者共同的主體文化,雖然是多民族,但我們有著共同的政府。

可是在古代,只有繼承了漢制的王朝,才可以稱得上中國王朝。在宋代,大金制度學習的宋制,因此雖然金國的建立者是女真人,但是金國卻是也是中國王朝史中的一部分。但是蒙古汗國的體制,和漢制截然不同,它是一種完全獨立的整體,因此把它歸結到中國王朝史,確實不合適。

至於鐵木真,有人說成吉思汗是金國封的札兀惕忽裡,這不就成中國人了嗎?首先關於札兀惕忽裡的翻譯,本身就不確定,有“部落首領”、“昭武將軍”、“百夫長”等等,其中大部分意思都偏向於“部落首領”,這就等同於漢朝給南匈奴封左右賢王、大唐峰尚吐蕃和突厥一樣,只是說你的部族和國家要依附於我,如同附屬國一般,因為你領袖的位置是我給的。如果說只通過這種封上關係就可以說蒙古汗國是中國的王朝,那麼同樣我們也可以把金帳汗國以及金帳汗國敕封的莫斯科公國都算作中國王朝了。

忽必烈建元——從蒙古大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可能有人會反駁,那後金的建立者努爾哈赤不久也成了外國人了?不,當然不是,努爾哈赤和成吉思汗的性質截然不同。首先,大明政府對於建州衛是有統治權的,而努爾哈赤本人還是萬曆皇帝封的龍虎將軍,這是大明正從一品四階武官。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明和後金戰爭,純屬中國王朝內戰,而且是建州女真造反。

現在再回到正文。為了得到中原地主和知識分子的支持,忽必烈力排眾議,開始推行漢制。在1260年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在擊敗了阿不裡哥之後,忽必烈在統治區內大肆推行漢法,這一舉動直接引起了四大汗國的不滿。

因為政體性質的變化,四大汗國中除了伊爾汗國之外,其他汗國拒絕歸附忽必烈,他們表示並不想屈服於一個自己曾經打敗的文化。

於是從1260年開始,一直到1304年,四大汗國和大元之間的戰爭接連不斷,目的就是為了爭奪蒙古大汗的正統地位。

忽必烈建元——從蒙古大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不過相比與此,忽必烈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元帝國,因為自己雖然是中國王朝了,卻還不是王朝正統。

那就滅宋吧,滅了大宋,你就是唯一的中國王朝了。

1279年,南宋滅亡,大元成了中國的正統王朝,當時唯一的中國。至此,大元成功的完成了從蒙古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而忽必烈,也就成了第一個兼任蒙古大汗和中國皇帝的人。

忽必烈建元——從蒙古大汗國到中華帝國的蛻變

最後說一下關於成吉思汗不是中國皇帝卻出現在元史的原因,就好比司馬懿和曹操一樣,大家都是家底的開創者,雖然不是皇帝,卻也是這一派系的開拓者,按照古代文人的習慣,記錄載入正史單獨列傳,也是正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