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8日電(袁秀月)“中國電影中呈現出何種國家形象和文化符號,與海外觀眾如何認識中國文化息息相關。”8日,第二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召開學術論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始人黃會林在發言時如是說。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召開學術論壇 探討中國電影“經驗”

黃會林發言。袁秀月 攝

黃會林認為,隨著中國電影的影響和國際旅遊的發展,外國受眾對於中國的理解正朝著更加多元的方向發展。以電影為代表的大眾文化產品,可以有效傳播和建構國家形象,對中國文化具有正向的影響。而據研究發現,相比未來題材、歷史題材的宏大敘事,依託當下時空的情節描寫與人物刻畫,更能引起海外觀眾對當代中國文化符號和現實的認同。

她舉例稱,《紅海行動》既符合人類普遍的價值觀念,又有愛國情懷;而《流浪地球》體現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情誼,還實現了對海外電影市場的全新突破。

不過她也認為,從世界電影市場的格局來看,中國仍處於邁向電影強國的行進之中。

“近幾年中國電影在敘事內容、視覺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宣發層面的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效果。”黃會林說。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召開學術論壇 探討中國電影“經驗”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開幕。主辦方供圖

論壇以“道路、經驗與模式——全球視野下的新中國電影七十年”為主題,並設置“走向新時代的中國電影:文化自信、產業升級與多元格局”和“聚焦中國新主流電影:全球視野、國族認同與類型拓展”兩個分議題。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圍繞“現實主義創作”發言,他認為,現實主義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從去年我們出現了多樣化的現實作品,既有像《一出好戲》那樣寓言體的,也有《瘋狂的外星人》,雖然它們看起來不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但是充滿了現實關懷和現實焦慮。”

尹鴻稱,還有一種積極的現實主義,比如《我不是藥神》,描寫一個小人物在現實困境中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觀,並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了社會,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召開學術論壇 探討中國電影“經驗”

張頤武發言。袁秀月 攝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以“中國想象的建構:歷史與未來”為題展開論述,他從三部影片入手,討論了市民社會對中國電影的影響。在他看來,中國電影的風格與觀眾的想象有關。觀眾市場的擴大,將會放大中國電影的可能性。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鍾大豐、臺灣藝術大學教授廖金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亦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秦喜清、北京大學教授王一川、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等學者陸續發表自己的觀點。

據悉,第二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4月7日正式開幕,本屆的主題為“新時代、新青年、新電影”。(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