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跳喪之源流:為什麼說跳喪舞起源於“軍前舞”呢?

作為一個土家族散文家,我對土家文化是應該有所瞭解的。但我不是土家文化方面的專家或學者,沒有做過深入的田野調查和理論研究,所以,關於跳喪之源流,只是個人的一些思考和認識。也可以說,只是一個作家的推理和判斷。

我傾向於跳喪起源於遠古時期的“軍前舞”。研究楚辭的專家楊昌鑫先生指出:《國殤》淵源於巴族及其後裔土家族祭祀其鼻祖——氏族社會軍事聯盟首領廩君之“殤”。人類學家潘光旦先生考證:跳喪衍生於土家族地區祭族祖白帝天王征戰之死的“軍殤”。他們的觀點,為我們追溯“撒爾嗬”之淵源提供了有力的論據。

為什麼說跳喪起源於“軍前舞”呢?當然,“軍前舞”是現代的說法,過去不這麼叫。也就是說,跳喪舞有一個從古至今、從源到流的演變過程。

從跳喪舞演變過程來看,它經歷了五個階段。它最早叫“大武舞”。史籍《白虎通·禮樂》記載:“武王起兵,前歌後舞,克殷之後,民人大喜,故中作‘大武’所以節喜盛。”周武王靠著前歌後舞的巴人打敗商紂以後,將巴人的戰舞改編,取名為“大武舞”。根據歷史記載,討伐商紂王時,前歌後舞的只有巴人軍隊。所以,周武王所創的“大武舞”必來自巴人。“大武舞”後來被巴人世代演練傳習。

第二階段,跳喪舞叫“巴渝舞”。《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至高祖為漢王,發夷人還伐三秦。閬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為漢前鋒,數陷陣。俗善歌舞,高祖觀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乃命樂人習之,所謂《巴渝舞》也。”這證明劉邦看過巴人的歌舞,《巴渝舞》在漢朝宮廷裡也有表演,而且劉邦下了一道命令,讓宮廷的舞人和樂師學習巴人的舞蹈,叫做“巴渝舞”。

第三階段,跳喪舞又叫踏蹄舞。唐代樊綽《蠻書》記載,巴人的舞蹈是“擊鼓而祭,白虎之後,其歌必號,其眾必跳”。跳喪舞的形象呼之欲出。宋代《溪蠻叢笑》記載:“死亡群聚歌舞,舞者聯手踏地為歌,名曰踏歌。”《湖北通志》記載:“巴人好歌,名曰踏蹄白虎事道。”其表演形式,也是繞屍而歌,以弓箭為節,打鼓踏蹄祭白虎。祭白虎就是祭祖先,祭巴人部落的廩君。

第四階段,它叫跳喪舞。明清以後,延續至今,在湘西、鄂西保留跳喪風俗的地方,府志、縣誌均有記載,所謂處喪,擊鼓而舞,以為道哀,村民相聚,通宵達旦。從武王伐紂算到現在,跳喪舞的傳統保留了將近3100多年。


土家族跳喪之源流:為什麼說跳喪舞起源於“軍前舞”呢?


第五階段,跳喪舞又叫巴山舞。這種演變發生在當代,由於物質生活的豐富,精神生活的需要,全民健身活動的普及,長陽的民族民間舞蹈專家覃發池先生索性將跳喪改編成了巴山舞,其中也結合了擺手舞的有特色的舞蹈語彙。舞姿更舒展,更舞臺化,更藝術化。但民間跳喪照樣我行我素,所以說巴山舞是從跳喪舞和擺手舞中派生出來的,分離出來的,變異出來的一種現代民間舞蹈。

歸納起來,跳喪舞源流如下:

大武舞(周代) 巴渝舞(漢代) 踏蹄舞 (唐宋時期) 跳喪舞(明清至今) 巴山舞(當代)。


土家族跳喪之源流:為什麼說跳喪舞起源於“軍前舞”呢?


從伴奏樂器來看,軍前舞用的是鼓,跳喪舞用的也是鼓,出現了驚人的一致。這不是偶然的。虎鈕錞於就是一種與鉦合用,用於號令軍隊行動的軍樂器。它造型奇特,如腰形銅鼓。它的音色,音質,發聲原理,特別有個性特點。演奏時,它的基音比較穩定,給人印象,聲音是一陣一陣的。它是威武勇猛的助陣的鼓,軍鼓。

考古學家考證出這種樂器的分佈圖,就在古代三峽和武陵地區巴人地域內,具有分佈的密集性。作為好戰尚舞、天性勁勇的巴族,他們與錞於的密切聯繫,亦是一種必然。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正明說:“一個是衝鋒的時候,一個是為陣亡的戰友送葬的時候,巴人總是載歌載舞的,這一種風格一直保留到現在,這就是清江土家的跳喪。”

這種舞蹈的特點,節奏簡單,富有力度,方向統一,確實是輔佐戰爭的基本特點。當時擊鼓號令的鼓,用來統一節奏和方向,這就只能是虎鈕錞於這樣的軍樂器了。一是隻有巴人才有帶虎鈕的錞於,二是當時的戰爭也需要它來指揮衝鋒祭葬戰友。

從跳喪舞的參與者來看,只限男人,女人不能參加,這確實與戰爭有關。有句話不是說:戰爭,讓女人走開嗎?清江跳喪也說:“男人跳喪,越跳越旺;女人跳喪,家破人亡。”為什麼不讓女人蔘加呢?戰爭是殘酷的,特別是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死亡率相當高。女人要留在家裡生孩子,保持種族延續,等兒子長大了,南征北戰就後繼有人。從這個角度來看,跳喪與軍前舞也有一種血肉相連的必然關係。

土家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直到今天,歌舞仍然是他們表達生活和生命價值的一種藝術方式。源於軍前舞的跳喪舞,是土家族代表性舞蹈之一,是土家人生命歸宿的壯歌。

作者簡介

土家族跳喪之源流:為什麼說跳喪舞起源於“軍前舞”呢?

甘茂華在成都與杜甫雕像合影


甘茂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知名散文家,詞作家。歷任湖北作協理事,湖北流行音樂藝術委員會理事,宜昌市作協常務副主席。已出版各類文學著作15部,獲得湖北文學獎,湖北少數民族文學獎,湖北屈原文藝獎,國家文化部群星獎,全國冰心散文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重要獎項。散文集代表作巜鄂西風情錄》巜三峽人手記》巜這方水土》等。歌曲代表作《山裡的女人喊太陽》巜青灘的姐兒葉灘的妹》《清江畫廊土家妹》《敲起琴鼓勁逮逮》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